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中的数学问题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雕英雄传》是武侠宗师金庸的奠基之作。小说以宁宗庆元五年至成吉思汗逝世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故事讲述了傻小子郭靖背负着家恨国仇闯入江湖,在聪明伶俐的黄蓉帮助下,一路上通过了无数的艰难历程,最终成为“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的一代大侠。这部武侠小说呈现了排列组合、幻方、开方术、四元术、中国剩余定理、乘法口诀等数学问题,通过对这些数学问题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一、排列组合
  《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中,黄蓉设计了一道叫“玉笛谁家听落梅”的菜肴。黄蓉在酒杯里斟了酒,放在洪七公前面,笑道:“七公,您尝尝我的手艺儿怎样?”洪七公哪里还等她说第二句,也不饮酒,抓起筷子便夹了两条牛肉条,送入口中,只觉满嘴鲜美,绝非寻常牛肉,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诸味纷呈,变幻多端,直如武学高手招式之层出不穷,人所莫测。洪七公惊喜交集,细看之下,原来每条牛肉都是由四条小肉条拼成。洪七公猜出有5种肉品,但是未猜出有几种变化。黄蓉微笑道:“倘若次序的变化不计,那么只有二十五变,合五五梅花之数,又因肉条形如笛子,因此这道菜有个名目,叫作‘玉笛谁家听落梅’。这‘谁家’两字,也有考人一考的意思。”
  “五五梅花数”涉及数学中的排列组合问题。这里的次序变化不计,只需考虑组合。如果每次咀嚼1种肉,就吃不出变化的味道,至少要咀嚼2种肉才行,而且每根牛肉都是由4条小肉条拼成。那么,可以吃到的不同味道种数为:
  C+C+C=25。
  在小说中,黄蓉为了让郭靖得到洪七公的武功真传,通过一道美食的吃法,变化多种做法,把一道菜做出25种不同的味道,蕴含着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
  二、幻方
  在《射雕英雄传》中第二十九回说到黄蓉和郭靖为了躲避铁掌帮来到黑泥潭之地,在那里他们遇见了神算子瑛姑。瑛姑给黄蓉出了一道数学题:“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排成三列,不论纵横斜角,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如何排法?”
  好一个黄蓉,不假思索,当下低声诵道:“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边说边画,在沙上画了个九宫之图。(如图1所示)
  瑛姑以为九宫图是自己的独创秘法,原来早有歌诀传世。其实上图所列“九宫图”,来源于“洛书”。(如图2所示)第一个系统研究幻方的人是我国南宋杰出的数学家杨辉,他總结的解答方法是: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也就是说,先把1~9九个数依次斜排,再把上1下9两数对调,左7右3两数对调,最后把四面的2、4、6、8向外面挺出,这样就得到一个三阶幻方。杨辉研究出三阶幻方后,又系统地研究了四阶幻方至十阶幻方。
  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笑道:“不但九宫,即使四四图,五五图,以至百子图,亦不为奇。就说四四图罢,十六字依次四行排列,先以四角对换,一换十六,四换十三,后以内四角对换,六换十一,七换十。这般横直上下斜角相加,皆是三十四。”瑛姑依法而画之,丝毫没有差错。
  黄蓉通过自己的聪颖智慧破解了黑泥潭的九宫图迷宫。小说中描述的四宫格、五宫格以至百子图等,说明古人已经掌握了高阶幻方的构成规律。
  三、开方术
  在《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九回,黄蓉和郭靖在瑛姑的黑泥潭之地,见地下都是长约四寸、阔约二分的竹片,这正是计数时用的算筹。再看那些算子排成商、实、法、借算四行,暗点算子数目,知她正在计算五万五千二百二十五的平方根,这时“商”位已计算到二百三十,但见到那老妇拨弄算子,正待算那第三位数字。黄蓉脱口道:“五!二百三十五!”
  这个题正是《九章算术》少广章中的第十二题:
  今有积五万五千二百二十五,问为方几何?答曰:二百三十五步。
  译文:假设有面积55225平方步。问:变成正方形,边长是多少?答:235步。
  《九章算术》记载了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开方术,其算法就是把算筹排成“商、实、法、借算”四行进行运算:“商”位置求得平方根数;“实”位置是被开方数;“法”位置为当前所算出的开方数;“借算”位算筹的作用是相当于被开方数的分位点,每隔两位记一分位点。其计算法则与现在笔算方法是一致的。
  “算筹”是我国古代人们计算的工具,用竹或木、骨制成的条状物。算筹加之十进制计数法,是为我国传统数学长于计算的重要原因。《老子》说“善数不用筹策”,说明最迟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普遍使用算筹了。
  四、四元术
  第二十九回中瑛姑对黄蓉的数学才能又惊又疑,带着黄蓉进入内室。只见墙壁围成圆形,地下铺满细沙,沙上画着许多横直符号和圆圈,又写着些“太”“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字。金庸笔下的黄蓉见地下的这些符号时,就知是术数中的难题,那是算经中的“天元之术”。黄蓉从腰间抽出竹棒,倚在郭靖身上,随想随在沙上书写,片刻之间,将沙上所列的七八题尽数解开。
  黄蓉微微一笑,道:“天元四元之术,何足道哉?算经中共有一十九元,‘人’之上是仙、明、霄、汉、垒、层、高、上、天,‘人’之下是地、下、低、减、落、逝、泉、暗、鬼。算到第十九元,方才有点不易罢啦!”
  其中,“元”表示未知数,古今意义相同。“天、地、人、物”四元依次代表现当代数学中“X、Y、Z、W”四个未知数,在我国古代算经中已经早有记载。古代的横直符号代表数字,数上加一斜横表示负号,圆圈代表零。“天元术”是宋元时期发展起来的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特指解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天元)的方程,解由“天、地、人、物”四个未知数构成的四元高次方程组称为“四元术”。对于解四元高次方程组,常规的思路就是逐步消元,得到一元高次方程,解出此方程,代回原方程组解出各元。
  至于黄蓉所说的“十九元”其实并非代表不同的十九个未知数,而是代表同一未知数的不同次幂,人为常数项,人之上九字表示未知数的各正数次幂(最高为九次),即X、X、X、X、X、X、X、X、X。人之下九字表示未知数的各负数次幂(最低为九次),X、X、X、X、X、X、X、X、X。由这“十九元”构成的方程实质就是一元高次方程。   五、中国剩余定理
  第二十九回中,黄蓉也用竹棒在地下细沙上写了三道算题。其中第三题是“物不知其数”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这对于神算子瑛姑来说,也是够为难的了。这个问题也称为“中国剩余定理”“鬼谷算法”“韩信点兵”,宋代学者秦九韶对这类题目有很深的研究。
  《孙子算经》给出了这类问题的解法:
  先从5和7、3和7、3和5的公倍数中相应地找出分别被3、5、7除均余1的最小数70、21、15,即:70÷3=23……1,
  21÷5=4……1,15÷7=2……1。之后,用找到的这三个最小数分别乘以被3、5、7除所剩之数,把它们相加起来,即70×2+21×3+15×2=233,再用相加得到的数233减去3、5、7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整数倍,即为所求之数:X=233-105n,当n等于2时,得此题的最小整数解为23。此题的通解可以写为:X=23+105n(n∈N)。
  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将这种解法编成一首通俗的歌谣:“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这个歌诀给出了模数为3、5、7时的同余方程解法,意思是将除以3得到的余数乘以70,将除以5得到的余数乘以21,将除以7得到的余数乘以15,全部加起来后减去105(或者105的倍数),即得到所求之数。
  下面用集合的方法来解答“物不知数”问题,并验证前述解答23的正确性。
  除以3余2的数,是3的倍数加上2的数的集合:
  A=﹛5,8,11,14,17,20,23,26,…﹜
  除以5余3的数,是5的倍数加上3的数的集合:
  B=﹛8,13,18,23,28,33,38…﹜
  除以7余2的数,是7的倍数加上2的数的集合:
  C=﹛9,16,23,30,37,44,……﹜
  而全部符合上面三個条件的最小数是23。
  六、乘法口诀
  第三十回中,郭靖、黄蓉顺着山路走来到一条宽约尺许的石梁处,石梁的尽头是一个极长的缺口,缺口处被一个书生占据了要冲,无法通过。那书生摇头晃脑,正自诵读《论语》,郭靖求见其尊师,但他却似乎全然没有听见。黄蓉出言相激:“孔子弟子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书生称《论语》中未曾说起,其他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引据《论语》“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由此,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正是“七十二弟子”。那书生折服于黄蓉的聪明才智,佩服她的满腹诗书,于是,带着郭靖和黄蓉去见其师傅。
  “九九”的起源很早,韩婴(汉代燕人)《韩诗外传》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齐桓公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桓公戏之曰:九九足以见乎?鄙人曰: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桓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导而至矣。
  这说明在公元前7世纪,懂得乘法口诀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九九歌诀的一些句子,在诸子百家的文献中也多次出现。依黄蓉的聪慧,背诵乘法口诀是轻而易举的。
  《射雕英雄传》中呈现的数学问题,表明了作者具有深厚的数学功底。通过对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刻画了聪明机灵、才智过人的黄蓉形象。读者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里遇见数学,感受到文学与数学的美妙融合。
其他文献
具有83年办校历史的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是楚雄州教育局直属小学、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学校在2015年11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基础上,于2017年1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并把文明创建与“建现代信息化环境、走科研兴校之路、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品牌战略有机融合,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校园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规范、教师队伍优秀、教育教学优质、教育科研成果显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能进行含有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借助连线法、表格法等方式整理信息,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合理推理的能力,渗透“一一对应”和“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养
期刊
上学期开学,我因工作调动来到现任学校任教,接手五年级的一个班——前任班主任因工作调动离开,所以校长让我来接这个班。9月1日上午报名时,一位家长领着一名叫国庆(化名)的瘦小男孩来报名。国庆是从本校五(8)班转过来的,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他爸爸倒是热情诚恳,主动和我谈了孩子的性格、学习等情况。之后,国庆的爸爸还很热情地帮我,给学生搬书、发书,忙活了一个下午。国庆为什么要从一(8)班转过来呢?从教十余年
期刊
教材分析:  《四季》是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课文通过对一年四季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儿歌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使用叠词,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儿歌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文中配有4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优美,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是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媒介。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尖、说”等9个生字
期刊
教书育人,班级管理是个基本功,必须经常修炼,刻意为之,工作创新,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只有把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听从自己的指令,“子帅以正”,才能把班级管理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一盘散沙,教室里乱哄哄的,老师学生,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问题就严重了,培养人的任务就完不成了。数十年班级管理,我有如下一些经验,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组织读书会  别以为这跟教学才联系得上,和班级管理对不上号,事实上很
期刊
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语文创新教育中的一大难题。破解难题的关键,是在阅读教学中做好创新导问。导问,就是指导学生提问。从广义上说,学生阅读就是在做“学问”。因此,要处理好“学”和“问”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创新与导问的关系。  一、问疑  问疑,即引导学生在疑惑不解之处提问。如笔者在教学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的学生说:“古诗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利用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大数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知道1万是一个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很多数往往比“万”大。这是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主题图画面或直接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上的主题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的具体内容,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期刊
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社会越来越数字化,对数学阅读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数学阅读的能力也就成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础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现行的数学教材比以往更具有可读性,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从课本叙述中通晓知识的来龙去脉,从例题中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从习题中学会解题技巧等。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
期刊
生活,是学生成长的天地,道德与法治教育只有与真实生活接轨,才能提升学生明辨是非、抵御侵袭的能力。  一、展示“现实”:原因剖析中明方向  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完整人,这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既要在他们心灵的土壤上播撒良好道德的种子,还要在他们心灵的田野边筑起防范的篱笆。而篱笆构筑,不是消极防御,而是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产生抵御和防范“病虫”与“杂草
期刊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主张:一种是偏重“意”的参悟,一种是偏重“言”的剖析,以曾经流行的词汇来说,前者属于偏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后者属于偏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其实,任何强调其一排斥其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都太偏执,都缺乏辩证思想,缺乏整体观照。作为一种语言存在,任何言语作品一经变为既成事实,便客观地成了言与意的共在,成了言与意的有机统一体,参悟其意,势必带出其言,“此意”生于“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