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的洛丽塔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x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两版电影改编,从多个方面显示出导演在二度创作时对原著小说的不同理解。本文试从片种类型、人物设置、影音风格和整体格调四个角度评析两版电影改编的不同,从而总结出艺术化解读与通俗化解读的不同策略。
  关键词:《洛丽塔》 元小说 艺术化解读 通俗化解读
  美籍俄裔小说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于1955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争议颇多。小说叙述了一个带有“乱伦”和“恋童癖色彩”的禁忌故事,用复杂的叙事揭开了主人公隐秘的精神世界。《洛丽塔》也两度被搬上银幕,分别是1962的库布里克版,以及1997年的阿德里安版。在这两个版本中,后者的接受程度显然要高于前者,但从改编对于原著的忠实程度来看,却是库布里克版要略胜一筹。
  《洛丽塔》可以说是一部“元小说”,元小说的诸多技巧在小说中都有体现,如戏仿和致敬、虚构与游戏、不确定叙事等。这些小说技法如何通过电影手段得以传达,库布里克电影版做了有益的尝试。而阿德里安版则将这个复杂的“乱伦故事”通俗化地处理了,演变成了一个“痴情男子负心女”的模式。虽然后者的故事更为流畅好看,但在改编中,也失落了原著的很多意涵。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分析一下两个改编版本的得失。
  一、片种类型:悬疑片与爱情片
  1962年的库布里克版将影片设置为悬疑片范式,影片开头即是主人公亨伯特找奎尔蒂报仇,详尽展示了两个人之间的剧烈冲突。剧情的紧张也引发了悬念,使得影片具有了悬疑片的特质。1997年版的电影开头,则是伴随着忧伤的音乐,失魂落魄的亨伯特开车游荡在公路上,紧接着转入自白,以怀旧和唯美的格调展示了亨伯特少年失恋的故事,带领观众进入了亨伯特的情感世界,观众被包裹在一种悲剧爱情故事特有的忧郁感伤的气氛之中。
  影片的结尾部分,1962年版本电影中奎尔蒂的被杀,衔接了影片开头的情节,也在整个故事进程中解释了杀人案件发生的原因后给出了答案。一张画像上的弹孔,宣告了奎尔蒂的命运,也给整个故事画上了句号。1997年的电影改编版则结束于亨伯特被捕,他在山顶遥望着山下的城镇,喃喃吐出对洛丽塔的负疚和深情,慢镜头在不断强化其伤感失落的情绪,使故事的着眼点落于情感悲剧之上。纳博科夫的原著小说刻意模仿了爱伦·坡的笔触,将这个禁忌故事处理得充满悬念,从这一点上看, 1962年版的电影改编可以说是很好地把握住了原著小说的这种悬疑感,让故事从头至尾充满张力,可以说是文学技法的电影化的成功尝试。
  二、人物设置:被看的洛丽塔
  1962年的改编版在表现亨伯特和洛丽塔时,没有明显偏向,显然导演是将两个人物共同置放在观众的目光之下,没有突出亨伯特的主体地位。而1997年的改编版,则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这一视角表面上和原小说的叙事视角是统一的,但由于电影并未对小说的不确定叙事加以表现,第一人称所固有的确定感,使得观众在无形中代入了亨伯特的視角。影片中还采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详尽表现“亨伯特眼中的洛丽塔”形象,影片中使用了一系列镜语,如亨伯特初见洛丽塔,洛丽塔湿身俯卧在草地上,青春少女的身体曲线玲珑;洛丽塔为亨伯特送早餐,镜头特写了洛丽塔的赤足和小腿;洛丽塔坐在亨伯特对面的椅子上,伸展自己修长的双腿等。这样展示少女身体美的镜头在影片中比比皆是,无形中使得观众认同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迷恋,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所谓的“爱”因此有了合理性。由此,原著小说隐蔽存在地对于亨伯特的道德批判完全被弱化了。影片对洛丽塔形象的“情色化”处理,固然使得影片本身具有了观赏性。但与此同时,也完全“客体化”和“物化”了洛丽塔,使其成为了一个欲望对象,这等于是认同了原著小说中亨伯特的畸形情感。
  亨伯特的形象在两个版本中更是大异其趣。1962年版的亨伯特的饰演者不无猥琐阴暗的形象传达出了导演对于亨伯特的讽刺。电影中也刻画了亨伯特凶狠、伪善的特性,使原著小说通过曲笔揭示的亨伯特的真实性格得以彰显。而1997年的电影版中,则将亨伯特塑造成专一、悲情的悲剧主人公角色,扮演亨伯特的演员杰瑞米·艾恩斯,形象儒雅英俊,眼神深情忧郁,再加上一系列抒情化的镜语,很容易使观众认同亨伯特的视角,同情他的感受,从而不再去质疑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情”,削弱了原著小说中对亨伯特行为的批判力量。
  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奎尔蒂是作为亨伯特的镜像而存在的,其直接伤害洛丽塔的行为让亨伯特披着保护者外衣的隐形伤害得以显现。亨伯特杀死奎尔蒂,是杀死了另一个邪恶的自我,是亨伯特本人对洛丽塔的负罪感的必然结果。1962年版本中的奎尔蒂在电影中戏剧化地分身为三个角色:既是写作《受惑的猎人》的剧作家,也是跟踪亨伯特的秘密警察,又是带着外国口音的学校心理医生。奎尔蒂假扮他人,为的是监视亨伯特,控制洛丽塔。这些变身的角色增强了影片的悬疑性,同时也暗示了亨伯特的性格分裂、他的多重自我(道德自我和欲望自我)。奎尔蒂使用的多种语言,也暗合了原著小说中对不同作家写作风格的戏仿和致敬。而1997年版本中的奎尔蒂一直很神秘,使影片中笼罩着一种不安和恐慌的气氛,加强了结尾的悲剧效应。最后的裸体出场,强化了奎尔蒂作为“邪恶欲望”代表的堕落。在1997年的版本中,奎尔蒂更多的是作为“加害者”存在,其“镜像化”的影射并不明显。
  洛丽塔的母亲黑兹太太在两个改编版中的面貌也截然不同。1962年版用诸多镜语展现了黑兹太太市侩、空虚、自恋、愚蠢的特点,带有极强的讽刺性,极具喜剧效果。其死亡也被戏谑化,有了黑色幽默的色彩。人物的荒诞性恰恰暗合了原著小说中对情节的非真实的戏谑化处理。而1997年版的电影中,则将黑兹太太合情合理化了,展示其死亡情节时,也更突出了命运的无常和无情,使其成为故事中的又一悲情人物。
  在人物形象的处理上,1962年的库布里克版更为接近原著的设定格调,而1997年的阿德里安版为了流畅叙事以及情感渲染的需要,将其平面化与简单化地处理了。虽然后者的人物清晰明了,容易代入,却无形中失去了原著小说中人物特有的丰富暧昧的意味。   三、影音风格:冷峻与煽情
  从两部影片的影像来看,1962年版的电影是黑白片,黑白影像本来就具有一种冷峻现实的特点,加上库布里克在故事的叙事中大多采用中景镜头,好似在冷眼旁观着整个故事的进程,这种表现手法也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没有强烈的代入感,使得电影观众能跳出故事本身,客观地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这其实也是原著小说所追求的效果,《洛丽塔》原著小说中在正文前面加了一个序言,序言是一个医学博士所写,他断定小说正文中讲故事的亨伯特是个精神病人,这就给小说增添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也使得读者在阅读亨伯特的自述之前已经对故事有了距离感。而1962年版的电影,正是通过平静客观冷峻的镜头语言,强调了这种效果。1962年版的电影音乐也毫无感情色彩,甚至带有谐谑的格调。而1997年的电影版则在影像上追求唯美华丽的视觉效果,情调上感伤忧郁。影片多处使用了特写镜头,强调讲述者的主观感受,配乐感伤动人,传达出悲剧爱情的凄婉格调。这种种表现手段,都将观众代入到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中,使其感同身受,在情感共鸣中,理性的判断无形中已然缺席。
  四、整体格调:黑色幽默与悲情凄婉
  1962年的电影改编版处处呈现出对人物的嘲讽,无论是亨伯特的“恋童”,还是黑兹太太的自恋,抑或洛丽塔的任性,都在镜头中表露无遗,就连亨伯特的复仇都显得又可悲又可笑。这种影片格调,和原著小说中的游戏笔调不谋而合,精准地传达出了纳博科夫对这个荒诞故事的谐谑态度。而1997年的电影版则从始至终笼罩在一片悲情的气氛中。亨伯特似乎情非得已,而洛丽塔少不经事,不懂亨伯特的深情,最终错失。悲剧的发生不是亨伯特的邪恶欲望和阴暗内心所致,而是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由不得观众洒下一把同情之泪,故事也终归于“痴情男子负心女”的套路之中。
  庫布里克是美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导演,他的电影,往往将深刻的哲学思索灌注到叙事的每一个细节,这才有了1962年版的《洛丽塔》丰富的主题层次、多样的表现手段、深刻的意涵传达,成功地将小说中的某些文学手法转化为电影表意手段,精准地传递了原著小说的主旨,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改编实践。而1997版的导演阿德里安则是好莱坞著名的“情色片”导演,尤其擅长在影片中展现男性眼中的“女性身体魅力”。因此,他在改编中侧重情感线索,忽视了原著小说的诸多文学手法的传达,小说故事因此变得单一化和平面化,原著小说中叙事的多义性被无形消解。影片通过影音手段将故事进行了通俗化的处理和解读,在某种意义上歪曲了原小说的主旨。但是1997年的改编版影像唯美,故事流畅,赢得较好的票房和口碑,也为小说《洛丽塔》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两版电影改编,传递的是两位导演对于作品的个人理解,也是对小说《洛丽塔》解读的艺术化与通俗化两种路径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唐莹.文学改编电影审美维度的转向——以《洛丽塔》为例[J].电影评介,2016(21).
  [2]吴红英,杨春睿.解读《洛丽塔》的悲剧意蕴[J].电影文学,2013(23).
  [3]苏玉霞.《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芒种,2014(10).
  [4]陈沿西.电影《洛丽塔》人物悲剧的消费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14(05).
  [5]高捷.《洛丽塔》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审美内涵[J].电影评介,2016(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派小说电影改编过程中的叙事转换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514号)。
  (作者简介:赵茜,女,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电影文学)
其他文献
婆树店  这院子不大,二三十户人家,却雄踞山关要津。县志载:“婆树店,唐开元年间辟驿站……”想必当年也留有个繁华闹市的称誉吧。如今,驿道早废,只遗一个店名,引人发思古之情,作沧桑之叹。  婆树店,有树无店。树,是樟树,人称婆树。莫非那树也自唐朝来?树下可曾系马?你看那盘曲纵横的树根,如老人手上暴突的筋络,疙疙瘩瘩从地面隆起老高,如今,却都叫屁股磨得溜光了。  婆树,是树,亦是店。婆树店人也如婆树般
期刊
不出门  我都不知道春天来了  冰封的河流早已解冻  柳树挣扎着抽出了嫩芽  不出门  我都不知道风暖了  人们卸下冬天的冷漠  夜半灯寒的街也添了喧哗  不出门  我都不知道整理头发  每天看床头的阳光打湿了窗花  不出门  我都不知道该何时醒着  又该何时睡去 以梦为马  我不知道天何时黑了又何时亮了  可是我知道  你来了  在这个世界温暖我的大花
期刊
天色已近黄昏,街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他——一个不想回家的人。  一想到回家,他心里就微微泛起了苦涩与迷茫,脸上带着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落寞和惆怅。天都快黑了,他却不敢回家。他知道爸妈会担心,可是他觉得自己无法面对父母失落的眼神,高考不如意是谁也想不到的事情,他的成绩一直不错,虽然有些偏科,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并不是很难的事情。爸爸向来严厉,自己名落孙山,父亲却没有了言语,但对自己来讲,父亲的期望、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关键体现,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的地位。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民生活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提高群众文化辅导水平,可以强化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推动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促进文化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提高群众文化辅导水平对文化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部门以参考和借鉴。  关
期刊
一只会思考的猫  不知从哪天醒来,猫咪凯蒂突然发现,它,不,应该是他,居然可以像人一样思考。  他有些害怕,之后就是阵阵惊喜。“我竟然可以拥有人的思维,不用每天就是为了找主人要吃的,吃饱了就睡觉,遇到耗子就本能地扑过去,到了春天就发个情,整夜叫嚷了。这真是我们猫界的奇迹啊,我可以被称为猫神了呀!”  猫咪凯蒂陷入狂喜,他现在可以用人类的思维去获得其他猫所无法得到的东西,他知道人类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期刊
谁的脚尖  和着雨滴拍打  夜里清晰地响起  窗棂皎月  难得有些委婉  然而夏蝉  落寞着转身离开  却误入了秋的迷途  我聽见,书笺里干枯的鸢尾  偷偷呢喃着思念  可路过的风恰好轻巧地听见  绵匝的思绪  转而便被妥贴地收藏不见  多想问问  你可也曾听说  檐角湿密的蛛网  拦了那忙于归家的萤火
期刊
兰花  你是我今生的无法割舍  无论老家 新家  总在心里装着你  即使日出日落  也有你的身影  看到你 就看到笑脸  看到你 就看到昨天  你的心里也一定盛满了我  在这小小的花盆里  埋藏着随时溢出的记忆  带你旅行  带着你去旅行  这已不是年少时的轻狂  而是当年执手相约的承诺  立高山之巅 轻卷朝霞玉露  临沧海之滨 笑看日落余晖  光的弧线  镌刻你美丽的轮廓  一颗玉米棒  足够填
期刊
冬天的字典里,唯美的只有雪白!  大地和山峦组成了黑白胶片的电影,素雅的冷色调交织了冬的韵律。消瘦的枝条被雪包装成玉树琼花,沧桑的老屋也被装饰成了童话里银色的殿堂!  心热时,雪是不冻人的!在童年的眼睛里,一切都是美好。雪,没有那万花筒的绚丽,却充满了冰姑娘神奇,那时的冬天没有羽绒服的呵护,一颗炙热的心却如温暖的烤炉!  捧一把雪,伴着手的温度用力攥几下,一个个白色的球体便成了武器。分成两队,一场
期刊
夜色  今夜  我看到城墙斑斓时  孩子找到妈妈  哭泣的样子  我听到汽笛响起时  恋人相拥团聚  幸福的故事  今夜  我与擦肩而过的你们  目光对视  那显示屏上达到的地址  为你旅途平安的开始  我站立的身姿  衬着古城夜色  你在匆匆人流中迷失  我用微笑为你遥指  你想到达的位置  今夜  警徽将我们的辛勤装饰微笑点缀夜的城市  车站  古城难得的几滴春雨  落满车窗玻璃  偶尔夹杂着
期刊
小店  为了租借比赛的服装,我和同学相约一起去北京舞蹈学院附近的小店转转。  舞院西边的马路很窄,时常有面包车、大货车或者摩托车绝尘而去,街上灰尘仆仆,天空好像也格外浑浊。等眼前突突的机车飞驰过去,我掩住口鼻,蹙紧眉头,张望街边的小服装店。乍一抬眼,就有一堆堆的店面顶着脏兮兮的招牌闯入我的视线。“红舞鞋”“红绸带”……眼花缭乱地望着一个个都能和舞蹈扯上边的店名儿,我撇了撇嘴角。  晃晃悠悠地转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