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思想品德 以疑激趣法
迁移激趣法 活动激趣法 生活激趣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
0121-01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笔者介绍几种比较适用于思想品德课堂的激趣方法。
一、以疑激趣法
在课堂上,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适当设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以疑激趣法强调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根据内容的需要,或结合最新科技,或结合最新时事新闻,或挖掘课文最深层的知识,设置质疑问,以满足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与父母交朋友”的内容时,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疑问:(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2)你了解父母的爱好吗?(3)倘若父母对你严格要求,你如何看待?(4)假设父母不理解你,你会对父母表示怨恨吗?(5)你认为回报父母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笔者提出层层递进的5个疑问,请学生运用换位思维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笔者再根据学生的想法适时地与课本知识结合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学得兴趣盎然。
二、迁移激趣法
学生的兴趣广泛,有的对画画感兴趣,有的对唱歌感兴趣,有的对诗歌感兴趣……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适时地将其兴趣迁移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来,以引发学生的注意,并促使学生从中体验思想品德学习的种种乐趣。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时,笔者用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作为该课的开场白,迅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切入上课的主题,使学生的兴趣从歌曲迁移至知识的学习,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又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时,笔者发现学生容易混淆名誉权和荣誉权、隐私和隐私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理解相关概念,笔者通过网络下载了很多动漫图片,让学生在动漫欣赏中区分这些概念,从而使其能在网络上正确运用所学知识避免犯罪和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些动漫图片生动有趣,使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激趣法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一些活动,既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感,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时,笔者组织了表演活动。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表演表现“喜”“怒”“哀”“惧”的情景剧,并进行评比,表演最佳的一组可以获得奖品。表演要求:表演者要善于运用情绪调节方法来表演情景剧。为了更充分、更富有新意地把这4种情绪表达出来,学生们认真阅读教材,有的还积极查阅字典和资料。在表演过程中,各组用在单元理论课中学习到的方法(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言语声调等),把“喜”“怒”“哀”“惧”这4种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小组还运用了课本中介绍的情绪调节方法,把“怒”转化为“乐”,体现了其创新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体验到了创新的重要性。
四、生活激趣法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理论联系实际其实就是把思想品德学习与国内外重大时事、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所了解的时事、热点、焦点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寻找其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并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学习素材。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笔者考虑到很多学生经常用QQ聊天和玩微信,并且向往跟陌生网友见面,于是,笔者摘录一些新闻报道,如2014年6月18日《南宁晚报》刊登的《微信交友泄露隐私,女子惨遭谋财害命》、聚侠网上刊登的《女子见网友被软禁,并且被卷走身上所有财物》、法制网刊登的《两高中女生见网友被害》等,以此提醒和教育学生:要把握好网络交往的尺度,既要遵守网络规则,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由于这些案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真实可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
(责编 雷 靖)
迁移激趣法 活动激趣法 生活激趣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
0121-01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笔者介绍几种比较适用于思想品德课堂的激趣方法。
一、以疑激趣法
在课堂上,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适当设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以疑激趣法强调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根据内容的需要,或结合最新科技,或结合最新时事新闻,或挖掘课文最深层的知识,设置质疑问,以满足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与父母交朋友”的内容时,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疑问:(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2)你了解父母的爱好吗?(3)倘若父母对你严格要求,你如何看待?(4)假设父母不理解你,你会对父母表示怨恨吗?(5)你认为回报父母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笔者提出层层递进的5个疑问,请学生运用换位思维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笔者再根据学生的想法适时地与课本知识结合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学得兴趣盎然。
二、迁移激趣法
学生的兴趣广泛,有的对画画感兴趣,有的对唱歌感兴趣,有的对诗歌感兴趣……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适时地将其兴趣迁移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来,以引发学生的注意,并促使学生从中体验思想品德学习的种种乐趣。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时,笔者用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作为该课的开场白,迅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切入上课的主题,使学生的兴趣从歌曲迁移至知识的学习,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又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时,笔者发现学生容易混淆名誉权和荣誉权、隐私和隐私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理解相关概念,笔者通过网络下载了很多动漫图片,让学生在动漫欣赏中区分这些概念,从而使其能在网络上正确运用所学知识避免犯罪和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些动漫图片生动有趣,使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激趣法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一些活动,既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感,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时,笔者组织了表演活动。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表演表现“喜”“怒”“哀”“惧”的情景剧,并进行评比,表演最佳的一组可以获得奖品。表演要求:表演者要善于运用情绪调节方法来表演情景剧。为了更充分、更富有新意地把这4种情绪表达出来,学生们认真阅读教材,有的还积极查阅字典和资料。在表演过程中,各组用在单元理论课中学习到的方法(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言语声调等),把“喜”“怒”“哀”“惧”这4种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小组还运用了课本中介绍的情绪调节方法,把“怒”转化为“乐”,体现了其创新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体验到了创新的重要性。
四、生活激趣法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理论联系实际其实就是把思想品德学习与国内外重大时事、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所了解的时事、热点、焦点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寻找其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并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学习素材。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笔者考虑到很多学生经常用QQ聊天和玩微信,并且向往跟陌生网友见面,于是,笔者摘录一些新闻报道,如2014年6月18日《南宁晚报》刊登的《微信交友泄露隐私,女子惨遭谋财害命》、聚侠网上刊登的《女子见网友被软禁,并且被卷走身上所有财物》、法制网刊登的《两高中女生见网友被害》等,以此提醒和教育学生:要把握好网络交往的尺度,既要遵守网络规则,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由于这些案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真实可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