如何促进学生能动学习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动学习也可以称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是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的具体表现。学习的目标不是让学生了解、记住,而是让他们学会理解、思考和判断;学习过程不是个人个别地完成,而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一起完成;学习的结果不仅让学生习得知识技能,而且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自身的变化和成长。在能动学习中,学生会自发倾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能动学习
  昼夜交替现象是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领域的内容,涉及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有关概念有: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由于这些概念比较抽象且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空间想象力有限的学生,很难理解浩渺宇宙中的一些运动现象。我们在前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这类课的兴趣不大。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上网、看书、看电视等多种途径,对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针对这个科学事实进行过讨论和研究。
  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以协作学习的形式展开了对于地球空间的模型建构活动。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其实是让学生通过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意识到“假说—演绎法”的重要作用。即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例如:“我们提出的这些假说能否实现昼夜交替?”“我们想怎么做?”这样教学,教师就把握了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亲历模型建构的设计过程。“打算用什么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你们选择的材料和模拟的对象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观察到何种现象就可以说明昼夜交替了?”这些问题使学生意识到靠一个人难以解决,需要靠集体智慧来解决,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
  后面的分组模拟实验、小组汇报等活动,再次让学生分工合作,围绕着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进行探索和展示。闪烁着光和热的蜡烛很好地模拟了太阳,蓝色小球上的贴纸则成了学生重点观察昼夜交替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边讲解边演示,边交流边质疑,教师始终引导他们寻找有效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的方式推动了全班学生的能动学习。
  能动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致力于课题的达成与问题解决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分组教学,它实际上是一种革新的教学观念,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倾听、分享、思考所带来的乐趣和收获,有效指导学生,使他们有共同的研究主题、明确的任务分工、强烈的合作意识、适时的成功体验。
  激活思维助力能动学习
  人教鄂教版《水》一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涉及的科学概念有: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和气味等特征。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我们知道的水、水在哪个袋中、给袋中物体分类。
  通过前测,笔者发现二年级学生已经对水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够关注水的存在形式及用途,但还存在错误的、不全面的认识,如“水是白色的”“水有声音”等。可见,学生对水的基本特征及水与液体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导致他们在建构水的科学概念时有一定的困难。笔者还发现,二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乐于发言,喜欢参与探究活动,但由于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仅有1%的学生对水的观察感兴趣。
  在《水》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创造性地设计了解暗箱活动,要求学生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从托盘中找出可能装有水的袋子。面对装在不透明袋子中的各种物质,学生必须思考用哪些感官来观察,回顾已知的水的特点,对比观察对象是否符合水的特点。
  在课堂中,学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寻找水的活动,对水的特点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学生说用摸的方法,根据“软”这个特点可以找到水,马上就有同学质疑“橡皮泥摸起来也很软,因此不能只用软来判断水”。这就使所有学生意识到仅靠“软”来判断水的存在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才能逐步找到水的不同特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保持了很高的探究兴趣,这得益于巧妙地利用暗箱来帮助学生反思、质疑的教学设计。学生在 “观察—判断—反思—再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学习,科学推理能力、论证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要想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动性,必须增加反思性学习活动。学习和反思是相互关联的,当学生开始对个体行为、实验现象进行反思时,他们的认知系统便开始运作,描述、建构、推理、分析、评价、总结等思维活动就会积极开展,学习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利用有结构的材料引发能动学习
  在人教鄂教版《水》一课的解暗箱活动中,笔者通过課堂实践发现,最初选择的教学材料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比如,黑塑料袋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固体材料过于典型,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选用液体材料不利于学生区分无色与透明等。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中。执教本课时,通常会选择各种金属、木头、纸张、塑料、玻璃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组织学生检测。可是,学生在活动时,会异口同声地直接预测出“正确的结论”,导致在检测环节,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由此可见,教学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探究材料?科学课倡导探究式学习,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得证据并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结论。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质疑、判断、解释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把学习活动同真实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有结构的材料,以有效支撑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发他们深入探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的物质基础。教学材料包括有生命的材料、物质材料、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材料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深深地感到: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选择有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将蕴含事物关系和规律的、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材料进行有层次的组合。材料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材料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有结构的材料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教师通过对教学材料的选取、组合以及呈现给学生的次序等结构化设计,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吸引他们观察,产生新问题,激发探究欲望,进行有层次的探究,逐步形成科学的解释并建立概念。
  在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活动中,笔者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对水进行观察描述,而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选取了6种有结构的观察材料,给他们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促使人人参与。学生用手摸、耳朵听等方法,对4种液体和2种固体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培养了他们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动手动脑的习惯,并为分析、归纳水的特征打下良好基础。
  课前了解到,部分学生可能会将颜色与透明程度混为一谈,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选择了红色透明的液体、无色透明的白醋、无色透明的纯净水和白色不透明的牛奶4种有结构的液体材料,为学生更好地认识水的特征搭设了一个脚手架。学生对4种液体进行比较,知道了水不仅透明,还是无色的,同时认识到“无色”“透明”是物质的两个不同特征,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有结构的材料如同催化剂,可促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持续保持学习的能动性。精心的教学预设,都是为了学生能够精彩生成。
  如何让学生充满自信和兴趣地主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真实地进行能动学习,是我们必须深入探索的课题。我们相信,学生在能动学习中,会正确理解学习的价值和目的,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养成勤于反思的学习习惯,及时关注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100031)
其他文献
根据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采用半逆解法,求出了两端固支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多项式解,并与材料力学解进行了比较,说明了材料力学解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可供
【正】 胡俊卿同志在1989年第6期《哲学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统一》(以下简称胡文)。他认为,实践检验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逻辑证明。因此,实践
高校开始实行收费制度后,收费生人数逐年增加,使不少学生及其家庭感到了一定的压力;而地区的差异,也给一部分特困学生完成学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新形势提出新问题,作为解决
【正】 汪辉勇同志在《论物之作为价值主体》一文中(载《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一期,以下称该文为《汪文》)明确提出物也可以充当价值主体。这的确是一个大胆的见解,引入深
30 d内每5 d测定增强紫外线-B处理的红色矮牵牛花瓣中花色素苷、紫外吸收物、丙二醛和苯丙氨酸裂解酶的含量.结果表明,处理组(T)花瓣中花色素苷和紫外吸收物的含量普遍高于对
尽管当前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变化上有着种种共性,但若深入到变化的各个侧面,深入到不同个体之间,深入到某个个体的不同观念层面,就会发现他们价值观的变化实际上存在着一系列程
采用溶剂热合成再热处理方法制备了Co1-xNixSb3(x=0,0.1)粉末。经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制得的粉末为纳米粉末。粉末经冷压成型后无压烧结得块体试样。扫描电镜(SEM)观
将介观串并联RLC电路等效成阻尼谐振子并量子化,研究了压缩真空态的激发态、压缩真空态、真空态下电流和电压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支路电流电压的量子涨落不仅与电路器件的参数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生于龙门(陕西韩城),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一部总结我国民族数千年历史沿
采用快速升温热压法制备了20%Grp/6061Al(质量分数,下同)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摩擦磨损特性,通过光学显微镜和SEM分别观察了样品的组织结构及磨痕形貌,采用XRD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