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美妙夏天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是一年之中一个别样的季节,她不如春天那么轻柔,亦不如秋天那般凉爽,但是,她那么美丽,这种美,是那么与众不同,也是那么别致……熏熏然和风中,“百花过尽绿成荫”,窗外银杏树的叶子清明只是嫩芽,到了立夏,已经展开叶形,像一把把小巧玲珑的芭蕉扇,在渐渐温热起来的风中摇曳。河岸的几株垂柳,散尽了柳絮,柳叶密密地垂着,风起时,才见些疏落。院子里的美人蕉总算适时而开,在一片墨绿中呈现着淡淡的橘黄,无言地忠诚地呼应着立夏。
  最能体会夏天之美的,当数那些多情的诗人。最早描写夏天的诗句,出现在《诗经》中:“四月维夏,六月徂。”“暑”意思是说,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写的《读〈山海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描写了夏天房前屋后草木十分茂盛的样子。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在《游赤石进帆海》中,这样描写夏天:“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读来颇感清新。隋代的杨广虽然是个亡国皇帝,但有一首写夏天的诗,写得极好:“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出了夏季傍晚日落、月升、乘凉的美景。
  在唐宋时代,描写夏天的诗词不仅多,而且还有特色。唐代诗人高骈有一首《山亭夏日》这样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请看,他笔下的夏日是多么美好啊:绿树阴浓,满院蔷薇,随风飘香;这时坐在池塘边,看着那池塘中亭台楼阁的倒影,耳畔响起微风吹动水晶帘的声音,真乃神仙境界也!和高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诗人笔下有花草树木,有曲水小径,有飞鹭鸣蛙,有动有静,有水有陆,有草有花,而这一切都在诗人的家中——放翁家,时当初夏,诗人触景生情,必然会有好诗。南宋诗人陆游的《立夏》诗句“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就像一幅乡村写生图,淡淡的笔墨描绘出进入立夏的情景。一树一树素雅的槐花,阵阵袭人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衬托出乡村五月诗意的美。
  在描写夏天的诗文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很有特色:“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请看,诗人笔下,有清风、明月、惊鹊、鸣蝉;有小山、茅店、社林、溪桥……多么像一幅美丽的夏夜山村风景画,令人读了浮想联翩,美不胜收。
  有的人不喜欢夏天,认为夏天炎热,但是这在有些诗人眼里是那样乐观而浪漫。秦观就认为:“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李昂则喜欢夏天的昼长:“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杜甫则更喜欢夏日的杨花和莲叶:“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春去夏来,李商隐并不留恋春天:“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试想,如果没有夏天,我们就看不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美景,就很难体会到“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蒼”(戴叔伦)的幽静;如果没有夏天,我们就见识不到“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的奇观;就很难想象“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的美妙。

  更有趣的是一些夏天的风俗,立夏这天,家乡的女孩子最热衷的是往头上插满花。那是一种绿叶子的小白花,清香扑鼻,我们都叫它木香花。不光女孩子戴,有些男孩子也附庸风雅,胸前别着几枝。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甚至大妈老太太们在这一天多多少少都在头上插些花草。于是,田野上、小河边到处飞扬着芳香,空气里充盈着说不出来的鲜活气。
  有的地方还有一种风俗,那就是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立夏“称人”的操作有两类。一类是在户外进行,悬秤于大树,大多是给男人、小孩称量,男人们都大大咧咧地脱掉衣服,只剩一条短裤,小孩连短裤都不穿,光溜溜的;另一类则是在户内进行,悬秤于屋梁,由妇女们互相称量,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羞羞答答的,你推我让好半天才脱下外衣,露出或苗条或婀娜的身段。大家品肥论瘦,嘻哈打趣,似闺中游戏。蔡云《吴觎》诗有证:“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其他文献
随着党政信息越来越多地进入各级领导决策,基层上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基层信息人员,在上报信息前,必须要做好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工作,至少要
【真题回放】  写作。  题目:真的不容易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命题解读】  2018年上海中考作文延续了历年大气、简洁、开放的命题趋势。题目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引导考生写真事、抒真情,反思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经历。  “真的不容易”中,“真的”可理解为“不容易”的程度很高,不是一般的“不容易”,也可理解为一开始不认为、不知道“不容易
期刊
清晨,萬物的轮廓都化在一场浓雾之中了,若隐若现,如水的车辆也都将身影藏于其中,一切仿佛都不复存在。路上的行人个个戴起了口罩,一丝一缕的白雾也轻轻地牵出了我的回忆。  也是这样一个雾天,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外婆带着年幼的我去买早点。外婆大步走在前面,我迈着小碎步紧跟其后,生怕走丢了。一阵寒风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加快了脚步,面前的外婆却忽然放慢了脚步,转过身来,握住了我的手,“哎呀,你的手怎么这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了具体的阐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就给语文实践活动中情境教学提出了语用情境真实化的要求。真实化的情境式教学就是在遵循认知过程维度的前提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神圣之地。  【关键词】情境教学;语文核心素养;认知维度;
感?怀rn⊙⊙李清照rn??rn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寒窗败几无书
期刊
摘要:记叙文素材使用往往容易边际效用递减,如何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需要不断输入新鲜血液,让故事更新颖,别出心裁;此外,小事的叙述要充满感情,融入日常生活中来感动人;最后,撷取生活中被忽视的细节,拨云见日,让文章更真实。  关键词:记叙文;素材;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其实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主要是指该物品在具体合理使用时可能产生的最小效用。实际上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记叙文素材使用方面,主要指素材核心要
期刊
上海市秘书学会下属的速记电脑录入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12月29日在上海紫景门电子城召开成立大会,上海市秘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佳教授、上海市秘书学会教卫专业委员
“一字师”这一用语早已有之,即更正一字之误可为师。历史上有许多文人作文赋诗的 “一字师”轶事,千古流传成为美谈。  唐朝和尚齐己喜欢作诗,写了首题为《早梅》的诗,其中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一天,他遇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就取出这首诗来请教,郑谷看罢建议将诗中“数枝”改为“一枝”。改后的“一枝”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独放,刻画出早梅
期刊
百姓古今談  “百姓”是古今常用的词,但是古、今的“百姓”含义是有区别的。下面就谈谈古、今“百姓”的区别。  古今的“百姓”,有一个相同的义项:民众,人民,是名词。例如:①《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扶苏因为多次劝诫秦始皇,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②杨
期刊
Background:With the improved overall survival(O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 patients,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of life(Qo L) is increasingly being reco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