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教学中的重要过程,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初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初中生物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陪养学生独立思索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假如生物教师对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重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索,“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唾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生物的教学反思对与教师生物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当代海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常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生物》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生物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1)转变生物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对话、沟通、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陪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生物教师应加强对生物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2)丰富生物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生物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要害是多研读生物学名著、生物学学术论文、生物著作等。悦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实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教学基本策略方面。(1)生物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获案例;三是在平时注重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2)生物课的听课活动。听课作为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点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慨、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生物学科来说,其实寻常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4)捕捉反思过程是否具有创新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5)反思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腹晰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其他文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如能正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研究学生写作心理,就有望改变学生由“要我写”为“我要写”的心态。    一、切合学生的写作需要命题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某种客观事物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时,这种伴随有应激状态的需要就激励人去行动而成为有效动机了。但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比较注重研究教材有关的写作知识和技巧,较少考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当前朗读教学中的误区,教师范读的作用,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等角度进行了几点思考,以期有助于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 范读 朗读训练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还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来年了,对语文教学朗读也有一点粗浅的认识,下面就
期刊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十分普遍的走进我们的课堂,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投影技术等等都已为我们的教育所用。历史学科的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在这种影响下促使我们必须把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本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对我校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了解信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国家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要求,反映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具有前瞻性、适应性和一定的操作性;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标准》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以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 性学习五个板块作为横向结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都将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标准》以“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同时还应给学生创造机会,多方交流,多接触好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喜爱交流和阅读中去感悟语文的魅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 开放 感悟    记得在课程改革伊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忘不了美国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
期刊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
期刊
课改以来,一段时间教师的课堂教学总是轻遮面纱、羞羞答答,朦胧了听说读写思的课堂实践,搞花样翻新的非语文活动,令人雾里看花,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未得到有效提升。在实践探索中,笔者常常思索:语文教育的特点究竟是什么,教师把握语文的特点怎样才能更好地教,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阅读这则案例,轻轻掀起语文教学的面纱!  多年前,曾在语文期刊上读到一节美国四年级阅读课《灰姑娘》,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
期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在实践活动中往往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在“实践活动”中就自然蕴涵“综合应用”。
期刊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实现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思考教的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