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商事调解法治化的思考

来源 :法律适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事争议解决方式中的调解具有便捷、低成本和恢复商业关系等独特优势.实践中国际商事调解协议的执行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国际商事争议采用调解方式解决.《新加坡调解公约》设置国际商事调解协议的执行机制,赋能协议的跨境执行.我国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体系构建中要注重公约对商事调解机制的影响力和引领力,要通过制定专门的商事调解法律和完善民事诉讼法调解执行机制来促进科学合理的商事调解机制精细化落地.
其他文献
澳门的有组织犯罪罪名包括《刑法典》第288条的犯罪集团罪与第6/97/M号法律的黑社会罪,但是立法并未明晰二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规定犯罪集团的构成要件,黑社会的界定过于宽泛,导致司法实务界无所适从,面对可能的有组织犯罪行为,到底是以黑社会还是犯罪集团定罪,无法达成共识.为此,应修改相关立法,明确规定犯罪集团的构成要件,将黑社会界定为一种特别的应该加重处罚的犯罪集团,并且将“组织稳定性”的要求作为黑社会的构成要件明确规定,以区别于普通的犯罪集团.
保证期间的性质之争自诞生之初持续至今,对期间性质的正确认识对于时效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保证期间的制度重构表明了我们应当突破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二分法前见的局限性,认识到保证期间是决定债权人能否取得或者能否行使相应权利的期间.在期间的计算上,法院应当充分尊重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的起算和长短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期间长度为六个月.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在时间先后及制度功能上存在一定的衔接关系,应区分一般保证与连带保证分别
由代持股权造成的股权工商登记信息与实际归属不一致,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引起隐名股东提出执行异议之诉.隐名股东享有的民事权益在实体法上的性质不同,其对名义股东债权人的对抗效果也不同.法院在衡量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债权人的权利保护强度时,通常采用的规则是外观主义原则.但外观主义原则是对实质权利义务关系的例外与背反,其适用必须以具有法律意义的外观事实存在为前提,并且要求隐名股东对此外观事实的形成具有可归责性.应严格按照外观主义原则维护交易安全的主旨,对第三人的范围作限缩性解释.原则上只有善意且无重大过失的交易相对人可
自涉众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爆发以来,涉案资产的管理与处置一直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困扰司法实践的难题.《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出台,为涉案资产提前处置提供了法律依据.涉众型非法集资涉案资产的管理与处置应当充分关注案件本身的特殊性,以人民法院庭前会议为依托,充分利用被告人认罪的前提条件对案件进行分流,构建资产处置提前介入制度;同时,充分借鉴破产管理人制度的优势,创设非法集资涉案资产管理入团队,有效管理涉案资产,为妥善处置涉案财物、尽力追赃挽损,提供良
因申请财产保全错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保全申请人出于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正当目的 ,申请法院保全财产时如果已经尽到了一般人应尽的谨慎合理的注意义务,并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则不应认定申请人存在过错.依据谁主张谁举证之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损害赔偿请求人应就申请保全行为具备一般侵权行为四个构成要件进行充分举证.
虽然我国公司法对关联交易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却也存在着体系上的结构性紊乱和制度构造上的不完善、不合理.文章认为:公司法应当以“关联交易”统一“自我交易”“关联关系”等称谓,并对关联人的范围予以适度补充;关联交易作为一种典型的利益冲突交易属于公司法上受信义务之忠实义务的规制范畴,我国公司法应将关联交易统合在忠实义务制度内予以系统地规范;完善的关联交易制度规则应包括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事前程序审查和事后司法救济.文章建议,可将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提升到公司法中,实现与股东派生诉讼的衔接.同时,法律也需要在忠实义务
2018年7月28日和8月23日,国务院和人社部先后发布决定,取消台港澳人员就业许可和废止《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为港澳台同胞在内地(大陆)就业提供同等待遇,保障其合法权益.但司法领域与之相关的劳动争议案件裁判规则尚未能明确,导致出现了裁判规则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对新政策出台后相关劳动争议案件裁判文书进行分析,梳理了其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统一裁判规则提出建议,期待在下一步出台与《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工作中尽快对该问题予以明确,切实维护港澳台同胞合法权益.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成立,是法院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最主要方式.对再审申请事由是否成立进行审查的再审审查程序已成为事实上的准三审.民事再审申请案件已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各巡回法庭和各省高院受理案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少法院再审审理与再审审查交由不同合议庭评议的做法,以及法释[2015]7号规定中对提审为原则、指令再审为例外不够坚定的用语,导致出现裁定再审率和再审改判率差距过大等问题,应在全国法院推行谁裁谁审模式.再审审查程序的现行规定存在诸多不足,程序设计理念在以当事人主义为主的再审之诉与职权色彩浓厚的审判监督中
股权让与担保作为经判例和学说发展形成的一种非典型担保,信托理论为其效力争议摒除了障碍.股权让与担保涉及内、外部两层法律关系.在对内关系中,担保权人股东权利的行使受到股权让与担保合同和公司意志的双重制约,在确保公正清算的前提下,承认流质条款的效力,可以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债权人暴利防止的价值平衡;在处理外部关系时,涉及善意取得制度和商事外观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从相关法律规则来看,商事外观主义的适用范围存在扩大的趋势,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股权让与担保登记公示制度,以平衡保护让与担保人与第三人的利益.
保单质押是以保险法律关系和质押法律关系为基础构成的复合法律关系结构,兼具独立性和牵连性.其是以保单现金价值请求权为内容的权利质押,《民法典》体系下可归为应收账款质押.保单并非权利凭证,向“质权人”交付保单行为不是保单质权的有效设立方式,应以在国家认可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登记方式设立.保单质权的实行,相较普通权利质权具有特殊性,涉及保险法律关系,应通过相关协议安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现实阻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