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消逝中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a_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的农机耕介入后,耕种工作省时省力,效果又好,那些记忆中的影像已经渐行渐远,那些辛苦的日子却定格在往昔的岁月里。那时候尽管非常辛苦,但那种开拓的遒劲和阳刚的壮美却是实实在在的,我相信,作为一个农耕图景符号,它们会被一代人牢牢保留在记忆的仓库里。


耧车

  木犁
  巴里坤是个让人心怀梦想的地方,那些活生生的过往,对于这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情结。比如犁铧的厚实笨重依旧活跃在我的脑子里,父辈们扶着犁铧一步一步蹒跚着在黄土地上缓慢而行,走到田地终点又回过头来重新开始。
  那时,村里有个叫狗蛋的小伙,性子急、脾气暴、力气也大,犁地时总爱跟牛过不去,牛也不示弱,喘着粗气拉上犁铧满地乱跑,好像不服气,专门跟他作对似的。他即费力又生气,终究没能把两头牛制服。其他人也趁机停下来看热闹,并大声叫喊:“狗蛋,我要是你,就自己套上拉犁,把牛放了。”这话无疑是火上浇油,狗蛋丢了面子,更加气急败坏,眼睛瞪得跟牛眼一般大,一边骂牛一边继续扶犁驯牛。
  狗蛋扶着的犁是木制的,有两根木柄,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用来扶手掌握方向,前面的一根可拴绳牵引。犁铧尖原来是木制的,后来安装了用生铁铸的三角形,叫犁铧。这种犁,有的是一匹马拉,有的是两头牛拉。两头牛拉的就叫“二牛抬杠”。
  “二牛抬杠”的历史很悠久。据史料记载,2 000多年以前西汉就有农具图谱,木犁可疏松土层,为播种打好基础。那时中国农民制造的木犁,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敦煌千佛洞北魏时期的洞窟中,就绘有“二牛抬杠”犁耕的壁画,唐代史书中也有记载。基本构造就是一张犁套两头牛,牛脖子上架一根有两个小弯的横木,巴里坤大河人叫“档格子”,档格子搭在牛脖子上,中间用结实的绳子扣紧,叫“阳扣子”。木制犁辕用“犁栓子”挂在“阳扣子”上,人扶着犁头赶着牛拉犁往前走。两头牛的头用绳子连起来,一头走在犁沟边上,一头走在犁沟里面,犁铧正好犁在沟边上,就这样来来回回把地犁完。调教牛最费劲,没套过犁不听话,拉着犁铧满地跑,有时真能把人气哭又气笑。能把牛使唤顺当,乖乖地在犁沟里走,不是一件容易事。
  牛套上犁铧低着头,蹄子深深陷进泥土里,喘着粗气,一步一步使劲拉,到田地尽头,扶犁的人就提起犁铧走几步,重新开始下一个来回。秋收后、春播前,两头牛牵引着笨重的犁铧,把个平展的土地翻得沟壑纵横,草根暴露后也成飘零的枯枝。
  那年月犁地,费时费力还有很多规矩要遵守,不是想哪里开犁就在哪。第一铧犁,先从条田的低处划开第一道口子,这样才能把地犁平,不然,还得人工平整高低不平的沟沟坎坎。哪像农业发展如此凶猛的当下,比如1654型大马力拖拉机一个小时就能犁20亩左右,相当于一队牛10天的工作量。大型联合整地机更厉害,一次就完成平整、打磨、收地保墒,一身铁疙瘩铸就的庞然大物,那是开天辟地的祖先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神物和神速啊。
  至今想起来那沉闷的阵势,既是苦难年华,又是纯真岁月!如果人生路上有踟蹰、郁闷、烦恼,有想不通、看不透的,不妨瞅它一眼,也许,天大的事也能瞬间释然!
  木耙
  有句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说实话,如果你不在农村,不要说分清各种农具的用途和名字,能搞清楚韭菜和麦苗的区别就算不错了。村庄的符号五花八门,没有实践真搞不懂。
  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村庄,可惜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农家子女。即使我骨子里有浓得化不开的乡村情结,对有些农具的认识还是很含糊的,感觉很惭愧,比如,耙子和木耙,曾经就分不清它们的用途。
  耙子形似“T”,竖的一端安装长木把,横着的一端装有木齿或铁齿的手工用农具。铁齿或木齿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粗齿如成人的拇指,细的就是铁丝制作,秋天打草或者打场时,就用这个耙子收拢牧草或秸秆,比较轻巧。而这里要说的是木耙,是个笨重的大农具,和耙子的用法、样式都不同。


木耙

  每到春耕犁地时,闲置了一个冬天的木耙就派上了用场。
  记得小时候,跟伯父、父亲和大哥去犁地播种,我的任务是捡拾犁出地面的野草根。地犁完后,父亲从毛驴车上搬下木耙,整理好拉绳和夹板子套在马脖子上,伯父家的大哥接过父亲手里的缰绳开始磨地。只见大哥双腿前后分开,稳稳地站在耙床,左手拉着马缰绳,右手拿着鞭子,吆喝着我听不明白的口令,指挥着拉木耙的马,样子很威风。于是,我扔下装野草的筐子,央求哥哥也带我站在木耙上感觉一下。大哥让那马儿停下来,那时,刚上一年级的我不知天高地厚,兴冲冲跑过去站在木耙上,也像大哥那样一手拉缰绳一手扬鞭,结果马一走,我就一个趔趄倒在地上,大哥哈哈大笑,问我,还敢上来吗?
  因为地刚犁过,松软如棉,尽管倒下也不会摔疼,我爬起来又追上去,大哥再次帮我站上去,谁知一走又是一摔,我和大哥都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看我还是不罢休,大哥让我趴到木耙上再试试。我照着大哥说的样子横卧在木耙上,果然稳若板床,柔软而有弹性,几个来回还不过瘾,地都磨完了还问大哥,啥时候还要耙地,还要在木耙上享受稳稳游移。大哥告诉我,耙床上压个重东西是怕地磨不平,如果木耙太轻就白跑趟子了。我回头细细一看,耙齿在细碎的泥土上留下了优美的曲线,大哥不像是在耙地,倒像是琢磨艺术品,把土地打理的平整如毯。看着大哥把挂在耙齿上的野草揪下来,我也顺便观察了一下这个大地的梳子———木耙。
  它是用两根两三米长的结实方木做主要框架,再用三根短方木竖着连接起来成长方形耙床。耙床下面钉了两排半尺多长的耙齿,耙齿是熟铁做的,直径有五六厘米粗,锋利坚硬。这时我才明白:耙地时需要在耙床上压一定重量的东西,是为了让耙齿像梳子一样扎到土壤里,把坚硬的土坷垃拾掇得细细碎碎,便于幼苗破土生长。木耙耙过地以后,还要用红柳条或铁钢丝编的磨耙磨一遍,才能把种子掩埋在土里等待发芽。
其他文献
我们生活的乌鲁木齐,位于雄伟壮阔的天山脚下,用开门见山来形容这座美丽的城市,不仅名副其实,而且还让人平添一种自豪感。实际上因了天山的存在,不但提供了滋养土壤和生命不可或缺的湖泊、溪流,而且还以得天独厚的丰美景致享誉世界。不论高山还是沟壑,不论草原还是森林,所到之处风光无限好,迷恋不思归,仿佛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让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啊。  仅以乌鲁木齐周边而言,阜康境内有绿如泼墨的神秘天池,因为王母
期刊
光荣的历史  草湖,原本不是一个固定的地名。哪里有湖,湖里有草,即视为“草湖”。这种“草湖”遍布华夏大地。在西域的喀什三角洲,即疏勒、疏附和阿克陶三县交界的中间地带,有一块东西长约24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的生长着红柳、芦苇、骆驼刺等多种野生植物的原始荒原。这里常有野猪、黄羊、野兔、豺狼出没其间,且有罕南力克河、岳普湖河、塔孜洪河贯穿其中,促使这片神奇的土地呈现出大草湖、小草湖、红柳戈壁的自然壮阔景
期刊
在帕米尔高原的三天,我几乎天天沉浸在鹰笛的旋律中、欢快的鼓点里,和这里的塔吉克族人们一起跳起“恰苏孜”,每一次舒展起臂膀都仿佛能遇见翱翔在天空中的内心。吹着鹰笛,不禁让人血脉偾张,想跟随他们的节奏融入这个神秘的民族。这个淳朴的民族,将他们的图腾崇拜、信仰融入生活和舞蹈里,每一次舞蹈都更贴近这个民族的故事。  我庆幸我生长在美丽的新疆,可以在这片博大、厚重、多样、立体的疆域放飞无数的想象。我庆幸我学
期刊
发现目标  博斯腾湖,是在戈壁和大漠夹缝中的一泓湖水,她的神秘和美丽令无数国内外摄影人心驰神往。她远衔天山,水域辽阔,风光绚丽,四季皆景,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博斯腾湖兼具西北的刚烈和江南柔情的双重性格。大苇莺期待技高一筹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焉耆盆地东南的最低洼处。“博斯腾湖”的蒙古语含义是“水草丰盛、牧民聚集之地”,古代商旅贾客的马队常来往于此。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
期刊
曲径幽深  “夏尔西里”,蒙古语,意为“金色的山梁”。 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位于国境线上的自然保护区,它集森林、草原与草甸、内陆湿地和荒漠多种生态系统为一体,面积为314平方公里。  对于夏尔西里神秘好奇的感觉,完全是因为这片土地在外漂泊了几十年,才回归祖国的缘故,这有点像去探望一位自己从未谋面的至亲,忐忑和兴奋控着我们的目光和情绪。所以,即使坐在通往夏尔西里的车上,我
期刊
当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失而复得地见到鬼鸮这种神秘的鸟时,顿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见站在树杈上的鬼鸮,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子,眼珠圆圆的,像是镶嵌了一个黄色橡皮圈的玻璃球,身穿一套带斗篷连面罩的灰白麻衣,萌态可掬。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把读者从历朝历代文
期刊
遗址现场用煤遗迹  3 000多年前生活在此的部落为何修建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房址中有大量的柱洞,却未发现木柱的残渣,似乎生活在此的人类遗弃房屋后,从容地带走了所有有用的物品,包括木柱,他们去往何处?遗址中还发现大量的兽骨,但令人疑惑的是遗址紧邻河流,目前却未发现鱼骨、网坠、鱼钩等,沿河流而居,他们为何放弃最为稳定和可靠的食物来源?在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这片20 0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上,还埋藏着多少
期刊
如果不是被人偶然发现,努尔加大峡谷或许还静静地隐藏在北疆深处,千百年来独自历经春秋的绚烂、寒冬的冰霜。蜿蜒流过此地的三屯河水,留下了关于游牧民族的历史传说。这里就像是一处神圣的秘境,阳光从不染纤尘的天空中一倾而下,赭色的河岸山脉延绵,绚丽多彩,如梦如幻。  努尔加大峡谷位于新疆昌吉市南35公里处,由南而北蜿蜒10多公里。大峡谷发源于西天山第二高峰———天格尔雪峰的三屯河水。站在大峡谷放眼望去,远处
期刊
近几年,学者和野生动物保护者在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四川等频繁记录到雪豹的野外信息,一方面说明当地的高山生态系统还很不错,雪豹往往是高山生态系统的健康指示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雪豹的关注越来越多。蒙在雪山之王身上的神秘面纱正在慢慢揭开,让我们看看它们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  雪山之王  雪豹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由于经常出没在接近雪线的高山环境故名“雪豹”。在新疆天山地带,雪豹以北山羊、盘羊
期刊
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古至今新疆自铸的铜币基本上都可以称为“红钱”,但在清代却是个专有名词。平定准噶尔叛乱,标志着西域又一次真正、完全地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在纯铜打制的准噶尔普尔的基础上,重铸的象征中央政府主权的红钱走上了历史舞台,从此拉开了新疆钱币逐步由“币制双轨制”走向全疆统一、全国统一的近代化进程。当然,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864年开始,发生了延续10余年的“同治新疆回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