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设计的文化功能解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的服饰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可以说,服饰设计的过程也是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几个比较典型的服饰制度,来解读服饰设计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功能。
  关键词:文化交融 色衣制 礼仪典制 配饰 象征寓意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服饰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仅起着遮体、护体的作用,还有美化和标志的作用,服饰既是实用的艺术,也是审美的艺术。服饰设计从物质上看,包括了材料、样式、色彩、纹饰四种要素;从理论上分析,涉及到了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民俗学、工程学等诸多学科。服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从材料、观念、设计、制作、审美等各个方面发展和创新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社会风貌。
  中国服饰历史悠久,据《五经要义》、《说文解字》等史料记载,服装的产生距今最少也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了,各个朝代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装款式。
  一 民族服饰的交融与军服改革
  每一个民族的服饰的形成,都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果,其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
  战国时期,汉人服饰较前朝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比较重要的变化则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由于以游牧生活为主,为了便于马上驰骋,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服有较大差异。
  当时,各诸侯国相继改革以图强,在变法改革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显著,而在军事上的改革却以赵武灵王为代表。赵国地处北方,与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接壤。这些少数民族经常南侵,直接威胁到了赵国的安全。公元前326年,12岁的赵武灵王继位,当时的赵国四面都是强敌环视,而国土中间还有白狄族建立的中山国,使其国土分裂为以邯郸和代郡为中心的两大块。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亲率大军进攻中山国,却被打得节节败退。在攻打中山时,燕人也乘机夹击,但也被中山国的军队打败。中山一个小国能够同时抗击两个大国的进攻,而且还能取胜,这给了赵武灵王很大的震动。
  赵武灵王发现,赵军的最大的毛病就是行动不便。战车在山地作战基本没有用,步兵长袍大袖,外裹重甲,不够灵活,而传统的深衣戎服又不便骑马。为此,赵武灵王开始进行服装改革,学习马背上的胡人的着装方式,并以国君的身份带头穿上紧身窄袖、长裤皮靴的胡服,骑跨在马上来去如风,并向全国下达胡服令,教民骑射,终于在全国推广了便于骑射的胡服。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公元前306年起,赵武灵王亲率骑兵,消灭了中山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唯一可以与秦国抗衡的大国。可以说,改良后便捷的军服为赵国的胜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赵武灵王则是中国服饰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一位军服设计的改革者。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能反映出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服饰上的交流与借鉴,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如新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这种状况更为明显。所以说,服饰的交流、发展、变迁的轨迹就是文化发展的轨迹,其中包括了宗教、艺术、科学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为后人考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二 唐代色衣制与礼仪典制
  台湾学者王关仕在《仪礼服饰考辨》序言中指出:服饰之事虽微,然而属历代礼仪典制之所系。统治者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把人分成了尊卑贵贱各类,促使服饰也开始相应形成一定的制度,使服饰制度与礼仪、官制结合在一起,成为体现礼仪典制的一种符号。
  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步完善的时期,这时候与服饰有关的文字记载十分多见。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反映在服饰上,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2000年封建社会之中。本来很普通的服装,只是经由不同的质料、颜色及花饰就划分了人的等级和贵贱。丝绸价值昂贵,有地位和身份的人才有可能穿戴,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衫,称为“布衣”。
  约从唐朝开始,黄袍成了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了帝位,该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天子着黄色袍衫,其余分别为紫、绯、绿、青四个颜色,以示尊卑等级。唐代的官用服饰主要为圆领窄袖袍衫,袍衫用织有暗花的料子制成,初与隋朝相同,后在袍服下部施一道横,名为衫。其用色曾有明确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为绯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宋人欧阳修、宋祁所著《新唐书》载:“车服唐初受命,车、服皆因隋旧。武德四年,始著车舆、衣服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明确了官服颜色的等级。
  后来又明确规定:“……其后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带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带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石带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七。”
  这样的规定在后来根据当时的要求做了局部调整。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敕八品九品着碧色;总章元年规定非皇帝不得着黄色;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敕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石带;庶人并铜铁带。《唐会要》文明元年诏:“八品以上旧服青者,改为碧”。……
  武则天当朝时曾经颁赐一种新的服装,即在不同职别的官员袍上绣以不同的纹样,名叫绣袍,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这种以禽兽纹样区别文武官员的品级,应说是明清时期补子的滥觞。此规定从服饰上不仅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秩序,而且还暗示了文官应该儒雅、武官应该勇猛的性格特征。
  裤褶服在唐代被定为朝见皇帝时的衣服,开元以来更为盛行,其式样与汉魏时期略同,只是在服色和面料上有所不同:三品以上为紫,五品以上为绯,七品以上为绿,九品以上为碧。面料也有所分别:五品以上用细纹及罗,六品以下用小绫。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朝代,在服饰方面也空前繁荣,尤其是女装,表现出“无所顾忌的引进和吸收”,反映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频繁。尽管如此,体现数千年流传下来的等级制度的条文庞杂、章规繁缛的色衣制依然盛行,甚至超过了历代,表现出传统礼仪文化的不可动摇性。
  服装本来是一种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但在服装发展的历史中,历代的服饰设计都用颜色、质地以及佩饰体现出多种等级和地位,传达出了统治者希望用严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安定天下的目的。因此,服装制度中的各种礼制也是当朝立政的基础之一。服饰的色彩作为一种媒介,以最直观的形态传达着关于一个人的时代、民族、性别、社会地位等信息。
  即使在民主化的今天,如何着装、如何配色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表现。比如在正式场合,各国官员虽然没有标准的制式服装,但是深色的西装基本上是最常见的着装方式,如果穿着牛仔服装或者其他颜色鲜艳的便装,则会被认为“不搭调”,给人不懂礼仪的印象。
  所以,服饰的设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设计者的重要议题,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观念和经验赋予色彩以不同的意义。
  三 清代官服设计的象征寓意
  清代因为是满族人执政,所以礼服较之明代有不少变化。比如,明代只是礼服使用纽扣,满人入关后开始普遍使用纽扣。明代以前衣领大多是交领、对领和圆领,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对缝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具意义的变化就是帽子与补子。
  1 帽子
  明代的礼服是乌纱帽,而清代为顶戴花翎制度。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分两种:一为圆形暖帽,一为无檐的凉帽。圆形暖帽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等色。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檐的凉帽为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编制,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上缀红缨顶珠。
  清代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地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分为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等级秩序的标志,被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轻者革职,重者问罪。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以染成蓝色的鸟羽毛所作,无眼,常赐予六品以下和在皇宫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
  在中国古代,宝石的珍贵不必赘述,用于达官贵人的装饰也毫不奇怪。蓝翎的使用则充分显示了服饰中的象征意义。崇德年间,皇太极就认为:“服制是立国之经,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不能改变国初之制。”这个以“骑射为业”的国家同样重视对武士的奖励,以生性好斗、至死不却的鸟的羽毛作为武士的标志,显示武士的英勇。有资格享戴花翎的王公贵族们,要在10岁时,经过必要的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能戴用。
  2 补子
  清代宫廷中礼服中的官员吉服规定,文武官一品至九品的夫人所着补服随夫官阶,补子的形制为方形,用金丝线绣成,以体现封建王朝的衣冠之治。有补子的衣服又称补服,就是在褂子的前胸和后背各缀上一块布称为补子,绣上不同的飞禽走兽表示官职差别,补服最早出现在明初朱元璋时期。因为清朝官服穿的是对襟衣服,前面有纽扣,所以前胸的“补子”是由两片组成。补子的画面内容为:
  文官:一品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鸡敕;八品绣鹌鹑;九品及未入流的绣练雀。
  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花木鸟兽都有和人的道德品质相类似的特征,从而采取象征等方法把动物加以人格化。例如补子上的鹤,寓意德、寿、雅、逸的品质和超凡的人格魅力,所以作为文官之首。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神物,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狮子为百兽之王,是神圣、正义和不可战胜的象征,在古代中国有广泛的运用。
  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是封建帝王巩固自己统治的表示,有相当的象征寓意,也颇具有服装设计的创新意义。
  四 结束语
  服饰设计是人类特有的成果,人类社会从原始时期到现代文明,衣冠的作用不仅在于遮身暖体和美观,更是将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等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成了服饰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服饰制度都是政治的一部分,从更深刻的层面来看,服饰是统治者的一个工具,是限定个人社会语言、伦理规范的手段。
  虽然现代社会极其开放和宽容,但并不是表示可以完全抛弃传统的服饰文化,各国、各民族依然在强调本民族服饰的特色,并作为本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虽然随着封建王朝的告终而结束了它的历程,但在服装设计中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寓意是当代设计取之不尽的宝裤,其中的纽扣、补子衣领等造型和纹样,被世界各国的设计师广泛借鉴并应用于当代服装设计中,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正如人们所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基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的设计,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 王鸣:《服装图案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2] 李莉婷:《服装色彩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
   [3]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4] 袁仄:《服装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版。
   [5] 叶立诚:《服饰美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于宵,女,1963—,四川成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
其他文献
吉林正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3年初,是以房地产开发为先导,以商业为基础,以农业为龙头,兼营物业、餐饮业、对外贸易及投资等多种行业为补充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总部设在吉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实施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德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
一、打开遥控器电池盒,用万用表10V档测两节电池电压是否在3V左右。再测集成块电源脚与地的电压(一般集成块缺口两端脚为+、-极)是否与电源电压相等,否则检查电源线、线路板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应对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培育新时期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就是落实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品德;发挥;德育功能  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应对当前各种
1月3日,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我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情况时指出,去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是做好重庆工作的总遵循,全市上
厚壁球墨铸铁件最新的技术进展,满足了设备不断提高的要求.风力发电设备的标准规定,厚壁球铸件要达到薄断面铸件的机械性能.厚壁球铁件(铸件厚壁大于2英寸或51mm)出现一个特
从家庭走进职业场、社交圈;从厨房走进餐厅到酒会、宴会以及各种时尚聚会,女人,就这样与酒名正言顺的相遇、相知、相爱。 From the family into the career field, social c
吃素食主要是指以吃蔬菜为主。吃菜,这听起来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如果吃得不科学,也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那么,蔬菜怎么吃才是科学、健康的呢?一要多吃新鲜蔬菜。新
(一)现状·问题目前我市个体私营企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特点:(1)速度明显加快。至1993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3040户,从业人员80104人,自有资金18124万元,生产总
青铜文化,铸件留存;甲骨文、金文、蒙、藏维、彝等文,传承"识文断字"启"人文之蒙"的理念.它融入炎黄子孙血脉里,形成民族的思维、审美、感情表达的方式.留存于世界近百万青铜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