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勐海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探讨勐海茶叶产业的自然优势、品种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政策优势。分析勐海茶区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振兴勐海茶叶产业的思路、对策。
  [关键词]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思路;对策
  
  勐海县是云南省的产茶大县,茶叶历来是勐海县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是山区乡(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税源,茶业在勐海县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截止2007年9月,勐海全县共有茶园面积1.95万hm2,其中可采摘面积1.32万hm2,2006年度的毛茶产量达1.1万t,平均产量为837kg。全县共有生产普洱茶原料小型加工厂559个,普洱茶精制厂123个。茶叶精制产量为14 962t,同比增长73.9%,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76亿元,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5.66亿元,实现利润1.86亿元。全县茶叶产业实现财政收入4 543.7万元(其中增值税401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1.36亿元的33%,实现地方财政税收1536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5270万元的30%。可见茶叶税收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勐海县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勐海茶区茶叶产业的优势
  1.自然优势
  勐海位于云南省南部,地跨东经99º56‵~100 º41‵,北纬21 º28‵~22 º28‵之间,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茶产区处于山区、半山区,夏秋季多雨天气,冬季天气晴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足,雨水充沛,雾日多、霜期短、湿度高、土层深厚、远离大城市和重工业的污染,年平均温度在16~18℃之间,年降雨量在1200cm左右,水份收支平衡,空气相对湿度高,对茶树起到了滋润作用,极宜茶树生长,一年中发芽生长达10个月左右,且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茶树制造营养物质多,夜间温度低,茶树消耗的有机质少,所以茶叶有机质含量高,内质特征优异,县内光照量多质好,光能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782~2323h之间,年太阳辐射量较大,春多于夏,夏多于秋,秋多于冬,这有利于夏秋季茶树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提高,光辐射年散射量多于年直射量,極为有利地为喜散光的耐阳茶树提供了更多的气候生态环境,为发展茶叶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品种优势
  我县是茶树重要发源地之一,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县境内存有丰富的野生茶树资源和栽培茶树品种。目前,省茶科所利用勐海的茶树资源在境内开展品种研究,育成长叶白毫、云抗、云选3大品系,示范推广品种有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省级良种佛香1号、佛香2号、佛香3号等,还具有许多地方优良群体品种,这些品种既可作为良种大力用于生产,又可作为选育更优良品种的材料。
  3.技术优势
  本区内驻有云南省唯一一所专门研究茶叶的省级科研院所,所内拥有茶叶高中初级科技人员72人,在茶叶栽培、植保、加工等各块技术领域具备强有力的辅导、培训、实施指导操作能力,能满足我县茶叶生产的技术需要。
  4.植茶历史优势
  勐海是历史上“普洱茶”原产地之一,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境内现存活有树龄1700多年的巴达野生型大茶树和800多年的南糯山栽培型大茶树,是茶历史的活见证。
  5.产品优势
  勐海茶厂生产的传统产品“大益牌普洱”、“勐海砣茶”、“七子饼茶”誉满国内外,远销日本、香港及东南亚市场,并转口南美智利、阿根廷等国家,“七子饼茶”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奖和全国优质保健食品“金鹤杯”奖,“勐海沱茶”获全国营养食品“熊猫杯”奖和云南省优秀食品称号,“红碎茶1号”和“南糯白毫”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牌奖,“普洱茶”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
  6.政策优势
  “十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中的重要产业,实施“良种工程”、“有机茶工程”、“产业化工程”和“品牌工程”四大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1100万元资金给予扶持,地县也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况且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业税收有所降低,这一系列政策为我县振兴茶叶产业提供了机遇。
  二、勐海茶区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县茶叶历史悠久,长期经历了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茶叶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我县茶业经济发展步入了十分关键的时期,存在着不少问题。
  1.认识不统一,机构不健全,我茶区一些地方对茶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产业放在应有的位置,未能正确处理好茶叶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不同程度地放松了茶叶生产的领导,特别是机构改革后,从县至乡镇茶叶站均归并了农口,归并后有的尚能继续发挥茶站职能,但有的职能被削弱,人员编制不足,或是缺乏经费等种种原因,导致茶叶站名存实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2.生产方式落后,茶园平均单产较低,约在70—80kg右(毛茶),投产面积趋于激增。我县茶叶生产面积虽大(约20万亩在县级层次上,仅次于临沧地区凤庆县24万亩),但单产和质量不够高,效益不理想,自我发展能力差,一是农户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科学管理素质不高,扩大生产的能力低;二是外部环境不理想,有效投入少,管理水平落后,茶叶初制滥造,大多作为初级农产品散装或简单包装销售,效益低,税收流失严重;三是丢荒现象突出。
  3.茶叶资源利用不够,综合开发更显落后。我县茶叶品种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其中不少还是名贵稀有品种,虽然近两年来县内对新品种的推广有较快发展,但总体来讲,由于科技投入和资金不足,茶叶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至于茶叶深加工产品以及高附加值茶叶产品的开发更显不足。
  4.茶叶经营市场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无序竞争,经营秩序混乱,产品质量混乱,商品价格混乱,大量产品以初制产品出售,同行初制所间进行压价竞争,不计算自身的劳动或成本进行销售,无品牌与之抗衡。
  5.国有茶叶企业负债太多,营销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吃大锅饭思想严重,实效发挥不出,市场竞争能力弱,市场信息不灵,制约茶叶行业的发展。“九五”以来,在市场竞争渐趋激励的形势下,昔日辉煌的国有茶叶企业亏损,由于资金短缺,管理水平跟不上,加上市场疲软,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发展前景堪优,茶叶的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股份化有待进一步发展提高。
  6.名优茶或精制成品茶生产比例小,上不了档次,没有较大市场。勐海茶区初精合一茶厂比例小,几乎仅2所,每年名优茶和精制茶不到总产的10%,导致毛茶比重过大,大部分茶叶企业只是为外地提供质次价低的毛茶原料,产品效益低。
  三、振兴勐海茶叶产业的对策
  1.提高茶农的直接经济效益
  (1)健全管理体制,实现茶叶农业生产一体化、社会化。在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特点的同时,健全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的管理经营体制,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兴办农田水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通过提供机耕、机械灌溉、科学施肥和科学防除病虫害等生产服务,实现某些耗作环节的联合作业,降低生产成本,发挥规模效益。可以乡镇或村为单位,成立发展茶叶生产的服务社团及茶叶加工,把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农户经营的生产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生产资金不足,可由所在茶区社团及茶叶加工向银行申请无息贷款,按实种茶园面积和计划产量签定合同书,由各乡镇发展茶叶生产的服务社团及茶叶加工发放给茶农,用于茶叶生产,由茶叶加工厂预付的货款金额,待茶叶采摘后,按交售给社协和及茶叶加工的质量,从结算的金额中逐一抵扣,以减轻茶农负担。
  (2)目前,茶农种茶效益低,主要主要问题是因为经营规模太小,管理不善及茶叶市场不景气,所以大规模经营,集约栽培管理是一条重要出路。可以在巩固和发展老茶园生产的基础上,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条件较为具备的乡镇村搞试点,在茶农自愿的基础上,鼓励规模化、集约化连片栽培管理茶叶,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效益,直接增加茶农收入。
  (3)扶持种茶专业大户及效益较好的企业。实践证明,种茶专业大户及企业经营的茶叶产量较高,成本较低,效益较好,是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以种茶专业大户为典范,积极帮助他们在原有租地承包的基础上,逐步为成家庭农场,种养结合,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
  2.实行茶叶产业联合集团公司,把茶叶生产搞活
  茶农、茶叶公司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其中茶农是主体。所以,以茶农为主体成立茶叶联合集团公司,是搞活茶叶生产的一项关键措施。但推行产业化大集团经营,要以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为动力,以市场空间为前提,资产为纽带,资源为依托,切忌“拉郎配原则”,使之难以滚动发展。
  (1)实行“三业”联合,走农工贸一体化综合经营的道路,在茶叶种植业、茶叶加工业和商业自练内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组织“三业”联合,形成科研、生产、经营、发展、加工等综合经营体系,发挥整体功能。在联合体内,以茶农为主体、茶厂为龙头、商业为纽带、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把三者的利益以股分红。茶叶公司当集团公司的开路先锋,建立茶叶及附加产品批发市场,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联合集体公司还可以在茶叶副产品上大做文章。
  (2)建立茶农加茶厂的股份有限公司。茶农以土地、茶园及当年交售的茶鲜叶量入股,茶厂以固定资产作价入股,在生产经营管理上,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的领导机构,由县、乡镇(村)和茶厂三方选派代表组成的权力机构制定实施细则。股份有限公司对茶叶生产、财、物、产供、销实行统一管理,生产经营年纯利按一定比例成份,同时要为茶农提供优良化肥,并进行技术指导。
  3.实施名牌战略,加速扩大优势品牌产品的生产规模
  市场竞争实质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竞争,这种竞争往往通过品牌竞争来体现茶叶品牌不仅是企业产品和销售服务的标志,还是打开销路的重要牌子,但没有品牌规模,就难以有企业知名度和效益可以说,优势品牌产品是企业的命脉,是发展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而品牌规模则是关系企业能否发展成为龙头的“核心”,因此,县政府和企业围绕“品牌”要强化质量意识、名牌意识、竞争意识、规模意识和速度意识五个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把勐海“大益牌”发扬光大。
  4.正确认识茶叶产业地位和作用
  (1)茶叶产业在勐海茶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发展茶叶生产是本区山区、半山区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前形势下,本区茶叶产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内市场还有潜力,目前我国人均消费茶叶只有300g,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00g,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抚养强以及茶叶多用途的开发,国内茶叶需求量将会增加;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把云南列为“名优茶”重点生产基地;三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经济强省”,加大茶叶发展机不可失。
  (2)茶叶产业已成为财政增收、山区半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骨干产业,茶叶在我区以其适应性广,生产技术科技易行,不占粮田的优势,深受群众欢迎,是这些地方发展经济的首选产业,是支撑山区、半山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厦,无疑茶叶更是山区、半山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
  5.财税扶持
  目前,我县茶叶加工厂大部分处于困境中,要想发展茶叶生产,但力不从心,因此,建议县有关方面采取“以茶养茶”的方法,在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在税收上给予适当减免,以缓解目前暂时困难的局面,使之能有一定的财力用于稳定发展茶叶生产,让利于茶农、茶企业调动种茶积极性。
  6.提高茶鲜叶收购价格
  由于经营体制的变动与价格的不稳定波动,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导致茶叶生产滑坡。因此,茶叶生产价格的制订要以茶农的实际收入为准,按照价值规律的原则,研究制定适合我县实际的合理标准。一般说,茶鲜叶收入不宜低于粮食,以保持茶农种植积极性。
  7.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与茶园综合管理
  (1)选育良种。茶树品种优劣与茶叶产量高低密切相关,建议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突出良种基础建设,当前,引进一批高产高抗新品种,如云南省茶科所选育的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省级良种“佛香茶1号、佛香2号、佛香3号、1—5、3—5、5—10等,由领导出面,组织有关方面联合示范推广,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加快新良种的繁育和品种的更新换代。
  (2)应用高新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当前,许多害虫对多种化学农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勐海省茶科所应用生物农药“安纳AO—318”、“胜拜”试验表明,该农药不但能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蚜虫等,而且还可以保护天敌,不污染环境,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茶叶还具有增肥,促进生长的作用。应用双版纳州气象局引进的高吸树脂,提高了茶树抗旱的能力,有利于当前坡地茶叶的发展及茶园抗旱措施的实施。
  (3)搞好茶园生态农业。茶园生态农业在省内外一些茶区已成功应用,有效实施这一工程可发展“生态”食品。如省茶科所茶园间作套种,毛豆、花生、小米辣等蔬菜食品。发展茶园“菜蓝子”工程之后利用毛豆、花生副产品作为有机肥料堆制原料,增加有机肥料来源;这也是发展“肥田”工程的有效途径。
  (4)加强茶园水利设施建设。近年来,茶叶单产呈下降趋势,除其他原因外,与水利设施的建设、干旱时不能及时引水灌溉,消弱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也有直接关系。为了兴茶保粮,发展生产,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紧迫任务。
  (5)强化农村科技示范推广网络,农村是实施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之一。所以进一步加强农、科、教结合,巩固和完善四级科技示范推广网络,提高茶区现有科技示范体系,继续发挥现科技示范乡镇的带动、辐射作用。
  8.加强茶叶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和培养跨世纪茶叶科技人才
  我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取得的许多科技成果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建议今后继续在茶叶科研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以利开展高科技的应用研究的成果转化工作;在县职业学校、乡镇培训站开设茶叶专业培训班;继续培训农民技术员,造就一大批茶叶专业人才,为科技兴茶、科技兴农、科技兴县,发展振兴勐海茶叶经济服务。
  总之,依托勐海优势,开发并振兴茶叶产业是今后勐海茶区茶叶发展的大方向,我们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想尽一切办法,用智慧和勤劳,培育精品,为提升我縣的茶叶产业。促进勐海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旭,开发保健茶,振宽云南茶叶市场,云南茶叶,2004(1):30~31
  [2]蔡鹏顺、周海丽等,茶业,勐海县志,193~224
  [3]张星海等,我国茶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福建茶叶,2002,(2):36~37
  [4]王极洲,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战略建议,福建茶叶,2002(2):38~39
其他文献
<正>一湾碧水,青山叠嶂,黛瓦白墙,锦绣风光。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锦江河畔徐徐展开,铜仁市碧江区开启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新篇。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瓦屋、六龙山等生态美景,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我国的企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这种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制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现有的企业人力资源
安康铁路公安处西乡车站公安所驻沙河坎站的民警刘明新,提着历时3小时终于接满的一桶水兴奋地走在山道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已成为联合国规定的17类跨国犯罪中最为严重的犯罪之一.
文章主要对大数据语境下之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大数据融合的策略与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仅供参考.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全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事业单位一直作为人才需求的用人单位,对于人员的稳定性和归属感要求的更为严格,这就要求事业单位明确人才的
化归思想是一种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对待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转化和归结,是被广泛使用着的一种用来研究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作为
期刊
“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尝试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的创新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的必然选择,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信息资源做支撑。首先,
肆虐全球的2005年禽流感刚过,2006年的疫情又来了。土耳其禽流感致人死命的消息让世人震惊,中国国内也相继再次发生新疫情。这一切表明,禽流感远非挥之即去的人畜流行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