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述文对“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表述题和单选题。所谓“文中重要句子”。一般来说,指那些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包括论述中心、观点、主旨的句子,体现论述意图、深层内涵、隐含意义的句子,概括段落或全文的句子。而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或前后呼应的句子,结构复杂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也可以成为“文中重要的句子”。
此考点设题方式一般有两种:①解读文中划线部分句子的含义。②分析XX句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事实上,对于第一种设题,解读句意的关键就在于寻找答题区域。因为所有的重要句子的含意基本都会在原文里有各种相关阐述,只不过表述的方式和出现的位置不同而已。比如,2011年浙江省高考试卷中的一段关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考查题。
日本这次大灾难让所有人对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体验……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哲学家指出,这才是现代技术的本质。
……
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许多我们在思想上尚未做好准备的变革。以遗传工程为例,难道我们已经想好我们打算排列出何种遗传基因组合吗?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遗传工程的手段,但并没有产生出把这种手段用于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学家在这里是想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性思维外,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这项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的核灾难是自然向人类的又一次敞开:人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
解答这道题,必须要先弄清楚“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这句话是处于文末的一句照应中心观点的文眼之句,它和上文中“利用科技改造自然而言”是相对应的。是结构作用句。确定了这个句子的功能以后,马上寻找对应的作者观点的句子,全文论述的中心观点就是“要改变人类一直惯有的改造自然的态度,而转换成倾听自然,顺应自然”,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就是指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后果,在遵循自然的规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达到与自然共济(适应、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所以,解答论述类阅读“理解重要句子”题目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明确句子功能,寻找答题区域。
对于第二种设题方式,分析XX句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我们的答题就要更具针对性——针对手法、针对作用、针对区域。
一般来说,不同的手法应用,一定会有相当确定的效果或作用。比如使用比喻,一定会更加生动、形象;使用夸张,一定会通过夸大或缩小来突出描述对象的某种特征。而这些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必定依附于文中的某些观点,所以我们的答案针对性会更强。比如2011山东省高考试卷中有一道题: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也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的、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解答这道题,首先当然是确定手法名称,只要读懂第一句是将金星当成人来写,目的就是形象生动地说明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强调地球是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答案就水到渠成了。第二句把地球比作小飞船来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类对于地球的伤害,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的意图很快就能确定写作手法和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明确解答第二种类型的题目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就是准确定位手法,阐释相关作用,结合原意分析。
下面再来说说“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选择题题型的解题步骤。
一般来说,出题人在构思这类选择题时大多从答非所问、偷换概念、强加关联、无理推断四方面设置干扰项。也就是说,题干和选项根本文不对题;故意曲解原意或交叉取点来偷换概念;故意断章取义以达到强加因果;故意无中生有来设计无理推断。而这类考题往往也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针对一个概念或句子来设计四个选项,另一种则是四个选项各解释一个重要句子。前者虽然阅读区域相对固定,但往往考查细节;后者虽然可以一一对应,但分布区域往往覆盖全文。
所以,解题步骤必须遵循“审”“找”“比”“关”四原则:第一,审清题干和选项内容,确定是否答非所问;第二,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出原文对应区域;第三,以原文内容为参照体,比对选项内容细微差异;第四,一定要关注句与句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比如解证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照应关系、替代关系等。
例如2011湖北卷《中国建筑的“文法”》阅读题中: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庞、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通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我们应该很明确,这道题考查的就是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推断,区域已经确定是最后一段,就要将目光集中在这一段。这里必须提醒,做选择题时最好认真阅读选项内容,然后把选项当成阅读主体,把对应的原文当成参照,认真审阅题干的表述与原文意思的细微差别,特别是那些说法不同但意思相近的表达,以及注意关键性词句的暗示作用。
例如A项中“……的一个庭院”与原文“……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的意思就是不符合的,所以判错。而B项中所提到的“阳光、花木”,和原文中引入到建筑范围的是“一部分户外空间”则不符,也错。C项中“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和原文的“其结构并不相同”照样不符。所以,我们通过“审、找、比”“关”四原则可以很快确定答案为D。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什么类型的题目,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都是相通的,关键是我们要活学活用。
此考点设题方式一般有两种:①解读文中划线部分句子的含义。②分析XX句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事实上,对于第一种设题,解读句意的关键就在于寻找答题区域。因为所有的重要句子的含意基本都会在原文里有各种相关阐述,只不过表述的方式和出现的位置不同而已。比如,2011年浙江省高考试卷中的一段关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考查题。
日本这次大灾难让所有人对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体验……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哲学家指出,这才是现代技术的本质。
……
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许多我们在思想上尚未做好准备的变革。以遗传工程为例,难道我们已经想好我们打算排列出何种遗传基因组合吗?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遗传工程的手段,但并没有产生出把这种手段用于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学家在这里是想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性思维外,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这项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的核灾难是自然向人类的又一次敞开:人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
解答这道题,必须要先弄清楚“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这句话是处于文末的一句照应中心观点的文眼之句,它和上文中“利用科技改造自然而言”是相对应的。是结构作用句。确定了这个句子的功能以后,马上寻找对应的作者观点的句子,全文论述的中心观点就是“要改变人类一直惯有的改造自然的态度,而转换成倾听自然,顺应自然”,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就是指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后果,在遵循自然的规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达到与自然共济(适应、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所以,解答论述类阅读“理解重要句子”题目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明确句子功能,寻找答题区域。
对于第二种设题方式,分析XX句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我们的答题就要更具针对性——针对手法、针对作用、针对区域。
一般来说,不同的手法应用,一定会有相当确定的效果或作用。比如使用比喻,一定会更加生动、形象;使用夸张,一定会通过夸大或缩小来突出描述对象的某种特征。而这些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必定依附于文中的某些观点,所以我们的答案针对性会更强。比如2011山东省高考试卷中有一道题: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也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的、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解答这道题,首先当然是确定手法名称,只要读懂第一句是将金星当成人来写,目的就是形象生动地说明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强调地球是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答案就水到渠成了。第二句把地球比作小飞船来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类对于地球的伤害,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的意图很快就能确定写作手法和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明确解答第二种类型的题目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就是准确定位手法,阐释相关作用,结合原意分析。
下面再来说说“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选择题题型的解题步骤。
一般来说,出题人在构思这类选择题时大多从答非所问、偷换概念、强加关联、无理推断四方面设置干扰项。也就是说,题干和选项根本文不对题;故意曲解原意或交叉取点来偷换概念;故意断章取义以达到强加因果;故意无中生有来设计无理推断。而这类考题往往也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针对一个概念或句子来设计四个选项,另一种则是四个选项各解释一个重要句子。前者虽然阅读区域相对固定,但往往考查细节;后者虽然可以一一对应,但分布区域往往覆盖全文。
所以,解题步骤必须遵循“审”“找”“比”“关”四原则:第一,审清题干和选项内容,确定是否答非所问;第二,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出原文对应区域;第三,以原文内容为参照体,比对选项内容细微差异;第四,一定要关注句与句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比如解证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照应关系、替代关系等。
例如2011湖北卷《中国建筑的“文法”》阅读题中: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庞、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通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我们应该很明确,这道题考查的就是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推断,区域已经确定是最后一段,就要将目光集中在这一段。这里必须提醒,做选择题时最好认真阅读选项内容,然后把选项当成阅读主体,把对应的原文当成参照,认真审阅题干的表述与原文意思的细微差别,特别是那些说法不同但意思相近的表达,以及注意关键性词句的暗示作用。
例如A项中“……的一个庭院”与原文“……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的意思就是不符合的,所以判错。而B项中所提到的“阳光、花木”,和原文中引入到建筑范围的是“一部分户外空间”则不符,也错。C项中“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和原文的“其结构并不相同”照样不符。所以,我们通过“审、找、比”“关”四原则可以很快确定答案为D。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什么类型的题目,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都是相通的,关键是我们要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