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也是从事建筑行业各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它与施工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当前,由于工程质量的劣质引起的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影响了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发展,更有甚者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重视工程质量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其他产品的质量一样,都是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建筑工程形体庞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环境等自然条件多变,工程类别、工序繁多,所以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形成的时间也长,质量的控制也比较困难。究竟如何才能控制好施工质量、防止发生和减少质量事故?现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经验的积累,总结出一个结论:要想把工程质量管理好、控制好,首先要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明白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下面就可控因素中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优劣的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的某些方面探讨以下。
1.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
项目经理是企业在项目上的全权代理人,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的形成总指挥者,除应有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外,还应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真正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农力抓好质量管理、创建名牌工程、为企业形象“贴金”的意识。项目班子包括项目经理由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是履行质量职能的骨干力量,又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实际工作者,选配领导班子要注意总体功能。因此,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领导班子,是项目质量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层的职责。
2.明确质量目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项目质量目标一是要满足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二是要满足企业质量计划的要求。项目层在质量实施中还应按照“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然后针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是施工经验,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然后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和签字认可,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还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试验或做样板确定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实际上就是质量总目标的分解和控制责任确立的过程,它为质量的控制提供了组织制度方面的保证。控制体系的运行就是系统功能的发挥过程,也是质量活动职能和效果的控制过程。作为项目层次的管理层项目经理部,又是代表公司的执行层,要在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保证的同时还要依据合同要求对建设业主提供保证。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项目总工程师和各技术负责人为主、技术管理部门的专职质量检查员、施工处负责人、检查员、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控制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的分配,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分清的执行机制。
3.严格按施工程序进行环节控制
我们知道,质量控制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构成的,工程质量的实现主要是在施工阶段完成的。
3.1事前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就是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事前主动质量控制,也称预检。事前质量预控必须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层组织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各方面的整体优势,把长期形成的先进技术经验、管理方法和能力、智慧,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项目中。首先应分析施工中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和对策,进一步采取一定的检测手段,取得数据加以控制,使问题在施工中不再發生或使已经发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如施工前对工程各部位的轴线、标高予以复核,使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不再使误差形成积累。对复杂结构和地形条件多变的工程,可应用新型的全站速测仪或不受地形条件限制的GPS--RTK技术进行施工测量,通过红外线测距、微型电脑计算数据,以提高施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对隐蔽部位进行严格的隐蔽检查,使之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原材料、半成品质量,不仅要进行外观检查,而且要取得合格证和复检数据,使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消除在施工之前。又如通过首件(间、批)产品质量的检查,把施工中影响质量的有关因素反映出来,使之及时加以处理而不至于带到施工当中去,从而做出合格的工程质量和产品。
3.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也叫中间检,它是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的主要环节,它是在事前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工作,指在施工质量形成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动态控制和动态管理的方法,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重要过程,也称为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活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自我控制是第一位,即作业者在作业活动过程对自己质量行为的约束和技术能力的发挥,以完成符合预定质量目标作业任务;他人监控是指作业者的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接受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检查。这两种控制方式贯穿于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贯穿于每一个分项工程和每一道工序的全过程。例如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从模板的配制、安装;钢筋的邦扎;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运输、捣固和养生等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把关。“中间检查”的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及时取得表征质量指标的数据和表明质量好坏的具体问题,并及时提出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换填土的路基施工中,必须分层测试土的压实度;砌筑砂浆的饱和度和混凝土的塌落度,必须在砌筑过程和混凝土的搅拌及浇筑过程中进行抽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到达现场后的温度、开始碾压的温度、开放交通的温度都要进行检测。如果不掌握这些表征质量指标的数据,很难控制工程质量的好坏。
3.3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也称完工检或验收检查,它不仅起到找出施工质量的缺陷、挑出不合格工序、产品的作用,重要的是避免这些不合格的工序、产品流入下道工序、进入市场。由此可见,这道检查不仅具有验收和把关的作用,而且对下一道循环施工工序提供了预防同类质量问题再次发生的信息。完工检对于管理者而言,不仅要对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合理地评价,更重要的是还应找出导致质量不满意的各种原因,并对这些原因逐一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施工质量的措施,保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4.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俗话说“优不优看整修”,这说明细部的处理,对实现项目总质量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细部处理是最终决定工程外观质量好坏的可控因素。所谓“细部处理”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它包含两层意思:(1)是指大面积施工以外的细小部位、各分项工程的接合处以及同日各时段、次日相接工作的接缝处。(2)指不同做法、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如:路缘石的安装、与沥青路面的衔接部、沥青路面的接缝处、大体积混凝土不同部位的相交处、预埋管、预埋洞周围等等。成品保护在施工阶段也很重要,应该在工程一开始就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做好有利于成品保护的交叉作业安排,防止相互破坏和污染,减少翻修或返工损失,确保工程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由此可见,以上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不是互相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质量管理中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的具体化,只有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严格进行各方面的控制,才能达到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可持续改进。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其他产品的质量一样,都是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建筑工程形体庞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环境等自然条件多变,工程类别、工序繁多,所以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形成的时间也长,质量的控制也比较困难。究竟如何才能控制好施工质量、防止发生和减少质量事故?现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经验的积累,总结出一个结论:要想把工程质量管理好、控制好,首先要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明白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下面就可控因素中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优劣的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的某些方面探讨以下。
1.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
项目经理是企业在项目上的全权代理人,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的形成总指挥者,除应有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外,还应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真正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农力抓好质量管理、创建名牌工程、为企业形象“贴金”的意识。项目班子包括项目经理由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是履行质量职能的骨干力量,又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实际工作者,选配领导班子要注意总体功能。因此,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领导班子,是项目质量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层的职责。
2.明确质量目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项目质量目标一是要满足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二是要满足企业质量计划的要求。项目层在质量实施中还应按照“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然后针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是施工经验,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然后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和签字认可,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还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试验或做样板确定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实际上就是质量总目标的分解和控制责任确立的过程,它为质量的控制提供了组织制度方面的保证。控制体系的运行就是系统功能的发挥过程,也是质量活动职能和效果的控制过程。作为项目层次的管理层项目经理部,又是代表公司的执行层,要在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保证的同时还要依据合同要求对建设业主提供保证。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项目总工程师和各技术负责人为主、技术管理部门的专职质量检查员、施工处负责人、检查员、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控制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的分配,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分清的执行机制。
3.严格按施工程序进行环节控制
我们知道,质量控制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构成的,工程质量的实现主要是在施工阶段完成的。
3.1事前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就是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事前主动质量控制,也称预检。事前质量预控必须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层组织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各方面的整体优势,把长期形成的先进技术经验、管理方法和能力、智慧,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项目中。首先应分析施工中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和对策,进一步采取一定的检测手段,取得数据加以控制,使问题在施工中不再發生或使已经发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如施工前对工程各部位的轴线、标高予以复核,使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不再使误差形成积累。对复杂结构和地形条件多变的工程,可应用新型的全站速测仪或不受地形条件限制的GPS--RTK技术进行施工测量,通过红外线测距、微型电脑计算数据,以提高施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对隐蔽部位进行严格的隐蔽检查,使之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原材料、半成品质量,不仅要进行外观检查,而且要取得合格证和复检数据,使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消除在施工之前。又如通过首件(间、批)产品质量的检查,把施工中影响质量的有关因素反映出来,使之及时加以处理而不至于带到施工当中去,从而做出合格的工程质量和产品。
3.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也叫中间检,它是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的主要环节,它是在事前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工作,指在施工质量形成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动态控制和动态管理的方法,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重要过程,也称为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活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自我控制是第一位,即作业者在作业活动过程对自己质量行为的约束和技术能力的发挥,以完成符合预定质量目标作业任务;他人监控是指作业者的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接受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检查。这两种控制方式贯穿于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贯穿于每一个分项工程和每一道工序的全过程。例如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从模板的配制、安装;钢筋的邦扎;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运输、捣固和养生等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把关。“中间检查”的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及时取得表征质量指标的数据和表明质量好坏的具体问题,并及时提出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换填土的路基施工中,必须分层测试土的压实度;砌筑砂浆的饱和度和混凝土的塌落度,必须在砌筑过程和混凝土的搅拌及浇筑过程中进行抽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到达现场后的温度、开始碾压的温度、开放交通的温度都要进行检测。如果不掌握这些表征质量指标的数据,很难控制工程质量的好坏。
3.3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也称完工检或验收检查,它不仅起到找出施工质量的缺陷、挑出不合格工序、产品的作用,重要的是避免这些不合格的工序、产品流入下道工序、进入市场。由此可见,这道检查不仅具有验收和把关的作用,而且对下一道循环施工工序提供了预防同类质量问题再次发生的信息。完工检对于管理者而言,不仅要对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合理地评价,更重要的是还应找出导致质量不满意的各种原因,并对这些原因逐一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施工质量的措施,保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4.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俗话说“优不优看整修”,这说明细部的处理,对实现项目总质量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细部处理是最终决定工程外观质量好坏的可控因素。所谓“细部处理”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它包含两层意思:(1)是指大面积施工以外的细小部位、各分项工程的接合处以及同日各时段、次日相接工作的接缝处。(2)指不同做法、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如:路缘石的安装、与沥青路面的衔接部、沥青路面的接缝处、大体积混凝土不同部位的相交处、预埋管、预埋洞周围等等。成品保护在施工阶段也很重要,应该在工程一开始就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做好有利于成品保护的交叉作业安排,防止相互破坏和污染,减少翻修或返工损失,确保工程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由此可见,以上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不是互相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质量管理中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的具体化,只有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严格进行各方面的控制,才能达到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可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