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engm9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哈代在《还乡》中,以其生动的风景描写和丰满的艺术形象描述了他独特而鲜明的生态伦理思想:大自然是有内在价值的独立主体,有其生命力和活力;提倡关爱动物、植物,主张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体性的关系;同时,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哈代倡导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批评 《还乡》 独立主体 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托马斯·哈代被誉为“自然之子”,在他的作品中,大自然从来都是主角:充满田园风光的乡村,桀骜不驯的荒原,处处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乔纳森·贝特在其生态批评著作《大地之歌》中高度评价哈代:哈代和奥斯汀的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备受瞩目,是由于它们展现了古老的英格兰田园风光的精髓,那些已经成为我们记忆中的画面。《还乡》中的大自然是与众不同的,它既温柔又狂野,既友善又冷峻,而且它是作为有生命的独立主体而存在的,有其内在的价值和生命活力。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处处体现出和谐的生态关系。本文受生态批评的启发,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还乡》,发掘出这位伟大作家的生态哲思,体悟哈代作为时代先驱所倡导的和谐的生态观的现实意义。
  一 大自然: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立主体
  《还乡》中的大自然是哈代虚拟的“威塞克斯”世界,小说中的人物都生活在爱格顿荒原上,这是个带有古朴幽远气息的地方。小说全部情节的展开都限定在爱格顿荒原上,荒原不只是人物活动的场景、故事发生的背景,它是有生命价值的独立主体。小说中描述到:“每天晚上它那泰坦神般的形体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然而,漫漫的几个世纪过去了,多少次危机發生过,它却依然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爱格顿荒原记载着大自然的久远,蕴涵着历史的悠久,是时空的体现者。这“一片苍茫万古如斯”的荒原,“从有史以来一直到现在,就丝毫没有发生变化”,“仿佛是属于古代石炭时期的世界”。而且荒原如同人一样有自己特有的声音:“大风频频从西北方刮来,而每一种风吹过便化成了一种高低起伏的风声,能让人听出有最高音,次低音和低音。接着还能听到一株冬青发出的浑厚的男中音。这种声音便可称作这片荒原的语言特点”。荒原具有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话语能力,它和人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部分。荒原不仅有自己的声音,也有人一般的情绪和心境。“暴雨就是它的情人,狂风就是它的朋友。”由此可见,哈代笔下的自然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静止状态,而是一个有情绪,有声音,有动作,有生命的独立的存在。
  同样,荒原上的动物、植物、山脉都具有生命性和它们的内在价值。哈代认为大自然是个独立的主体,与人类一样有其内在的价值。荒原上的树木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这片树木长满了茂密的新生的湿润树叶,冬天,树木的枝条摆脱了一身的负担去迎接风暴的肆虐”。树木不屈不挠地与恶劣的天气做斗争,它们与人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荒原上的植物不仅装点了大自然,而且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花儿的清香。柱子的顶部堆放着小花朵,在小花下面是一圈奶白色的山楂花,接下来是蓝风铃花,流星花,丁香花,黄水仙”。美丽的花朵竞相开放,给荒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大自然呈现出和谐与美丽的景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阐释,树木、花草所构成的植物世界是大自然生物共同体的有机部分,哈代对它们的描述体现了植物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荒原上的动物同样具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季节一到,一个小小的动物世界复苏了。小蝌蚪和水螅开始在水里吐气泡,蛤蟆三三两两地朝岸边爬,大黄蜂在阳光里飞来飞去。”春天的到来,动物们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池塘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个池塘就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这里的动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稳定有序的自然环境。《还乡》中的动物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思想。当文恩迫切地想去游说游苔莎的时候,在路上他遇见了荒原上的小鸟,“这个鸟儿,当它注视着红土贩子的时候,却像许多哲学家似的,仿佛心里在想,片刻现实的享乐,抵得十年旧事的回忆”。鸟儿似乎已经预料到文恩此去是徒劳一场。哈代在这里传递了他的超前的生态意识:动物和人一样也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人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应该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同时也反映出哈代的生态整体观的观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因此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哈代的观点和现代环境保护运动所倡导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他们提倡“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位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二 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生态伦理学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即:人与自然共同体。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的利益凌驾于自然之上,认为人是宇宙的主体,自然只是人类征服,奴役的对象。非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自然和人都具有内在价值。大自然和人类之间是平等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人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因此应该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还乡》中,哈代极力赞颂了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还乡》中处处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一致,水乳交融的动人场景,女主人公游苔莎第一次在荒原上出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片郁苍重叠的丘陵,让这个人形一装点,就显得又完整,又美妙,他们所以应该有那样一幅轮廓,显然就是因为有这个人形”。这里人与自然之间交融于一体,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男主人公克莱姆被哈代描述为真正的“荒原的产物。”“如果说有谁熟知这片荒原,那这个就是克莱姆”。他对荒原的景致,地上的一切和荒原的气息都是息息相通的。他第一次张开眼看到的就是荒原,荒原是他记忆的最初景象。他从小在荒原长大,玩具就是他在荒原上发现的刀石和石箭。他喜欢的花朵就是荒原上的紫钟花和黄荆豆花,他交往的是世世代代住在荒原上的淳朴的荒原人。因此,他对荒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克莱姆听从母亲的安排离开了荒原,但他是荒原之子,离开了大自然他的精神没有了寄托,因此他后来远离了巴黎的浮华生活,回归了荒原,克莱姆热爱荒原,对荒原有着深切的依恋。小说中描述了他在眼睛几近失明后砍荆棘的场景:   “他熟悉的东西成了那些爬行动物和在天上飞翔的小动物,而且它们似乎也已将他吸纳为它们中的一员。蜜蜂在他的耳边嗡嗡飞翔,带来了一股其乐融融的气氛。这些蜜蜂成群结队地在他身边的石楠和荆豆花上辛勤采蜜。琥珀色的怪蝴蝶在他嘴唇呼出的气息中颤抖着,停在他弯下的腰背上,它们随着他手中的镰刀挥起又落下的闪光而飞舞嬉戏。”
  在这里,克莱姆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他熟知自然,了解自然,并从大自然中获得莫大的快乐。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哈代在《还乡》中还塑造了一群“自然人”,就是世世代代生长在荒原上的原著居民。他们对荒原有着无限和热爱和崇敬,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荒原上耕作。他们见识不广,知识水平也不高,但是他们诚实,善良,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热爱大自然,热爱荒原上的每一样东西。动物、植物、山脉在他们眼中是那么生机昂然,充满活力。红土贩子——文恩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荒原人。他常年穿梭在荒原上做着红土生意,风餐露宿很是辛苦,全身都被染成了红色,连皮肤都是红色的。大自然赋予了他正直,坚韧,忠诚的品性。哈代描述文恩的两眼“如猛禽般敏锐,如秋天的雾蔼般湛蓝”。读者很自然地会将他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把他看成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熟知荒原,利用荒原的隐蔽性多次偷听游苔莎和怀尔德夫的阴谋,“他匍匐向前爬去,托了两块泥煤过来,用一块盖住了头和肩,另一块盖住了他的背和腿。这样一来就完全不会被人发现了。这些盖在他身上的泥煤以及上面的石楠,看上去完全就像长在那里一样”。文恩利用这些泥煤隐蔽自己,偷听到了游苔莎和怀尔德夫的密谋,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们的阴险的行为,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默默地帮助他心爱的人,避免她受到伤害。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体现在托马茜身上。她出生在荒原上,成长在这里,对荒原有着真挚和热烈的感情。哈代这样描述她,“她的一举手一投足,眼光的一凝一瞥,无不会让看见的人想起住在她家周围的鸟儿来。在沉思的时候她像一只红隼,展开翅膀一动不动地悬在空中。在受惊时她就像一只翠鸟悄无声息一头扎入水中。在平静的时候,她就像一只轻捷掠过的燕子”。成长在荒原上的托马茜,对这片土地是如此的熟悉,荒原上的鸟就如同她的好朋友,因此她的外貌和性格中也融入了鸟儿的特性。也只有深爱着大自然的人才会拥有自然的特质,人与自然是水乳交融的,都是生态整体中的一部分。在这里,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还体现在大自然是人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当人受到打击无法解脱时,当人在现实生活中自我价值无法实现、心灵困惑时,如果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一切烦恼就会烟消云散,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
  克莱姆厌倦了巴黎的浮华生活,他这样描述他的工作:“我的工作比什么都更令人消沉,极其空虚,极其无聊,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去干比这阴阳怪气的事了”。因此,他回到了渴望已久的荒原,回归了自然,大自然成了他心灵的栖息地。此后,克莱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巴黎的长期生活所带给他的那张苍白的脸,以及脸上开始出现的岁月和苦思所留下的印痕,已经不像他刚回来时那样明显了,因为大自然赋予他的勃勃活力和强健体魄已经重新显出了它们的本色”。大自然让克莱姆忘记了一切烦恼,他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带给他的那份宁静和慰籍。托马茜也从大自然中找到了精神的安慰。纯洁天真、空灵剔透的托马茜一心一意地爱着并不可靠的韦狄,但是韦狄是一个爱情骗子,他整日周旋于托马茜和他的旧情人游苔莎之间,后来韦狄和游苔莎在私奔的时候双双溺水。托马茜得知这一切后,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她的精神急需疗伤,这时候是大自然给予了她精神上的慰籍。“春天来了,令她平静,夏天到了,令她宽慰;秋天光临,她开始感到了欣慰,因为她的女儿长得又强壮又活泼”。大自然使她敞开了心怀,意识到了外界所有的变化。同时,她也接受了文恩对她忠实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还乡》中所展示的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不仅表达了哈代超前的生态和谐观,而且揭示了哈代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他深刻体味到只有回归到“威塞克斯”这种和谐的大自然中才能得到心灵的慰籍和归属感,才能逃脱现代文明的枷锁。人类只有贴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内心才充满了勇敢、理性和面对磨难的强大力量,内心才能归于安宁、和谐。哈代通过这种方式尖锐地质疑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批判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心灵的摧残。
  《还乡》是一部体现深刻生态思想的小说。作品中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独立主体,和人类一样有其生命力和活力。人与自然之间处处体现出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人与自然一体性的深刻体现。同时,大自然充当了人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了精神的安慰。《还乡》体现出哈代所倡导的人类应该贴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态意识。也因此,这部小说的生态意蕴对我们在环境危机下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注:本文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1青年基金项目。
  参考文獻:
  [1]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吴笛:《哈代新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李晶晶,女,1978—,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爱”是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的一贯主题,其作品表现了深刻的爱的哲学。莫里森传承了文学之爱的表述传统,但不只是停留在爱的多方位的表达,而更多致力于对爱的积极意义的探讨。其作品揭示了当代人尤其是美国黑人如何在种族主义、父权主义和人性弱点的三重重压下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共存。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爱的哲学 精神涅槃黑人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德国幻想文学的经典之作《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阐述了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展现了作者米切尔·恩德本真主义的时间观,批判了现代工业社会对时间本质的错误认识,呼吁人类向心灵回归、追问生命的本真面貌。  关键词:《毛毛》 本真时间 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米切尔·恩德1929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1960年出版了第一本幻想童话《
期刊
摘要 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过着平和安逸幸福的生活。战争的硝烟早已随着历史的尘埃而烟消云散。人们对于战争的理解,更多的只是一种想象。仔细拜读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文·肖的巨著《幼狮》,我们会对战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以战争和虚无的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一些解读和研究。  关键词:战争 扭曲 人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文·肖的巨著《
期刊
摘要 华裔作家汤亭亭采用中国传统题材,通过后现代互文性意义上的拼盘杂烩,创作了大家公认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女勇士》。这部作品兼容了中、西方文学的基元,展示了人类思想深处的共同愿望,显示了作家个体意识的加工痕迹。本文试在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下,深入挖掘《女勇士》中的三种原型意象:“鬼”、“瘋女人”和“流亡者”,帮助读者揭示出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原型意象 鬼
期刊
摘要 后现代言说的总体特征是言说主体的离散,而约翰·巴斯的《迷宫》就具有这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的先锋之作,《迷宫》留给我们太多值得思考的内容。本文将在后现代美学的视域下,重新审视巴斯的这部作品,深入剖析后现代言说的本质特征,以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 约翰·巴斯 美国文学 后现代美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川西民间家具的背景、品系、形制、用材、结构、装饰等方面为出发点,结合调研中代表性家具,归纳论述川西民间家具的文化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川西民间家具在功能性、工艺性、地域性方面特点,以及其具有川西地区社会制度、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等特性的结论。川西民间家具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更是当地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并融合当地风土民情,无处不体现着川西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期刊
摘要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缺失”特征贯穿于小说多处,文中的空白缺失及意义未定给予读者广泛的审美空间,因而具有强烈的召唤性。然而作为现实主义大师,福克纳无法跳出南方历史的影响以及南方历史语境的限制,他对美国南方社会的批判性历史意识体现在其独到的文学价值观中。  关键词:缺失 召唤 批判性历史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 小说《异乡客》是爱尔兰短篇小说家弗兰克·奥康纳的经典之作。在《异乡客》中,作者将诸多二元对立矛盾融为一体,渲染了进退两难的人性煎熬境地。本文基于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剖析了小说中二元对立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最终颠覆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二元对立 人性煎熬 解构与颠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弗兰克·奥康纳是20世纪爱尔兰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一生著
期刊
摘要 在父权制社会中,在男式的观念、思想、行为、伦理、价值的霸权话语中,女性丧失了自己的身份。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对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之作《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抗争的悲剧进行解读,指出父权文化对追求幸福权和选择权的自由女性的压抑与戕害,以及女性对父权规范和殖民压迫永不妥协的抵抗。  关键词:女性主义 父权制 权力话语 抗争  中图分类号:I106.4
期刊
摘要 《一个小时的故事》长期以来被归类为女性主义文学,许多评论家已从女性主义视角做过一些评论。论文基于文本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重新审视女主人公的死亡原因,以期对自由和死亡的主题能够重新再认识。  关键词:精神分析 焦虑 压抑 自由 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时的故事》(1894)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肖邦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