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家滩遗址具有天然与人工防御体系,早期利用“后枕太湖山,东、西、南三面环水”地理形势进行防御。随着气候、地质等条件的变化,岗地两侧大片水域渐退、缓慢成陆,加之聚落人口的增多,故居住范围向岗地两侧滩地拓展,由此带来了天然防御功能的消退,于是凌家滩先民便开挖环壕,以强化其防御能力。作为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址,其防御体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处于大规模环壕与城墙转变的过渡节点上,与社会结构形态演变相关联,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较多存在,具有普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