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推进,情境导入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中职数学教学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恰当的数学情境导入,可以促进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师生互动增强,达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在情境导入教学中,学生经历置疑提问、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这一系列的过程,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新知识,在发展创造中培养实践能力。本文基于情境导入教学,进行几点简单的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情境导入
0引言
情境导入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生活中真实或熟悉的情境诱导学生进入要学习的课堂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其教学任务的方式,称之为情境导入教学。情境导入教学,能够一开始上课就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于该场景之内,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直观、熟悉的学习环境,利于他们主动地进入到老师所设想的课堂学习节奏之中。目前,情境导入教学作为一种学生和老师都喜欢的教学方式,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1情境导入教学,要能够体现知识的趣味性
因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加上数学这一学科自身的趣味性,老师们在课堂进行数学课程教授时,如果能够借助同学已经获得的专业知识去进行情境创设和导入,不但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其所学的专业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效率。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呈现通常是静态并且抽象的,对于职院生来说及其枯燥,所以就需要把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生动并且易于理解的常识,不但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请教导入教学的时候,要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学生才能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其所学的专业知识。
案例5:《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渔民不知所以地数学,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集合的含义。于是,他请教数学家,“尊敬的先生,请你告诉我,集合是什么?”数学家想了想,他来到渔民的船上,看到渔民撒下渔网,轻轻一拉,许多鱼在网中跳动。数学家非常激动,高兴地告诉渔民:“这就是集合!”
问题1:数学家说的集合是什么?
问题2:网中的大鱼能构成集合吗?
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一个捕鱼现象,就使得抽象的集合变得具体化,同学们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有了清晰的印象。
2情境导入教学,要能够体现知识的生成性
在我们的课题教学中,老师们应当尽力挖掘能激发学生们的认知矛盾或者反映一些数学本质问题的内容,然后进行情境导入,让知识的再生过程得以再现。
案例1:《二元一次方程》情境导入片断
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那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你能说出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吗?
问题3:能否举出二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问题5:由此,你认为咱们刚才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吗?
这是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时设置的情境导入教学,利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类比的方式提出二元一次方程定义。在对比过程中,激发学生认知矛盾,并引导学生在矛盾中思考,认真感受知识的产生原因和过程。
3情境导入教学,要能够体现知识的生活性
我们都知道,数学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服务于生活。学生如果学好数学,就可以帮助他们回答一些迷茫的问题,找到一直没有解决的答案,破解其之前不知道的生活秘密。所以,中职的数学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学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其实一直在大家身边。
案例 2:《函数的应用》情境导入片断
师:我们每天看手机,最常见的app是什么?
生:抖音。
师: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而实体门面租金越来越高,商家们压力越来越大,急需想办法降低成本,于是众多电商平台应运而生。刚开始的时候,电商们的口号是“让人人都有当老板的机会”,让大家伙坐在家里看看电脑就能够赚到钱。接下来,本节课,我们就来体验一下自己当老板的感觉。
(教师投影仪开始投影)假如你是老板,将进价8元的商品按照每件11元的价格出售时一天可卖出100件;如果每提高1元,就将少卖出 3 件。问题来了,你将单价定为几元时每天可以赚得的利润最大?求出该最大利润。
案例 3:《函数的概念》情境导入片断
某一天,你来到一个水果店买哈密瓜,发现价格表上写着: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你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老板说5.1元,一角就不要了,给5元吧。你知道老板是怎么算的吗?是算多了呢,还是真的给你少了一角钱?
案例4:《集合的基本运算》
已知五年级一个班有36人,其中3人有兄弟,3人有姐妹,如何计算这个班里面有多少个独生子女呢?若不能进行计算,是缺少什么条件呢?
其实,只要注意到“有姐妹的人也可能有兄弟”,就能发现,上述条件不充分。为了计算出具体的独生子女,大家还必须知道“有姐妹同时有兄弟”的同学的个数,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4结语
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们如果能够根据恰当的原则进行情境导入,就会使得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会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生成性以及生活性,从而慢慢喜欢上数学,进一步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爱武,何永刚.数学课堂中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5(06):84-85
[2]王文静,郑秋贤.贾斯珀系列——基于情境认知的美国数学学习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08):39-42
[3]张伟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无限的认识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吴霞,1984.11,女,湖南娄底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情境导入
0引言
情境导入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生活中真实或熟悉的情境诱导学生进入要学习的课堂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其教学任务的方式,称之为情境导入教学。情境导入教学,能够一开始上课就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于该场景之内,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直观、熟悉的学习环境,利于他们主动地进入到老师所设想的课堂学习节奏之中。目前,情境导入教学作为一种学生和老师都喜欢的教学方式,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1情境导入教学,要能够体现知识的趣味性
因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加上数学这一学科自身的趣味性,老师们在课堂进行数学课程教授时,如果能够借助同学已经获得的专业知识去进行情境创设和导入,不但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其所学的专业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效率。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呈现通常是静态并且抽象的,对于职院生来说及其枯燥,所以就需要把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生动并且易于理解的常识,不但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请教导入教学的时候,要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学生才能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其所学的专业知识。
案例5:《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渔民不知所以地数学,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集合的含义。于是,他请教数学家,“尊敬的先生,请你告诉我,集合是什么?”数学家想了想,他来到渔民的船上,看到渔民撒下渔网,轻轻一拉,许多鱼在网中跳动。数学家非常激动,高兴地告诉渔民:“这就是集合!”
问题1:数学家说的集合是什么?
问题2:网中的大鱼能构成集合吗?
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一个捕鱼现象,就使得抽象的集合变得具体化,同学们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有了清晰的印象。
2情境导入教学,要能够体现知识的生成性
在我们的课题教学中,老师们应当尽力挖掘能激发学生们的认知矛盾或者反映一些数学本质问题的内容,然后进行情境导入,让知识的再生过程得以再现。
案例1:《二元一次方程》情境导入片断
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那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你能说出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吗?
问题3:能否举出二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问题5:由此,你认为咱们刚才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吗?
这是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时设置的情境导入教学,利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类比的方式提出二元一次方程定义。在对比过程中,激发学生认知矛盾,并引导学生在矛盾中思考,认真感受知识的产生原因和过程。
3情境导入教学,要能够体现知识的生活性
我们都知道,数学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服务于生活。学生如果学好数学,就可以帮助他们回答一些迷茫的问题,找到一直没有解决的答案,破解其之前不知道的生活秘密。所以,中职的数学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学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其实一直在大家身边。
案例 2:《函数的应用》情境导入片断
师:我们每天看手机,最常见的app是什么?
生:抖音。
师: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而实体门面租金越来越高,商家们压力越来越大,急需想办法降低成本,于是众多电商平台应运而生。刚开始的时候,电商们的口号是“让人人都有当老板的机会”,让大家伙坐在家里看看电脑就能够赚到钱。接下来,本节课,我们就来体验一下自己当老板的感觉。
(教师投影仪开始投影)假如你是老板,将进价8元的商品按照每件11元的价格出售时一天可卖出100件;如果每提高1元,就将少卖出 3 件。问题来了,你将单价定为几元时每天可以赚得的利润最大?求出该最大利润。
案例 3:《函数的概念》情境导入片断
某一天,你来到一个水果店买哈密瓜,发现价格表上写着: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你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老板说5.1元,一角就不要了,给5元吧。你知道老板是怎么算的吗?是算多了呢,还是真的给你少了一角钱?
案例4:《集合的基本运算》
已知五年级一个班有36人,其中3人有兄弟,3人有姐妹,如何计算这个班里面有多少个独生子女呢?若不能进行计算,是缺少什么条件呢?
其实,只要注意到“有姐妹的人也可能有兄弟”,就能发现,上述条件不充分。为了计算出具体的独生子女,大家还必须知道“有姐妹同时有兄弟”的同学的个数,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4结语
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们如果能够根据恰当的原则进行情境导入,就会使得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会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生成性以及生活性,从而慢慢喜欢上数学,进一步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爱武,何永刚.数学课堂中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5(06):84-85
[2]王文静,郑秋贤.贾斯珀系列——基于情境认知的美国数学学习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08):39-42
[3]张伟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无限的认识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吴霞,1984.11,女,湖南娄底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