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类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fraidw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思考不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方式也不同,通过引述不同时代的中西方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认识,分 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新时期构建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新设想。
  关键词:人类 自然界 关系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06-03
  
  人类初始,由于人对大自然的充分依赖,因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感性和谐”。发展到近代,由于人文和科学的力量,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渐增长,因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如今,人们重新审视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它已成为当今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努力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崇尚和谐”已是当代人的呼声。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了自己。怀特海认为,当一个实体“能将自己所属的更大整体纳入自身的范围之内时”,它才是它自身;“反之,也只有在它的所有面都能渗入它的环境,即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同一个整体的时候,它才是其自身。”[1]人类与自然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在这具有整体性的和谐中,才会显现出其自身的价值。所以,人类要有效地参与自身及其社会的发展过程,就要同自然建立整体性的和谐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牧羊人和羊的关系一样(海德格尔比喻),人应该精心地看管“自然之羊”,呵护自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要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其自身也要在必需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和自然共存。
  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表明,这样的认识并不是最佳理念。因此,很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加以审视。有利于人类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把人类长久生存的价值视为最高价值,人类在追求这一伟大的理想过程中,会自觉地与自然和谐共荣。
  一、 简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实现哲学革命后,确立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并具体到生产方式的历史分析中,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因此,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 人与自然相互联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首先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2]所以,人靠自然界生存发展,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都以自然为基础。从起源上看,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界构成了人的类本质。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人的能动性可以把整个自然界当作自己活动的对象,赋予它以人的属性。人跟动物不同,他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把握自然,人按照自身的需要变革着自然界,同时也改变了自身。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从而推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 人与自然相互对立
  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不断地否定和改变自然界的自然状态。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性,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3]
  不同历史时期,中西方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方式
  1、渔猎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在原始文明时代,人类依附和崇拜自然,是自然的附属物。由于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及其有限,先民们几乎无法抵御各种自然力的肆虐。因此,古人以自然为神,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把自然看作是敬畏、顺从的对象。
  在中国古代,“天”,一是指有意志的神,为世界的主宰。《孟子·尽心上》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4]二是指与地相对立的天空,以致整个自然。在《易传》中,当把天地合而言之时,常常以“天”代表了天地,进而代表整个自然界。天与地在中华文明中一向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谓天法人,人法地,地法天,天人合一,自古以来就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相统一的观点。
  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天本来就是合一的。《荀子·天论》曰:“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大化阴阳……是之谓天。”[5]王充在《论衡·自然》中道:“谓天自然无为者何?气也,恬淡无欲,无为无视着也。”董仲舒于《春秋繁露》中提出:“人副天数。”认为天与人相同,也有喜怒哀乐,“夫喜怒哀乐之发,与清暖寒暑,其实一类也。喜气为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寒而当冬。四气者,天与人所同有也。”张载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体的,天人本来为一。他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父母,他说:“干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6]因而,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古代表现出人对自然的一种极为朴素的关爱。
  2、 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主客分离
  人类意识伴随生产发展日益成熟。人们能够清晰地分辨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人类自身和周围自然界。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的生产工具延伸了人的肌体。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的出现,成为人们工具创新的契机,人们借助新的物质手段,以保护自己,对付自然,争取在自然环境中平安生存。
  进入农业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人类逐渐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发展到主动地改造自然。人类所到之处,砍伐森林,毁烧草原,种植庄稼,灌溉耕地,一个个人工自然群落出现在世界各地,很快便改变了地球原来的面貌。面对天空、地面和大海,人类逐渐意识到有一个与自身相对立的自然界。这时人类与自然的那种亲情的“融合”关系慢慢地破碎和消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越来越明朗化。[7]
  美国历史学家利恩·怀特认为,犹太—基督教传说中上帝创造人和世界的观念本身,也造成了对抗性的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论。根据圣经所说,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因而人比所有其它创造物的地位都要高,人是上帝任命的生物圈的主宰,并且有权代替上帝统治世界,随意支配世间的一切。这就是人与自然对抗的二元论。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客体的同时,主体不断地得到了“ 自我实现”,而在实现的过程中,主体意识又不断地“物化”。这时,自然已是为人而存在的自然,人凭借对自然过程的认识和控制来驾驭自然,使自然为人的目的而服务,突出了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和分离。
  3、 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论”
  近代的科技革命给予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以巨大的威力,使人类社会加速度地发展,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在17世纪就发明了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气压机、抽气机等,自20世纪以来,新的科学力量更大地赋予了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从原来大机器的使用到高新技术和复杂的人工系统的出现,如航天、国防、运输工具、通讯信息,以致网络、基因工程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人类掌握自然奥秘所达到的一个又一个新的知识“顶点”,每一次的胜利都显示出人对自然征服的能力是巨大的、势不可挡的。
  其实,早在奴隶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便在东西方萌芽。荀子认为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他提出“天人交相胜”、“天地官而万物役”、“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8]
  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的思想家普罗泰戈拉明确提出人类中心主义命题,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7世纪以后,人类中心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日益完善。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认为人类为统治自然必须了解自然,科学就是要了解自然的奥秘。洛克认为,人要有效地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笛卡尔主张要“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康德是人类中心主义达到在理论上完成的思想家,他直接提出“人是目的”,人为自然立法,“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利益为唯一尺度,一切为自己服务。美国哲学家胡克认为,人的实践正是从把自己的特征投射到整个世界中开始的,这使世界相当多地集中于人类,并以与人类的关系去评价世界。后来现代的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都强调了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主体性要求、价值为原则。[9]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对自然界胜利的思想总结,表示人类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肯定,实现了人定胜天的理想,创造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业文明。但是人们在取得空前伟大成就的同时,要时刻牢记恩格斯的警告“我们决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0]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结果,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耗尽、人口爆炸、能源枯竭、粮食短缺、物种灭绝和技术扩张等。因此,如何解决和克服人与自然的对抗矛盾,成为人类最重要的问题。
  二、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新设想
  要解决由于人与自然的对抗而造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生态伦理意识
  人类只是大自然家庭中的平等一员,而不应当以主人自居,人类不是自然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生命是自然界的伟大创造,应尊重所有的生物,承认生物物种的生存权力,尊重和维护地球上的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人和生物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特别紧密、互相感激的关系。早在一个多时间世纪以前,恩格斯就识到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自然与人应该是在平等的地位上。恩格斯说:“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统治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0]因此,必须确立一种新的伦理观,明确人类对自然也同样负有道德责任,人类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对自然界的任何破坏行为,都有可能从局部影响到整个地球环境的恶化,从而影响未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界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二) 明确科技发展的价值取向
  现代科技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它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进福利、实现幸福。因此,应用现代科技时,必须谨慎小心地衡量各种技术抉择是否合乎人道主义,是否用于造福人类,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从而避免人类陷入根本性的困境——即人类在创作文明、创造自己丰富生活形态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乃至背离人类自然本性中许多珍贵的品质。
  人类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超越或脱离地球生态系统而存在,人与自然始终共存在于生物圈这个系统中。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状况。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地球生态系统,既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并保持着合适的生存环境——一种以一定成分和比例的空气、水分、土壤和一定的地标温度、酸碱度等为特征的自然环境,又为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对象和物质资源。[11]因此,现代科技应该建立在自觉维护自然整体价值和促进自然进化的基础上,在促进自然的完整、健康和繁荣的同时来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根本上,只有从生态关怀的立场出发,从关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出发, 才能真正达到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科技的生态关怀,正为我们在科技发展和应用中有效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进而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和行为规范。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道德理念
  人类在自然中所面临的生态失衡,主要是由于人类行为的失范所引起的,这种行为的失范最终又源于人类道德观念的沦丧。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扼制生态失衡,把人类从生态失衡的陷阱中拯救出来,就必须重新校正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关系,唤醒人类的生态道德意识,在强调人类对自然享有种种权力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人类对自然界履行的道德义务。[12]著名的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也曾经指出:“人应该有一种伟大的情怀,对动物的关心生命的爱护,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伟大的情感有助于稀释和冲淡人们对自我利益的过分关注,有助于把人们从对人及利益关系的永无休止的算计的纠纷中解救出来。”这就要求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不仅重视对自然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还要注重道德实践的践行。因而,人类要在大力倡导环境道德意识的过程中,营造热爱自然的思想氛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理念,最终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健康与和谐的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 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J].哲学译丛,1999.(2):1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
  [3] 吴清泉.论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4.(2).
  [4] 杨伯俊译注.孟子译注(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 章诗同注.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77.
  [6]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选注.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册)[C]. 北京:中华书局,1981.
  [7] 魏博辉.人与自然:和谐-分裂-和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第16卷, 第三期.
  [8] 荀子·天论[M].
  [9] 柴艳萍,刘欣.试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8).
  [11] 邹晓芟.科技时代人与自然对立问题的根源及其解决[N].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12] 王永明.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文明的伦理之维[J].社会科学辑刊,2009.(5).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s gone through three periods, namely the primitive society, agricultural society, industrial socie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human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and think different, different ways of processing between man and nature relationshi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rough a quote from a different era in the Western thinkers think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new era to build a new vi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s and nature co-ordination.
  Keywords: human;nature;relations;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其他文献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如果说国粹的话,中华诗词又可以说是国粹中的国粹.对中华诗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很多人认识还不到位,差距还很大,需要进一步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独笑楼诗存  王震宇丁酉八月十六夜对月  依迟如有意,辗转上危岑。  影共秋烟变,光随夜气沉。  百年粗粝足,万事火疮深。  一盏淋漓处,长歌惜寸心。  随缘了生事,莫动百年忧。雨后自万源赴宣汉  车窗慵送目,晓色上衣纹。  万壑晴喧瀑,千峰乱吐云。  低哦随路转,薄醉共秋醺。  时入朦胧境,飘摇诗思纷。独酌偶题  小院门长掩,轻阴薄四围。  黔驴生计拙,辽鹤世情微。  残雪迟芳讯,回波送夕晖。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秋高气爽,牛鼻子约了几位好友一同去旅游,享受秋色美景,放松身心.rn“嗨,人真多!”老杨抱怨一放假到处都是旅游的人,拥挤不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