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专业型社团建设的不足及发展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我国高校目前已开始重视并实施各种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举措,其中加强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作用,正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质量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逐步提高,其中专业型社团作为以专业知识为背景、运用和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社团组织,其专业性特点能满足学生对拓展专业领域视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特殊需求,它利用专业知识开展的各项社团活动,具有着其他社团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它在大学生技能提高和创新意识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国内理论层面研究高校学生社团的工作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本文通过调研山东某学院机械专业社团的建设情况,试图从专业型社团建设这一角度进行研究,为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引导高校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 现有专业型社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此次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研,选取了山东某职业学院工科类专业大学生作为样本,面向不同年级和专业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88份。通过调研发现,该学院专业型社团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学生也亲身加入了专业社团活动,还有部分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收获了许多专业成绩,但是该学院专业型社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也是各高校专业型社团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专业教师指导力度不够
   专业教师的参与是专业社团与其他类型社团的重要区别之一。专业教师所做的建议、监督和评价工作决定了专业社团的活动成效。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数学生因为自身的能力不够或没有遇到合适的指导老师而没有参加技能创新性活动,分别占到总人数的70.97%和61.29%。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没有参加技能创新性活动并不是自己没有技能创新意识,方法和知识上的欠缺,只要专业教师加大方法上的指导和知识上学习,学生参与技能创新性活动的比率将会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调查发现,由于激励和培养制度不完善,多数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2 社团活动限制太多,没有经费保障
   在调查中,90%的社团负责人都认为社团发展所受的首要限制就是活动经费问题,一般情况下,社团的活动资金主要来自社会赞助和成员的会费[1],前者由于诸多原因往往很不稳定,后者所筹资金又是杯水车薪。其次是场地问题,各高校普遍不把社团的场地建设纳入学校的规划方,导致学生社团活动数量大大减少。该学院有许多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因以上原因举步维艰,比如,机电产品创新竞赛、汽车概念设计比赛、专题讲座等。
   3 组织管理制度仍需加强
   专业型社团目前存在的社团管理机构不健全、社团内部奖惩制度不明确等问题,从调查中学生获取技能创新活动信息方式结果就可以清晰的看出。通过经验交流、班干部班级通知和网站通知来获取科研活动信息的同学占大多数,其中通过经验交流方式来获得信息的同学占到45.86%。同学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目前,学生社团对同学们获取技能创新活动的贡献还不够大。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团的组织管理制度不规范,社团功能未能完全发挥。
   二 专业型社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发展策略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专业型社团虽然能够让学生在第一课堂知识之外,进一步增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但现在的专业型社团建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专业社团的发展策略。
   1 加强社团队伍培养,强化对社团的指导
   第一,参与技能创新活动动因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提升自身的能力,比例高达72.62%,对技能创新活动充满兴趣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分别占59.24%和42.04%。由此可以看出,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兴趣爱好是学生参与专业型社团最主要的动因。能否满足大学生提升能力的需求,能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专业社团应有的作用,研究认为这取决于社团队伍的建设。
   专业社团需要一批专业基础扎实、管理能力突出的社团负责人与骨干队伍去带动和引导社团成员。优秀的社团负责人应来自社团,在社团科研和创新活动中成长和造就,由社团成员民主选举产生;另一方面,学院和系部应把社团负责人和骨干人员纳入团学干部体系,并在思想过硬、素质全面、工作能力强等几个方面有针对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作为激励,还应该在推优评奖和综合测评等方面对他们的社团工作业绩给予充分考虑[2]。要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激情和活力,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使其在参与活动中不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要提高专业型社团活动的层次,还必须要聘请指导教师在专业社团的发展目标、方向、专业及经验等方面大力帮助。鼓励校内有责任心的专业教师以专兼职相结合的形式定期、持续地指导专业社团。在院系层面制定培养计划和奖励措施,使指导教师的培养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
   2 健全社团管理机构,提供政策扶持和物质保障
   第一,高等学校要鼓励和支持专业社团发展,应在政策扶持、物质保障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政策有扶持,才可确保社团发展的政策导向性。高校管理者应专门出台社团队伍建设、社会活动开展、场地经费保障及社团发展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政策的连续性、关联性和完善性是专业型社团发展持续性和长久性的先决条件;还应建立相配套的社团内部管理制度,如社团组建、活动开展、社团财务、成员考核、社团注销等相关规范。以政策为导引,让政策服务于社团发展,这样就可以让社团成员在工作中有更高的热情和活力让专业型社团的发展无后顾之忧。物质基础是社团发展壮大的坚实后盾。高校对专业型社团进行物质和经费扶持时,应针对专业型社团的特点,明确社团的发展和活动经费所占学校预算的比例,并设置监督部门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同时,鼓励社团开源节流,让社团尝试通过与企业联办、合作的形式,自筹部分经费。另外,学校还必须多渠道建设和完善社团活动场地和设施,比如高校自筹资金、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或争取企业冠名等都是可行的方式。    第二,高等学校还要建立并理顺社团管理机构,明确归口部门及其相关职责。通过完善的社团管理机构,加强对社团的宏观引导和管理,指导社团工作,保证社团的发展方向[2]。调研所在的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直属于校团委的社团联合会,各类社团在社团联合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社团联合会可以督促社团发展和社团活动,从而确保社团活动的经常性和连续性,而且运行发现,社团联合会有助于增强社团归属感。该学院还建立了院、系两级分层管理模式,形成了学校宏观领导、团委统一协调、系部具体管理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3 创新社团活动形式,积极实践校企联合模式
   如火如荼的社团活动是高校生命力重要的展现形式,调研发现,对于技能创新活动的类型,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专项社会调研活动,占到75.8%,专项/专业竞赛占到47.1%,占第二位。可以看出,学生参与技能创新活动类型相对比较单一,集中于假期专项社会调研活动项目,说明高校开展的技能创新性活动还不够丰富。要开辟新的渠道,为更多的学生搭建平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专业型社团无疑是一种好的方式。
   专业型社团开展活动有其突出的专业性,无论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学习报告会和研讨会,还是技能培训、参与竞赛、专业服务社区活动,无不紧扣“专业”的主题和特色。高校本身的浓厚学术科研气氛对专业社团是很好的熏陶,专业型社团应打破常规,创新活动形式,多参与国家、省市和学校各层面开展的大学生科研创新竞赛、科研项目等,多锻炼并坚持不懈,即便没有取得重大成果,对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也是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实践证明,高校产学研相统一的发展思路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专业社团还应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大的决心加强与企业联系,争取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合作项目,有了企业提供的技术资金支持,社团成员便可以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同时还可以了解企业行业动态,为就业奠定基础。
   总之,要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等学校必须足够重视专业型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掘专业型社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把专业型社团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教师指导、物质保障、校企合作等方面给高校专业型社团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更好的发挥内在功能,从而推进高校学生社团工作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孙晓芳.科技创新团队各类人才特质的研究[D].北京机械工业学院,2010.
   [2]李忠诚.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培养建设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材料物理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生物与环境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创新实验室……你没看错,这是上海一所高中开设的实验室。宽敞气派的建筑,现代化的实验装备,高大上的实验课题,不能不让每一位来此参观的人肃然起敬。站在高一学生的名为“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快速起效技术”的成果展版前,华东师大宣传部长解超向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直言:惊呆了!  这并非个例。在许多发达地区的重点(热点)中小学,硬件
期刊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将学习共同体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通过基于真实性任务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建构小组,学生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互动,学生间、师生间思想上的碰撞和观点上的争论,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育人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
期刊
[摘 要] 说话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是教师一项重要的职业能力,也是师范生必备的职业技能。在师范院校教师口语教学中,坚持生本教育理念,重视师范生主体作用发挥,以情境激发表达愿望,以激励提振表达信心,以勤练形成表达能力,师范生想说、敢说、善说,说话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 以生为本;师范生;说话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期刊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国外,许多国家都已成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则起步较晚。在国家经济、政策、法律的支持下,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区、大学生自主创业园区,肩负起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国家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知识转化、加强校企合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内外
期刊
[摘 要] 应试教育所衍生的种种弊端在大学教育中仍然存在,尤其是高校的师范教育,但这种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素质教育可以贯穿在教学的前中后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寻找素质教育的契机;调研学生第二课堂合理引导,进而促进素质教育;设置实践环节化知识为能力,提高师范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校师范生;美学教学;调查数据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国际财务管理是在财务管理专业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在开展课程双语教学前,首先要明确民办高校双语教学的理念,选用恰当的英文原版教材,合理设置教学班级。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后要注意营造双语氛围,改革考核方式。  [关键词] 国际财务;双语教学;实践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84
期刊
一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  自改革开放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78~2012年以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进情况见表一和表二。  综观表一和表二提供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轨迹如下。  1 第一产业在总产出和总就业中的份额下降。1978年中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
期刊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距今已有60多年,在其发展历程中,辅导员队伍逐步走向职业化、专业化,为完成高校德育工作、确保高校教育的顺利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1-3],是高校教师和党政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学校学生主管部门和二级学院党政双重领导的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的人员。就辅导员角色定位而言,辅导
期刊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专业就业能力和非专业就业能力。非专业就业能力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情感能力等。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职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因为高职教育具有复杂性,它既包括了客观性,也包括了主观性。 “其客观性来源于职业教育价值满足任何社会需要的内在属性;其主观性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价值不能脱离人的需要而独立存在”。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教育内涵。基于文化学视域的职业教育研究认为职业内涵应
期刊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种转型首在调整办学定位,重在确立就业导向,真正实现从“围绕学校资源办学”到“围绕学生办学”的转变。[1]这种转型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等方面也要发生相应转变。我们认为,教学中如能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将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传统的教师主体“讲授法”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围绕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