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写”有机融合,打造语文有效教学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以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例,谈谈如何实施“品、悟、写”的有机融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品:即品读、品味、品鉴、品悟。悟:即悟人生、悟人性、悟生活、悟文化。写:即写作训练,以片断仿写(先背诵名家名篇优美、典雅文段,再以此为范本,进行仿写训练)、一篇多改、一题多写,作文专项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品、悟、写” 有效教学
  【导学创意】
  一提起语文,每个热爱语文的人,就会想起一篇篇文质兼美、清新隽永的诗文,心中会涌起一股暖流。但是,目前,一种“泛语文”甚至是“去语文”“非语文”的倾向弥漫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味”。究其原因,这种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天马行空式的分析讨论,与文本渐行渐远,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有效阅读理解,最终还是教师替代学生阅读,学生接受教师的解读结果。这是与新课改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打造有效教学课堂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尝试,本人认为可以通过“品、悟、写”的有机融合,打造语文有效教学课堂。下面我就以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例,谈谈如何实施“品、悟、写”的有机融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语言朴素、节奏和谐的特点。
  2.体会诗中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展示几幅星空图,导入课文;
  2.简介作者;
  3.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指导诵读,品味诗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重音和停顿;
  3.师生交流(注意重音、停顿、语调);
  4.指名学生朗读;
  5.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品味语言):
  (1)“天上的明星现了”如果将“现”改为“亮”好不好?
  (2)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如果将“朵”改为“颗”好不好?
  以上就是“品”的环节,品:即品读、品味、品鉴、品悟。以关键字词为切入点,品味语言文本中的本质而丰富的内涵及言外之意,濡养学生的语言涵咏鉴赏能力。例如:教学本诗,我首先指导学生有感情品读,初步感受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我再抓住诗中“定然”一词,组织学生反复品味、品悟,让学生明白诗中连用四个“定然”一个“定”字,表达了一种绝对肯定的语气,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
  三、赏析诗歌,感悟诗情
  1.齐读诗歌,思考:诗中引用了哪一个民间故事?
  2.指名学生讲述原版的《牛郎织女》(配上舒缓伤感的音乐)。
  3.请学生对比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写成诗中描述的一个自由、幸福、美好的故事?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4.师生交流。
  悟:即悟人生、悟人性、悟生活、悟文化。以语言文本为载体和依托,感悟人生,感悟人性,感悟文化,感悟生命之哲思,感悟表达之技巧,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悟”这个环节,学生感悟到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因为他希望人间也能出现自由幸福的世界,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悟”这个环节,学生加深了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感悟到这首诗中蕴含的浓浓的人性美。
  四、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指名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在第一节中,作者由街灯联想到了什么?又从什么联想到什么?这种联想是通过什么修辞方式完成的?作者联想的基础是什么?
  2.仿照诗歌的第一节,写出一段类似的文字。
  3.指名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4.在二、三、四节中,作者又由此产生了哪些想象?
  5.根据提供的情景,编一则小故事。
  月光 树影 笛声
  6.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点评。
  写:即写作训练,以片断仿写(先背诵名家名篇优美、典雅文段,再以此为范本,进行仿写训练)、一篇多改、一题多写,作文专项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这个环节,我设置了两个写作训练。第一个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联想的能力,同时也训练学生仿写时要注意句式的整齐、修辞方法的运用等。第二个就是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第一个是仿句练习,第二个短文写作训练,由易到难,逐层推进。
  【教学反思】
  1.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和尝试,本人认为“品、悟、写”的教学方式是打造有效教学课堂的一个不错的途径,尤其适合一些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品、悟、写”的教学方式,“品”是基础,是入情入境;“悟”是心领神会,醍醐灌顶;“写”是渴望倾诉沟通、交流表达;“品”是感性,“悟”是理性,“写”是再创造,是素养的习得,能力的形成。整个教学流程从感性进入,以理性跳出,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点拨,师生的互动交流,师生双方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对话,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美的熏陶、人生顿悟的过程。
  2.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教师要从品味语言出发,引导学生把握引发作者情感的对象特征,领略作者寄寓的情思感悟,赏析作者构思行文的独具匠心。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音乐美;通过研读,欣赏文章的语言美;通过品读,感悟文章的情感美。通过“品、悟、写”的有机融合,丰富学生的语文内蕴和精神内涵,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文化底蕴厚实、言谈文明、举止优雅、品德高尚的现代公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知识广度、深度以及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总感觉枯燥,积极性提不起来。经过深入的调查了解,我认为在教学中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利用其直观性、可控制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形象化、直观化,给学生以清晰明快的感受,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更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减缓思辨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
初中生物教学并不是培养生物学家的启蒙教育,看重的不是学科的继承和发展,而应该重在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在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时,必需具备的生物学概念,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何促进初中生物课堂的高效教学,确实完成好每一节生物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激发引导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学会分析生物现
郑桂华,安徽怀宁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者型语文名师。曾在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参与主编过上海市新课标中学语文教材,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任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讲语文教材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写作教学研究、语文教育学等课程。主要著作有《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建构》、《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初中语文教
【内容摘要】经过多年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证明,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更符合新课标对初中学生提出的语文基本素养的要求,也更适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在平等、协作、尊重、竞争的基础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自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使这种学习模式能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初中语文 运用  相比以往的初
【内容摘要】从无机含氧酸结构出发,研究结构与酸强度的关系。  【关键词】酸强度  无机含氧酸强度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既与物质组成和结构有关,也与溶液中溶剂作用等因素有关。本文仅从无机含氧酸的结构出发,讨论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变化规律。无机含氧酸通式可写为HnROm或(HO)nRON(N=m-n)。n是羟基的个数,m是氧原子总数,N是非羟基氧原子数。酸的强度取决于成酸元素R对O原子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
【内容摘要】活动讨论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借助活动讨论,往往可以激活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理解、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借助活动讨论,激发活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实际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活动讨论 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活动讨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
【内容摘要】只有关注学生,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学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要让学生从课堂的“看客”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求教师改变课堂上随意、粗放的做法,夯实过程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关键词】学为中心 过程教学策略方法  教师的预案只是提供教学参考,学生学习的实际起点和学生的实际反映,才是我们教师实施教学的关键。课堂中只有捕捉住学生的生成资源,把握好课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角色,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有探求新知、获取知识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教师应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尝试并掌握、接受、探究、质疑、模仿、讨论、体验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在教师教育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既然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大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国内很多高中顺应教育部教改需要,对历史高效课堂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教无定法,因教师授课的特点不同,各高中对教改理念的理解和实践各有特色。本文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浅析了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对于如何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策
教室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自己价值取向和人生观的重要场所。打造无恐惧教室其实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将所在的教室视为鲁迅笔下的“铁屋”,那么呐喊与反抗是在所难免的。这种呐喊与反抗不一定是字面上的,也可以是情绪上的,甚至是“非暴力不合作”式的行为。当教室变成了老师或者班主任的一言堂,那么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将会是非常辛苦的,教学成绩也难以提升。作为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