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语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时,看到乡亲们吃水困难,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样的故事,体现了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心和乡亲们对毛主席深深的感激。课文所写故事与学生相距甚远,学生缺乏相关的感性材料,教师须借助有效的言语活动,让简洁的内容具体化、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将感恩情怀的教育渗透于言语活动之中。
  一、联系生活,引出感恩之情
  感恩的意思,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显得抽象,而生活中感恩的事情他们并不陌生。为此,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妈妈给你一杯热腾腾的茶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感谢妈妈,在寒冷中送来温暖)炎热的夏天,妈妈给你一杯凉丝丝的茶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感谢妈妈,在炎夏里送来清凉)接着,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与水有关,请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生字:忘)。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水吗?(井水)如果不读课文,你能猜出可能写什么故事吗?(引导学生猜测:可能写谁为大家挖了一口井,让人们喝上了甘甜的井水,后来人们总是不忘为自己挖井的人。)学生猜测后点题:是啊,喝上了清甜的井水,人们怎能忘记挖井的人呢?
  二、用词连句,初知感恩之情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进而再边读边思:课文讲了谁为什么挖井?谁不忘挖井人?是怎样不忘的?在此基础上,出示下列三组词语:
  毛主席 领导 革命 沙洲坝
  乡亲们 带领 战士 挖水井
  解放后 刻着 想念 挖井人
  先让学生读生字,再读读生字所在的词语。上述词语,除“革命”“解放后”外,其余词语都比较好理解,而“革命”和“解放后”对一年级学生来讲,也无须花时间去讲解,只要不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行。在熟练认读后,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每一行的四个词语说一个句子,可以是课文中的原句,也可以自由说句子,让学生在运用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词语之间的关系,在句子蕴含的形象中初知感恩之情。
  第一组词语可这样叙述:①毛主席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住过;②沙洲坝是瑞金城外的一个小村子,毛主席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第二组词语可这样叙述:①毛主席知道村里的人吃水困难,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水井;②乡亲们吃水困难,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水井。
  第三组词语可这样叙述:①解放后,为了感谢毛主席,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②解放后,乡亲们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他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在此基础上,还可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便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人们为了感谢毛主席,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三、走进情境,领悟感恩之情
  课文叙述简单,没有具体的情节,这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领悟感恩之情带来了困难。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课文中的形象因素,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走进情境感受形象,具体领悟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心以及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
  1.在联系中理解人物。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节,让他们知道写了什么内容。为使学生对毛主席有感性的认识,学生说到毛主席时,可出示毛主席的画像,让学生说说是谁,并说说在哪些电影、电视中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联系这些电影、电视和今天学习的课文内容,说说毛主席领导革命都是为了谁。(从这篇课文内容知道,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是为人民的,因为毛主席知道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打了一口井,为大家解决了吃水的困难。)通过联系影视内容和课文内容,学生对毛主席就能有所了解。
  2.在想象中感受困难。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边读边思考: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水井呢?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朗读思考后同桌讨论,然后引导想象叙述:①从“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呢?(设计填空,引导想象,描述画面:下雨了,可是乡亲们为了吃水,_______________;刮风了,可是乡亲们为了吃水,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可是乡亲们为了吃水,_______________;冬天,寒风凛冽,可是乡亲们为了吃水,_______________。)②如果你就是沙洲坝的一个村民,吃水这么困难,你有什么愿望呢?(引导学生叙谈愿望,表达心声)
  3.在拓展中感受关心。“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这一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形象内容,可借助问题,引导拓展,体会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心:①毛主席是怎么知道乡亲们吃水困难的?知道后他可能会怎么想?(揣摩心理,感受關心)②听说毛主席要带领大家挖井,乡亲们会怎么开心,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乡亲们会怎么想?(想象情境,感受开心)③水井挖成了,当乡亲们从井中打出第一桶水的时候,井边会是怎样的热闹?(想象画面,感受热闹)④水井挖好后,乡亲们吃水会怎么方便?(借助画面,感受方便)
  四、现场采访,表达感激之情
  课文最后一节,集中体现了乡亲们感恩的情怀,可让学生自由朗读,想象画面,感受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并借助朗读把这样的感情表达出来。进而以下列问题进行现场采访,促使学生扮演角色,显化内心,表达情感:①小朋友们,如果你就是沙洲坝的乡亲们,你们为什么要在井旁边立碑呢?②老大爷,请你说说,你们为什么要立碑呢?③老奶奶,看你笑得合不拢嘴,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立这块碑呢?④小伙子,你们为什么在碑上刻这样的字呢?
  五、有效延伸,升华感恩之情
  为了深化学生对感恩情怀的感悟,课文阅读后可这样引导: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为沙洲坝的人民挖了一口井,乡亲们永久记住了毛主席的恩情。生活中,牢记别人关心,始终不忘感恩的故事不少,你能简单说说家中、班上、社会上的故事吗?(引导讲述,拓展背景)“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这句话体现了一种感恩的思想,你能模仿这样的句子说一句话吗?(借助句子,表达情感。如:赏花不忘栽花人,观景不忘护景人;吃饭不忘种田人,丰收牢记耕耘者;喝水莫忘挖井人,吃饭莫忘种田人……)
其他文献
上午,从昆明驱车一路翻山越岭,山水一程风雨再一程,紧赶慢赶来到宁洱镇第一小学时已是下午4点时分。还好,学生没放学,我们终于没有错过陈富春校长带学生进行集体地画创作的壮观场面。  这是一个寻常而又诗意满满的课堂——数百学生聚在空旷操场上美术课。校长是课堂主讲人,陪同辅导地画的四五个美术老师分散开来,带队分块完成不同的主题绘画。以地为纸,三五成群的学生手握五彩粉笔,蹲的蹲坐的坐,还有的趴在操场上,根据
期刊
2016年秋季学期以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细心的语文教师一定会发现,一年级下册教材中选入了几篇别致的新课文:《一个接一个》《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夜色》……这些课文无疑丰富了教材选文的内容,同时也给了我们语文教学一个最善意、最及时的提醒——教学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  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人生在世,喜怒哀惧,负面情绪在所难免。童年并非总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代名词,童年
期刊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以“领略五彩斑斓的异国风情,感受他乡的美丽风光”为主题编选了四篇展示异国他乡的风情画卷,在《口语交际·习作八》中安排了“聊聊热门话题”的口语交际和自由习作提示,目的是通过“聊聊热门话题”,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迈向全国,放眼世界,把自己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收集到的风土人情、奇闻逸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写下来。“聊聊
期刊
本文主要在我近六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日常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以及对学生的易错题的收集和整理,主要针对一、二、三年级的小学生日常作业中出现的易错题的错因、改善方法以及研究意义和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学生作业中常见错例的分析,正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利用,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作业中常出错误的原因以及预防和终止错误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一、低段小学生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6页例3“做一做”及第77~78页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0.2+6.3=
期刊
“转化”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未知化为已知、把复杂化为简单、把抽象化为具体、把非常规化为常规,从而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是否也可以用“转化”,换种思维,让习作教学更简单、更有效呢?  一、根据学情,化统一为弹性  1.目标的弹性设置。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在设定目标时,往往只是依据年段目标和年级目标而定,会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难忘的第一次》的目标
期刊
科学而合理的预习,是做好教学铺垫,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由内而外”的预习方法,是指预习指导从课内开始,向课外延伸;在课内着力,促课外见效。  一、任务巧确定:让内容富有情趣  预习,毕竟只是对课文内容的先行了解,对基础知识的先行尝试,教师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期望值不能太高,布置的任务要让学生力所能及。好高骛远,不仅欲速不达,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在进入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知道数的组成,感受数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数意义的理解。  2.在数形结合、多元表征、估计猜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让学生“习得”新的思想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的组成和意义,感受“位值”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读《三字经》,然后让学生找出与数学有关的内容,用自
期刊
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去熏陶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挖掘智能呢?这是当今数学人值得思考的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近仰”数学名人,感受伟人气息  把数学名人“请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仰望,感受数学名人的气息。如,教学“分数”时,出示《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万世不竭
期刊
美术情景教学是指在美术教学中以日常生活中的人、景、物为源泉勾勒出学生常见的情景,以“情感”为纽带,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作用创设“美”“智”“趣”的学习情景,降低学生对美术专业知识的了解难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小食品店》是湘教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利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食品、点心等立体造型的手工课。在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美术教学竞赛中,笔者以情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