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新突破 成都新举动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运行轨迹。然而成都的城市经济,逆势发展,在招商引资、外贸进出口等方面亮点叠出、光彩纷呈。
  开年以来,成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业经济,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和“工业稳链补链”行动,今年6月底,成都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项目招引攻坚行动”。3个多月来,497个重大项目签约注册,投资额达8671亿元、同比增长57.7%,其中包括美国捷普集团消费类电子及智能家居制造、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基地、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等28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和一批重大支撑性、战略性项目,有力促进了重点产业补链强链,为成都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提供了强力支撑。
  短短三个月,项目招引成效明显,且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重大支撑性、战略性项目招引与一般工业项目和其他项目相结合。瞄准高能级500强等重点目标企业,落实市区两级分包责任制,组建重大项目招商专班,市区联动抓项目,上海拓璞智能制造装备、中国化学柔性传感新材料研发生产等14个百亿级支撑性、战略性先进制造业项目迅速签约落地,总投资1526亿元,超过先进发达城市,处于全国前列。招引项目以制造业为主,也拓展到农业、智能应用、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和新经济等领域。
  二是集中开工、专场活动与产业功能区与产业生态圈建设相结合,把产业功能区作为主战场,项目招引攻坚行动开展以来,14个产业生态圈签约注册项目426个,总量占比85.7%。其中,智能制造、文旅运动、现代商贸、电子信息、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新签约项目数量排名居前列;签约注册项目94.8%落户在产业功能区。
  三是传统招商与新型招商模式相结合,既有融资对接会,也出现“基金招商”的新模式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围绕头部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主动“叩门招商”,三个月成都累计拜访企业8471家(次),完成了对接“六类500强”企业及重点目标企业1500家。依托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驻外招商力量,赴外开展重点目标企业拜访和招引。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效果明显。
  与成都项目招引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成都今年的外贸进出口。2020年前5个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673亿元,同比增长25.8%,被称为逆势增长。在每一座城市同样感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时,成都将新的发展置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框架中,化危为机,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夯实地盘支撑,保障了经济良好运行。
  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成都经济运行和城市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格局没有变。
  2019年成都实现GDP17012.65亿元,2020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8.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6%,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3.9%。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4.50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65.10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19.03亿元,下降0.2%。工业经济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增速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
  在GaWC 2018世界城市榜单中成都排名上升29位,位居世界城市第71位,跃升至Beta+级。在GaWC 2020年的最新榜单中,成都排名较2018年再次提升12位,位列全球第59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 2020 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成都排名全球第 47 位。成都的发展比人们想象的要更快一些。
  与成都招商引资成效密切相关的是,自2013年以来,成都连续七次蝉联“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成都还获得“ 2019中国招商引资最具国际竞争力城市”。这是成都的殊荣,也是成都继续创造明日辉煌的底气。
  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推动成都发展的最大机遇。经过多年的努力,成都已经从区域中心城市成長为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国家中心城市,下一步的发展是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全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城市。
  面向未来的发展,经济要素、创新要素继续向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加速聚集,在全国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创新与经济发展中心。成渝双城发展也不平衡,“两核失衡”现象依然存在,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态势依然十分明显。2019年,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301家,“投资中国、选择成都”正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的普遍共识。但是从成都走出去的世界和全国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还不多,成都工业竞争力还不够强。成都招商引资、工业强基和城市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还有许多路要走。
  一是加快构建与城市发展能级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测算,成都市经济总量将在2021年突破2万亿,2027年突破3万亿,2031年突破4万亿,到2035年突破5万亿。在2035年成都应该建成现代化,步入世界先进城市行里。在“5+5+1”产业体系基础上,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全面提升成都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不断丰富成都产业体系的内涵、质量,为未来产业、融合产业和颠覆性产业的出现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加快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的生态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早已过了“抓到篮子便是菜”项目招引时期,已经超越就项目而项目的项目招引阶段。制订面向未来的成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成都需要更对战略性、系统性、支撑性项目落地,更需要产业生态体系和重大产业平台的构建。还要建立鼓励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的生态体系,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三是加快构建与城市工业竞争力提升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工业的优势发展是高强度要素集成和优化配置的结果。没有资金、土地、能源、技术、人才、物流、管理、营商环境等要素的充足供给和优化配置,难以实现工业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要系统梳理优化适应流量经济、平台经济发展的各类生产要素供给保障政策体系。不仅有营商环境3.0版本,也要有资金、土地、能源、技术、人才、物流、管理政策的3.0版本。
  四是加快构建与高质量项目招引相适应的组织体系。项目招引是工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集中“项目招引攻坚行动”取得丰硕成果之后,要认真总结成功的招商理念、招商方向、招商机制创新等。将城市发展的动能体系与项目招引的组织模式结合起来,将集中攻坚与日常商务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项目招商、技术招商、人才招商、金融招商、平台招商、园区招商、物流招商、管理招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招商组织模式,为全市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提供源源不断的产业支撑。
  作者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十四五”暨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总体组副组长、成都市科协副主席
其他文献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代又一代的巾帼英雄,用芳华编织了伟大的理想,用汗水浇筑了坚定的信念,用鲜血书写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历久弥坚的百年初心。  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党史学习教育進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又一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正式拉开大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载。档案中蕴含着极其丰富、弥足
期刊
2020年11月以来,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理塘,因“甜野”男孩丁真在网上走红而被全国乃至全世界认识。在这里,不仅有人们向往的诗意净土,也有着一支来自成都金堂的对口支援队伍在为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果蔬科技打通高原“绿色”血脉  海拔4000米以上,因为温度降低、氧气含量减少,生长的植物都特别少,再加上地里石头多,翻耕难度大,一般农作物更是很难生存,自然也就缺少了生命的养料。30多年前
期刊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湖公园、桂溪生态公园、中和湿地公园、江家艺苑公园、青龙湖湿地公园、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一大波颜值、品质俱佳的新公园,惊艳了城市。  而你是否还记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都,那些厚重优雅、内藏“文化大腕”的老牌公园?今天,我们不妨一起去温习——  望江楼公园  位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岸边,紧邻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园中有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崇丽阁(俗称望江楼),纪念唐代四
期刊
成都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成华区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聚焦“成于中优,华在文商”工作主题,注重文商旅融合发展,把文化传承、场景营造作为比较优势,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城市新空间,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和绿色低碳生活圈,描绘社区生活美学新蓝图,丰富拓展天府文化成华表达。  抓住三大环节,打造社区环境“景之美”  “一街一特色、一景一格局”,塑造街区之美
期刊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面对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和艰巨任务,他们选择暂停舒适、远离家人,在条件异常艰苦的贫困地区埋头苦干,用汗水甚至鲜血保证了脱贫攻坚战打得赢、打得好。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成都市金牛区中医医院袁莉就是其中的一员,“原本我只是个护士,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我变成了全能选手。”  步履蹒跚依然坚持  2018年,金牛区准备选派第五
期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是新发展阶段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重塑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支点。“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一核,要发挥自身特色
期刊
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启动“投运倒计时”攻坚行动,以確保今年6月底前开航投运。从2011年5月启动成都新机场选址到即将开航,转眼已是10年——
期刊
2020年10月24日,喜逢联合国日和世界发展宣传日,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盛大举行。  自2018年以来的3年时间里,从首提“公园城市”理念,到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寄托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以公园城市为形态,系统破解大城市病,探索全球绿色城镇化发展新模式的殷切期许。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市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
期刊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和社会热切期盼。2019年春暖花开之时,我们举办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形成“成都共识”。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今天我们再次聚首,心怀美好生活无限憧憬,畅想未来城市理想形态,深入探讨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实践路径。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
期刊
珍视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通知》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