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相看粗大明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巧、细、润……当我们欣赏一件古代玉器时,往往不会吝啬这些美好的字眼。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历朝历代的古玉中,惟独在玉雕业开始兴盛、各类治玉工具和技艺基本成熟的大明朝,所出玉器却得了一个“粗”字。
  明代玉器到底粗不粗?那要看和谁相比。与其后声名卓著的清代玉器精雕细琢、无微不至的工艺相比,明代玉器在细节工艺的处理上确实粗了许多,“粗大明”的称谓就是被后人这么对比来的。跟最高水平的清代玉器相比,大明的“粗”不寒碜,历朝历代又有谁在“乾隆工”前敢称“细”呢?其实,与此前各朝代相比,虽然制作工艺谈不上达到了极致,但明代玉器也不至于得来“粗”字。公平地说,明代玉器有“粗”的地方,但细品一下,这种“粗”带着十足的明味,有特色。
  粗中有细
  治玉工艺在古籍文献中能够找到记载就是从明代开始的,从记载来看,明代的玉器手工业已经非常成熟了。整体来说,明代玉雕的技术和唐、宋、元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雕琢技巧和风格上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我们可从几个方面去理解一下“粗大明”的“粗”。首先,明代玉器的琢制无论是阴刻线还是镂空琢制,常常会显得粗糙,往往会在玉器上留下明显的砣、钻的痕迹。一些圆雕类器物的阴刻线较多使用了宽厚的砣具,很少用细小的勾砣。一些器物的地子琢制粗糙,打磨欠光洁,暗面、背面等次要部位与正面纹饰相比打磨更是不够精心,或者干脆就不打磨了。这种情况的出现绝不单单是技艺不成熟使然,在民间作坊,商品经济驱动商家追求利益、快速,得尽快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玉需求,程式化的生产模式下,就不得已而要牺牲掉工艺与艺术了。
  比如明代早期的龙纹玉带板,采用浮雕手法琢制。除边框外减地浮雕出穿花游龙纹,无论是龙眼、龙角、龙发还是龙身的各部位,以及周边的花草纹饰,都并不着意于细节的把握,雕琢工艺质朴随意,处处都彰显着“粗”的一面。当然,以今天的审美视角来看,这种粗拙、简约的工艺下也透出了粗犷、凝重、大气的独特魅力。
  同样是玉带板,我们也可以看到大明玉器粗犷与细腻并存的一面。比如明代中晚期的鱼龙花草纹玉带板,多层镂空精雕出鱼龙、花果、海涛、山岩,并衬以卷云锦地,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精巧细腻,与前者的粗糙形成了鲜明对比,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朝代的产物。
  可以看出,明代玉器并非没有精巧细作。在玉带板这类平面片状的器物上,可以说明代玉工将镂雕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能琢制出两层至三层以上的纹饰,有很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特别是明代中后期,采用钻孔穿透碾磨法(俗称锼眼技术),根据纹饰错落统一安排钻孔位置,钻孔后拉丝斜锼,可根据图案锼出多层纹饰。主题图案为一个平面,其下又有图案,组成上下叠置的多层平面,再配合上均匀细密的各类锦地,即表现出了较好的透视关系。这种在琢玉史上罕见的工艺被佳传为“花下压花”、“枝下压枝”。这一以“细”著称的工艺,有力地回击了对明代玉器“粗”的定义。
  此外,大明玉器的“粗”也有器型、体量宽大饱满,琢制技法大刀阔斧、简洁爽直的意味。明代玉器多不深究细节线条的流畅细腻,更多是注重整体的形神生动。比如明代的玉器皿胎体厚重、轮廓饱满,整体比例协调入目,大气、庄重、古朴,但在细节的雕琢上并不拘于小节。又如人物、动物、花卉等器件,外形、体态、枝叶等起伏转折雕琢得非常完整饱满,但五官、毛发、纹脉等细节往往寥寥几笔刻就,心领神会,意到即可。
  明代玉器确有“粗”的一面,但何尝不是一种审美风格呢?虽然局部观赏简约而概括,细节并不深入,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观瞻,反倒呈现出大气、率真的气息。
  文房玩的是“味”
  明代玉器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房制品的大量出现。明代社会处处彰显着浓重的文人化趣味,讲究品位,追求精雅的境界。比如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就是一部大谈养生之道、大讲清玩雅赏的奇书。在这种文化和审美的社会洪流中,与文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文房用具不容含糊,无不要求雅致成趣,玉文房的制作由此得到了皇家贵胄、文人雅士的格外重视。
  关于明代玉文具的记载很多,除了《遵生八笺》外,较为详尽的还有屠隆的《文具雅编》。其中记载的玉文具品种有笔格、笔架、笔筒、笔洗、砚、水中丞、水注、印章、印色池、镇纸、臂搁、贝光等等,并对这些用具有着较为详尽的介绍、品评,由此我们可以想见明人对玉制文房器具的珍爱、重视和考究。
  当然,文房器具的琢制也没有脱离明代琢玉工艺的风格,整体形制考究,细节刻画减省,但气韵上绝不沾染俗气,让人怎么看怎么觉着舒服,觉着雅致。从这一点来说,清代的玉制文房器具虽然工艺精巧,但未免有过于繁复炫技之嫌,特别是对于文房用品的性质而言,对技艺的着重削弱了意境、气韵的把控,喧宾夺主,反倒有点遗憾了。
  对于一件器物来说,工艺的好与坏、粗与精重要,但也不能绝对惟其是从。明代的玉器就是这样,有时候,欣赏明代的玉器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明人的绘画,重的都是意境,品的都是味道。
其他文献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很多时候会经历一个微妙的体验过程。譬如有些东西,或许第一眼看上去,你并不是特别喜欢;甚至比这更糟一些的是,还有人会因为感官体验的不理想从而产生反感情绪。不过,情况也并非一成不变。从无感、排斥到了解、接受,当人们愿意去循序渐进地了解,走向某种事物时,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就与当初截然不同。  从排斥到接受  “当代水墨的收藏也是如此,”北京一位前年开始涉足该门类收藏的
期刊
有种说法很有意思,说是如果将博物馆陈列的某些出土玉器拿出来让人辨认,那么一百个人当中会有一百种不同的声音。这种说法如果笼统地去理解,不免失之偏颇。但倘若将前提只是界定在“某些”这一范围内,则自有其一定的道理。这并不是说不同的声音就能改变博物馆藏品的真实性,而是说那些引发人们思考和争议的藏品,恰恰是我们需要格外去关注和探讨的对象。  有些真品古玉,包括那些出土古玉,与我们的传统思维可能确实存在着严重
期刊
初夏的阳光明媚而不燥热,空气中充斥着清爽的气息。在这样一个悠闲自得的周末上午,本刊记者专程来到了位于北京南城的一轻高级技术学校院内的孟庆东工作室,近距离感受这位中国玉雕大师。  口传心授 不琢不器  孟庆东的玉雕工作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在办公室旁的两间宽敞的工作间里,十几个玉雕工作台井然有序,依次隔开,一些年轻的学徒正聚精会神地坐在台前雕刻着手中的玉件。就是在这里,一件件精美的玉牌、玉坠、玉把件
期刊
玉雕工艺发展到乾隆时期,可以说是对以往历朝历代的工艺来了一次大集结。此时,各种工具已经发展完备,各种技术也已十分成熟,“乾隆工”由此孕育而出。“乾隆工”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从清代及至今日,任何玉雕器件只要沾了“乾隆工”的字眼,就会被高看一眼,身价也会立马倍增,“乾隆a工”已然成了玉雕工艺巅峰的代名词。  何为乾隆工  什么样的玉器才能称作“乾隆工”?这里其实可以包括多种含义。首先就是带有“乾隆年制”
期刊
编者按  沉醉、感悟于中国古代玉雕精蕴,不免对当代玉雕产生了太多憧憬。从落寞到繁荣,从低调到张扬,中国当代玉雕用难以想像的速度走到了今天。当代玉雕有着怎样独特的审美意蕴?什么样的作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当代玉雕的核心价值究竟在哪儿?那我们不妨来听听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秘书长奥岩是怎么解读这些问题的。  当代玉雕行业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玉雕市场越来越兴旺,可以说,这十
期刊
清乾隆 青花加彩梅鹊报喜如意耳扁瓶  尺寸:高28.5厘米  线条优美饱满,釉面亮青平滑,青花亮丽隽美,粉彩亮艳娇嫩,胎釉莹白温润,构图大气疏朗,画工细致认真,堪称乾隆御瓷少见之重器。  清乾隆 青花矾红云龙纹温酒壶  尺寸:高19厘米  “养和堂”款。青花发色清雅明快,矾红妍丽夺目,与莹润如玉的胎釉相互辉映。其造型别出心裁,工艺精绝,上下浑然一体,既得实用之效,又获观赏之美,诚为佳器。  八大专
期刊
那天看央视一套“中国成语大会”的比赛实况,我被精彩的比赛深深吸引住了。中国的成语因其凝炼的文字、固定的结构、蕴含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人文内涵而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千百年来一直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在世界语林中独一无二。而“中国成语大会”的创意之妙,是将整个比赛从出题形式、答题方法,一直到专家点评这一路密集的知识和悬念链到一起呈现给观众,令观众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整个身心都沉浸到了成语所营造的中
期刊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嘉庆皇帝按惯例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围猎,但在北京却发生了“林清之乱”。农民起义领袖林清趁清廷守备松懈之机,率领农民起义军进攻皇宫紫禁城,甚至一度攻入西华门,但最终被二阿哥旻宁率领的清军镇压。由于旻宁的神勇表现,事后被嘉庆皇帝晋封为智亲王,并被选定为接班人,即后来的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即位之后,在圆明园内修建了一处江南园林风格的书斋,四周翠竹环抱,取名为“嶰竹居”。据《汉
期刊
古人治玉讲究一个『攻』字。  要做好这个字不容易,不仅要有利器,也要有力气,更要用上一些智谋和机巧。一块美玉的雕制成功,就如同打下了一场硬仗。看着古人留给我们的众多玉雕佳作,不免对这个『攻』字产生敬意。  鉴玉、藏玉也要讲一个『攻』字。能辨玉识料,也要能玩工赏技,更要能看透其灵魂,感悟其中的文化韵味。赏玉是一门综合之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耐心攻克。  还在偏执地追逐玉料吗?想想古人说过的话吧,『
期刊
元亡明兴,人们都倾向于对传统的延续和继承,并着手恢复了多种荒颓许久的汉民族传统典章文化,在古人心目中地位一向崇高的玉器再次得到了高度重视,玉雕业由此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通道。  明代中后期,江南经济高速发展,商品经济、手工业发展势头旺盛,在苏州等地形成了蔚为繁盛的治玉中心,与当时京城玉雕业南北呼应。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清代,并在乾隆一朝臻于鼎盛。  清代帝王比起明代来,对玉器更是推崇有加,大力提倡并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