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湄公河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湄公河是世界上野生鱼类最多的河流之一,每年有260万吨产量,占世界总量16%。湄公河巨鲶、河豚,都遭受到来自大坝、过度捕捞和非法渔业的威胁
  风轻拂着湄公河,白云掠过天际,但下一秒钟,明媚阳光瞬间被雷雨带来的黑暗吞噬。老挝渔民没把狂风暴雨当回事,继续在雨季伊始忙着收获洄游的鱼群。20个传统鱼笼投到激流中,形同半座破损的桥。两天里,成千上万条鲶鱼源源不断地涌进暴雨中的鱼笼。56岁的老挝渔民Ma说,“正常情况下,鱼只在晚上来。我们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鱼!”
  两天后,庞大鱼群突然消失,渔民在之后的两周里一无所获。
  Ma说:“通常,雨季高水位可持续到10月。但过去几年里,水位有些奇怪,鱼类洄游周期也变得不稳定了。”修建大坝和气候变化可能是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几年里,湄公河水位持续高低波动。“现在,我们有时甚至没鱼吃。”
  湄公河是世界上野生鱼类最多的河流之一,每年有260万吨产量,占世界总量16%。全球经济主导下的渔业发展,正导致湄公河鱼类数量锐减,其中包括一些当地鱼种——湄公河巨鲶、河豚,都遭受到来自大坝、过度捕捞和非法渔业的威胁。
  几年前,摄影师Suthep Kritsanavarin第一次去Khong瀑布,看一个老挝渔民在这个世界最大的瀑布里捕鱼。在老挝南部,湄公河向两岸延展出14公里河面,并形成若干支流,由此产生无数小岛,游客们称其为“四千美岛”。岛屿间的急流瀑布是当地渔民重要的捕鱼场所——他们将渔网投进泡沫四溅的瀑布深处——尽管这种方法非常危险,老挝渔民仍在用各种方式驯服自然。
  已有201个鱼种被证实生活在Khong岛附近水域,它们中很多从遥远的洞里萨湖和南中国海沿着湄公河长途迁徙至此。绝大部分湄公河下游的鱼种都必须去上游“四千美岛”水域的急流中产卵。它们逆流而上,跃过珊瑚礁和小岛到达北方。“四千美岛”为鱼类提供了天然屏障以延续它们的生命周期。
  目前,湄公河巨鲶已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列为濒危品种。过去3年的七八月间,老挝渔民捕到过一两条湄公河巨鲶,并在雌鱼体内发现成千上万颗鱼卵。由此可以推断,老挝南部那些支流是濒危鱼类一条非常重要的洄游路径。然而,计划兴建的横跨“四千美岛”的大坝,很可能会切断鱼类去北方产卵的迁徙路径,破坏洄游鱼类的生命周期。大坝建成后,巨鲶将会消失,除非几年后大坝的一个水闸打开。如果Sahong河的大坝建成,将直接破坏湄公河中下游流域鱼类的生命周期。
  这种破坏直接影响到那些捕鱼为生的老挝渔民。过去,村民想吃鱼,只要去河边撒下渔网,今天却完全不同。一个老挝渔民说:“红色高棉统治柬埔寨时,那里一直都有鱼,我们每天都抓得心满意足。战争结束后,各种非法捕鱼肆虐,毒药、炸弹……”
  鱼类数量的锐减已经影响到当地百姓的饮食和出口贸易——老挝人80%的蛋白质摄入依靠鱼肉;而鲿科鲶鱼、天竺细丝鲶,都是出口泰国的重要经济鱼类。
  如今,“四千美岛”居民想有更多钱来满足生活所需。摩托车和手机是老挝青年中最风靡的东西。年轻人都跑去泰国谋生——对他们这一代来说,捕鱼太艰难了,收入也很微薄。
  来自Don Khon的24岁渔民Sinual Khotburi说,“我去泰国工作过3个月,因为没有工作许可证,我和妻子被关进监狱两周。在监狱里,我们每餐都有足够的食物,热的时候还有电扇。我惟一恨的就是老板骗了我们。”如果还有机会,Sinual Khotburi仍然愿意留在泰国工作。现在,你去“四千美岛”上任何一个村子,都会发现村子里只剩下照顧小孩的老人。
  薄雾笼罩着瀑布,急流的巨大轰响几乎让置身于瀑布的人无法交流——它的冲击力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两倍。年轻的老挝渔民Samnieng时常要冒这种极大的危险,只为捕到两三公斤鱼。他跟着父辈的足迹,在瀑布急流中劳作,即使鱼变得越来越少。弟弟Sian因为腿脚不便只能由妻子代他去捕鱼。“第一次走在吊索上,我两腿发软,几乎动弹不得。”Sian说,“如果不捕鱼了,我们也不知道能做什么。”Sian和妻子惟一的愿望就是他们的女儿能去曼谷工作。
  没人知道,这些挣扎在凶猛湄公河中的渔民会有怎样的未来,而湄公河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惟一确定的是,修筑大坝、渔业开采、栖息地破坏,经济发展背后潜藏的是对未来巨大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正一步步逼近老挝、柬埔寨、越南……
其他文献
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的人,不是被捧为“国宝”,就是被称作“大师”。笔者看了常常暗自窃笑,这些人实在是孤陋寡闻,没见识过真正的“国宝”和大师。余生也晚,但有幸在十年浩劫后进入大学,仍得以亲聆了不少大师的教诲,其中印象最深的则是苏渊雷先生。  苏先生不是一般的学者,而是“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的才子。他平生治学,力主融通,批判综合,兼收并蓄,熔文史哲于一炉。其中《名理新论》被太虚法
2007年9月10日,天涯笑眯眯地说要带我去见未来的婆婆。我听天涯讲过他妈妈的一些事情,知道她身体不好,在床上躺了十几年了。到了楼下,我开始头皮发麻。两年来,我曾无数次站在这里等天涯,因为他拒绝让我和他妈妈相见,说,“或许你见了她,我们就要分手了。”  此刻,天涯紧紧握住我的手,推开门。“是天涯和筝筝吗?”里面传来响亮的声音。天涯拉着我走进一个小房间,我看到一位老人,身材瘦小,静静地坐在靠背椅上,
天气越来越热,秦彦军知道又要上山了。  他是吉林省敦化市王牛沟林场的农民,承包了林场6公顷红松果林,打松子是每年最重头的农活。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唐朝诗人韦应物笔下的松林是幽静而美好的,但对于采松子的農民来说,山里的劳作却是危险而辛苦的。  长白山山脉松树大多百年以上,要登上十几米高的松树,秦彦军得穿上土制的“脚扎子”。他们把铁棍子一头磨得锐利无比,然后绑在小
一次山体崩塌事件,让这个1870人的村庄一下子减员了近70人    每个月的9号是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政府所在的幸福村最热闹的日子,这一天周围乡里的大约4000村民都要来商贸街赶集,交电费。    而2009年6月9日,这一天比往常更加忙碌,短短的一条小街上人声鼎沸,过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有用箩筐背着小孩来赶集的,有开着农用车交换农作物的,而更多的则是从外面来的车。  街道两旁这个时候已经停满了各色车
在地下铁,我感到我是一群人。身体里不断有人争吵议论,七嘴八舌  我想叫喊,嗓子里火辣辣的。我想趴在铁道上,踢打铁轨的卷锈。我感到我是一群人  身体里拥挤不堪的喧响,好像有人上车  有人下车,一辆地铁迎面开来,另一辆从我的身体里呼啸而出。你知道的,在地下铁  那一个个陌生而熟悉的表情里有他们全部的过去,解释早已成为一次多余的心跳  不用身体而用思想出汗的人进入了白领,还有那些待业的打工的无所事事的 
孙正平有一个叫得更响的名头儿:孙开闭。由他来解说开幕式或闭幕式几乎成了一种定式    在中央电视台,孙正平的辈分是“哥”,三四十岁的叫他孙哥,二三十岁的也称他孙哥。“体育新闻部有个小伙子,他父亲年轻时和我一起在山西插队,我们是以哥们儿相称,可他儿子见了我,也叫我孙哥。”   孙正平还有一个叫得更响的名头儿:孙开闭。  从198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至今27年,“没有我没有参与过解说的体育大赛”。孙正
“变形金刚”,我想到当年的“鸦片战争”。“金刚”与“鸦片”不同,它没有毒害性,更没有以炮火为媒介。不过两者也有一点相似,“鸦片”从中国换走了白银,“金刚”使中国流失了那么不容易得来的外汇……      31岁的申丰恺的生活像他所迷恋的变形金刚那般经常“变形”。早上出家门时,他是济南市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好好休息了。济南在为全运会做准备,门牌都得换新的,这让申丰恺比较忙。晚上,回到
荷包瘪了?  那就回家吧!    家?多长时间没回了,有的一两年,有的五六年,甚至有的超过十年。这是无数珠三角农民工的生活写照。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寒冬,让他们卷起铺盖,奔向暌违已久的家乡和父母。这一场取暖之旅,拉近了本已疏远的亲情,让人重新审视家庭的价值。  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农村。  31岁的傅小筝第一次在一个月里如此密集地看见丈夫。在她的月历牌上,红星的数目第一次压倒了红叉。她万万没想到,一
美国的高等教育有着如此大的规模,对市场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如此容易地就能接受正经的教育,为什么还要买文凭呢?这一点是唐骏们最难解释的    美国的四类大学    “打工皇帝”唐骏博士学位造假之说,被方舟子揭出后顿成新闻热点。如今,出版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中信出版社已经发布“勘误更正”,声称唐骏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毕业于加州理工大学。他拿出来的文凭,是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但是,这一西太平洋大学的
冒险少年的蜕变    2010年5月20日,克莱格文特尔(Craig Venter)宣布成功制造出人造细胞“辛西娅”,引起全球激辩,这个热爱冒险、擅于炒作的科学家,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文特尔认为,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己热爱冒险的天性——这点从小就显现出来了。小时候,他家在铁路的旁边,铁路成了他和伙伴们的冒险场所。他们把硬币扔到铁路上,让来往的火车把上面的数字压平,或是在火车到来之前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