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维度观摩和评价课堂教学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言
  观课、评课是一个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对抓好常规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意义重大。研究课堂教学评价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具有十分有重要的意义。
  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学校致力于课堂观摩评价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例研究》为载体,观摩研究《“三疑”课堂导学模式》。学校课题组成立了教学设计组、课堂信息反馈收集组、课堂观察1组、课堂观察2组、课堂观察3组、课堂观察4组等。每组分别承担了承担相应观摩任务。见下表:


  研究的流程为:
  首先,课前设计和访谈。由教学设计组完成教学设计,进行课前说课,然后信息反馈组对学生情况前测和组织前访谈。
  其次,课堂教学与观摩。执教教师上课,观察1、2、3、4组分别带着任务,按要求进行课堂观察。
  第三,课后访谈和分析。信息反馈组对学生情况前测和组织前访谈,观察组分析讨论,写出分析报告。
  第四,组织反馈与研究。先由执教教师课后说课,信息反馈组做前后测和前后访谈分析报告和建议; 观察1、2、3、4组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分析报告和建议,最后由专家点评。
  整个研究流程设计严谨周密、科学实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为我们日常观课评课提供了宝贵经验。现将我们做法中的共性提炼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观摩和评价,有两大功能,一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诊断功能;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对教师而言是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的一面镜子。然而我们发现当前观课评课中并没有很好发挥着两个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耳听得多,眼看得少。不少老师很珍惜观课评课机会,每次观课都认真做听课笔记,为了记下整个教学流程,总是埋头记着,听得多,看得少,但是获取课堂信息渠道是单方面的,忽视了课堂出现的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关注老师,忽略学生。传统评课重在评教师执行教案好坏,以教师“讲授”評价一堂课优劣。在观课时不断揣摩上课老师想做什么,做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忽视了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有多少人参加,参与方式和程度如何,效果如何等等。
  碍于情面,敷衍塞责。有些教师评课就唱几句赞歌,敷衍了事,走过场。没有一分为二负责任地为教师提出批评建议,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思想,或者反映自己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平淡肤浅,不会思考。有些人评起课来滔滔不绝,仔细听听却是一番海吹,不着边际。看起来讲得头头是道,却没有深入关键与实质内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原因有二:一是缺乏边听边思考的习惯,只看课堂表象“如此”而不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二是不善于捕捉教学细节,以为细节无所谓,也就没有引起思考和重视。
  拉拉杂杂,不知所云。一会说教态着装,一会说板书语言,评头品足,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让人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老师多半观察不专心,或者根本不懂得应该如何观课和评课。
  面面俱到,不明维度。一是不知道从何入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二是分不清主次轻重,面面俱到,没有主题,对问题不分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就现象说现象,就问题解决问题。
  以偏概全,一棍打死。也有的议课会变成了“批判会”,执教教师上完课,惴惴不安地接受全体教师批判,而听课教师往往根据教师上的一节课,论教学水平高低,管中窥豹,以偏概全,极大伤害了执教教师的积极性。
  追赶时髦,不会通变。对新理念、新方法、新课型饶有兴致,对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
  其实教法就像工具,本身没有优劣,看你如何应用。教师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应用,就是创造性应用,反之,以陈旧的教学观念指导应用,新教法也可能是摆形式,走过场。目前有不少课堂的小组活动、合作探究,有不少是走过场,谈不上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参评面窄,卷入人少。看的多,评的少;领导评的多,普通教师评的少;被动发言者多,积极发言者少。场面冷淡,气氛不热烈,不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反思的能力;二是评课过程过于程式化,评课语言缺乏真实的表达;三是新课程意识薄弱,如只关注了教师的教,没有关注学生的学;四是没有把评课教师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当成了旁观者;五是没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六是没有像红花学校这样,系统研究观评点、观评的角度、观评方法。
  如何抓住评价维度,精彩点评教师课堂教学呢?
  二、 立足教学目标,把握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以课标所限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服从、服务于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总目标。它对落实课标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堂教学,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有人把教学目标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恰好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一个顶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三角形就不平衡。这个比喻很恰当,形象地表现了这三个目标相互依赖的关系。反映了三个目标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堂课都不完整。   目标界定 从四个方面看,一是看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即了解本册教材及本单元的知识的情况。确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以了解本册教材及本单元教学目标为前提,确定课的课型,然后根据课型确立本课时教学目标。二是看是否科学合理确定和正确表达 “三维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进行设计确立,必须体现“三个维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也重视学习方法指导,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精神状态,做到以人为本,关怀学生精神、心理发展。三个目标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因此,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述时要用整合性、过程性(动态性)表述,“通过……运用……(懂得、学会、掌握)知识、能力、情感”。三是看是否建立在分析学生、学习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的。新课程强调“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情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整体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看是否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因此,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设计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次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合理删减与整合,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由易入难,层层深入。
  目标达程度 尤其注意三维目标是如何落实的?一是结合学生发展观察,看有多少学生学会了什么(懂得、理解、记忆了那些目标要求的知识);看看有多少学生会学了(掌握了目标要求掌握的方法和技能,多少人会运用哪些方法解决具体问题);课堂上有多少学生对所学内容始终充满情趣的,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学习观和思想观。二是结合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来观察。看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和那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契合而达成的,如,自主学习解决了什么(知识、概念),合作学习解决了什么(倾听、交际、质疑能力),探究式学习解决了什么(思考、研究、合作能力),拓展训练解决了什么(运用、迁移、动手、演算能力)这些方法是怎样促进学生综合思维、情感态度发展变化的。
  新课程很看重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教学的程序(阶段、流程)一般都是有活动组成。因此,首先观察活动目的是否明确,要求是否科学、具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参与态度、深度、广度、精神状态),参与是否有序,过程是否流畅,有无节外生枝,教师如何处理,活动效果如何等。其次反思根据教学要求,活动安排有无必要,好在哪儿,经验是什么,有问题问题在哪儿,原因是什么,有无改进,如何设计更好。第三观察活动之间的逻辑联系,是否存在因果,是否层层推进,有无必要调整等等。
  三、关注处理教材,把握二次加工
  一堂课是否成功,既要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他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任何一部教材,不管编排得多么好,理念有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教材也需要整合、改变、拓展、補充。
  在实际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该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的一种范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从而使教材更加适应学生。我们观察观察教师处理教材情况,可以看出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和教学观,通过观察教师对第二次开发教材,可以看出教师通变能力、创新能力、开放的心态和眼光。
  在观察课堂教学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看教师是如何通过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来突出了重点,突破难点的。
  教学重点是静态的,属于课程要求,是规定动作,无论哪类学校,哪一堂课都必须如此;教学难点是动态的,因学校、因学生而异,在红花是难点,其他小学就不是难点。一般观察是否围绕重点教学,如何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只是观察和点评的重点。它反映的是教师是否了解和尊重了学生,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分析教学程序,注意科学合理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看教学思路设计。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编排组合,衔接过渡,安排详略,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如何观察教学思路呢?一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教学内容,符不符学生实际;二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独创性,另辟蹊径给学生以新鲜感;三看教学思路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我们平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现代课堂教学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两大环节,是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的统一。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实施是对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发展,两者联系紧密,共同构成现代课堂教学的双翼。
  教学实施“预设”,重点应放在教学目标与任务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各种教与学策略(首选策略与后备策略等)设计上,而教学流程设计则体现出“粗放性”特点。如过度的“预设”,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呆板、沉闷,可以反推预设出现了过于死板机械,没有通变性。“粗放性”设计有利于动态地“生成”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智慧的挑战、发现的惊喜和精神的鼓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设粗放性表现在于问题设计宽泛一些,知识跨度稍大一些,可根据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创造力,使其通过发现、选择、重组等多种形式寻求答案。   看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课堂结构设计十分重要。通常一堂好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课堂上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或学习任务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甚至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料,使教师“措手不及”。学生出乎意料的反应,有可能是基于独创性思考的创解,也有可能是一种误解。对这类情况,首先教师应当承认学生思路的合理性,创造机会使这些思路展示出来,不能流露出极不不耐烦的情绪,草率简单地处理。其实学生错误或模糊的思路正反映了当前认识冲突或障碍所在,教师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洞悉、明察、开发学生发展潜能的有效途径,找出某些错误的“合理性”,及时沟通、点拨、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走出认知冲突,走向和諧,获得“质”的飞跃。
  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互动,实施过程很难完全按计划进行。面对学生难以意料的节外生枝反应,教师不能用各种预设的答案加以应付,而要用动态的、生成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情况,努力把“没想到”的课堂状态,当作是一种资源宝库来开发。这样做有可能会使教学处于一个“无序”状态,但教师的灵活处理可以使教学重新达到“有序”的境界。根据实际需要动态生成的教学活动在形式上将显得丰富多彩,在效果上将优于预设的课堂教学。
  计算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还能看出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和效益观,以及对新课改的理解。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等,对教与学行为过程的时间计算,可以计算出有效时间与无效时间的比值,从而观察出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师生占用时间的比值、方式,可以观察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管和课程观。
  计算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可看出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和练的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计算教与学活动的时间分配 看是否科学分配“教”与“学”的时间,有无教师(教)占用时间过多,学生(学)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计算个与集体活动时间分配 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
  计算各类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看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学困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计算教学与非教学时间分配 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五、观察教学方法,分析手段创新
  观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观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什么是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 “教学”方法,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讳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观课时既看教师是否能面向实际,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了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富有艺术性,且不断改革,常教常新。
  观课时,看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注重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观察教学方法既要看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思维训练设计,看创新能力的培养,看主体活动的发挥,看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适度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六、关注基本功夫,注重微观细节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观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看教态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课堂上教态应该和善、和悦、快乐,但又不失庄重,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仪表端庄,言行高雅,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和谐、关系融洽。
  二看语言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语言,有时关系到一堂课优劣成败。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坚持说普通话,或精当简练,或生动形象,或煽情感染,或明晰直白,总之要有启发性、感染力和艺术性。其次教学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三看板书 好的板书,突出重点,提纲挈领,一目了然。好的板书设计科学合理,逻辑性强,言简意赅,字迹工整,美观大方,板画娴熟。
  四看操作 运用教具辅助教学,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观察教师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白板等,主要看是否做到“适当、适时、适度”,操作是否熟练程度,有没有创新使用。
  此外,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最能看出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细节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课题如何导入,板块之间如何过渡与小结,课堂提问的设计,板书的设计,穿插的艺术,就学生的回答如何因势利导,做出相应的评价或点拨,乃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等都属于细节。
  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是欣赏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显微镜。如果养成关注教学细节的好习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七、分析教学效果,做出综合评判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又要分析教学结果。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气氛热烈,思维活跃。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还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质疑能力、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数学思考非常重要的,有的课学生很忙,但思考面窄,思考度很浅。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主要看教师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浓厚,当堂解决问题,学生负担合理。课堂效果分析,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上完课后,观课者出题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当场测试,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综合分析包括从教师教学个性,从教学思想等方面分析。整体观平法的具体操作,不一定一开始就从七个方面逐一分析评价,而要对所有课题先理出个头绪。
  第一步要从整体人手。粗粗地看一看,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学生状态如何,学生有哪些变化,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是怎么设计教学活动,安排过程的,有几个大的教学步骤。
  第二步由整体到局部。逐步分析各个教学步骤,对应七个内容分别整理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步从局部到整体。将各个教学步骤理出的内容汇总起来,分心透过这些现象看到的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上升到一定理论层面,最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全课的角度逐个分析评价。
  结 论
  新课改“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地学习方式”,新课标提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是学习”。人们开始由听教师讲课转移到观擦课堂上学生学习状况,把看学生的表现状态和发展状况纳入评课的重要内容,观课既要观摩教师“教”,又关注学生“学”,更要观教与学之间发生联系的过程,从而判断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的优劣、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教师的教学机智是否机变灵活等等。
  雨果说过:“诗人的两只眼睛,一只注视着人类,另一只注视着大自然,前一只眼睛叫观察,后一只眼睛叫想象。”我们所看到的是课堂现象,要是善于通过思考(联想和想象,归纳和演绎),发现其反映的本质规律,从而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样评课起点高,角度新,能揭示本质规律,给人以启迪和开示。不然就现象说现象,不接触实质,没有什么深意,也不会给人思想理论的浸润和规律指导。
  有人说:“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借用这句话,在观课时“一只眼睛观察他人教学,用另一只眼睛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这样做的意义就是你可以用他人的经验教训,上出超越他人的课。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的学习者,每一堂课都值得“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的课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为我们展示了經验和教训,如果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可成为一个有思想、智慧型教师。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田甜(1991-),女,汉族,四川江油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摘要:特定的内容和语言环境决定了最佳表达方式的唯一性,达到修辞的最佳效果,就能达到最佳表达效果,汉语修辞的对外教学事实上是非常艰难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鲜有学者涉及,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对外教学中,结合会话原则和具体文章,运用修辞可以增
期刊
摘要:榜样育人法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榜样育人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却没有发展起来。本文针对榜样育人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以湘南学院“身边人,身边事”优秀师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为例,对榜样育人模式进行了再造,提出了新时期创新榜样育人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榜样;榜样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长期以来,榜样育人法都是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从几十年前的雷锋、董存瑞
期刊
摘要:爱生理念是中国爱生学校国家标准(试行)的标准之一,学生心理健康是该维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某中学的两个班作为试点,从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入手实施干预,探讨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最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2年追踪研究,学生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MHT)上的得分显著提升,教师、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所收获。本研究为学校深入推进“爱生理念
期刊
一、对“三疑课堂”的理解  “三疑课堂导学”,是指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合作学、同伴互动的习惯,以及质疑探究的精神。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由“苦教”向“乐学”转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思路设计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
期刊
教育为公  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陶行知  在新津县,以教育岛为龙头,在新津区域范围内认真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始终秉承“教育为公、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为民,把教育“优质与公平”放在首位,办真教育、办好学校,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现代化包括“人的观念现代化”、“普及教育”和“有效的教育”等三个
期刊
语文课该怎么上?这是多少年人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简单命题,有人赞美好的语文课,是意境悠远的画,优美隽永的诗,余音绕梁的歌,它给学生带来清新的画意,优美的诗意和旋律感。然而听了红花学校王淑平应用“三疑”课堂导学模式执教《晏子使楚》之后,我们对如何上好语文课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语文课是人格美的塑造  现行语文教学有两个奇怪的现象:每篇课文都能够设计出若干道考试题;不上某篇课文,也不会影响考试
期刊
五河汇聚,山水相依。一座山水卫星城,渡来新津的幸福教育梦。新津这座历史悠久、人文深厚的县城,正在将教育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14年工作会暨新津县教育岛区域推进农村生活教育现场会近期在成都市新津县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新津万和小学、新津三中、花桥小学、新津中学、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等五所学校,并给予了一致好评,专家指出:新津在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坚持生活教育理念
期刊
早期阅读是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美国在50年代就开始了早期阅读的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就把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因此,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幼教界的广泛重视。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爱读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实则环境也是教育。语言与环境、思维的发展是融合在一起的,也是根植于情
期刊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話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可是谁又曾想过,有一个职业同时兼备了将军与士兵这两种角色,甚至更多职业功能,那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一个班级带的久了,那些孩子做事的风格潜移默化中就有了这位班主任的影子,可想而知班主任该有多大的魅力。换言之,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付出了多少时间与心血在那些孩子身上。班主任不仅在学校要时刻观察着“他的孩子”,甚至下班回到家还要心系孩子,甚至半夜失眠也
期刊
《教育策划与管理》:彭校长,最近《教育策划与管理》杂志刊载了贵校的《“三疑”课堂导学模式》(注:原来模式名称改为“三疑”五段导学模式”,或“三疑”问题导学模式。以下简称“三疑课堂”、或“红花模式”),有不少读者对此很感兴趣。我想就“红花模式”有关问题,向您请教,可以吗?  彭校长:说不上请教,谢谢你们的关注,欢迎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因为“‘三疑五段导学’红花模式”,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生儿,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