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治理理念的共生逻辑

来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1984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国家治理理念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及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和创新治理三大基本理念.这些理念内在地蕴含着共生的逻辑.共生是事物存在的基本状态,符合共生逻辑的治理理念体现着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与共生的逻辑起点互利相一致;系统治理理念与共生的存在形式相契合;依法治理理念与共生的制约条件相一致;创新治理理念与共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逻辑相适应.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和发展国家治理理念应当遵循共生逻辑,方能维持社会的共生稳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
其他文献
督查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是确保领导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做好督查工作,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狠抓落实做好督查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把加强“三基”建设、规范督促检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协调,优化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督查抓落实的“利剑”作用,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期刊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透明便利的政策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创造一个不能以贿赂获利,而是靠创新制胜、管理制胜、质优制胜的公平竞争环境,从源头上根除“围猎”的利益诱惑rn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与中央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表明了党中央反腐利剑高悬、推动反腐标本兼治的坚定决心,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进清廉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以推动高质量
期刊
《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不同类型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标准确定原则,以生态保护成本为主要依据的要素分类补偿符合我国的发展阶段,以受益者付费为原则的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为补偿的升级提供了方向rn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加快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强化激励与硬化约束协同发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为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提出了战略框架,为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成长要能经受住挫折考验,为此他还专门进一步提出要“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这“三力”中,坚忍力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直接关乎个体在挫折之下能否做到不气馁和再奋起.对于保持和增强坚忍力的问题,毛泽东也曾专门进行过论述,提出我们的干部不要急于求赫赫之名和解决大问题,“而要坚忍沉着,随时保持主动”(《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回溯毛泽东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他在革命生涯的早期历经坎坷、遭遇挫折,但他靠着不改其心、不移其志的坚忍沉着与不懈奋斗,最终成
期刊
从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在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再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我国探索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的模式和路径已经17年了.17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初步创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模式,初步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路径.尽管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新
期刊
新近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秉承近年相关政策文件确立的改革方向与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范围更广、力度更大、责任落实更为明确的改革方案,如果全面落实到位,可望为系统持久提升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有效性作出重大贡献,从而加速中国迈向创新型大国的进程.这一乐观预期根植于《意见》全文贯穿的“铁三角”(绩效、激励、分权)逻辑.
期刊
“两个一以贯之”,即“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自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一以贯之”以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度一直未减.2021年明,中央又出台《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旨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更好地统一起来.
期刊
基本功,即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等,它是会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前提和保证.“练好基本功,做事才能通.”如果基本功不扎实或欠缺,就如同在稀泥地上盖高楼,即使图纸设计再漂亮、建筑技艺再先进,也终将立不住、立不稳.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技能,为官从政也是一种职业,而且被认为是天底下最难的职业,更应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20项基本功,才能获得适应岗位、胜任工作的最低“门槛”,才可能成为优秀领导者.
期刊
法律机制的自主运行俨然成为当前刑事司法程序中的突出现象之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理论与立法往往忽视或回避执法者的人性因素,欠缺对现实执法环境的深刻洞察,并要求其扮演没有感情色彩的“理想人”角色,但执法者具有自然人所拥有的特征与品格,更多扮演的是一种“社会人”的角色.他们的利益、能力以及价值观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执法行为.未来,刑事诉讼理论应当向主体性研究迈进,注重对实证研究范式的使用;立法应当正视执法者的利益与价值观,打造能够为执法者所接受的立法产品,建立一体化的刑事诉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