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品味实践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0p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文以《第一朵杏花》“两次对话”教学片段为例,聚焦对话、品味对话、实践对话。教师应该充分钻研文本,挖掘文本中独特的“语用”价值的内容,“让思于生”“让学于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语用 实践 思维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该文是一篇叙事性文本,侧重写人,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人物品质。主要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态度。其中,文本中竺可桢和孩子们的“两次对话”尤为传神,是训练思维、品味语言,进行言语实践的最佳语言学习材料,是该文本中最独特的“语用”价值。
  教学片段回放:
  一、聚焦“对话”
  师:课文中写了竺可桢爷爷两次看杏花,于是和孩子们有了两次对话。聚焦这两次“对话”,认真阅读、思考:两次对话,你有何新发现?
  生1:第一次对话描写有提示语,第二次对话则没有提示语。
  生2:我发现提示语不仅告诉我们说话人的神情,还告诉我们说话人的动作、语气……
  生3:我发现第一次对话中,提示语的位置并不是都在开头,可以在中间,还可以在最后。
  生4:我通过“又”“习惯性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放的?”这些语句体会到竺可桢爷爷对待科学精确观察、坚持不懈的品质(精神)……
  二、品味“对话”
  师:同学们读得认真,看得仔细,发现了第一次对话提示语的位置有变化,第二次对话则没有提示语。你能结合上下文,想象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或语气吗?试着加一加提示语。
  出示:
  窗外一个小孩( )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啊?”
  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孩子(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孩子( )地说:“是。”
  (学生交流)
  生5: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啊?”
  孩子(高兴)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激动)地问:“什么时候?”
  孩子(兴奋)地说:“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孩子(肯定)地说:“是。”
  生6: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奇怪)地问。
  “竺爷爷,杏花开啦!”孩子(高兴)地说。
  竺爷爷(激动)地问:“什么时候?”
  孩子(兴奋)地说:“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是。”孩子(自信)地说。
  师:同学们能根据上下文合理添加提示语,并且还注意到了提示语的不同位置安排。很好!那么,请同桌分别朗读课文未加提示语的原文和加上提示语的对话,说说感受。
  生7:我感觉加了提示语后,读起来不够流畅。
  生8:我感觉读起来速度放慢了,不符合竺爷爷渴望得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的迫切心情。
  生9:感觉不到孩子告诉竺爷爷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生10:我觉得原文虽然没加提示语,但语言简洁、精练、有力!
  师:真了不起!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第二次对话没有提示语的原因。没有提示语,对答如流,更能体现竺爷爷和孩子们得知第一朵杏花准确开放的时间时的喜悦、兴奋、激动之情。
  “言为心声”,通过两次对话,我们深刻感受到竺可桢对待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及持之以恒的品质(精神)。可见,对话(语言)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或表现人物特点的重要作用。
  三、“对话”实践
  师:在校园,在家中,在平时的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选取一个场景,想象当时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加上或不加提示语,写一段对话。
  出示:
  1.早晨,时针指向6:30,我还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妈妈不断地催我起床。
  2.晚上,我想看最喜爱的动画片《熊出没》,可当晚有爸爸爱看的乒乓球亚锦赛决赛直播……
  3.周末,我想尽情地上网玩游戏,可老妈不同意。于是我想方设法说服老妈……
  4.课间,我正准备下节课的书本和学习用具,突然发现,课本竟然不见了。于是与同座有了以下的对话……
  学生兴趣盎然地拿起笔,手不停地写,“对话”汩汩而出……
  生交流(略)。
  附:一学生的当堂练笔
  早晨,时针指向6:30,我还赖在床上不肯起来。
  “快起床!小懒鬼!”妈妈猛地在我耳边喊道。
  我一个激灵,吓得忙睁开惺忪的睡眼,问道:“怎么啦?吓着宝宝了!我还没睡好呢?”
  “你看看现在几点了?还不起床?上学要迟到了!”妈妈指了指墙上的挂钟说。
  “再睡一小会儿,好不好?老妈——”我拿出了撒手锏——耍赖。
  “不行!再不起来,就掀被子!”老妈斩钉截铁地说道。
  “啊!唉!我……我……投降……”我無可奈何,只好一骨碌翻身坐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
  教学反思
  一、把握文本的独特语用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每个文本都有一处或几处独特的语言表达秘妙之处,会隐藏在文本的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之中。教师应该充分钻研文本,挖掘文本中独特的“语用”价值的内容。《第一朵杏花》一文中有以下语言表达秘妙之处:1.三处春景的描写。2.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看杏花的两次对话描写等。其中“两处对话”描写最具“语用”价值。应让学生聚焦对话,品味对话,进而创设言语情景实践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会“对话”。
  二、精心设计,重视语用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處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为让学生学会对话,习得对话能力,笔者精心设计,让学生经历语用过程。教学片段中,教学板块有“聚焦对话”“品味对话”“对话实践”。“聚焦对话”部分,引导学生观察、质疑、思考。学生发现前后两次对话虽围绕同样的话题“探究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但表达方式不同,前一次对话有提示语,且提示语位置不同;后一次对话则没有提示语。在“品味对话”环节,通过朗读第一次对话,学生明白提示语是告诉读者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及语气,借助提示语可以帮助理解。教学重点放在第二次对话的品味。先分角色朗读对话。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上下文语境加上提示语。通过第一次品味对话,学生不仅会加提示语,还仿照第一次对话,给提示语安排不同的位置。然后,将加了提示语的对话与原文没有提示语的对话部分进行比较,读一读,读后说说感受。学生感受到了不加提示语的对话简洁、精练,更能表现竺可桢和孩子们得知第一朵杏花准确开放时间后的喜悦、兴奋、激动之情。此时适时安排“对话实践”,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练习对话,提高学生对话的能力。
  三、链接生活,畅所欲“言”
  学语用,关键是“学以致用”。理解了文本主旨,了解了文本表达秘诀,不代表学生掌握了语言及语言表达形式(规律)。语文教学不是培养研究语言懂得语言的精英或语言学家,而是培养正确运用语言交流与表达的人。因此,要及时迁移,读写结合,链接生活,积极开展“情景对话”言语实践活动。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生活中时时处处学语文用语文,同样,学好语文为了更好地生活。笔者提供给学生的四个熟悉的生活场景,有力激发了学生“对话”的兴趣,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课堂才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四、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宋代大儒朱熹:“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于漪老师说:“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思想感情、知识能力,运用文章精妙之处,开启学生的思维窍门。”“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
  由此可见,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尤其要重视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学习,关键要善于思考和反思。以上教学片段中,前后两次对话,“读一读”“加一加”“议一议”,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思考:第二次对话如何加提示语?为何第二次对话不加提示语会更好?进而思考:生活中,我该如何对话?
  在教学片段中,“让思于生”“让学于生”,教师真正让位于学生,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精选教学内容或文本材料,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引导学生读读、想想、说说、议议、写写……
  “学源于思,思源于学。”“学贵有疑……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只有踏踏实实地进行言语实践,学生的言语实践(语用)能力才能得到锤炼,学生的言语智慧才能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玉秋.思维学与语文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从事低年级语文的启蒙老师,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内心也有很多现实矛盾,需要大家一起去思考。不过,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使其爱上语文,会学语文。我通过“勤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乐写,寻找合适的表达机会;巧评,确立全新的奋斗目标”三方面加以阐述,引用了一些名人的经典话语,加上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鲜活的实例,给人以启迪。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乐趣,这样他们的语
随着新一轮教材改革的开展和推进,教师们发现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中的语音板块发生了相对较大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让教师们意识到语音学习涉及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语音的学习应该从学生张嘴说英语开始。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语音教学课堂的效率,已然成为广大教师新课改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英语是为教会学生用英语,而不
【案例背景】  当今社会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快乐。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脑的普及程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的青少年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当今的世界,他们也渴望像成年人一样享受网络给人们带来的神奇,但是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虚拟性,对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的孩子又构成了一定的危险性,导致一些家长谈网色变,从而干涉孩子上网。  我所带的班是今年的小学毕业班。为
【摘要】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核心目标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本文以《折线统计图》作为课例研究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感悟统计的价值。案例中选取了有效、生动的生活素材,重视学生多角度获取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树立学生统计意识。  【关键词】数据分析观念 统计价值 统计意识 数据分析能力  【研究目的】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属于“统计与概率
【摘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过太多这样的字眼:我怕,我担心,小心翼翼……从而精心地、一步一步地、细致地设计着每一课的教学,可谓是细致入微,生怕讲得不到位,生怕学生犯错,为了避免自己头脑中想象出的学生会犯的错误,而“导航”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其实,这样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以为,我们应对学生放手、放心、放飞,我们应努力避免课堂教学中的过度“导航”现象。  【关键词】数学课堂 导航 独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何为一节好课?再不是关注教师的“表演”有多精彩,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习,学到了什么,生成了哪些精彩的瞬间。但是,生成也绝非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课前精心预设——全面分析学情、深度钻研教材、构建弹性教学方案,才能在课中机智地用活预设、整合预设,从而收获生成,让智慧的光芒闪烁课堂
崔允漷教授在《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一书中指出,课堂评价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手段,又是诊断、调控、引导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目前,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短板,教师大多只考虑“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至于“教得怎样”,却成了一本“糊涂账”。  《布卢姆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从新的视角阐述了课程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及课程评价,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的一致性”,要求教
【摘要】构建起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助学课堂”进行教学价值本位的转移,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顺从、依附的地位,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给教学以生长的力量,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助学课堂 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检讨课改以来的课堂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是变得更精致、更细腻、更流畅了。
【摘要】教学“取舍有道,游刃有余。”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做加法与减法。体现学科本质,抓住育人主线,做足做够各类准备工作,在教学的各个层面做好“加法”与“减法”。教师在“加”与“减”中学会智慧地“偷懒”,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智慧“偷懒” 学习能力 自然发展  记得我在文章《数学,教、育在方圆之间》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新常态”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改变数学
【摘要】“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与生活中物体的放大和缩小是有一些区别的,可是这一点往往会被教师所忽视,数学课上教学的“放大和缩小”的概念是具有数学意义的,教师应将部分内容当成概念来教学,而非侧重于探索。本文基于常规教学的基础,结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开发,从理解概念、巩固概念、深化概念、拓展概念外延等方面,以同课异构为例展开阐述。   【关键词】概念教学 图形 放大 缩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