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看戏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_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戏就是听秦腔,听秦腔也就是看戏。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
  我所生活的那个小小村庄,在地图上不着一丝痕迹,像餐后嘴边的饭粒,用薄薄的纸巾就可以抹去。村里人以陕甘两地居多,除了遗留下的勤苦民风,还令人耳熟能详的就是被那些新疆老户用以形容吝啬小气的“真是一个民勤人”。我是民勤人的子孙。现在想来,那时能够让新疆老户唯一认可又让陕甘父辈们引以为傲并为之如痴如醉的就是秦腔。
  每年农闲时节,总有秦腔剧团来演出,好一点的也许就是现在“三下乡”中的送文化下乡;次之,则为云游四方的草台班子,但于我们,早成了莫大的期待和惊喜。大队修有一间俱乐部,论规模只有粮站能够相提并论,但要说其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就有些自惭形秽了。观众不是陆续进入,而是像潮水般涌进去,那么多的人,嘈杂又拥挤,俱乐部仿佛是宰相的肚子——足够大。瘦小的我,不用使劲儿,只需牵住前边的衣服就轻易被裹挟了进去。我拼命呼吸,如同森林中的小草,只能仰头望见一丁点灯光,甚至有窒息的感觉,瞬间心中开始慌乱,怕就此被挤得送了小命,但很快人群又突然散开了。
  无论在中间还是后面,我都觉得不能尽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真是种折磨。我必须花半个钟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才能挤到台前,看演员那垂至于脚后跟的长发和他们快速挪动着的清晰脚步,看他们的长胡子、蟒袍、乌纱帽,看女官们的凤冠霞帔。最喜欢看的自然是武将们的打斗,虽然也知道那是纸糊的大刀和银样的镴枪,跟现在的动作大片相比,那些打斗场面充其量是个小巫,但仍是让我们崇拜到了极点。演员们时而咿咿呀呀,又时而激越高亢的唱腔,我是一句也听不懂,但从旁边义务解说员的解说中,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黑红脸的是好人,白脸的是坏人和奸臣,白鼻子红嘴唇的是小丑。多年以后,我最喜欢听的方言就是陕西话,陕西话在古时曾被称为“雅言”,但主要原因还是“秦腔情结”在时时拨动着我的心弦……
  秦腔早已不再下乡,连偌大的俱乐部也兀立在那里独自品味孤独和忧伤。和女友去散步,偶尔在街的一隅,居然发现有人自发组织义务演唱秦腔,自娱自乐,脚再也不能挪动半分,但女友不会喜欢秦腔,知之也甚少,她是鲁人。
  国人是恋家的,只要是能够有口饭吃,谁也不会远离自己的家乡,这种情感,是财富也是负担。“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等我们的父辈终于迫不得已来到异地,他们的魂魄会随着秦腔神游故乡;而我,则写下这段真实的文字,怀念我美好的童年时光。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日,有删改)
  赏析
  在内容上,鲁迅的《社戏》主要叙述了“我”儿时的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他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本文则是一篇借事抒情的散文,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寄托在童年看戏的过程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情。在感情抒发上,我们从《社戏》中能切实地感受到农家少年的淳朴可爱,感受到少年朋友间的真挚情谊;而从作者看社戏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角儿卖力的表演,能感受到村民们看戏的热闹氛围,能尽享与父母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思考
  1.为什么秦腔中的那些打斗场面跟现在的动作大片相比“充其量是个小巫”,但却让“我们”崇拜到了极点?
  2.文中与“多年以后,我最喜欢听的方言就是陕西话,陕西话在古时曾被称为‘雅言’,但主要原因还是‘秦腔情结’在时时拨动我的心弦”相照应的一句话是
  。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先睹为快】  青铜、葵花,一人穿着蓑衣,一人戴着一个大斗笠,一人拿着渔网,一人背着鱼篓出了家门。雨丝不断,细细地织成银帘。那么大的田野,就他们两个。天空下,是一片湿漉漉的安静。他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會儿,青铜不见了——他下到水渠里用网打鱼去了,只见葵花一人抱着鱼篓蹲在那里。一会儿,青铜又出现了——他拖着网上来了。两个人弯腰在捡什么?在捡鱼,有大鱼,有小鱼。或许是收获不错,两个人都很兴奋,就会
期刊
我有气无力地扑打着羽毛凌乱的翅膀,在樹林里徘徊。“啪!”我再也忍受不了饥饿的折磨了,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我本是一只生活在人类家庭里的虎皮鹦鹉,主人因为我有着漂亮的羽毛而对我百般宠爱。因此,我每天都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一次意外唤醒了我脑海中的一段痛苦的回忆。  那天,主人和他的朋友外出游玩,两餐都没喂我,我饿得头晕眼花。直到回来看到我的样子后,他才醒觉过来,立刻给我投放了很多鸟食。就
期刊
【文题】  在人类历史上,名人可谓灿若星辰。请以“名人情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指津】  在构思时,同学们首先要打开自己的记忆储备,选择好要写的名人。但在选择时,一定注意自己对其的熟悉度,以及所思所悟的多少。选择后,我们就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一、讲述自己仰慕名人的经历  名人之所以为名人,必然有
期刊
【阅读前言】  所谓拟人,就是指把事物人格化,即把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通常情况下,拟人的修辞手法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把非生物拟人化。如: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2.把生物拟人化。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把抽象概念拟人化。如:真理从来不会弯腰。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阳光
期刊
【技法导入】  在《社戏》中,作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戏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所谓“儿童视角”,即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等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换句话说,这种叙事方法就是以儿童的另一种眼
期刊
那天,我醒得很早,静静地伏在桌前,不知做什么好。这些天来,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心情很是郁闷,就像这拉上了一层厚厚窗帘的屋子。  站起身,我拉开窗帘,见外面雾蒙蒙的,只好又把窗帘拉上。我失望地叹了口气,心情更加郁闷了。屋子里静静的,好像一切都凝滞了,让人感到窒息,只有那钟表的指针还在不厌其烦地走着。我觉得自己的心情与这屋子一样,沉闷极了。我只得继续趴在桌子上,把头深深地埋下去。  “宝贝儿,既然起来了
期刊
【诗词展示】  约 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名句点睛】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以此入诗,难以写得富有情趣。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  其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着一“闲”字,将诗人焦躁且期望客人到来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堪
期刊
若小说是一瓶浓烈的酒,诗词便是一杯淡雅的茶。酒固然香醇,却依然比不上茶的回味无穷。  ——题记  与诗词相伴,不知走过了多少春夏秋冬,分享了多少美丽故事。  诗词是一位画家,它绘出了春的生机。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的风和日丽,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清新如画,悠闲自在的生活令人惊羡不己;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欣欣向荣,百花盛开的景象让
期刊
窗外阴云密布,大雨倾盆,我独自坐在钢琴旁,一遍又一遍地弹着那几首对我来说已不再陌生的曲子。一想起第二天的考级,我就特别紧张,万一弹错怎么办?万一记不起这练得滚瓜烂熟的曲子怎么办?万一……我不敢再想下去了。  为了这次考级,我已足足准备了一年。这一年来,我过得好辛苦啊!夏天,我汗流浃背地弹着这几首曲子,多么想躲进阴凉的地方,吃一根雪糕,痛快地冲个凉呀!但是我不能,只得在心中默念:“好好弹,不要走神。
期刊
【阅读前言】  借代指的是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指出所描述的对象,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准确地把握借代修辞,有助于更好地体会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理解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有些人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即使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