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SC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时期的化学学习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基础时期,也是为学生高中和大学的化学能力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途径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初中化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初中化学 教学改革 主要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64-0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现阶段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已经在社会中普及发展,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种社会现状我国政府还提出了“互联网+各行各业”的发展战略,其中“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领域可开始改革发展,全面实行现代化教育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目标。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国初中化学教育中存在很多不足和弊端,其中包括教学方式落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专业素质不达标等等,因此对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是学校和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学模式的落后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现阶段的教育中仍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化学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和学校的教学理念及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普遍的教师以理论知识点讲授为主,并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最后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道德素质不过关,也是影响初中化学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化技术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在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金属资源的保护利用”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导入教学课堂,通过对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视频播放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对尽数资源的正确认识。在进行关于盐的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将日本核泄漏继而引发我国的抢盐事件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并且向学生讲明这件事情的原因及影响,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能够使学生意识到核辐射的危害和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初中教学实现改革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克服化学教学难点
  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具有教学难度和危险性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就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对知识进行探究。而一些化学实验对仪器和环境的要求较高,甚至一些试验项目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有毒有害或是易燃易爆。因此在教学中很难全部进行实验,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化学实验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也能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化学实验,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演示,既能实现对化学知识的讲解,同时也是克服化学教学中难点的重要方式,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三)减轻学生认知负担
  初中化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重要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单位和性质等,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会有多种多样的实验、复杂的公式以及抽象的化学概念。而这些内容学生在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是教学课堂更加轻松愉快,营造激活的教学情景,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更加真实和深刻的学习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化学实验安全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有关化学实验的视频播放,或是一些真实的案例报道等,通过这种真实的事件和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要性。这种情景式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从而实现化学教學的改革创新。
  (二)利用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很多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得以实现和运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按小组划分,并分配相应的讨论内容和实验主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进行小组讨论。这种互动讨论的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的结果由小组同学制作成PPT的形式并上台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进行讨论结果展示的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将互动式教学与化学课堂相结合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并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创建在线交流学习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平台的不断普及,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已经有了重大改变,互联网平台已经开始在教育领域开始应用。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帮助学校创建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开设化学教育界面供学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精炼且时间较短,适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需求,并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学习的限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随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也可以建设化学交流的交流群,学生们可以在群众讨论关于化学的知识进行想法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能够实现改革发展,并创建在线交流学习平台,实现初中化学现代化教育。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初中的化学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其中主要包括教学方式落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专业素质不达标等。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克服化学教学难点从而减轻学生认知负担。对初中化学进行创新改革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进行更加真实和深刻的学习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宏.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李悦.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冯改萍.Prezi演示播放软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正> 散文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学样式,它不象小说以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读者,也不象戏剧以尖锐剧烈的矛盾冲突扣人心弦,它是以真挚的感情和优美的诗情画意来撼人心魄的。散
以非洲紫罗兰丛生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秋水仙素在不同浓度(5、10、20mg/L)及不同处理时间(10、20、30d)对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mg/L秋水仙素处理30d的丛生芽诱变频率最高,达32.5%。
师范教育要不要突出师范性?怎样突出师范性?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及培养人才的方法和手段,从而直接影响着我们培养的教师的质量和规格,意义十分重大。 在此,
虽说状语从句可以用来修饰谓语或整个句子,说明行为动作或者某种状态的时间,地点、方式、目的、原因、结果等等,此外,状语从句还可以用来修饰句中的定语、状语或其它一些动词
【摘 要】如果说人生教育体系是一座高楼大厦,小学教育则是大厦的根基。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既为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夯实根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适龄儿童获得了基本的学习机会,义务教育给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依据相关调查显示,进城务工子女,大约30%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老人带,有的亲戚带,甚至有的自己照顾自己和弟弟妹妹,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空白。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困生”相关问题,旨在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习难点。  【关键词】进城务工 随迁子女 学困生 原因 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困问题有效干预校本研究
<正> 丁玲早期的创作,指的是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年前后的作品。从发轫的《梦珂》、《莉菲女士的日记》到《自杀日记》的集成,忠实而又形象地记录了早期丁玲在苦闷、迷惘、
【摘要】相对低年级而言,中年级的数学学习难度有所增强,由开始的基础题型渐渐转向了逻辑思维题型探究,而处于这一阶段的部分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难以理解三四年级的数学知识,于是学困生骤增,这将阻碍教师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注重对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也就成了数学教师所需着重考虑的一个课题。文章将从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特征出发。进一步提出几点转化策略,旨为消除学困生而提供有效性建议。  【关键词
对潍坊市区栽植未满1a的12种常绿树种越冬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不同树种、栽植季节、栽植区域间植物耐寒性差异,并对今后树木引种、栽培和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就中小学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僵化教育模式的设想,文章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