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前多次听人讲述太白山的神秘莫测,心生敬畏。虽神往已久,却几次擦肩而过。
初秋时节,应多年前的学生之约,终于成行。
从眉县汤峪镇游客中心搭乘上山的旅游公交车,缓缓进入汤峪沟。绿色的画卷铺展开来,树木葱茏,半开的车窗透进来阵阵凉意,草木清香让人深感慰藉。那水清泠泠的,听不到水流声,时而湍急,时而舒缓。汇聚成潭,则见一方碧玉,玲珑剔透。跌宕处垂练悬瀑,凌空飞舞。或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或嘤嘤成韵,自成曲调。溪水不断冲洗着秦岭原石,色白如银,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有的棱角分明,有的圆润可亲。
到了原始林带,看空中,叠翠百丈,遮天蔽日;低处,高树成排,落叶盈尺;地下,盘根错节,树石依抱交融。那树,长在高处绝壁的,匍匐前倾,呈飞翔状,虬枝盘旋,紧紧抓附岩石。低处的树,有的亭亭如盖,树身修长,好似深山里修炼千年的美丽女神,透着仙风道骨,令人心生敬畏。有的老态龙钟,积淀了无穷的智慧,娓娓诉说着大秦岭的沧桑巨变。松树千姿百态,“参天松”刚直坚强,“迎客松”招手示意,“苍龙松”蜿蜒曲折,“情侣松”相厮相守,“结义松”三树五树同根共生。各种树,高低俯仰,和谐共生。柔弱的藤类攀附树上,趁势而生,相扶相持。不由心里生出暖意,树犹如此,人类亦然,不欺凌,不霸道,刚柔相济,互利共赢。历经无数次天灾,总能够劫后重生,我似乎从中看到了人类的影子。
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一个被唤作上板寺的地方,却并未见到什么寺庙,也许是藏得很深不易发觉吧。这里正是“天下索道”站所在地。海拔3400多米,分布着针叶林带,密密匝匝。坐在缆车上,极目四望。低海拔处,层层叠叠的绿,汪洋恣肆。那松树如佛塔,如伞盖,犹如排兵布阵,气势磅礴。海拔渐渐升高,则是另一番景象。树木变得瘦小沧桑,直至完全看不到一株高大的松树。能见到的绿色是一些高山小灌木,成片的高山杜鹃像绣在青色底子上的图案,画意盎然。离离草甸间,生长着数以千计的珍贵植物,这些冰川纪的神秘客人,见证了大秦岭沧海桑田的巨变。缆车尽头,稍高突兀处是“天圆地方”,也叫“点将台”,相传为王禅老祖鬼谷子向孙膑密授阵法的地方。海拔3511米,此为国家南北地理分界线。离海拔3771米的最高峰“拔仙台”落差仅200余米。站在“天圆地方”处,似乎距离天际更近了,一种独孤绝顶的感觉油然而生。没有树,即使有,也只是微型的小树,这里是石头的世界,青白色的秦岭石,或卧或立,列队簇拥,挤挤挨挨,似乎有种宗教的味道。极目远眺,可见影影绰绰的西府大地。
太白山有一种铁甲树,威风凛凛,吸引了游人驻足观赏。它又名刺叶栎,生长极慢。因为它材质坚硬,刀砍斧斫不易断,故有“铁甲木”之称。也有地方称之为“铁匠树”。眼前这株铁甲树树龄在两千年以上,树干上苔藓斑驳,枝繁叶茂,威风凛凛,好似一位披挂上阵的大将军,古意沧桑,极尽王者风采,令人敬仰不已。在世外桃源景区,有成片生长的连香树,被植物学家称为第四季植物“活化石”。树形高大,枝叶繁茂,颇受人们青睐。其中有被誉为太白树王的连香树,树龄约千余年,高20余米,三个人才能合抱,树冠面积近200平米。树身为三棵连体簇生,根部萌生出很多枝条,又称“子母树”。桦林沟约三公里处有一株五干丛生的连香古树,树龄约300余年,高20余米,直径近一米,长势良好,枝繁叶茂。还有一株连香古树,树高约20米,直径约50公分,树龄至少在200年以上。人们将此树当作神灵顶礼膜拜,树上挂满红布条,以示敬意。广袤的太白山森林王国里,这些王者级的树无论树龄、智慧、阅历都应该受到王者待遇。
往返大爷海,穿行于高山草甸地带,除开第四冰川纪造成的石海奇观,到处都有匍匐生长的高山杜鹃,丛丛簇簇。卵形叶子比起万亩杜鹃林的杜鹃要小得多,枝条纤细而弯曲,有苔藓覆盖,一派沧桑之气。这是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做抗争而使然。我遗憾来得不是时候,今年的花期已过。设若赶上杜鹃怒放时节,满坡遍岭,姹紫嫣红,灿若云锦,何其壮观!其余叫不上名字的绿植,紧紧依附地皮,匍匐生长。花开得细细碎碎,低调得使人感动,为荒寂单调的山顶带来生机和活力,给探访者以赏心悦目之感。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生命的奇伟。这些仙草嘉木,得日月精华,吸天地灵气,成为太白山生生不息的守护神。
成千上万的嘉木覆盖,才使得太白山雄浑中透出无穷的灵秀之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历史深处刮来的风暴无数次考验着太白草木的坚韧。有多少树木倒下,化为泥土,有多少树生生不息,记录着秦岭的年轮。原始林和人工林交相辉映,自然美和劳动美相得益彰。上世纪90年代,陕西省按照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定位进行开发,太白山的神秘面纱才慢慢被揭开。品类众多的林木百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无法估量。秦岭不愧为中华龙脉,滋养着绵亘不绝的中华地气、元气、神气,像一部中华文明的密宗长卷,而太白山是傲然崛起的龙脊,集雄、奇、险、秀于一体,更像浩浩长卷中的点睛册页。莽莽秦岭,巍巍太白。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在此握手寒暄,隔山相守,孕育了既相互独立又一脉贯通的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大秦岭不偏不倚,高度的中立精神,才使得华夏文明包容发展,愈发辉煌灿烂。
有嘉木异卉,有奇峰绝壁,有幽谷溪流,神仙之境也不过如此。太白山的任一棵树任一株草都是灵性的存在,难怪有人说,太白是仙山。我信。
回来后,反复翻看沿途拍下的照片,還是念念不忘那些树,那些草,好长时间,那濡染在身心的太白绿,久久不散。
初秋时节,应多年前的学生之约,终于成行。
从眉县汤峪镇游客中心搭乘上山的旅游公交车,缓缓进入汤峪沟。绿色的画卷铺展开来,树木葱茏,半开的车窗透进来阵阵凉意,草木清香让人深感慰藉。那水清泠泠的,听不到水流声,时而湍急,时而舒缓。汇聚成潭,则见一方碧玉,玲珑剔透。跌宕处垂练悬瀑,凌空飞舞。或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或嘤嘤成韵,自成曲调。溪水不断冲洗着秦岭原石,色白如银,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有的棱角分明,有的圆润可亲。
到了原始林带,看空中,叠翠百丈,遮天蔽日;低处,高树成排,落叶盈尺;地下,盘根错节,树石依抱交融。那树,长在高处绝壁的,匍匐前倾,呈飞翔状,虬枝盘旋,紧紧抓附岩石。低处的树,有的亭亭如盖,树身修长,好似深山里修炼千年的美丽女神,透着仙风道骨,令人心生敬畏。有的老态龙钟,积淀了无穷的智慧,娓娓诉说着大秦岭的沧桑巨变。松树千姿百态,“参天松”刚直坚强,“迎客松”招手示意,“苍龙松”蜿蜒曲折,“情侣松”相厮相守,“结义松”三树五树同根共生。各种树,高低俯仰,和谐共生。柔弱的藤类攀附树上,趁势而生,相扶相持。不由心里生出暖意,树犹如此,人类亦然,不欺凌,不霸道,刚柔相济,互利共赢。历经无数次天灾,总能够劫后重生,我似乎从中看到了人类的影子。
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一个被唤作上板寺的地方,却并未见到什么寺庙,也许是藏得很深不易发觉吧。这里正是“天下索道”站所在地。海拔3400多米,分布着针叶林带,密密匝匝。坐在缆车上,极目四望。低海拔处,层层叠叠的绿,汪洋恣肆。那松树如佛塔,如伞盖,犹如排兵布阵,气势磅礴。海拔渐渐升高,则是另一番景象。树木变得瘦小沧桑,直至完全看不到一株高大的松树。能见到的绿色是一些高山小灌木,成片的高山杜鹃像绣在青色底子上的图案,画意盎然。离离草甸间,生长着数以千计的珍贵植物,这些冰川纪的神秘客人,见证了大秦岭沧海桑田的巨变。缆车尽头,稍高突兀处是“天圆地方”,也叫“点将台”,相传为王禅老祖鬼谷子向孙膑密授阵法的地方。海拔3511米,此为国家南北地理分界线。离海拔3771米的最高峰“拔仙台”落差仅200余米。站在“天圆地方”处,似乎距离天际更近了,一种独孤绝顶的感觉油然而生。没有树,即使有,也只是微型的小树,这里是石头的世界,青白色的秦岭石,或卧或立,列队簇拥,挤挤挨挨,似乎有种宗教的味道。极目远眺,可见影影绰绰的西府大地。
太白山有一种铁甲树,威风凛凛,吸引了游人驻足观赏。它又名刺叶栎,生长极慢。因为它材质坚硬,刀砍斧斫不易断,故有“铁甲木”之称。也有地方称之为“铁匠树”。眼前这株铁甲树树龄在两千年以上,树干上苔藓斑驳,枝繁叶茂,威风凛凛,好似一位披挂上阵的大将军,古意沧桑,极尽王者风采,令人敬仰不已。在世外桃源景区,有成片生长的连香树,被植物学家称为第四季植物“活化石”。树形高大,枝叶繁茂,颇受人们青睐。其中有被誉为太白树王的连香树,树龄约千余年,高20余米,三个人才能合抱,树冠面积近200平米。树身为三棵连体簇生,根部萌生出很多枝条,又称“子母树”。桦林沟约三公里处有一株五干丛生的连香古树,树龄约300余年,高20余米,直径近一米,长势良好,枝繁叶茂。还有一株连香古树,树高约20米,直径约50公分,树龄至少在200年以上。人们将此树当作神灵顶礼膜拜,树上挂满红布条,以示敬意。广袤的太白山森林王国里,这些王者级的树无论树龄、智慧、阅历都应该受到王者待遇。
往返大爷海,穿行于高山草甸地带,除开第四冰川纪造成的石海奇观,到处都有匍匐生长的高山杜鹃,丛丛簇簇。卵形叶子比起万亩杜鹃林的杜鹃要小得多,枝条纤细而弯曲,有苔藓覆盖,一派沧桑之气。这是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做抗争而使然。我遗憾来得不是时候,今年的花期已过。设若赶上杜鹃怒放时节,满坡遍岭,姹紫嫣红,灿若云锦,何其壮观!其余叫不上名字的绿植,紧紧依附地皮,匍匐生长。花开得细细碎碎,低调得使人感动,为荒寂单调的山顶带来生机和活力,给探访者以赏心悦目之感。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生命的奇伟。这些仙草嘉木,得日月精华,吸天地灵气,成为太白山生生不息的守护神。
成千上万的嘉木覆盖,才使得太白山雄浑中透出无穷的灵秀之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历史深处刮来的风暴无数次考验着太白草木的坚韧。有多少树木倒下,化为泥土,有多少树生生不息,记录着秦岭的年轮。原始林和人工林交相辉映,自然美和劳动美相得益彰。上世纪90年代,陕西省按照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定位进行开发,太白山的神秘面纱才慢慢被揭开。品类众多的林木百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无法估量。秦岭不愧为中华龙脉,滋养着绵亘不绝的中华地气、元气、神气,像一部中华文明的密宗长卷,而太白山是傲然崛起的龙脊,集雄、奇、险、秀于一体,更像浩浩长卷中的点睛册页。莽莽秦岭,巍巍太白。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在此握手寒暄,隔山相守,孕育了既相互独立又一脉贯通的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大秦岭不偏不倚,高度的中立精神,才使得华夏文明包容发展,愈发辉煌灿烂。
有嘉木异卉,有奇峰绝壁,有幽谷溪流,神仙之境也不过如此。太白山的任一棵树任一株草都是灵性的存在,难怪有人说,太白是仙山。我信。
回来后,反复翻看沿途拍下的照片,還是念念不忘那些树,那些草,好长时间,那濡染在身心的太白绿,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