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的夏天,越来越热了,白天很长,早七点钟到晚十点,一直燥热泼烦,被迫學会了耐性。偶尔下一两场雨,滴滴答答,气若游丝,无风,苦闷。
这个时候,开始想念小时候的夏天。
在一个小村子里长到九岁,那是一段极为快乐的日子。这个小村子是我的故乡。夏天的记忆也还鲜明。那时的夏天,酷热又凉快。太阳很大,当头照着,不遮遮掩掩。从地上到天上,空气清冽透明,视线可以直直地望出去,不打弯儿。云层肥厚,白的炸裂,一团一团的,耀眼刺目。天很蓝,日子很长。
高原的风是凉快的。一阵风过来,枝叶彼此摩擦,刷刷的声音特别让人心静。村子里长着很多白杨树,极高,有上百年的寿命,树干笔直,挺拔,低处没有旁枝逸出,都聚在高高的树的顶部,繁盛茂密,雨点也打不进来。春天的时候,小孩子们灵活地攀爬上去,有新抽的嫩嫩的枝条,折下一枝,避开关节处掰成小节,轻轻地揉搓,枝条的皮和骨就分开了,去骨留皮,但不能伤着皮,略微削一下,一个简单的哨子就做成了。手笨的,伤了皮,再怎么吹都发不出声音。手巧的,含在嘴里,轻轻一吹,声音清透,翠绿。
太阳是烈的。小时候没觉得热过,总是愉快。空气干爽,正午时蝉鸣阵阵,绿意盎然。半个钟点,就能是一场漫长的午觉了。在树荫下闲话,在瓜棚或者井边吃西瓜,既消暑又快活。夏天的雨也多,有时暴雨,是高原的性子。突如其来一场雨,太阳还在高空明晃晃,噼里啪啦的雨滴就落了下来,打在身上生疼。未及反应,雨就停了,院子里的地皮还没浸湿。有时一阵闷雷,或者打几个闪,天乌青下来,雨当头而下,一阵就成倾盆之势。
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门打开,竹帘卷起,近门的地面也能被打湿。院子里满地水花,一会儿就浸过了脚面。瓮、盆都接满了,雨往外不停地溢,衬着珠灰或者黑色的瓷面儿,汩汩而流。屋檐噼里啪啦,是清脆有力的,土墙也噼里啪啦,是低沉喑哑的。风吹过,雨斜斜地下来,窗柩被打湿,白色的纸糊的窗纸浸了水,微微透明。雨再用力一点,就能把窗纸打破。我赤着脚,从家里的窗台,扶着门框,跳到外面的窗台。看着雨在风中撕扯成各种姿态,听着远远的沉闷的雷声,顾不得脚底的冰冷。天上的天,对面的山,雾蒙蒙的,灰青色,看不真切。雨下多长时间,就在院子里蹲多长时间,看雨充斥了天地。虽然年纪小,却隐隐懂得了无法言说的欢愉与天地之寂静。
雨真凉快。人真好。每每想起家乡,总是想哭。
那时有家,家里有外公,外婆,还有一个小小的我。那时的日子,天真,悠长,不知生之艰难。我把这个家,这个小村子,命名为我的家乡,我的故乡。
前两日参加一个70后作家的签售会,有读者提了一个问题:“您出生在XX地,长在XX地,又读书和工作在XX地,您一直在漂流,处于‘无根’的状态。您故事里面的人物也重复了您自身的模式,从一个城市流离到另一个城市。您怎么为您找到‘根’?何处才是您的故乡?”学院里研究者的惯常口吻。作家很机智,说自己的小说并没有重复一个固定模式,如果不自觉,日后尽力避免。至于“漂泊”,是一个人的常态,是正常的生活轨迹,也并非“无根”。学院里的人,总要为一些现象找因由。不需要把变迁夸大为流离,不需要贬抑或者颂扬。
每个人对故乡地定义不一样。什么是故乡?是出生的地方?还是童年生长的地方?抑或读书或工作辗转过的城市?故乡之于每个人的意义也不一样。动荡不安,抑或从一而终,哪里是故乡。故乡有时不再指向一个确切的地理位置,它变成一个文化符号。这个符号的意义,有时被放大,有时被消解。于我来说,故乡是时不时回想起的那个地方,是心底所执之处。故乡是故乡。
这个时候,开始想念小时候的夏天。
在一个小村子里长到九岁,那是一段极为快乐的日子。这个小村子是我的故乡。夏天的记忆也还鲜明。那时的夏天,酷热又凉快。太阳很大,当头照着,不遮遮掩掩。从地上到天上,空气清冽透明,视线可以直直地望出去,不打弯儿。云层肥厚,白的炸裂,一团一团的,耀眼刺目。天很蓝,日子很长。
高原的风是凉快的。一阵风过来,枝叶彼此摩擦,刷刷的声音特别让人心静。村子里长着很多白杨树,极高,有上百年的寿命,树干笔直,挺拔,低处没有旁枝逸出,都聚在高高的树的顶部,繁盛茂密,雨点也打不进来。春天的时候,小孩子们灵活地攀爬上去,有新抽的嫩嫩的枝条,折下一枝,避开关节处掰成小节,轻轻地揉搓,枝条的皮和骨就分开了,去骨留皮,但不能伤着皮,略微削一下,一个简单的哨子就做成了。手笨的,伤了皮,再怎么吹都发不出声音。手巧的,含在嘴里,轻轻一吹,声音清透,翠绿。
太阳是烈的。小时候没觉得热过,总是愉快。空气干爽,正午时蝉鸣阵阵,绿意盎然。半个钟点,就能是一场漫长的午觉了。在树荫下闲话,在瓜棚或者井边吃西瓜,既消暑又快活。夏天的雨也多,有时暴雨,是高原的性子。突如其来一场雨,太阳还在高空明晃晃,噼里啪啦的雨滴就落了下来,打在身上生疼。未及反应,雨就停了,院子里的地皮还没浸湿。有时一阵闷雷,或者打几个闪,天乌青下来,雨当头而下,一阵就成倾盆之势。
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门打开,竹帘卷起,近门的地面也能被打湿。院子里满地水花,一会儿就浸过了脚面。瓮、盆都接满了,雨往外不停地溢,衬着珠灰或者黑色的瓷面儿,汩汩而流。屋檐噼里啪啦,是清脆有力的,土墙也噼里啪啦,是低沉喑哑的。风吹过,雨斜斜地下来,窗柩被打湿,白色的纸糊的窗纸浸了水,微微透明。雨再用力一点,就能把窗纸打破。我赤着脚,从家里的窗台,扶着门框,跳到外面的窗台。看着雨在风中撕扯成各种姿态,听着远远的沉闷的雷声,顾不得脚底的冰冷。天上的天,对面的山,雾蒙蒙的,灰青色,看不真切。雨下多长时间,就在院子里蹲多长时间,看雨充斥了天地。虽然年纪小,却隐隐懂得了无法言说的欢愉与天地之寂静。
雨真凉快。人真好。每每想起家乡,总是想哭。
那时有家,家里有外公,外婆,还有一个小小的我。那时的日子,天真,悠长,不知生之艰难。我把这个家,这个小村子,命名为我的家乡,我的故乡。
前两日参加一个70后作家的签售会,有读者提了一个问题:“您出生在XX地,长在XX地,又读书和工作在XX地,您一直在漂流,处于‘无根’的状态。您故事里面的人物也重复了您自身的模式,从一个城市流离到另一个城市。您怎么为您找到‘根’?何处才是您的故乡?”学院里研究者的惯常口吻。作家很机智,说自己的小说并没有重复一个固定模式,如果不自觉,日后尽力避免。至于“漂泊”,是一个人的常态,是正常的生活轨迹,也并非“无根”。学院里的人,总要为一些现象找因由。不需要把变迁夸大为流离,不需要贬抑或者颂扬。
每个人对故乡地定义不一样。什么是故乡?是出生的地方?还是童年生长的地方?抑或读书或工作辗转过的城市?故乡之于每个人的意义也不一样。动荡不安,抑或从一而终,哪里是故乡。故乡有时不再指向一个确切的地理位置,它变成一个文化符号。这个符号的意义,有时被放大,有时被消解。于我来说,故乡是时不时回想起的那个地方,是心底所执之处。故乡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