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本为教学主体,做到不偏离课本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多以生活为例,使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就是一个好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做到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将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但这个解决问题又不仅仅是指单纯解决问题这一点,而是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步。首先是发现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接着是分析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关注学生分析问题中的逻辑思维过程,将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最后是解决问题,强调老师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多举实际例子,让学生对这一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很多数学问题的原形都来自于生活,老师可以将这原形在课堂指出,或者选择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简化为数学问题,挖掘生活资源、采用数学实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了解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银行的利率问题就可以教会孩子生活中的百分数。
  二、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在某些方面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解决问题可以是熟悉后的结果,但发现问题是学生观察、质疑、提炼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将信息放在学生的面前,教导其对已有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种种数据中挑出有用的数据,通过对其进行整理和将学生分成小组以便于他们的讨论,教会学生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做到不盲目听信也不盲目自信和对信息进行简便有效地处理。最后可就有用的、已知的信息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一)”时,通过示例一个原来装有45立方厘米的水在结冰后含有50立方厘米的冰的盒子,让学生就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所提问题无非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原来已知的问题,这时不要给予否定,而是应该立刻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没有提出过的问题,这时可在黑板上板书,之后让学生解决。通过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提高孩子的分析能力。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学生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教会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首先,面对问题要做到主动出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教会学生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画图分析、小组讨论甚至是建立对比等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入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其次,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学“比的应用”中的一道习题:“白兔比黑兔是5∶6,白兔有10只,求黑兔只数”,时通过学生自己讨论,然后讲解各自的解题方法,将所有的解题方法列举在黑板上。之后与学生讨论每种方法中的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对比明确哪种方法最为简单、哪种最好理解,强调班级团队思想的多样性,告诉学生数学是千变万化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对于遇到的各种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用严谨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也要求进行反思,对于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时进行较好的防范和处理。此如说平时课上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表扬,用较合适的语言表扬;而对于有时遇到的异于标准答案的情况自己需进行一定的思考;在批改作业时也可以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树立学得更好的信心。
  五、引导学生实践运用,形成解题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地学习,在平时工作中也能有所进步,前提当然是老师自己能够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说话行为及学生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为以后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差,只要能更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便是好方式,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地认为自己是对的,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懂得每个人都会犯错,老师不一定每次都是对的,同样对于学生提出的好的建议或是要求可以适当进行考量。数学来源于生活,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生活,所以可以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把数学带到生活和平时的玩耍中。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课本中的知识,也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大多可以应用于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而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将课本知识用丰富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培养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刘元宗.数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02)
  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或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聋生作为社会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融入主流社会已是必然。谈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整合教育元素,构建聋生社会化教育网络,促进在校聋生的社会性发展,最后得出只有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模式,使三者紧密联系,形成教育网络,才能真正实现聋生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聋生;社会教育;社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鼓励语文与生活接轨。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生活元素  随着教改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教学在着重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在积极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鼓励语文与生活接轨。因此,只
摘 要: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人们搬进了一幢幢楼房,孩子的活动区域小了。为了让孩子能和人们从前一样,尽情地玩,享受童年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根据孩子们的情况确立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自主锻炼、整合适用的原则,通过巧妙借用民间游戏、灵活渗透乒乓资源、扎实开展课程内容来丰富、夯实幼儿的健康活动内容,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之后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主体;和谐;健康;活动 
摘 要: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进行,合作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合作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在同学相互帮助和团结合作中感受知识。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關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活力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
近年新发现的永州拙岩摩崖石刻,现存总数32通,其中诗词26通,记文通,题记通,榜书通。诗词数量占石刻总数的81%。全部诗词中,零陵乡贤沈良臣所作诗词16首,其他明人所作诗8首,但
猪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单核细胞李氏杆菌而导致,主要临床特征是败血症、脑膜脑炎以及妊娠母猪流产。该病通常具有较低的发病率,但病死率非常高,且越小日
文本源于生活。课堂中,要贴近生活,既要由生活走进文本,又要从文本走向生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课堂张扬个性、流淌真情,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隶文讲过:“想要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它的形成来之不易。
摘 要:目前作文教学对刚接触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面对这样的一个难点,教师应该怎样合理地引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呢?这也是让老师们费解的问题,因为毕竟现在课程的改革和过去的作文教学模式不完全一样了。  关键词:引导写作;作文教学;写好作文;课外书籍  在当今社会中,教师要在教学作文时,让写作教学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首先,让学生在写内容时容易写,开心写,快乐地写,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其次,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别是对于实践范畴本身的研究.吴建国、崔绪治同志提出要对“那种流行的实践观进行唯物主义的‘净化’”,并主张摒实践的目的于实践活动之外,而把实践活动看做是“纯粹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把实践概念理解为“客观物质范畴”。这里涉及一个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问题。本文仅就我们对于实践范畴本身的不同理解及其在理论上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影响,谈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