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燃情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檀香,在虹一的手里成了绘画的工具,随着她动作的游走,纸在幻灭中获得新生。
  刚到工作室时,虹一正在创作,聚精会神拿着一支檀香在纸上缓慢移动,当香头的火焰舔舐到纸面那一瞬,纸面急速变黑,并迅速向四周扩散,如同一滴墨落到生宣纸上。屋里的檀香味越来越浓,纸面上形成了不同的圆圈,或长,或扁,或是椭圆,或是细长的环。这种自然形成的图案,张扬着旺盛的生命力,用莫测的方式组成了世间最美妙的画面,沉浸在创作中的虹一完全没有感觉到我们已经在她身后站了很久,她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里那支檀香上。
  顺应纸张的“脾气”
  虹一,Space 1工作室创始人,2009年开始独立创作,从单纯的绘画者转化为纸艺创作者。她试图通过双手创造出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纸制品,以此表现纸张不同的“脾气”,从而改变人对于纸张的简单认识。她为自己设计了一个LOGO——一条黑色的海马,并附上一段注释:拥有丰富的姿态,雌雄模糊,勇敢起来可以做冲锋陷阵的骑士,而其小巧灵活的身形,又像跳跃的音符,穿行于海底。
  几番相处,感觉海马的形象跟虹一很接近,这种接近一是源自她骨子里坚毅的男孩性格,二是来自她敏感和善于观察世间万物的天性:“我本身是学设计的。设计的话,分功能性设计和视觉性设计,某些领域上两者是可以兼备的。但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强调功能,而忽视最质朴的东西。我想通过视觉设计,带人们进入某种状态,刺激他们的感官,影响心智,从而进入平静、安详的内在情绪美的状态,这或许可以算作是一种心理治疗。”与绘画相伴的日子里,常常被绘画者忽视的纸张引发了她的兴趣:“纸张在生活里是很不起眼的东西,因为获得它很容易,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工具。但如果你跟它相处久了,就会发现每一个种类的纸张都有各自的脾气。”
  虹一最早发现有“脾气”的纸张是宣纸。那时候,她正在学习传统水墨画,常因为小失误而毁了一整幅作品。生宣润墨性特别好,下笔之后,纸面上从接触点向外能扩展出好几个层次的色彩来。可是一旦笔法没有控制好,或是蘸墨过多,纸面就出现了一个大黑点,整幅画就废了。熟宣就不同了,它不洇墨,但画不容易干,总是要晾好久,而且时间长了纸张还会发黄。从那时起,虹一开始细心观察纸张的不同“性格”。起初,她只是出于好奇,琢磨着如何利用纸张的“小脾气”创作不一样的画,渐渐她就迷上了这种对纸张特殊表现力的开发。“纸张的可塑性很强,表现力也很多样。设计纸品时,我不会先想怎么去做,怎么创新,只是在制作设计的步骤中,改变某个小小的环节,比如颜色和质地,纸张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很多时候,那些效果会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做了好事,老师会奖励一朵小红花,刺激你再接再厉。”
  从单纯的绘画者转变成纸张设计者,对虹一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甚至她觉得:“与其说是我选择了纸,不如说是纸选择了我。”
  不破不立的重生
  20岁时,虹一看到一篇关于传统织染工艺的文章,一个想法突然在她脑中形成,纤维制成的布料可以染色,同样是纤维形成的纸张是否也可以染色呢?化染画就这样在虹一自行摸索中诞生了。它以粗纤维纸为原料,利用颜料水解度的不同,通过特殊化学手法,创造出如梦似幻的意境。既有着中国水墨画朦胧间的幽静与随性,又有着西方印象派的爆发力和视觉冲击感。“颜色是有情绪的。”跟绘画打了多年交道的虹一深知其中奥秘。她将这种奥秘运用到化染画上,用不同色彩的颜料来表现她所看到纸张的纹理与生命性。成功创造化染画之后,虹一更专注于纸制品的创造,她利用印染、编织、绘制等方式,用为一张张白纸塑造出不同的性格。
  焚香画是她创造出的更具欣赏性的另一种纸艺作品,通过檀香缓慢燃烧,在纸张上形成一个个形状不同的空洞,用灼烧的方法描绘出创作者的内心。创作时的虹一常常进入冥想的状态,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徘徊。手里呈现的作品,很多都是零散的碎片,字母、字符以及看不出来内容的图形,她会将这些碎片打破、重组,构成一个新的整体。虹一的创作从头到尾没有设定底稿,完全遵照自己的内心行事。作品的内容更是千奇百怪,有时是一块石头,有时是一条鱼,有时是一只瓢虫,有时是一片艳火……这些琐碎的生物、景观构造出一幅幅和谐的画面。被火焰舔舐过的纸张留下浅淡的焦黑,像岁月洗礼风化后遗留下的残迹,带着时间雕刻的美,让人的心跟着安静下来。
  创作一幅焚香画的时间很长,最少也得一两个月时间方能完成,比其他创作方法慢了很多,但虹一却特别喜欢,“我喜欢这种状态,思想在火中燃烧蔓延,这样的创作一半看人一半看天,最后经过反复思考汇总在一起,不断带给我更多的心灵感悟,就像一场生命轮回。”虹一觉得自己没有刻意要传达什么,观者感受到什么那就是什么。焚香作画时,不急不慢用时间一点点积累痕迹的状态,以及白纸被火焰吞噬后涅槃重生的感觉,才真正令她着迷。或者说,不破不立就是虹一深藏在骨子里的性格。
  2013年,已经从事很久纸制品设计的虹一正式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名字叫“SPACE 1”,space英文的意思是空白; 代表sun(太阳),vitality (生命力),plus(加), home (家);而1则是manifold (整体多样),uniform (始终如一),出自泰戈尔著名的诗句:In darkness the One appears uniform,in the light the One appears as manifold(一即是全,全即是一)。事实上,虹一创作的不仅仅是纸艺作品,她努力改变人们对纸张的简单认识,或是对手作的单纯理解:“我想做的并不是发扬或是传承手工艺,而是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觉感官体验,一种生活与心灵的共鸣,一种‘唯一’的专属感。”
其他文献
金建民,一位有着近四十年艺龄的竹编手艺人。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但观念却十分开阔。想通,想透的同时,更能想着如何求变。  快节奏的工作,让人迷失方向,浮华的生活,又让人忽视了生活中值得纪念的日常。比如竹制品,早些年家家户户能见到。如今,也许是使用得太习以为常,也许是早已从生活里消失……但依旧有手艺人,有寻常百姓,还在坚持制作、使用。  我叫金建民,今年60岁,从12岁开始,不算在海宁给人当司机的10年
作为爵士乐队中的重要乐器之一,架子鼓的地位无可取代。如果你是爵士乐发烧友,那么迷你架子鼓则是你的最佳选择。
莆田工艺美术协会最近推出校企联姻体系,打造“现代学徒制”——引厂入校,引校入厂,校企联合创办大专院校。其中引校入厂中的“周末课堂”,是由省文化厅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即周末两天,艺校老师上门教学,给厂中的员工近距离授课,加快学徒的成长速度。
风趣幽默的80后青年杨大鹏,玩弄小石,悟出人生大理。  知道杨大鹏,是从一木雕友人口中,他大赞:“有灵气,功力深厚。”遂以为雕石头的鹏哥是位五十来岁的准老头,不想,竟是不折不扣的80后,还生得一副收保护费的模样,口若悬河,饶有风趣。  众人皆睡我独醒  峰崖凌云霄,无惧艰难高,路途不知倦,险阻一声笑。  ——《蜗牛》  千疮百孔的石头上,一只蜗牛努力越过崖壁向上爬,柔软的身躯被拉得狭长,吸盘紧紧抓
作者:莉莎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提到手作美食,总是会让人想起奶奶厨房里那一罐醇香的豆瓣酱,想起妈妈藏在被窝中发酵的酒酿……这些美食接着地气,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中,每每想起,总让人心中泛起暖意。本书将手作美食的场景分为三个部分:居家的手作食材、记忆中的手作美食和手作休闲小食。在这个食品中充斥着地沟油、苏丹红等词汇的时代,作者莉莎通过手作美食向经典、纯真、
很少有哪位摄影师或艺术家在讲述自己的生平时,需要从呱呱坠地时说起,偏偏马良就是如此。大约是因为出生那天,父母太激动,所以至今也无法确定他到底是哪天出生的,尽管前后只是一天之差,但命书里说的却是天差地别,一个极好一个惨淡。“我的人生从我来的那天起,就已然乱了。”这是马良写在新书《人间卧底》里的第一个故事。书还散发着油墨香,而马良筹备了一年多的新项目“爸爸的时光机”也即将在年内拉开大幕。从广告人、摄影
金属镜片和铆钉,让人联想到蒸汽朋克世界里那些无畏的探险者,酷炫至极……  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做皮具,这是姚琦的生活准则。  几年前,随着皮具DIY兴起,姚琦也加入其中,“当时只想着给自己做个钥匙包而已,没想到却捣鼓出了名堂。”凭借自身的美术功底,再加上动手能力强,第一个钥匙包做得很精致,每次拿出来炫耀都能赢得朋友称赞。这大大增强了姚琦的信心,他决定创作一个能代表自己风格的作品。  从事设计工作的
“黄金本来就十分昂贵,你用它创作作品来评奖,没有什么意义嘛。”郑应谐第一次带着自己的金雕作品参赛时,评委的一句话让他痛失入围资格。这对立志从事金雕的郑应谐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很多人都认为他会为了讨好评委而改用其他材质,但他仍然固执地与金为伴,直到多年后,才终于等到迟来的肯定。  凭着这股不认输的韧劲,郑应谐打破了“黄金能刻不能雕”的教条,让仅作为配戴的传统金饰,变身为拥有各种造型的立体艺术品,不
设计师Kim Fisher将多肉玩出了新格调。他设计的这款钟表一样的圆盘盆栽,可悬挂于墙面,既不影响室内空间,也不影响植物健康成长,更比普通多肉盆景漂亮许多,能让你的墙壁展现出风景画一样的美丽。  www.kimfisherdesigns.com
闻名遐迩的抚顺西露天矿,被誉为“亚洲第一坑”,它的前身是一个寂静而安详的村庄。十九世纪初期,“富饶的宝藏”被人们发现,伴随着煤矿的开采,一种艺术文化也悄然形成,这缘于当地有一种特殊矿产——煤精。煤精,黑而质密,韧性大,与普通的煤炭不同,它散发着金属般的光泽。通过艺人的雕琢它拥有了“生命”,可以说,它是煤中的精灵。  煤精雕刻题材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人物,造型多样质地淳朴,深受当地人爱戴,成为访亲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