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摭谈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的效果很难尽人意。课堂上我们常会看到,教师虽着力进行朗读训练却往往收效甚微。原因何在?我以为,症结问题是教师对朗读训练不得要领,首先是对学生的朗读情感未激发,再是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这里我想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略谈自己一孔之见。
  一、教师要有充分准备——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尽可能阅读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要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真正与作者同憎同爱,同悲同乐。情感上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
  1.把好文本的情感基调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与热爱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轻松、喜爱的心情去读,语调应轻快、活泼,读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而本册中《怀念母亲》一文则通过日记和散文的形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意和生身母亲无限愧疚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饱含深情,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志的表达,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只有做到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2.找准训练的最佳路径
  朗读,是对文本的再创造。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细品味名师课堂你会不难发现,他们的过人之处就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我们在朗读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师在备课时,应重点设计好这几个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七月的天山,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七月天山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雪山、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景物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就基本没问题了。
  其次,朗读训练要能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眉毛胡须一把抓”的广而不实现象,要能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使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若能深入到位地语感,朗读训练自然会有收效。
  二、教师要做扎实指导——轻拢慢捻抹复挑
  1.让朗读散发出灵动气息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要留有学生读的充足的时间,要慢慢地读,细细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一位教师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草虫的村落》一课,在让学生感知全文后,即组织学生深入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感受。
  师: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很特别,请同学们用笔划出最能体现作者想象丰富的句子,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拿起笔边读边划。一部分学生找到一处后就停下手中的笔。)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啊!有部分同学已找了两三处,还有的同学找到了四处呢!
  (停下笔的同学再次回到文本中细细地读,细细地找。)
  师:找好的同学,可以读读找好的句子,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待会儿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
  (学生再次默读句子进行深入思考,并整理自己的语言。)
  师:谁能把自己的发现跟大家分享?
  生1:我是从“灵泉”“音韵”这几个词语中体会到的。作者把甲虫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音韵”。他觉得甲虫的叫声仿佛是从山涧流出来那美妙的泉水声,这声音像一首曲子,既动听又有自己的韵味。
  师:(出示句子: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能读出你的感受来吗?(生1用轻快的语调,读出了甲虫音乐家们的曼妙与灵动。)
  生2:我找了这句:“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我觉得作者把黑甲虫比作游侠非常富有想象力,说它“傲然”、“左冲右撞”,仿佛是一位成功者。
  师:非常不错的体会,你能读好它吗?(生把“游侠”读得快而有神秘感,“傲然”、“左冲右撞”字字铿锵,让读者感受到出现在眼前的俨然是一位英雄。)
  学生在读中把一颗颗稚气、晶莹、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怒或乐,或爱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感情朗读奠定了情感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只有思考得充分了,感受得深了,朗读才会散发出灵动的气息。
  2.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
  “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别林斯基语)”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花》这篇文章时,其中读到这样一句话:“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师:对这句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母亲就站在哪里?怎样地盼呢?能用朗读表现你的感受吗?
  生:我仿佛看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母亲站在门口,眼睛不停地望着公路的那头,仿佛在等待着儿子的出现。
  师1:好一幅慈母盼儿图,你能读好它吗?(生1带着渴盼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生2: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阳台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多么希望能有儿子的车在自家门口停下来啊。
  师:你读懂了这位母亲的心,来,读一读!(生2用低沉的语调朗读)
  师:是啊,仿佛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位老母亲的目光里流淌的尽是对儿子无尽的牵挂,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吧,体会体会这份浓浓的思念?(生用缓慢的语速深情地朗读)
  师:你觉得母亲的要求高吗?从哪看出来?
  生3:我从“顺路”、“想看看你”、“聊聊天”看出母亲的要求很低,只是想顺路看看儿子而已!
  师:“而已”用得真好,这就是一位平凡母亲对儿子的一丁点儿要求,能把你的感受送到这个句子中去吗?(生把“看看你”、“和你聊聊天”读得特别柔软,尽显母亲的慈爱。)
  师:极低极低的要求里隐藏着母亲极浓极浓的思念啊!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儿子平凡而又令人回味的深情,体验到亲情的美好。
  3.要对学生作朗读技巧指导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全是徒劳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教师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对这句话的体会。(学生自由练读)
  生1:我从“总”体会到詹天佑经常这么激励自己。
  生2:我从“第一条”、“一定”体会到修好这条铁路的重要性和詹天佑对修好这条铁路的信念。
  生3:我从“不但……还会……”体会到修不好这条铁路的严重后果。
  师:你们都体会得很好,这些词含义深刻,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词读得重一些,强调一些,如果能把这些词读好,那你们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得很不错!
  (经过一番指导后,学生把“总是”、“第一条”、“一定”、“不但……还会……”等词读得强调了,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自然就读出来了。)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尽情展示——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除了课前悉心准备,课堂有效指导之外,课余,组织学生开展朗读展示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和展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获得满足感,激发朗读的积极性,而且更多学生会在榜样的影响下,自然而然激起朗读的欲望,使“我也可以读得这么好!”“我可以读得更好”等念头在学生的脑子中闪现,有效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
  优秀学生的范读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最好榜样。若有一些学生朗读水平在班上比较好,教师就为这些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可以充分利用晨读或语文实践活动时间,由朗读好的学生轮流展示课文的朗读,还可以请这些同学带领全班朗读。在优秀同学的带领下,学生感情朗读的氛围一定会更浓,其他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强。当然朗读好的学生涉及面可以愈来愈广一些,逐渐扩展到所有学生。此外,还可以利用班队课开展美文诵读、经典诵读、讲述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这既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更会对其他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由自己朗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比平时更认真,更专注,读得也更好了。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若想要追求这一境界,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功夫,寻找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其他文献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复习课是以整理所学知识、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有别于练习课,更有别于新授课。它一方面所要关注的是“整理”,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另一方面所要落实的是“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之目的,是学生对以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
期刊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 主动性;主体;主导;问题情景;分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
期刊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面也很广。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数量关
期刊
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深有体会,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就能很快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活动就可以深入开展,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期刊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不像新授课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因为有了这个课堂教学结构,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学程序。大家知道,结构的优劣决定功能的大小,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就像阶梯一样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采用如下的复习课结构。   一、
期刊
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语文课也同其他课一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之与教学的关系是如此的重要。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
期刊
长期以来,数学留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初中生学习数学是脱离于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学生怕学,甚至厌学。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怕学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而面对新课程的改革的大潮中,被传统教材培养长大,已经非常习惯了传统教材的我,一度也很迷茫,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从怕学、厌学到不怕,甚至喜欢数学?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初中教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实施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政策,提出了初中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已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和教材结构与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这就要求做为一名教师要改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要有丰富多彩的教育情感,良好的教育作风,搭起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对话的教育平台,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强,思维独特敢于创新
期刊
【摘要】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其在愉快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直接关系到其将来能否在社会中立足,关系到其一生的发展状况。显然,小学数学教育应该着力于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让他们终身受
期刊
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语文课也同其他课一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之与教学的关系是如此的重要。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