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诺和灵R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一周,继之诺和灵30R早晚两次皮下注射5周的强化治疗,观察胰岛素强化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以良好控制。结论: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血糖得到长期良好的控制。
【关键词】:初诊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4-0020-02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胰岛功能的分泌障碍和在肝脏、脂肪组织与骨骼肌中的胰岛素抵抗[1]。国内外临床观察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可以解除高血糖的胰岛细胞毒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效地降低血糖,部分患者可得到临床缓解,即仅通过饮食控制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2]。我院从2005年6月到2006年3月对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6周,观察强化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达到长期血糖控制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5年6月~2006年3月在我院初诊并收住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43±4.5)岁。肥胖8例,超重12例,正常体重10例,血脂紊乱19例。所有入院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标准,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②严重感染及应激状态;③1型糖尿病;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⑤患恶性肿瘤或正在服用甲状腺激素、类固醇药物的患者;⑥曾接受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者。
1.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收住院。入院后首先进行糖尿病教育,讲解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低血糖的症状及应对措施。其次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计算出患者每日的总热量,再根据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分配在三餐中,合理控制饮食,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首先给予诺和灵R应用胰岛素泵24小时持续皮下注射加餐前大剂量,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所有患者一周内血糖均达标。达标血糖空腹(5.6±1.2)mmol/l,餐后2小时(7.0±1.4)mmol/l。继之给予诺和灵30R分早晚两次皮下注射,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后带药出院,嘱患者每周监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情况,6周停用胰岛素,继续饮食控制,合理运动。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本研究入选的30例均顺利完成强化治疗,追踪3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以良好控制,且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统蛋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血糖控制平稳。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即已经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但此时胰岛素分泌不足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受抑制[3]。持续性高血糖为诱发和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还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4]。应用外源性胰岛素可清除高血糖毒性对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不利影响[3]。本文观察的所有病例,均应用胰岛素泵持续24小时基础胰岛素输注,加餐前大剂量胰岛素注射均在一周内使血糖控制达标,明显缩短了高血糖的控制时间,尽快地清除葡萄糖毒性,快速控制高糖毒性对β细胞的进一步损伤;继之诺和灵30R早晚两次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顺利完成胰岛素强化治疗。由于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使胰岛得到充分“休息”,受损的β细胞得以修复,受抑制的胰岛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患者病情缓解,单纯饮食、运动治疗即可维持长期的良好的血糖控制。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严重高血糖者,应抓住早期治疗的有力时机,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积极控制血糖达标,扭转高血糖毒性,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达到不依赖药物可以长期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由于病例数少,对血脂、体重、血压变化未作详细统计,有待进一步组织患者进行大规模临床统计分析,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许曼音,糖尿病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1-32
[2]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5-9
[3]尹春茹,刘红.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7,22(12):884-886
[4]Sivitz WI. Lipotoxicity and glucoxicity in type diabeties. Effects o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J]. Postgrad Med,2001,109(4):55-59
(收稿日期:2008.1.28)
【关键词】:初诊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4-0020-02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胰岛功能的分泌障碍和在肝脏、脂肪组织与骨骼肌中的胰岛素抵抗[1]。国内外临床观察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可以解除高血糖的胰岛细胞毒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效地降低血糖,部分患者可得到临床缓解,即仅通过饮食控制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2]。我院从2005年6月到2006年3月对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6周,观察强化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达到长期血糖控制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5年6月~2006年3月在我院初诊并收住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43±4.5)岁。肥胖8例,超重12例,正常体重10例,血脂紊乱19例。所有入院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标准,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②严重感染及应激状态;③1型糖尿病;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⑤患恶性肿瘤或正在服用甲状腺激素、类固醇药物的患者;⑥曾接受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者。
1.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收住院。入院后首先进行糖尿病教育,讲解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低血糖的症状及应对措施。其次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计算出患者每日的总热量,再根据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分配在三餐中,合理控制饮食,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首先给予诺和灵R应用胰岛素泵24小时持续皮下注射加餐前大剂量,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所有患者一周内血糖均达标。达标血糖空腹(5.6±1.2)mmol/l,餐后2小时(7.0±1.4)mmol/l。继之给予诺和灵30R分早晚两次皮下注射,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后带药出院,嘱患者每周监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情况,6周停用胰岛素,继续饮食控制,合理运动。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本研究入选的30例均顺利完成强化治疗,追踪3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以良好控制,且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统蛋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血糖控制平稳。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即已经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但此时胰岛素分泌不足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受抑制[3]。持续性高血糖为诱发和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还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4]。应用外源性胰岛素可清除高血糖毒性对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不利影响[3]。本文观察的所有病例,均应用胰岛素泵持续24小时基础胰岛素输注,加餐前大剂量胰岛素注射均在一周内使血糖控制达标,明显缩短了高血糖的控制时间,尽快地清除葡萄糖毒性,快速控制高糖毒性对β细胞的进一步损伤;继之诺和灵30R早晚两次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顺利完成胰岛素强化治疗。由于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使胰岛得到充分“休息”,受损的β细胞得以修复,受抑制的胰岛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患者病情缓解,单纯饮食、运动治疗即可维持长期的良好的血糖控制。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严重高血糖者,应抓住早期治疗的有力时机,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积极控制血糖达标,扭转高血糖毒性,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达到不依赖药物可以长期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由于病例数少,对血脂、体重、血压变化未作详细统计,有待进一步组织患者进行大规模临床统计分析,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许曼音,糖尿病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1-32
[2]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5-9
[3]尹春茹,刘红.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7,22(12):884-886
[4]Sivitz WI. Lipotoxicity and glucoxicity in type diabeties. Effects o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J]. Postgrad Med,2001,109(4):55-59
(收稿日期:20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