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与同班的几位老师一同行进在前往白露村的路上。我们走了近半个钟头,终于到达了最后一站——戢阳家。
听到我们在院中的说话声,戢阳赶忙走到门口迎接。年逾六十的戢阳奶奶听到我们到了,也急忙放下手中的农活,从菜园回到家中。聊天时,我们了解到孩子的妈妈从他一岁起就在外地打工,已经十年没有回家。家中只剩下奶奶照顾孙子。在孩子心中,有奶奶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戢阳家并不富裕,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可幸的是孩子非常懂事,常常帮奶奶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由于缺乏辅导,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家庭作业也很少能按时完成。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探讨如何一起帮助孩子进步。临别时,孩子的一声“再见”让我们的心中甜甜的,与奶奶真诚的交流也让我们有了一起前进的动力,浓浓的爱意渗透到我们的心灵深处。
小明,是班里的一名后进生。那天,我们按照计划来到了他位于北关的家中。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小明的家中只有一人:他独自杵着拐杖,倚着门窗。原来,那是小明的爷爷。从爷爷的神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到来让他十分高兴,急忙给我们泡茶。但小明却躲进自己的小屋,无论我们怎样叫他,他也不肯出来。是害怕,还是羞怯?我们也不知道。提到孩子,老人的心情十分沉重,眼眶也湿润了。原来,孩子的父亲两年前外出做生意失败后,欠下许多债务,只得在外务工还债。老人希望我们在孩子在校期间,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不忍勾起老人的伤心事,表示一定对孩子多加关心。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几个科任老师商量,一定要和小明好好谈谈,减轻他的心理压力。
杨锐住在距学校十公里外的桃园村,是班里住得最远的学生。一放学,我便匆匆走出校门,骑摩托车向桃园村方向进发。杨锐的家长看到我家访,满脸惊讶:“这么远的路,老师怎么来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差,我知道他的作业经常完不成,都是我们家长没能管好他……”还没等我们坐定,见到孩子在屋里倒茶,杨锐的妈妈就抢先对我们做起“检讨”。我告诉她:“今天我特意来看看杨锐,顺便把孩子最近的进步告你,杨锐告诉我你身体不好,不方便到学校来。”听了这番话,她的表情放松下来,和我拉起了家常。原来杨锐的父亲开货车替别人拉货,每日早出晚归。家里在盖房子,所以对孩子的事情关心不够。她还告诉我们,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确实不方便,他们也很心疼孩子,虽然家的附近也有学校,但他们还是想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杨锐坐在我的身边,听着我和妈妈的交谈,还不时地提醒我“喝点茶”,我感到孩子与我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近过。临走时,杨锐拽着我的胳膊,再三挽留我吃晚饭,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每次家访回来,我都辗转反侧,那含泪的情景,那祝福的话语,那殷切的期盼,不时地在脑海中呈现。学生稚气未脱的笑言,渴求知识的眼眸,更驱使我这个班主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想,只要老师把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展示给家长看,只要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着孩子,并以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家访仍在继续,师爱在家访中传递,心在家访中拉近……
听到我们在院中的说话声,戢阳赶忙走到门口迎接。年逾六十的戢阳奶奶听到我们到了,也急忙放下手中的农活,从菜园回到家中。聊天时,我们了解到孩子的妈妈从他一岁起就在外地打工,已经十年没有回家。家中只剩下奶奶照顾孙子。在孩子心中,有奶奶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戢阳家并不富裕,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可幸的是孩子非常懂事,常常帮奶奶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由于缺乏辅导,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家庭作业也很少能按时完成。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探讨如何一起帮助孩子进步。临别时,孩子的一声“再见”让我们的心中甜甜的,与奶奶真诚的交流也让我们有了一起前进的动力,浓浓的爱意渗透到我们的心灵深处。
小明,是班里的一名后进生。那天,我们按照计划来到了他位于北关的家中。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小明的家中只有一人:他独自杵着拐杖,倚着门窗。原来,那是小明的爷爷。从爷爷的神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到来让他十分高兴,急忙给我们泡茶。但小明却躲进自己的小屋,无论我们怎样叫他,他也不肯出来。是害怕,还是羞怯?我们也不知道。提到孩子,老人的心情十分沉重,眼眶也湿润了。原来,孩子的父亲两年前外出做生意失败后,欠下许多债务,只得在外务工还债。老人希望我们在孩子在校期间,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不忍勾起老人的伤心事,表示一定对孩子多加关心。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几个科任老师商量,一定要和小明好好谈谈,减轻他的心理压力。
杨锐住在距学校十公里外的桃园村,是班里住得最远的学生。一放学,我便匆匆走出校门,骑摩托车向桃园村方向进发。杨锐的家长看到我家访,满脸惊讶:“这么远的路,老师怎么来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差,我知道他的作业经常完不成,都是我们家长没能管好他……”还没等我们坐定,见到孩子在屋里倒茶,杨锐的妈妈就抢先对我们做起“检讨”。我告诉她:“今天我特意来看看杨锐,顺便把孩子最近的进步告你,杨锐告诉我你身体不好,不方便到学校来。”听了这番话,她的表情放松下来,和我拉起了家常。原来杨锐的父亲开货车替别人拉货,每日早出晚归。家里在盖房子,所以对孩子的事情关心不够。她还告诉我们,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确实不方便,他们也很心疼孩子,虽然家的附近也有学校,但他们还是想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杨锐坐在我的身边,听着我和妈妈的交谈,还不时地提醒我“喝点茶”,我感到孩子与我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近过。临走时,杨锐拽着我的胳膊,再三挽留我吃晚饭,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每次家访回来,我都辗转反侧,那含泪的情景,那祝福的话语,那殷切的期盼,不时地在脑海中呈现。学生稚气未脱的笑言,渴求知识的眼眸,更驱使我这个班主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想,只要老师把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展示给家长看,只要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着孩子,并以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家访仍在继续,师爱在家访中传递,心在家访中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