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是大众艺术,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受众的。自从电视广播走进千家万户,电视文化成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后,电视晚会歌曲也成了我国歌曲创作中最多好歌涌现,作品最受大众欢迎,最能流传的一方可与电影插曲相提并论的音乐热土。近些年来,电视的播出时间不断增加,频道不断扩展,内容不断丰富,电视晚会更成了各级电视台一年四季的家常便饭,春节、国庆、元旦、五一、六一、七一、八一、端午节、中秋节、情人节、重阳节、消费者权益日等各种各样的节日固然有晚会,随便一个经贸交易会、一个旅游节,乃至一项工程竣工、一个企业庆典也可能搞一台晚会。已和中国民间最大的节日春节融为一体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更是一年一度检阅全国歌曲创作的最权威的舞台和全国最具效力的新歌推广站。但是,在电视晚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歌曲创作不仅未能同步前进,反而大大落后了,或者说是数量丰收,质量跌降,乏善可陈。个中是什么原因?电视晚会创作的歌曲,怎样才能走进大众?
以切中喜怒哀乐奠定大众情结
在展开论述之前,先说一说电影插曲。和电视一样,电影也是大众艺术,电影插曲和电视晚会的歌曲,有许多共通之处。曾几何时,电影插曲更是好歌的代名词,一经上映,即不胫而走,万众传唱,甚至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影片早就看不到了,歌曲仍极受欢迎,至今尚稳居于各种卡拉OK厅及类似场所点唱曲目的最前列位置。其中的一些还被选为教材,成了音乐课堂的必备曲目。
为什么这些电影歌曲具有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首先是其内容与情感深切地表现了大众的情结和情怀。当然,这里说的大众情结并非生硬枯燥的政治标签或说教,而是在影片主题意境的范畴之内以真善美为前提的、角度多种多样的生活提炼,是人性、人本的准确把握和艺术展示,是时代、社会、生活精神的形象写照。比如,故事片《上甘岭》与《海外赤子》的插曲《我的祖国》和《我爱你,中国》;《草原晨曲》与《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敖包相会》和《九九艳阳天》;《英雄儿女》与《铁道游击队》中的《英雄赞歌》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日》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等等。它们题材内容不同,表现手法各异,但却都是大众情结的真实而形象的反映,与大众的心弦有一触即通的共鸣点和真情洋溢、引人向上的美感,因而被人们乐于选唱和传唱。
故事片的插曲如此,电视晚会的歌曲,在内容与情感的本质上也是一样,能够打动人心并且自行传唱的也都有着深厚的大众情结。近几年来,这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1999年和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先后推出的《常回家看看》与《天路》了。
《常回家看看》的题材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也太大众不过了!谁没有家庭,谁不爱家庭呢?它抒写的就是一种父母盼望已独立成家在外的儿女常回家看看的最平常,也最亲切的天伦之情——“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桌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歌词极其朴素、通俗,但却从普通中道出了生活的本质和人性的真谛,像水、空气、阳光那样平凡,那样不可缺少。有评论说,此歌“吐纳了寻常百姓的心声,道出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合拍了人们的心率”,让人一看就像写自己,一听就想跟着唱,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性,引起了全社会的共振。不仅歌曲老少皆宜妇孺皆唱,成了大舞台小场合乃至最温馨的生日PARTY(晚会)上的热门老歌经典名曲,其歌名还成了一句使用率极高的时代流行语。
以讴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为题材的《天路》,同样是在大众情结上落墨,抒写了人类这个伟大创举给西藏和西藏人民带来的变化,恢宏大气而又细腻贴身,视野高远而又亲切真挚——首段是通过一个牧民清晨“站在青青的牧场”,借“神鹰”带出了“神奇的天路”,从宏观上赞颂国家修这铁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二段则进一步拉近视野和距离,“黄昏”“站在高高的山岗”,已看到“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接着,以“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进行了意境和情感的升华。之后,又贴近到生活的现实中进行讴歌——“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从而准确深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西藏人民对这条举世无双的铁路的情感,并通过这种情感的抒发,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
“诗言志,歌咏怀”。作为为电视晚会而写的歌,其所咏之“怀”,应该是大众之情怀,应该在创作中体现大众情结。近几年来,电视晚会歌曲,很少出现一经播出就被大众传唱的好歌,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地从大众情结的角度去把握电视剧和晚会的主题意境,未能准确地触摸到时代、生活的脉搏,没有切中大众的喜怒哀乐,空洞苍白,浮躁浅薄,粗制滥造,自表孤高,庸俗无聊。尽管今天的文艺创作理论五花八门,标新立异,但熟悉生活才能反映生活,有受众才有艺术生命力等基本规律是不会变的。除非这电视晚会变成了私人的专用品,否则,就必须考虑大众,必须有点大众情结。而且大众是不能糊弄的,哪怕你是多么有名气的大家,写得不好,大众照样不买你的账,作品照样会变成废品。电视晚会难出好歌,和种种规定动作,和谁出钱就为谁歌功颂德的命题之作应节之作的应付属性也大有关系。如电视晚会搞得如火如荼的广东某经济强镇最近的一台大制作,请了全国著名的大腕来写了一首主题歌,但那歌词,只是由几句“腾飞超越”、“重铸辉煌”之类的套话,以及多次重复的“啊,?菖?菖镇”的直接点题的句子所构成。领导听了连摇头,群众听了掉头走。这样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传唱开去呢?何况,即使是命题写作的专题电视晚会,也不是沟通不了大众的情结的,关键是作者有无这样的情感,有无这样的把握能力。几年前那首亚运晚会主题歌《亚洲雄风》,就以“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有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等气势恢宏、意象独特的感染力打动人、激励人,并将受众从体育领域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至今仍常可听到。
以好听好唱扩展大众情结
歌曲创作是先有词后有曲还是先有曲后有词,这有点像鸡与蛋谁先谁后之争。在这里,我们就按电视剧和电视晚会的一般情况,先词后曲地论述。词和曲是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词写得好,为曲提供了发挥的平台,曲写得好,为词添上了翅膀。不少时候,是词曲俱佳,双剑合璧的,像上面说的《常回家看看》《天路》等作品,词是华章,曲是妙韵,分外容易打动人,能流传得特别久远。这样的双佳作品,当然好。但歌曲是靠唱来表现的,好听,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这样说,不好听的歌,是难以吸引大众的,能够传唱,能够打破时空界限的,必定是好听之歌。甚至,有些名歌,歌词并不特别好,却也能流传,关键就是旋律实在是优美动人。
近几年来的电视晚会歌曲创作,似乎走进了一条小胡同,圈内人自我感觉良好,不少作品还被披上各种奖项的光环,但受众却不以为然,好像听而不闻,形成了创作与欣赏上的强烈反差。许多电视晚会是不惜重金请了名家大腕来作曲的,以便凭借其品牌来扩大作品的市场影响力,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卡拉OK场所,以及普及于千家万户的家庭影院,是大众自选创作新歌的最直接最公平的市场终端,《常回家看看》《相约1998》《为了谁》《天路》等在电视中刚唱出,第一时间就转入民间,说明群众是最有眼光的,也是最公正的。但近年来,这两个终端却没什么多少新歌进账,点来点去,唱来唱去的,大多还是那些不老的旧歌。当然,电视晚会的歌曲怎样才叫好听,是没有创作上的模式的,只有检验上的标准,那就是看大众是否喜爱。
电视晚会歌曲的大众情结,除了体现在歌词、旋律的好听性上,还要易于大众演唱。如果说好听是歌曲飞向受众的翅膀的话,易唱则又为其添加了另一副羽翼。下面的例子值得寻思:不久前,广东一批音乐家到讲客家话的粤北山区采风演出,征询当地农民喜欢听什么新歌时,答案竟是香港电视连续剧《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同名主题曲。农民们说,村里许多人不仅喜欢,而且还会唱这首电视主题歌。广州话对于讲客家话的山区农民无异于外国语,这些受众会唱的新歌并不多,《万水千山总是情》的这一现象,说明了易于演唱,是扩展歌曲大众情结的有效途径之一。创作者也应该充分重视歌曲的这一特性,尽量将歌写得好听易唱,让听众也变成演唱者。
以精品意识深化大众情结
近几年电视晚会歌曲中佳作的锐减,流传不开去,和词曲作者在创作上的心浮气躁与急就章式的操作,也是大有关系的。
调查还发现,时下为电视剧和电视晚会写歌的,大多是大腕,起码也是小有名气的行家,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曾写过大众喜爱的歌曲,甚至是靠一曲成名的。所以,受众常常是闻其名而充满信心,听其歌又大失所望。个中的一大因由,是他们淡化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十年磨一剑”的精品意识,坐不住冷板凳,耐不得寂寞。不是不断擦亮品牌,而是在旧品牌的光环中,卖起了重量不重质的“快餐”。一位很有名的作曲家,甚至还将某电视台退稿的一首实在是粗糙的作品改头换面,又转手给了另一电视晚会。有人将这归咎于市场行为。的确,在商品经济时代,艺坛也充斥着浮躁之气,粗制滥造,严重脱离生活,更无心讲究著名诗人陆游关于写诗之奥秘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中的“功夫”了,作品一蟹不如一蟹,市场越做越坏。
市场上有两句还未算旧的名言,一句是“做足一百分”,一句是“顾客是上帝”。建议词曲作者细加咀嚼,认真体味。受众,不也是词曲作者的上帝吗?写词作曲,不也应该做足一百分吗?而且,这还不是对一个受众的态度,也不是一首歌曲的问题,对大众,对自己的全部作品,都要如此,都要有精品意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当今虽然盛行快餐,但快餐只是应急之选权宜之餐,大众真正喜欢的,愿意选择的,还是富有回味的美餐。在健全的市场中,真正站得稳脚跟的,是诚实的商家和无与争辩的优质商品。长期产制粗劣作品的人,最终也将被市场和大众所淘呔。词曲作者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是好歌让他们赢得受众的,要深化大众情结,靠的也是好歌,舍此别无它途,好歌越多,这种情结也就越深。所以,要提倡以精品意识来深化大众的情结,并在这种深化中,长葆词曲作者艺术生命之青春!
陈妍红 中央电视台主任编辑(责任编辑金兆钧)
以切中喜怒哀乐奠定大众情结
在展开论述之前,先说一说电影插曲。和电视一样,电影也是大众艺术,电影插曲和电视晚会的歌曲,有许多共通之处。曾几何时,电影插曲更是好歌的代名词,一经上映,即不胫而走,万众传唱,甚至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影片早就看不到了,歌曲仍极受欢迎,至今尚稳居于各种卡拉OK厅及类似场所点唱曲目的最前列位置。其中的一些还被选为教材,成了音乐课堂的必备曲目。
为什么这些电影歌曲具有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首先是其内容与情感深切地表现了大众的情结和情怀。当然,这里说的大众情结并非生硬枯燥的政治标签或说教,而是在影片主题意境的范畴之内以真善美为前提的、角度多种多样的生活提炼,是人性、人本的准确把握和艺术展示,是时代、社会、生活精神的形象写照。比如,故事片《上甘岭》与《海外赤子》的插曲《我的祖国》和《我爱你,中国》;《草原晨曲》与《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敖包相会》和《九九艳阳天》;《英雄儿女》与《铁道游击队》中的《英雄赞歌》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日》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等等。它们题材内容不同,表现手法各异,但却都是大众情结的真实而形象的反映,与大众的心弦有一触即通的共鸣点和真情洋溢、引人向上的美感,因而被人们乐于选唱和传唱。
故事片的插曲如此,电视晚会的歌曲,在内容与情感的本质上也是一样,能够打动人心并且自行传唱的也都有着深厚的大众情结。近几年来,这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1999年和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先后推出的《常回家看看》与《天路》了。
《常回家看看》的题材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也太大众不过了!谁没有家庭,谁不爱家庭呢?它抒写的就是一种父母盼望已独立成家在外的儿女常回家看看的最平常,也最亲切的天伦之情——“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桌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歌词极其朴素、通俗,但却从普通中道出了生活的本质和人性的真谛,像水、空气、阳光那样平凡,那样不可缺少。有评论说,此歌“吐纳了寻常百姓的心声,道出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合拍了人们的心率”,让人一看就像写自己,一听就想跟着唱,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性,引起了全社会的共振。不仅歌曲老少皆宜妇孺皆唱,成了大舞台小场合乃至最温馨的生日PARTY(晚会)上的热门老歌经典名曲,其歌名还成了一句使用率极高的时代流行语。
以讴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为题材的《天路》,同样是在大众情结上落墨,抒写了人类这个伟大创举给西藏和西藏人民带来的变化,恢宏大气而又细腻贴身,视野高远而又亲切真挚——首段是通过一个牧民清晨“站在青青的牧场”,借“神鹰”带出了“神奇的天路”,从宏观上赞颂国家修这铁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二段则进一步拉近视野和距离,“黄昏”“站在高高的山岗”,已看到“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接着,以“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进行了意境和情感的升华。之后,又贴近到生活的现实中进行讴歌——“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从而准确深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西藏人民对这条举世无双的铁路的情感,并通过这种情感的抒发,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
“诗言志,歌咏怀”。作为为电视晚会而写的歌,其所咏之“怀”,应该是大众之情怀,应该在创作中体现大众情结。近几年来,电视晚会歌曲,很少出现一经播出就被大众传唱的好歌,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地从大众情结的角度去把握电视剧和晚会的主题意境,未能准确地触摸到时代、生活的脉搏,没有切中大众的喜怒哀乐,空洞苍白,浮躁浅薄,粗制滥造,自表孤高,庸俗无聊。尽管今天的文艺创作理论五花八门,标新立异,但熟悉生活才能反映生活,有受众才有艺术生命力等基本规律是不会变的。除非这电视晚会变成了私人的专用品,否则,就必须考虑大众,必须有点大众情结。而且大众是不能糊弄的,哪怕你是多么有名气的大家,写得不好,大众照样不买你的账,作品照样会变成废品。电视晚会难出好歌,和种种规定动作,和谁出钱就为谁歌功颂德的命题之作应节之作的应付属性也大有关系。如电视晚会搞得如火如荼的广东某经济强镇最近的一台大制作,请了全国著名的大腕来写了一首主题歌,但那歌词,只是由几句“腾飞超越”、“重铸辉煌”之类的套话,以及多次重复的“啊,?菖?菖镇”的直接点题的句子所构成。领导听了连摇头,群众听了掉头走。这样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传唱开去呢?何况,即使是命题写作的专题电视晚会,也不是沟通不了大众的情结的,关键是作者有无这样的情感,有无这样的把握能力。几年前那首亚运晚会主题歌《亚洲雄风》,就以“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有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等气势恢宏、意象独特的感染力打动人、激励人,并将受众从体育领域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至今仍常可听到。
以好听好唱扩展大众情结
歌曲创作是先有词后有曲还是先有曲后有词,这有点像鸡与蛋谁先谁后之争。在这里,我们就按电视剧和电视晚会的一般情况,先词后曲地论述。词和曲是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词写得好,为曲提供了发挥的平台,曲写得好,为词添上了翅膀。不少时候,是词曲俱佳,双剑合璧的,像上面说的《常回家看看》《天路》等作品,词是华章,曲是妙韵,分外容易打动人,能流传得特别久远。这样的双佳作品,当然好。但歌曲是靠唱来表现的,好听,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这样说,不好听的歌,是难以吸引大众的,能够传唱,能够打破时空界限的,必定是好听之歌。甚至,有些名歌,歌词并不特别好,却也能流传,关键就是旋律实在是优美动人。
近几年来的电视晚会歌曲创作,似乎走进了一条小胡同,圈内人自我感觉良好,不少作品还被披上各种奖项的光环,但受众却不以为然,好像听而不闻,形成了创作与欣赏上的强烈反差。许多电视晚会是不惜重金请了名家大腕来作曲的,以便凭借其品牌来扩大作品的市场影响力,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卡拉OK场所,以及普及于千家万户的家庭影院,是大众自选创作新歌的最直接最公平的市场终端,《常回家看看》《相约1998》《为了谁》《天路》等在电视中刚唱出,第一时间就转入民间,说明群众是最有眼光的,也是最公正的。但近年来,这两个终端却没什么多少新歌进账,点来点去,唱来唱去的,大多还是那些不老的旧歌。当然,电视晚会的歌曲怎样才叫好听,是没有创作上的模式的,只有检验上的标准,那就是看大众是否喜爱。
电视晚会歌曲的大众情结,除了体现在歌词、旋律的好听性上,还要易于大众演唱。如果说好听是歌曲飞向受众的翅膀的话,易唱则又为其添加了另一副羽翼。下面的例子值得寻思:不久前,广东一批音乐家到讲客家话的粤北山区采风演出,征询当地农民喜欢听什么新歌时,答案竟是香港电视连续剧《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同名主题曲。农民们说,村里许多人不仅喜欢,而且还会唱这首电视主题歌。广州话对于讲客家话的山区农民无异于外国语,这些受众会唱的新歌并不多,《万水千山总是情》的这一现象,说明了易于演唱,是扩展歌曲大众情结的有效途径之一。创作者也应该充分重视歌曲的这一特性,尽量将歌写得好听易唱,让听众也变成演唱者。
以精品意识深化大众情结
近几年电视晚会歌曲中佳作的锐减,流传不开去,和词曲作者在创作上的心浮气躁与急就章式的操作,也是大有关系的。
调查还发现,时下为电视剧和电视晚会写歌的,大多是大腕,起码也是小有名气的行家,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曾写过大众喜爱的歌曲,甚至是靠一曲成名的。所以,受众常常是闻其名而充满信心,听其歌又大失所望。个中的一大因由,是他们淡化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十年磨一剑”的精品意识,坐不住冷板凳,耐不得寂寞。不是不断擦亮品牌,而是在旧品牌的光环中,卖起了重量不重质的“快餐”。一位很有名的作曲家,甚至还将某电视台退稿的一首实在是粗糙的作品改头换面,又转手给了另一电视晚会。有人将这归咎于市场行为。的确,在商品经济时代,艺坛也充斥着浮躁之气,粗制滥造,严重脱离生活,更无心讲究著名诗人陆游关于写诗之奥秘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中的“功夫”了,作品一蟹不如一蟹,市场越做越坏。
市场上有两句还未算旧的名言,一句是“做足一百分”,一句是“顾客是上帝”。建议词曲作者细加咀嚼,认真体味。受众,不也是词曲作者的上帝吗?写词作曲,不也应该做足一百分吗?而且,这还不是对一个受众的态度,也不是一首歌曲的问题,对大众,对自己的全部作品,都要如此,都要有精品意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当今虽然盛行快餐,但快餐只是应急之选权宜之餐,大众真正喜欢的,愿意选择的,还是富有回味的美餐。在健全的市场中,真正站得稳脚跟的,是诚实的商家和无与争辩的优质商品。长期产制粗劣作品的人,最终也将被市场和大众所淘呔。词曲作者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是好歌让他们赢得受众的,要深化大众情结,靠的也是好歌,舍此别无它途,好歌越多,这种情结也就越深。所以,要提倡以精品意识来深化大众的情结,并在这种深化中,长葆词曲作者艺术生命之青春!
陈妍红 中央电视台主任编辑(责任编辑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