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物气候适宜度研究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本研究运用气候适宜度理论构建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利用华北平原多站点
【机 构】
: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气候适宜度研究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本研究运用气候适宜度理论构建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利用华北平原多站点气象和物候观测数据计算1981-2017年典型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不同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华北平原冬小麦全生育期光照、温度、降水和综合气候适宜度分别为0.69、0.63、0.50和0.58,生育期内降水资源不足是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的限制因子,而夏玉米生育期内光照、温度、降水和综合气候适宜度均高于0.60;冬小麦全生育期温度、降水和综合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光照适宜度以0.020(10 a-1)趋势下降;夏玉米全生育期内仅光照适宜度下降趋势明显,温度、降水和综合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均不显著;空间上,冬小麦全生育期光照适宜度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升高的空间分布趋势,温度适宜度大致为北低南高,降水和综合气候适宜度自北向南逐渐升高;夏玉米全生育期光照适宜度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升高的分布趋势,温度适宜度大体上自东向西降低,降水适宜度自西北向东南升高,综合气候适宜度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升高的“阶梯状”空间分布特征.
其他文献
为明确沙地樟子松幼苗在干旱胁迫过程中C、N和P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分配特征,通过盆栽试验,对2年生沙地樟子松幼苗进行自然干旱处理,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田间持水量的60%、40%
农田中氮向河流水体的迁移不但造成化肥利用率低,而且加重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在河流水体与农田间构建合理的植被缓冲带对于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辽河保护区干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本文笔者就获取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资源,以及探究性学习资
近年来 ,梅山选矿厂在生产中坚持实施无泄漏管理 ,坚持向国内一流选矿生产迈进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仅水、电、油、矿四项指标的泄漏治理前后两年相比 ,直接增
以新鲜菊芋块茎、烘干菊芋块茎全粉和菊粉的水浸液作为化感物质,以发芽率、芽长、根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作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指标,探讨不
为明确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生产碳足迹的影响,采取田间动态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应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评价方法,研究了施用化肥(CF)、猪粪(ZM)、牛粪(NM)、鸡粪(JM)对
为缓解重金属对作物的胁迫,降低重金属对作物的毒害作用,通过叶面喷施比较不同外源物质茉莉酸(JA)、褪黑素(MT)、亚精胺(SPD)和2,4-表油菜素内酯(EBL)对Cd、As胁迫下油菜生理
基于36年长期定位施肥和2个田间水位控制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和水位控制及其交互作用对水稻秸秆和土壤全碳(C)、全氮(N)、全磷(P)和全硫(S)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化肥相比,常量有机肥处理的土壤C、N和S元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5%、15%和56%,高量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C、N和S元素含量分别提高了67%、42%和43%;而高量有机肥和常量有机肥土壤P含量分别降低了38%和21%;其
我矿YZ-35牙轮钻机的配电柜采用吉林冶金机械厂生产的SCR-D整流,运行中位移电路故障率较高,影响设备作业效率。而且线路中2DW122稳压管价格较高,每年耗用30只左右。因此在1997年设备大修时对原线路进行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追求。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参与;科学解读教材,精心预设流程;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培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