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在研究中考物理命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中考物理命题中,由于疏忽导致的谬误屡见不鲜。现试举如下二例加以说明。
一、由于疏忽,造成命题中的预设答案错误
【例1】(2007年红塔区)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例1选自2007年红塔区初中毕业物理试卷第15小题。本题是一道单一选择题,命题者预设的答案是选项C。细析题中命题者设置的四个选项,涉及了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内能、晶体的特点以及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晶体的)等多个知识点,命题的立意是非常值得肯定与赞赏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本来是值得称道的一道好题,由于命题者的疏忽,导致了命题中预设的答案错误这一失误,造成了命题结果与命题的初衷相背离这一尴尬的局面,十分令人遗憾!
笔者认为:命题者预设的答案C是一个错误答案,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选项B,而符合本题命题者立意初衷的最佳预设答案应是:比热容、温度都不变、内能减少。
众所周知,冰是晶体,因此冰在熔化过程中将吸收热量但保持温度不变和比热容不变,这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冰在熔化过程中质量将不断减少,因此,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将随着冰的质量的减少而减少,冰的内能也将随着冰的质量的减少而减少。由此可见,原命题中的选项B是正确答案,但不是符合本题命题者立意初衷的最佳预设答案。
笔者认为,命题者在创设物理情景(冰的熔化过程)时,疏忽了冰在熔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是导致本命题失误的关键原因!
二、由于疏忽,造成命题中的题设条件界定与表述不明确,导致预设答案的是否难以界定
【例2】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例2选自2007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第23小题,本题是一道单一选择题,命题者预设的答案是选项D中的物理情景。细析命题中命题者设置的四个作为选项的物理情景,涉及的是四种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路程的过程。命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对一个物理过程中哪些力是否做了功能否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本命题中,命题者出现了下列两方面的疏忽与失误:一是对题设条件设置的疏忽,导致了题设条件的界定与表述不明确;二是对选项D的表述与界定不明确,导致了预设答案(即选项D)的是否难以界定。
我们知道:物体受了力的作用并沿该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路程是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充要条件,也是判断力是否做功的依据。本命题在题设条件的表述中没有明确界定是“哪个力没有对物体做功?”另外,在命题者设置的作为选项C的物理情景(骑自行车匀速前进)中,也没有界定自行车是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在命题者设置的作为选项D的物理情景(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中:虽然界定了是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但却忽略了是匀速行走还是非匀速这一必须明确界定的界定,这无疑是命题者疏忽造成的失误!不难判断,若题设条件中的力指的是重力,则预设选项D作为预设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若题设条件中的力指的是人的作用力,则预设选项D作为预设答案既可以是正确的(当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时)也可以是不正确的(当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变速行走时)。由此可见,本命题的题设条件宜表述为:“下列现象中,重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作者单位:341400江西省南康市①职业中等专业学校②教研室)
一、由于疏忽,造成命题中的预设答案错误
【例1】(2007年红塔区)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例1选自2007年红塔区初中毕业物理试卷第15小题。本题是一道单一选择题,命题者预设的答案是选项C。细析题中命题者设置的四个选项,涉及了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内能、晶体的特点以及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晶体的)等多个知识点,命题的立意是非常值得肯定与赞赏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本来是值得称道的一道好题,由于命题者的疏忽,导致了命题中预设的答案错误这一失误,造成了命题结果与命题的初衷相背离这一尴尬的局面,十分令人遗憾!
笔者认为:命题者预设的答案C是一个错误答案,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选项B,而符合本题命题者立意初衷的最佳预设答案应是:比热容、温度都不变、内能减少。
众所周知,冰是晶体,因此冰在熔化过程中将吸收热量但保持温度不变和比热容不变,这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冰在熔化过程中质量将不断减少,因此,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将随着冰的质量的减少而减少,冰的内能也将随着冰的质量的减少而减少。由此可见,原命题中的选项B是正确答案,但不是符合本题命题者立意初衷的最佳预设答案。
笔者认为,命题者在创设物理情景(冰的熔化过程)时,疏忽了冰在熔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是导致本命题失误的关键原因!
二、由于疏忽,造成命题中的题设条件界定与表述不明确,导致预设答案的是否难以界定
【例2】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例2选自2007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第23小题,本题是一道单一选择题,命题者预设的答案是选项D中的物理情景。细析命题中命题者设置的四个作为选项的物理情景,涉及的是四种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路程的过程。命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对一个物理过程中哪些力是否做了功能否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本命题中,命题者出现了下列两方面的疏忽与失误:一是对题设条件设置的疏忽,导致了题设条件的界定与表述不明确;二是对选项D的表述与界定不明确,导致了预设答案(即选项D)的是否难以界定。
我们知道:物体受了力的作用并沿该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路程是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充要条件,也是判断力是否做功的依据。本命题在题设条件的表述中没有明确界定是“哪个力没有对物体做功?”另外,在命题者设置的作为选项C的物理情景(骑自行车匀速前进)中,也没有界定自行车是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在命题者设置的作为选项D的物理情景(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中:虽然界定了是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但却忽略了是匀速行走还是非匀速这一必须明确界定的界定,这无疑是命题者疏忽造成的失误!不难判断,若题设条件中的力指的是重力,则预设选项D作为预设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若题设条件中的力指的是人的作用力,则预设选项D作为预设答案既可以是正确的(当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时)也可以是不正确的(当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变速行走时)。由此可见,本命题的题设条件宜表述为:“下列现象中,重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作者单位:341400江西省南康市①职业中等专业学校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