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写作水平;以读促
写;积累;想象;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6—0092—01
语文教学中读写两大板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读促写,可以应用在课内外。课堂内,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外,提高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为写作积累各方面的素材。
一、阅读积累,储备写作素材
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每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教师应推出摘抄阅读。初中学生已初具积累意识,只要做好指导,学生的摘抄阅读会做得很好。摘抄,当然是筛选好词佳句,其来源非常丰富。课本是第一手材料,课外同步阅读也是人手一册,认真阅读必有很大收获。另外,学生手中的《语文报》《中学生》《中学生读写》等选录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是阅读摘录的优质资源。学生在摘录时要做好分类,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分门别类有利于巩固迁移。再如,在人物描写中还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摘录本设计要有前瞻性,分清不同的摘录主题,然后再细化每个主题各个部分所需要占用的篇幅。
学生在摘录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摘录本进行美化,把摘录本变成精美的“秘籍”。在早读课上,教师要提醒学生拿出摘录本朗读背诵精华部分,以利于写作时能够自然迁移。如,有的学生积累了《列夫·托尔斯泰》一课中眼睛的描写,在写作中进行了巧妙的运用。这样的运用就是阅读积累的结果,所以,阅读积累的过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经历,是储备素材的重要途径。
二、阅读想象,打开写作思维
阅读不是机械的认读文字,初中生思维比较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在阅读时应调动一切感官、丰富情感、打开思维,与文中的主人公进行对话,与文章作者进行交流,透过文字理解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课文的文字描述,尤其是古诗词描绘的意境,更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加以体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并把“边读边想”当作一种阅读习惯加以重点培养。
如,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望岳》在阅读背诵时需要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在远望泰山时那种蓬勃向上的激情。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作者开篇提出一个问题“泰山景色如何呢?”学生此时也应该有此一问,答曰“齐鲁青未了”。因为是远望,所以目及之处都是一片勃勃生机的“绿”。“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极言天地造化对泰山的钟爱,想象其神奇和秀美,从整体来看泰山的阴阳两面各有不同的美。诗的本义就是“无尽的想象”,所以此时学生的思维要高度打开,用心体会“荡胸生层云”的优美仙境,要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甚至归巢的鸟也不能遗漏。面对如此美景,发出一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学生在读到最后一句时要想象到自己犹如作者一样豪气在胸,站在泰山之巅,俯视一切,由此体会诗歌传递的情感。
三、读写结合,激活写作欲望
读写结合主要是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通过读书笔记作业来检查学生的读写情况。学生有惰性,阅读时也可能会有所感,但是没有记录写作的习惯,而感想稍纵即逝,致使读写脱节。教师要及时提醒,并用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养成边读边写的习惯。当学生体会到这种阅读方式的益处时,便会形成一种自然的阅读随记的习惯。读写结合丰富多样,可以是读完整篇文章写感想;可以是针对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写赏析;还可以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有的学生还会发挥想象续写或改写故事,给文中善良的人物一个美好的归宿。写作感受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只言片语,只要学生在动脑想象,就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后,写作水平会不断提高,写作便成为语文学习中最快乐的事。
以读促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阅读中摄取的信息较多,经过思维的优化整合,形成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这是学生知識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自由表达时情感得到升华,是自我成长的体现。所以,“读”和“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大技能,只要做好引导,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可发挥“读写结合”在语文学习中的最大作用。
编辑:马德佳
写;积累;想象;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6—0092—01
语文教学中读写两大板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读促写,可以应用在课内外。课堂内,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外,提高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为写作积累各方面的素材。
一、阅读积累,储备写作素材
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每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教师应推出摘抄阅读。初中学生已初具积累意识,只要做好指导,学生的摘抄阅读会做得很好。摘抄,当然是筛选好词佳句,其来源非常丰富。课本是第一手材料,课外同步阅读也是人手一册,认真阅读必有很大收获。另外,学生手中的《语文报》《中学生》《中学生读写》等选录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是阅读摘录的优质资源。学生在摘录时要做好分类,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分门别类有利于巩固迁移。再如,在人物描写中还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摘录本设计要有前瞻性,分清不同的摘录主题,然后再细化每个主题各个部分所需要占用的篇幅。
学生在摘录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摘录本进行美化,把摘录本变成精美的“秘籍”。在早读课上,教师要提醒学生拿出摘录本朗读背诵精华部分,以利于写作时能够自然迁移。如,有的学生积累了《列夫·托尔斯泰》一课中眼睛的描写,在写作中进行了巧妙的运用。这样的运用就是阅读积累的结果,所以,阅读积累的过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经历,是储备素材的重要途径。
二、阅读想象,打开写作思维
阅读不是机械的认读文字,初中生思维比较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在阅读时应调动一切感官、丰富情感、打开思维,与文中的主人公进行对话,与文章作者进行交流,透过文字理解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课文的文字描述,尤其是古诗词描绘的意境,更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加以体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并把“边读边想”当作一种阅读习惯加以重点培养。
如,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望岳》在阅读背诵时需要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在远望泰山时那种蓬勃向上的激情。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作者开篇提出一个问题“泰山景色如何呢?”学生此时也应该有此一问,答曰“齐鲁青未了”。因为是远望,所以目及之处都是一片勃勃生机的“绿”。“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极言天地造化对泰山的钟爱,想象其神奇和秀美,从整体来看泰山的阴阳两面各有不同的美。诗的本义就是“无尽的想象”,所以此时学生的思维要高度打开,用心体会“荡胸生层云”的优美仙境,要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甚至归巢的鸟也不能遗漏。面对如此美景,发出一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学生在读到最后一句时要想象到自己犹如作者一样豪气在胸,站在泰山之巅,俯视一切,由此体会诗歌传递的情感。
三、读写结合,激活写作欲望
读写结合主要是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通过读书笔记作业来检查学生的读写情况。学生有惰性,阅读时也可能会有所感,但是没有记录写作的习惯,而感想稍纵即逝,致使读写脱节。教师要及时提醒,并用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养成边读边写的习惯。当学生体会到这种阅读方式的益处时,便会形成一种自然的阅读随记的习惯。读写结合丰富多样,可以是读完整篇文章写感想;可以是针对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写赏析;还可以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有的学生还会发挥想象续写或改写故事,给文中善良的人物一个美好的归宿。写作感受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只言片语,只要学生在动脑想象,就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后,写作水平会不断提高,写作便成为语文学习中最快乐的事。
以读促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阅读中摄取的信息较多,经过思维的优化整合,形成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这是学生知識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自由表达时情感得到升华,是自我成长的体现。所以,“读”和“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大技能,只要做好引导,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可发挥“读写结合”在语文学习中的最大作用。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