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是什么将人和猿区别开来的呢?简单来说,是由于类人猿间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而组织劳动,类人猿才变成了人,人和猿才有了区别。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一定的组织,比如社区。在每一个社区的背后,都有一群工作人员为了社区的和谐而工作,而每一个小社区的和谐,将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接下来,笔者要带大家了解的,便是和我们社会的平稳运行、长治久安息息相关的社区管理与服务、青少年工作与管理这两门专业。
要了解社区管理与服务,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区。简单来说,社区就是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既然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那么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水平意味着什么,我们可想而知——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水平及文明程度。政府对公众各方面的服务最后会通过社区工作得到具体的体现,如小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居民的医疗保障等,都需要通过社区管理来实现。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使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形成了一大批新社区。为了保证城镇化的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新增的社区需要大量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见过很多居委会大妈、大爷,他们凭借一腔热心和多年的生活阅历,往往能够处理社区里那些琐碎的事情。但由于专业性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矛盾他们都能合理解决。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居委会“小花”“小鲜肉”,成为社区和谐运转的润滑剂呢?
我们可以选择学习社区管理与服务这门专业,从而掌握现代社会管理、经济、法律、社会学及行政学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管理与服务的本土化,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比如电影《刮痧》便讲述了这么一个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社区工作失当的故事。电影中,许大同的父亲从中国去美国探亲,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却因为在孙子身上留下了紫红色刮痕而被误认为实施了家暴。当然,在国内我们的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最大矛盾并非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城乡文化差异。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难免会产生一些城乡之间的矛盾。比如,在社区里,你可能会碰见养鸡养鸭的叔叔阿姨,他们的行为会影响社区的环境,这时你就需要在了解他们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耐心劝告,使之接受社区的规定,而不是直接强制其改正。最后一点,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你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不同年纪、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的人。
平常我们可能对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者关注得较少,但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专业社区工作者的需求正逐步增大。希望每一个投身于这项事业的人,都可以像《可爱的社工》里的林伯乐一样,在工作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在我们的社区中,有这样一群朝气蓬勃又“喜怒无常”的群体——青少年,他们便是本专业所要研究的对象。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不只是中国,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青少年都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往小了说,青少年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目前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若干年后,当这批“二孩”进入青少年阶段,我国的青少年工作和管理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因此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从事此项工作。
在犯罪学中,青少年一般指已满11周岁不满25周岁的人。但在社会学中,关于青少年的界定却众说纷纭,学者们认为很难给青春期(介于童年与成年间的一段时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不论做何定义,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即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容易叛逆的时期,因此这段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也是每一个家庭所应该关注的重点。术业有专攻,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便是攻克青少年难题的“利矛”。那么,本专业对口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帮助新迁入本地的青少年适应学校、社区,防止他们由于不适应而和社会脱节,由此误入歧途;帮助问题少年走出困境;帮助那些遭受家暴、学校霸凌或者社会欺凌的青少年摆脱心理阴影……总而言之,对于從事此项工作的人来说,有关青少年的事,都是大事。
在课程设置上,本专业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有许多相同的课程,如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也有专门针对将来所要接触的青少年而开设的特色课程,包括音乐课、舞蹈课等。如果你恰好喜爱这些特色课程,或者精通书法、热爱运动,又或者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学习这个专业应该会更得心应手。这些小兴趣将有利于你和青少年打成一片,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对症下药。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是一门新兴专业,也是一门顺应时代需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与时俱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少年工作与管理者。
社区管理与服务
要了解社区管理与服务,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区。简单来说,社区就是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既然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那么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水平意味着什么,我们可想而知——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水平及文明程度。政府对公众各方面的服务最后会通过社区工作得到具体的体现,如小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居民的医疗保障等,都需要通过社区管理来实现。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使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形成了一大批新社区。为了保证城镇化的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新增的社区需要大量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见过很多居委会大妈、大爷,他们凭借一腔热心和多年的生活阅历,往往能够处理社区里那些琐碎的事情。但由于专业性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矛盾他们都能合理解决。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居委会“小花”“小鲜肉”,成为社区和谐运转的润滑剂呢?
我们可以选择学习社区管理与服务这门专业,从而掌握现代社会管理、经济、法律、社会学及行政学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管理与服务的本土化,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比如电影《刮痧》便讲述了这么一个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社区工作失当的故事。电影中,许大同的父亲从中国去美国探亲,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却因为在孙子身上留下了紫红色刮痕而被误认为实施了家暴。当然,在国内我们的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最大矛盾并非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城乡文化差异。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难免会产生一些城乡之间的矛盾。比如,在社区里,你可能会碰见养鸡养鸭的叔叔阿姨,他们的行为会影响社区的环境,这时你就需要在了解他们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耐心劝告,使之接受社区的规定,而不是直接强制其改正。最后一点,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你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不同年纪、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的人。
平常我们可能对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者关注得较少,但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专业社区工作者的需求正逐步增大。希望每一个投身于这项事业的人,都可以像《可爱的社工》里的林伯乐一样,在工作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
在我们的社区中,有这样一群朝气蓬勃又“喜怒无常”的群体——青少年,他们便是本专业所要研究的对象。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不只是中国,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青少年都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往小了说,青少年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目前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若干年后,当这批“二孩”进入青少年阶段,我国的青少年工作和管理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因此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从事此项工作。
在犯罪学中,青少年一般指已满11周岁不满25周岁的人。但在社会学中,关于青少年的界定却众说纷纭,学者们认为很难给青春期(介于童年与成年间的一段时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不论做何定义,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即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容易叛逆的时期,因此这段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也是每一个家庭所应该关注的重点。术业有专攻,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便是攻克青少年难题的“利矛”。那么,本专业对口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帮助新迁入本地的青少年适应学校、社区,防止他们由于不适应而和社会脱节,由此误入歧途;帮助问题少年走出困境;帮助那些遭受家暴、学校霸凌或者社会欺凌的青少年摆脱心理阴影……总而言之,对于從事此项工作的人来说,有关青少年的事,都是大事。
在课程设置上,本专业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有许多相同的课程,如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也有专门针对将来所要接触的青少年而开设的特色课程,包括音乐课、舞蹈课等。如果你恰好喜爱这些特色课程,或者精通书法、热爱运动,又或者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学习这个专业应该会更得心应手。这些小兴趣将有利于你和青少年打成一片,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对症下药。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是一门新兴专业,也是一门顺应时代需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与时俱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少年工作与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