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的探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s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的有效、快速检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比较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方法,探讨了相关问题并预测了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结果]使用TLC检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限可达20~300μg/kg。在羟基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法检测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为10~50μg/kg,衍生化或荧光酰化后检测B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可达20~50μg/kg,甚至更低。利用HPLC,以甲醇-水或乙腈-水混合物为流动相检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其检测限为10
其他文献
简要回顾了PEN的发展,并对PEN的性能、合成和影响因素及应用进行了介绍.由于萘环代替苯环,其强度、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耐化学性,耐水解性,气隔性比PET更优良.合成方法与PET
阐述了抗起球阻燃聚酯的合成过程,重点研究了抗起球剂加入量对切片及纤维的热性能、物化性能、可纺性和抗起球性能的影响.聚合、纺丝、织造和抗起球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切片
[目的]了解4种薹草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的变化情况。[方法]以条穗薹草、仲氏薹草、栗褐薹草和三穗薹草为试材,吉祥草作对照,探讨不同植物在5种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
介绍了TDC3000系统在PTA装置中的应用.该系统自投用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生产要求.
简述了0.89 dtex×38 mm涤纶短纤维的试验生产过程,运用化学纤维成形的基本原理,结合以往生产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生产0.89 dtex×38 mm涤纶短纤维的纺丝工艺参数.
阐述了研磨、离心、静置、过滤等TiO2调制过程优化后,产品中凝聚粒子含量明显下降,二氧化钛过滤器使用周期明显延长.
对涤纶短纤维卷曲机在使用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正确使用卷曲机避免故障的措施.
2006年8月9日,超强台风“桑美”袭击了宁德部分县(市),当地畜牧业生产遭遇严重损失。在灾害面前广州迈高化学有限公司伸出援助之手,赠送3.5t消毒药帮助灾区做好消毒灭源工作,有效防
以实验为基础,对用己二酸与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合成的用于氨纶的聚酯二醇进行有关计算.诸如根据产物官能度为2.33,羟值为35~37 mgKOH/g的要求,计算丙三醇的加入量,产物的
通过对缩聚、纺丝及后加工工艺的优化调整,在50 t/d连续缩聚直纺线上开发出该种产品.选择在酯化Ⅱ加入第三、四组分,控制熔体特性黏度0.60 dL/g左右,纺丝温度280~290 ℃,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