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随访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随访治疗5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4,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前 6 min 步行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 6 min 步行试验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7,P<0.05)。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性的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依从性; 心功能
  近年来我国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1],而CHF多发于老年人,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个数值还会继续增长。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上的重点研究,本院护理部研究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0~85岁,平均(62±6.8)岁,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 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9 例,Ⅱ级19例,Ⅲ级2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 例,年龄52~88岁,平均(61±6.9)岁,心功能分级:Ⅰ级8 例,Ⅱ级18 例,Ⅲ级2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具体为:(1)健康指导,可以给心力衰竭患者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心力衰竭发病的诱因、症状、治疗及预防和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家属明确心衰长期合理用药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2)心理干预,用关爱和耐心仔细倾听患者诉说病情和症状,帮助患者克,服焦虑心理;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要鼓励患者,让他们提高其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3)行为干预,适当的指出和却说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合理膳食,避免受凉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尽量控制和避免情绪激动及劳累,适当参加轻微的体育锻炼,坚持服药。(4)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并作记录,定期与医生沟通,以便随时调整药物剂量和药物选择。
  1.3 观察指标 随访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变化。治疗依从性评价标准要求:完全依从,即治疗过程中严格遵照医嘱执行,坚持规范治疗者; 一般依从,即治疗过程中基本遵照医嘱执行,但偶有不规范者; 不能依从,即治疗过程中时常不遵照医嘱,不能坚持或中断治疗者。心功能的评价采用 6 min 步行试验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比较 随访治疗5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4,P<0.05),满意度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7,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的比较 两组于治疗前 6 min 步行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 6 min 步行试验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反复发作、持续性心脏损害、病程较长且病死率高和预后差的一种疾病,患者不阶段的用药,一旦病情加重就会反复多次的住院,服药及住院不仅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本身需要长期规律用药,这种反差也造成了慢性心力衰竭成为一种难治病和社会病。许多 CHF 患者不能以乐观、平和的态度对待疾病,不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这样就会消极对待治疗,从而降低治疗的效果,引起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预后不良。
  近些年来,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引起了重视,也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用,其效果较好[2-11]。本次研究按照本院情况实施了自己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随访治疗5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4,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前 6 min 步行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5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 6 min 步行试验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7,P<0.05)。
  综上所述,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满意度,很好地减少了医患纠纷问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红, 葛均波. 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 2(1): 1-5.
  [2] 黄曙华.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11): 1899-1900.
  [3] 莫伟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34): 71-72.
  [4] 曾秋容.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0, 10(28): 57-58.
  [5] 曾志芸.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3): 335-336.
  [6] 尹红.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0, (7): 18-19.
  [7] 杨秀梅.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 , 2012, 28(14): 2199-2200.
  [8] 张玉燕. 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5): 379-380.
  [9] 杨文笔.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 吉林医学, 2012, 33(5):1064-1065.
  [10] 金琳, 宋蕾, 姜风华.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11):1623-1625.
  [11] 谭细连. 60 例 ICU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J]. 吉林医学, 2012, 33(14):3106-3107.
  (收稿日期:2012-11-15) (本文编辑:车艳)
其他文献
以构像理论(imagetheory)的研究范式为基础,采用实验室模拟实验的方法检验人力资源招聘决策的接纳策略和排除策略的存在,讨论不同策略的启用机制。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在人力资源招
略阳电厂1号发电机励磁回路存在严重的两点接地现象,通过各种试验手段,查清了故障点和缺陷的严重程度。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全过程地监督试验,使该问题得到了完满解决。
目的: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远期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重度痔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行PPH术,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对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蒲城电厂1号机组是罗马尼亚进口的330MW汽轮发电机组,投运仅1300小时就发生了电励连接轴断裂故障,本文从轴的材质状况和断裂机理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分析,掌握了用钢情况,搞清了断
目的:了解闽西地区相关流域水体污染情况,观察服用矿区暴露饮用水是否会增加闽西地区居民胃癌的发病率。方法:调查闽西地区相关流域水体污染情况,以及调查2005—2009年闽西地区居
根据学者喻国明和郑丽勇的传媒影响力理论和学者黄希庭的价值观体系理论,自编问卷,对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的1998名在校医学生展开调查,实证研究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的
用相量分析电压互感器Y0/Y0/△的二次及开口三角形辅助绕组,在正常运行及被保护线路出口处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时,各相序电压相位变化规律和线路电流互感器二次各相序电流相位变化的相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对CT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CT检查结果显示,共71个部位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12个为Ⅰ期,25个为Ⅱ期,34个为Ⅲ期,因患者都为高龄,故均进行手术治疗,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均符合CT表现
跨期决策是指个体对不同时间点上的收益或损失进行的权衡和选择。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着重探讨了个人幸福感对跨期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幸福感对跨期选择行为有显著
介绍BG-13B型零序功率继电器校验及正确接入系统的情况,提出了以+UAN为参量作向量分析及进行判接线正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