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背根人髓区毁损术治疗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的神经外科治疗方法、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14例,年龄28~72岁,病程8个月-28年;疼痛位于下肢感觉减退和缺失区,为烧灼、压榨或痉挛样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y scale,VAS)8~10分;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肌力下降。14例患者共行脊髓背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毁损术15次。结果随访3个月-3年。6例疼痛消失,5例疼痛明显减轻,停用或少量使用镇痛剂,VAS2~4分;3例疼痛无明显改善。所有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DREZ毁损术对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患者男,21岁.因间断性头痛、头晕10 d,加重伴呕吐1周入院.查体:浅昏迷状态,刺痛能睁眼,两侧瞳孔左右分别为5 mm和3 mm,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减弱.左侧肢体刺痛屈曲定位.右侧肢体肌力Ⅱ级,肌张力减弱.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头颅MRI检查见图1.初步诊断:左额叶巨大占位病,胶质瘤;左颞叶钩回疝.入院后应用甘露醇及激素治疗.瞳孔一度回缩至正常,但很怏再次出现散大.昏
期刊
患者女性,22岁.间断性头痛、头晕伴多饮多尿2个月.头部CT示:额部偏右大片状低密度影,其内伴条、点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MRI示:右侧额部见一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大小约5 cm×6 cm×6 cm,呈不均匀强化,与周围脑组织边界相对较清楚(图1).行右额开颅肿瘤切除术,见肿瘤位于右侧额叶前内下方向脑外生长,边界清楚,经大脑镰下方向左侧额部发展.肿瘤呈黄色,实性,质地较软,供血一般。
期刊
颅内病变目前的治疗主要靠手术切除,术中定位至关重要,术中B超可以帮助术者很好地定位颅内病变,提高颅内病变的全切率[1-5].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术中B超引导下行颅内病变显微手术23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结合临床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患者痫性放电的传导部位、时间和相应的临床症状变化.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确诊为颞叶癫痫并行颅内电极埋置检查的48例患者的颅内电极脑电图和发作期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在双侧海马放置的针状电极和颢叶、额叶等放置的条状皮层电极,找出发作起源部位、早期传导部位、传导时间及发作起始症状和传导后症状.结果 共记录126次临床癫痫发作,105次记录到传导部位,其中同侧颢叶内传
血管母细胞瘤足颅内良性肿瘤,将其彻底切除可做到根治.但是,发生于脑干的血管母细胞瘤较难处理[1].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显微外科方法切除的12例脑干背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提高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
期刊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发展迅速,具有微侵袭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临床治疗动脉瘤的重要手段[1].作者在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开展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22例病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期刊
目前对颅内动脉瘤(ICA)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知之不详.ICA的发病过程可能是一个多因素过程.在动脉分叉或弯曲部位,长期高血流应力的作用导致动脉壁发生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退变,抗张性能下降,形成动脉瘤[1]。
期刊
胶质母细胞瘤(GBM)恶性程度极高、预后不佳,尽管目前有手术、放疗、化疗或其组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也仅为12个月左右。
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自1985年2月创刊,1993年由季刊成为双月刊,在2004年创刊20周年之际获准于2005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载文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现将2004-2008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刊载基会资助论义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期刊
哑铃形肿瘤因经椎间孔在椎管内外生长,肿瘤与胸腔、腹腔及颈椎等重要结构相邻,单一入路难以全部切除,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们采用联合人路一期手术显微切除椎管哑铃形肿瘤1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