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下广东赤红壤全钾含量与地形因子相关分析

来源 :土壤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k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土壤图、地形图、全钾图等资料为数据源,利用ArcGIS 9.2建立广东省赤红壤DEM,提取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地势起伏度,探索大尺度下全钾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全钾含量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地势起伏度相关程度很高,并随这些地形因子的上升分布面积迅速下降,并呈现倒数形式;在坡向上,主要分布于平坦区域和东南坡。研究结果直接证明地形是土壤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影响土壤全钾的积累及转化。 Based on the data of soil map, topographic map and total potassium map, ArcGIS 9.2 was used to establish DEM of latosolic red earth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altitude, slope, aspect and undulation of the topography were extrac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otal potassium distribution and topographical factors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potassium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altitude, slope and topographic relief, and declined rapidly with the rise of these terrain factors, and showed a reciprocal form. In the aspect of slope, it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flat area and the southeast slope. The results directly prove that the terrai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soi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ffecting the accu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il total potassium.
其他文献
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USEPA开发的PLOAD方程,建立非点源污染计算模型,采用GIS技术及野外实验确定模型中各个因子,并将该模型用于长沙市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的计算
今年30岁的刘航是土生土长的吉林敦化人,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在外地工作。在得知敦化大德创客园能够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后,刘航带着所学知识来到大德创客园,利用所学知识成立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市建委于1984年1月颁发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操作质量标准》和《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是继1981年颁发《钢筋混
正确认识和评价蒸汽远红外干燥木材过程中的红外加热作用,对提高该项技术的节能和经济效果,保证干燥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如何应用远红外加热机理说明它在干燥木材中的实际
轴线控制是建筑结构施工关键性的一环。规范要求现浇框架的轴线偏差,5米以下不大于10毫米,全高不大于15毫米。如果不精心操作是难以达到的。控制高层现浇框架轴线的方法很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坦率真诚、有话直说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是一所我们永远也毕业不了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我们要学会思考,对待事物既要看到局部又要看到整体,既要看到眼前又要看到长远。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生活中许多深奥的道理,竟然可以蕴涵在一个个看似简短的故事中……    各有所长     有一天,狐狸给鹤送来了一张邀请卡,上面写道:“晚上请来舍下用
数学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获得数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
依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和技术,基于TM数据、气象资料和化学实测数据,将基于能量循环的土壤水平衡模型和基于物质循环的土壤酸化模型相耦合,构建了土壤酸化空间信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