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价值诉求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极速发展、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对教育公平价值诉求也必将更为复杂多变,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它面向未来,面对着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学生,担负着为21世纪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它面向世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开放环境,肩负着国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任;它面向现代化建设,经受着经济、政治、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巨大冲击,承载着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这些新的发展诉求,既为高等教育开辟了广阔的新舞台,又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新要求。
  1.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平价值诉求矛盾加剧的现实
  高等教育发展的程度越高,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越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教育公平价值诉求的实现也将越来越显著。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实际情况往往并不是这样。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是我们所听到的关于教育公平的批评却有增无减,由此引发的教育公平价值诉求遭遇轻视的批评也越来越尖锐。因此,简单地按照传统的关于教育公平价值诉求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去解释教育公平价值诉求的各种问题是不够的,我们对教育公平价值诉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建立新的理论视角。
  2.解释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价值诉求关系的一个理论视角
  为什么在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绩的情况下,人们对教育公平价值缺失的各种批评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这显然与人们的经验认识是相矛盾的,与传统的理论也是不一致的。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个现象,是大有必要的。实际上,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的整个社会对公平价值诉求的质疑和指责,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对剥夺”的产生和社会参考群体的变化有关。
  为了更合理地解释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之间的不完全对称关系,有必要选择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相对剥夺”理论。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在他的重要著作《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中,给出了关于“相对剥夺”理论的比较经典的阐述:“相对剥夺概念在评价教育对于地位满足程度或工作满意程度的作用方面,以及在军队内部的评价问题方面,颇有帮助……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具有更高期望的人,如果他在军队里未能获得某种地位,那么他在自己和朋友的眼里比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失去的要多。因此,如果他追求的目标未能实现,那么其受挫心理比其他人就更强烈”[3]。由此可见,“相对剥夺”理论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的效应评价基础上的。
  “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可从三个层面得到解释:一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整个社会财富增加的情况下,个体获得利益的多寡和均衡程度。如果一部分人获利较大而成为强势群体,另一部分人则可能获利较小而成为弱势群体,相对地这部分人就会产生“被剥夺感”。二是个体素质的基础和程度,一般来说,人们的素质程度越高,对未来的期望值就越高,对公平价值的理解和要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或者说需要满足的公平愿望也更复杂多元。三是受到社会参考群体变化的影响,或者说是由于社会分层的加速和细化,不断改变着人们对自己类属群体的依附感,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类属群体中总有一种被“边缘化”的危机,而通过比较又总是“固执”地把自己归附到更理想的类属群体中去,这样就容易产生“被剥夺感”,对公平的呼吁也会更强烈。
  为什么在过去那种教育机会非常少,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时代里,社会和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批评反而非常少呢?这恰恰可用默顿的“相对剥夺”理论作出解释。由于整个社会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流动的机会不断增多,使得社会参考群体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此形成“相对剥夺”这一社会现象。整个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即高等教育覆盖的人口与面积越来越大,这种教育规模和教育机会的增加,势必不断改变着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参考群体。
  在教育领域中,老百姓选择的参考群体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渴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社会流动机会,更多选择具有更多优势的社会阶层和非类属群体,作为自己的参考群体,希望争取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加公平的教育。伴随着这种积极的社会期望,人们常常在非类属群体和阶层的成员中寻找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方面,或者是发现自己在这种比较中的某些相对优势,进而形成一种对自己目前教育地位、状况的不满以及对教育不公平的意识和批评。
  3.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在一个转型的社会和快速发展的国家中,我们有必要在更加全面地审视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关系的基础上来看待教育公平,应该辩证地看到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在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内涵式发展的同时,追求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首先,必须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策略和目标中植入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
  当前,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此时,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必然要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要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也必须提高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这是新时期认识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面对和化解当前教育公平矛盾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所谓“有质量的教育公平”[5],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政府以推进教育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以提高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质量为最高目标,通过制度的创新和政策引导,合理调节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政策取向。
  其次,必须承认和肯定高等教育发展有利于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程度与水平。
  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有赖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教育公平也只能通过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才能持续和稳定地得到改善和提高。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之间关系往往是跌宕起伏的,甚至是曲折迂回的。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高等教育发展必定会带来教育公平程度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整个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批评现象有所认识和研究。只有对发展阶段的变化情况有了科学和充分的了解与分析,才能够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有更加具体的认识,进而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最后,必须准确把握人们对教育公平主观感受的变化来调节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是不同的。在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人们更多的是根据教育公平中的客观事实来判断教育公平的程度与水平。人们常常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处境,去评价教育公平的问题和提出教育公平的要求。正是由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主观感受不同,对教育公平的期望不同,所以,对教育公平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就高了,而且更加复杂多变。有关教育公平的理论研究告诉我们,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阶段性或过程性、累积性和生成性以及相对性等特点[6]。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新的公平理想也在不断生成,公平的内容和标准也在不断丰富,人们对公平的主观感受也在不断消长变化。因此,把握人们对教育公平主观感受的变化趋向,有利于我们适时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从而使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态势。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等.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4.
  [2]默顿.唐少杰等译.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61.
  [3]默顿.唐少杰等译.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389.
  [4]默顿.唐少杰等译.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104.
  [5]关于“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观点,参见: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6-2007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6.
  [6]刘欣.基础教育政策与公平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8.
  [7]论高校管理中的文化理念.教育研究,2009.1:94.
  [8]陈长里.公平、效率与人本地互动—彼得.德鲁克的管理伦理思想述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即时评价是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一些课堂即时评价的效果却不容乐观。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如何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评价 优化  《数学课
【摘 要】多媒体课件的出现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软件的升级和教学的需求,多媒体课件从单机版的形式“派生”出了网络版,单机版课件多用于课堂教学,但在资源共享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一般的网络版课件突破了单机版课件的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限制,但在课件学习过程中缺少课堂上的互动环节。现提出的互动式网络课件结合了二种传统类型课件的长处,使传统教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人物等因素限制,使学习过程中交互模式也出
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支撑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矿产业也已经从落后的回采工艺发展到了普通的机械化水准。开发煤矿
期刊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自主学习.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因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整数除法教学中运用数学模型,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 可通过操作具体实物理解除法的意义,运用实物模型明确竖式的含义,创设真实情境引出学生的回忆,以提高模型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除法教学;模型;真实情境  计算教学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知识和工具,占据着小学教材大部分的内容,而除法更是四则运算当中的重点和
阶段学生迈入高中阶段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开发,在此阶段加大对学生的表达和作文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深化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同时高中阶段也是学生的行为能力快
素质教育可以说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乐艺术作为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对素质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
【摘 要】数学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活动要求极高的一门学科,其中数学语言的运用正是对逻辑思维加以了解的最好的学习工具,尤其是对正处于奠定数学学习基础的小学初等数学教育而言,有效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学习和理解则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时,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语言的双重教育,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对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要求教师自身富有丰厚的学识,能够运用科学、合理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引导和辅助作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受到场地、师资队伍、资金及管理方式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存在较多问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为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实习实训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何合理安排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保证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一直困扰着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