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笔者奔赴灾区采访,在近一个月的新闻实践中,不仅发回了大量的报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难忘的经历,对地方媒体如何做好重大灾难题材的报道有了切身体会,积累了一定经验。
反映灾情与宏扬抗震精神
从灾区回来后,经常会有人问:灾区的实际情况怎么样?真是新闻里反映的那样吗?这样的疑问说明长期以来我们在灾难报道中,忽视对灾情的反映,甚至隐藏事实,形成了一个关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模式:“轻描淡写的灾情”+“宏扬抗击灾害主旋律”。用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的话来说,过去的灾难新闻报道理念就是:“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这让广大受众形成思维定势,总认为有更多、更严重的灾情没有披露。
问题是,作为一名记者,在从事灾难报道时,应该如何处理两者关系?通过此次四川之行,笔者的感受是:首先,我国媒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突破了“轻描淡写的灾情”的局限。其次,抗震救灾的精神不是靠喊口号“宏扬”出来的,而是由无数投身这场宏大救援中的每个人共同缔造的,它真实地存在、感动和激励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宣传和宏扬这种精神既是真实报道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营造舆论环境的需要。
真实迅速地披露灾情。在这场巨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电视到报纸,从广播到网络,整个地震的本身信息得到了最充分、最及时的披露。一是客观地反映灾情。灾害是个什么样子就报道个什么样子,不夸大,不缩小,实情实报,毫不遮掩。在地震后的搜救阶段,每天灾区的伤亡情况及救出人数均第一时间发布。二是时新性得到增强。从5月12日当天开始,中央电视台和四川卫视采取的是全天候的直播形式,坚持从灾区第一现场每天发回及时报道。三是灾害报道再不是由新华社一家统一发稿,任何新闻媒体随时都可以就灾情采写、编发。5月12日14点28分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新浪等互联网上出现了第一条关于地震信息的及时短新闻,早于新华社。
在反映真实灾情的同时,宏扬伟大的抗震精神同样重要,因为首先这样一种精神是人民群众在抗击这场特大地震中升华出的伟大精神。灾区有巨大的物质损失,有失去亲人的悲痛,同时也有化悲痛为力量的坚强面对,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事迹。在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的坚强,援建队伍的奉献,全体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沉稳、坚韧、团结以及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出色表现和奉献精神,成为贯穿整个抗震救灾最强劲的主旋律,报道好这种精神是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灾难中,由于社会有较大变动和震荡,导致刺激意见的出现并汇集为舆论,而舆论又反过来影响着公众的意见和情绪。此时如果进行了正确指导,舆论有助于抗灾,反之舆论就可能成为阻力。
比如在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各大媒体发布于第一时间的报道,口径相当一致。新闻报道营造出高度统一的舆论,让美国民众共同确认当前最大的危险是面临恐怖主义袭击,其他一切矛盾都被降低到次要的地步。同样,在汶川地震中,度过紧张的搜救阶段后,灾区的头等大事是恢复秩序和重建,媒体必须服务于这种需要。
当然,宏扬主旋律是需要技巧的。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要因势利导,用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例子说话,而不是空洞地喊口号,只有这样的主旋律才动人,才令人信服而激起人们的共鸣。在报道中,我们着重去关注一个个具体的人,讲述处于灾难中的人的故事和境遇,这样既让读者了解了真实的灾情,同时又自然受到感染。
地方媒体如何介入全国性重大新闻报道
地方媒体对一个发生在外地的全国重大新闻如何发声?这是目前很多地方新闻媒体所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首先要快速反应:在重大突发性事件面前,首先要迅速判断新闻价值,在遵守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纪律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地予以反应。如何快呢?此类新闻当然是第一时间派记者赴新闻发生地最好。但多数情况下,地方媒体难以做到。这样就需要精心编辑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通稿,尽可能提供丰富的资讯。尤其是通过版面的处理,将通稿做出自己的特点。5月20日,安徽日报拿出整版焦点新闻版,利用前一天《人民日报》的评论和新华社的照片,以《五行红旗缓缓下降 生命尊严冉冉升起》为标题,精心做版,取得了震撼人心的宣传效果。
其次是报道迅速覆盖临近点,发挥新闻的边际效益。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地远离地方媒体所在地,地方媒体鞭长莫及。但凭借地方媒体的优势,可以寻找地方媒体所在地与一个重大突发事件的交集。比如在这次地震报道中,作为安徽媒体,安徽日报不能第一时间派记者前往,不能发回灾区的独家报道,但却可以第一时间报道安徽人民情系灾区的爱心,报道安徽各界支援灾区的行动。5月18日徽商大会召开,安徽日报仅仅抓住这一重大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招商大会的特点,报道大会削减庆典、设立集体哀悼、举行赈灾晚会等内容,将两个的报道自然融合,效果突出。
第三是寻找结合点,新闻本地化,增加贴近性。地震发生后,我省建设部门迅速派出援助大军。他们在灾区做些什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也是我省读者关注的内容,加强这些报道,是将远方的灾情与我们的关注结合的关键点。
例如,5月23日,我省派出援建队伍携带物资奔赴灾区,安徽日报记者吴晓征随队前往,一路上不停发回援建者的活动和灾区受损情况,因为有了安徽人的参与,这样的新闻报道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再比如,6月初,安徽日报再次派出史力、吴林红、李跃波、陈明四位记者赶赴灾区报道。他们同样将手中笔对准活跃在灾区的安徽建设队伍、救援人员、医疗工作者、特警等,这样的报道既立体地呈现了灾区的现状,同时以安徽人在四川灾区的行动为切口,拉近了新闻和受众间的距离。
随着资讯传播手段的丰富和人们对国际、国内重大新闻需求的日益增加,作为地方媒体正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包括安徽日报在内的地方媒体需要思索,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
紧扣抗震阶段性主题展开报道
对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连续报道,要注意新闻事件是动态的,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主题。地方媒体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必须以全局的思维,前瞻的视野,灵活的笔触,扣住抗震救灾阶段性的特征与主题。报道的侧重点要顺应三个变化: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受众心理的需求变化,人文关怀的扩散变化。
大地震甫一发生,山崩地裂,余震不断,情况不详,生死不明,社会几乎被这一事件击懵了。这时,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社会稳定剂。媒体立即进行受灾信息搜集和发布,廓清灾害的大小与性质,回答弥漫社会的焦灼与疑问。这是救灾报道的第一阶段——灾情发布阶段。与此几乎同步进行的是,现场争分夺秒开展一场场生死大营救。在灾后10天内,这是救灾的第一任务,又是全社会最关注、最牵挂、最揪心的新闻点,报道必须紧紧围绕生命救援展开。而随着时间推移,瓦砾下的生命奇迹越来越少,人们关注的目光则更多地投向了灾后余生者,报道重点需要转向第三阶段——灾民安置。在受灾群众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得到妥善安置后,即进入了抗灾报道的最后一个阶段:恢复重建阶段。
把握这四个阶段的主题变换,对于地方媒体确定直接报道的时机、力度,以及记者选择报道的主题、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以安徽日报为例,2008年5月23日,派出记者吴晓征,跟随安徽第一支板房援建车队赴川,拉开了现场采访报道的序幕。这个时机的选择十分果断、正确。因为之前难以深度介入。在灾情发布阶段,安徽日報是“地方军”,远离新闻现场,缺少权威渠道,自主搜集发布灾情容易失真,所以以引用新华社通稿为宜。在生命救援阶段,由于交通、后勤等有关保障不足,现场对记者的容量十分有限,地方平面媒体也还是鞭长莫及。而5月23日开始,安徽人开始大规模参与救灾——为灾民修建数万间移动板房,灾民安置成为地震灾害报道的重大主题,安徽日报记者亲临前线,及时发回相关报道,就牢牢把握了这个阶段报道的主动。
前线记者的笔墨也要跟上四阶段主题的变奏,比如在灾民安置阶段,还大力渲染地震的破坏力、灾区的凄惨场景,显然就是不适宜的。因为前期各路媒体对此已密集报道过了,读者已有充分了解。灾区群众的生活状况、救灾行动的进行程度、群众安置的措施现状,才是人们最关心的。安徽日报第一批前线记者吴晓征、黄永礼等,报道了安徽第一支板房援建车队入川经过,帐篷里、体育馆里的灾民与志愿者生活剪影,以及移动板房的建设进度等;第二批前线记者史力、吴林红等,报道了灾区孩子在安徽援建的板房内复课等,都较好地把握了当时的新闻热点,作品产生了一定影响。
受灾、救灾、重建,这是新闻事件本身的发展逻辑,震惊、揪心、寻求安慰、重建信心,这是受众心理需求的发展变化,发布真实灾情的同时进行社会组织和社会动员,凝聚人心共同抗灾,体现了地震报道中的媒体最大人文关怀。我们的灾难报道,都要遵循这些原则和规律。■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反映灾情与宏扬抗震精神
从灾区回来后,经常会有人问:灾区的实际情况怎么样?真是新闻里反映的那样吗?这样的疑问说明长期以来我们在灾难报道中,忽视对灾情的反映,甚至隐藏事实,形成了一个关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模式:“轻描淡写的灾情”+“宏扬抗击灾害主旋律”。用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的话来说,过去的灾难新闻报道理念就是:“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这让广大受众形成思维定势,总认为有更多、更严重的灾情没有披露。
问题是,作为一名记者,在从事灾难报道时,应该如何处理两者关系?通过此次四川之行,笔者的感受是:首先,我国媒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突破了“轻描淡写的灾情”的局限。其次,抗震救灾的精神不是靠喊口号“宏扬”出来的,而是由无数投身这场宏大救援中的每个人共同缔造的,它真实地存在、感动和激励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宣传和宏扬这种精神既是真实报道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营造舆论环境的需要。
真实迅速地披露灾情。在这场巨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电视到报纸,从广播到网络,整个地震的本身信息得到了最充分、最及时的披露。一是客观地反映灾情。灾害是个什么样子就报道个什么样子,不夸大,不缩小,实情实报,毫不遮掩。在地震后的搜救阶段,每天灾区的伤亡情况及救出人数均第一时间发布。二是时新性得到增强。从5月12日当天开始,中央电视台和四川卫视采取的是全天候的直播形式,坚持从灾区第一现场每天发回及时报道。三是灾害报道再不是由新华社一家统一发稿,任何新闻媒体随时都可以就灾情采写、编发。5月12日14点28分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新浪等互联网上出现了第一条关于地震信息的及时短新闻,早于新华社。
在反映真实灾情的同时,宏扬伟大的抗震精神同样重要,因为首先这样一种精神是人民群众在抗击这场特大地震中升华出的伟大精神。灾区有巨大的物质损失,有失去亲人的悲痛,同时也有化悲痛为力量的坚强面对,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事迹。在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的坚强,援建队伍的奉献,全体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沉稳、坚韧、团结以及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出色表现和奉献精神,成为贯穿整个抗震救灾最强劲的主旋律,报道好这种精神是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灾难中,由于社会有较大变动和震荡,导致刺激意见的出现并汇集为舆论,而舆论又反过来影响着公众的意见和情绪。此时如果进行了正确指导,舆论有助于抗灾,反之舆论就可能成为阻力。
比如在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各大媒体发布于第一时间的报道,口径相当一致。新闻报道营造出高度统一的舆论,让美国民众共同确认当前最大的危险是面临恐怖主义袭击,其他一切矛盾都被降低到次要的地步。同样,在汶川地震中,度过紧张的搜救阶段后,灾区的头等大事是恢复秩序和重建,媒体必须服务于这种需要。
当然,宏扬主旋律是需要技巧的。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要因势利导,用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例子说话,而不是空洞地喊口号,只有这样的主旋律才动人,才令人信服而激起人们的共鸣。在报道中,我们着重去关注一个个具体的人,讲述处于灾难中的人的故事和境遇,这样既让读者了解了真实的灾情,同时又自然受到感染。
地方媒体如何介入全国性重大新闻报道
地方媒体对一个发生在外地的全国重大新闻如何发声?这是目前很多地方新闻媒体所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首先要快速反应:在重大突发性事件面前,首先要迅速判断新闻价值,在遵守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纪律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地予以反应。如何快呢?此类新闻当然是第一时间派记者赴新闻发生地最好。但多数情况下,地方媒体难以做到。这样就需要精心编辑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通稿,尽可能提供丰富的资讯。尤其是通过版面的处理,将通稿做出自己的特点。5月20日,安徽日报拿出整版焦点新闻版,利用前一天《人民日报》的评论和新华社的照片,以《五行红旗缓缓下降 生命尊严冉冉升起》为标题,精心做版,取得了震撼人心的宣传效果。
其次是报道迅速覆盖临近点,发挥新闻的边际效益。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地远离地方媒体所在地,地方媒体鞭长莫及。但凭借地方媒体的优势,可以寻找地方媒体所在地与一个重大突发事件的交集。比如在这次地震报道中,作为安徽媒体,安徽日报不能第一时间派记者前往,不能发回灾区的独家报道,但却可以第一时间报道安徽人民情系灾区的爱心,报道安徽各界支援灾区的行动。5月18日徽商大会召开,安徽日报仅仅抓住这一重大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招商大会的特点,报道大会削减庆典、设立集体哀悼、举行赈灾晚会等内容,将两个的报道自然融合,效果突出。
第三是寻找结合点,新闻本地化,增加贴近性。地震发生后,我省建设部门迅速派出援助大军。他们在灾区做些什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也是我省读者关注的内容,加强这些报道,是将远方的灾情与我们的关注结合的关键点。
例如,5月23日,我省派出援建队伍携带物资奔赴灾区,安徽日报记者吴晓征随队前往,一路上不停发回援建者的活动和灾区受损情况,因为有了安徽人的参与,这样的新闻报道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再比如,6月初,安徽日报再次派出史力、吴林红、李跃波、陈明四位记者赶赴灾区报道。他们同样将手中笔对准活跃在灾区的安徽建设队伍、救援人员、医疗工作者、特警等,这样的报道既立体地呈现了灾区的现状,同时以安徽人在四川灾区的行动为切口,拉近了新闻和受众间的距离。
随着资讯传播手段的丰富和人们对国际、国内重大新闻需求的日益增加,作为地方媒体正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包括安徽日报在内的地方媒体需要思索,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
紧扣抗震阶段性主题展开报道
对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连续报道,要注意新闻事件是动态的,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主题。地方媒体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必须以全局的思维,前瞻的视野,灵活的笔触,扣住抗震救灾阶段性的特征与主题。报道的侧重点要顺应三个变化: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受众心理的需求变化,人文关怀的扩散变化。
大地震甫一发生,山崩地裂,余震不断,情况不详,生死不明,社会几乎被这一事件击懵了。这时,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社会稳定剂。媒体立即进行受灾信息搜集和发布,廓清灾害的大小与性质,回答弥漫社会的焦灼与疑问。这是救灾报道的第一阶段——灾情发布阶段。与此几乎同步进行的是,现场争分夺秒开展一场场生死大营救。在灾后10天内,这是救灾的第一任务,又是全社会最关注、最牵挂、最揪心的新闻点,报道必须紧紧围绕生命救援展开。而随着时间推移,瓦砾下的生命奇迹越来越少,人们关注的目光则更多地投向了灾后余生者,报道重点需要转向第三阶段——灾民安置。在受灾群众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得到妥善安置后,即进入了抗灾报道的最后一个阶段:恢复重建阶段。
把握这四个阶段的主题变换,对于地方媒体确定直接报道的时机、力度,以及记者选择报道的主题、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以安徽日报为例,2008年5月23日,派出记者吴晓征,跟随安徽第一支板房援建车队赴川,拉开了现场采访报道的序幕。这个时机的选择十分果断、正确。因为之前难以深度介入。在灾情发布阶段,安徽日報是“地方军”,远离新闻现场,缺少权威渠道,自主搜集发布灾情容易失真,所以以引用新华社通稿为宜。在生命救援阶段,由于交通、后勤等有关保障不足,现场对记者的容量十分有限,地方平面媒体也还是鞭长莫及。而5月23日开始,安徽人开始大规模参与救灾——为灾民修建数万间移动板房,灾民安置成为地震灾害报道的重大主题,安徽日报记者亲临前线,及时发回相关报道,就牢牢把握了这个阶段报道的主动。
前线记者的笔墨也要跟上四阶段主题的变奏,比如在灾民安置阶段,还大力渲染地震的破坏力、灾区的凄惨场景,显然就是不适宜的。因为前期各路媒体对此已密集报道过了,读者已有充分了解。灾区群众的生活状况、救灾行动的进行程度、群众安置的措施现状,才是人们最关心的。安徽日报第一批前线记者吴晓征、黄永礼等,报道了安徽第一支板房援建车队入川经过,帐篷里、体育馆里的灾民与志愿者生活剪影,以及移动板房的建设进度等;第二批前线记者史力、吴林红等,报道了灾区孩子在安徽援建的板房内复课等,都较好地把握了当时的新闻热点,作品产生了一定影响。
受灾、救灾、重建,这是新闻事件本身的发展逻辑,震惊、揪心、寻求安慰、重建信心,这是受众心理需求的发展变化,发布真实灾情的同时进行社会组织和社会动员,凝聚人心共同抗灾,体现了地震报道中的媒体最大人文关怀。我们的灾难报道,都要遵循这些原则和规律。■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