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正逐渐成为被人们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往往只关注交通噪声污染,却常常忽视校园噪声污染。
关键词:校园噪声;污染
随着城市的发展,噪声污染也日益严重。校园环境噪声成为了一项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因素。有资料表明,校园环境噪声主要声源为包括交通噪声和人为制造的噪声。人为原因主要包括校园内外的交通噪声,高音喇叭的鸣叫声,学生的说笑声等。如何加强噪声污染控制是改善校园环境质量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学习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应当采取什么控制途径和对策来避免和减少噪声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为考察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状况,选择8个地点对其进行噪声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综合分析,从而了解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环境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校园环境噪声污染控制与防治措施。
1 噪声监测 1.1 监测情况介绍
(1)监测仪器:TES噪音计。(2)监测方法:采集时间间隔5s,仪器自动记录瞬时声级,连续记录200个数据。(3)监测条件:测量应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为5.5m/s以上时停止测量。(4)监测时间:昼间(上课时间、下课时间)和夜间(20:00-21:00)三个时段。
1.2 监测指标说明
Leq——等效连续声级。表示在测量时段内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体现的噪声大小[1]。L10、L50、L90——统计声级。L10: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L50:测量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L90:测量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
1.3 监测点的选取
监测时间段选在休息日2009年9月12日的昼间和夜间及工作日2009年9月15日的上课时间,下课时间和夜间20:00-21:00三个时段。针对沈阳师范大学实际情况,在校内分别选取南生活区宿舍楼8号楼旁、南生活区餐饮中心2部外、东生活区宿舍楼B座旁、北生活区宿舍楼F座旁、北生活区操场外、图书馆旁、博文楼旁、文体馆前这8处具有代表性地点进行监测。
2 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2.1监测结果统计
沈阳师范大学环境噪声数据情况:
(1)南生活区宿舍楼8号楼,位于校园南侧,西边临近黄河北大街: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60.3dB,下课时间Leq为62.8dB,夜间Leq为45.6dB;休息日昼间Leq为57.9dB,夜间Leq为45.2dB。(2)南生活区餐饮中心2部,位于校园南侧,靠近宿舍楼,有高音喇叭: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68.6dB,下课时间Leq为69.8dB,夜间Leq为65.5dB;休息日昼间Leq为67.5dB,夜间Leq为66.1dB。(3)东生活区宿舍楼B座,位于校园东侧,东、西侧有大片树林: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49.8dB,下课时间Leq为61.2dB,夜间Leq为46.0dB;休息日昼间Leq为49.3dB,夜间Leq为44.9dB。(4)北生活区宿舍楼F座,位于校园北侧,西侧有施工: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64.8dB,下课时间Leq为65.8dB,夜间Leq为49.8dB;休息日昼间Leq为64.3dB,夜间Leq为48.8dB。(5)北生活区操场,位于校园北侧: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51.8dB,下课时间Leq为65.0dB,夜间Leq为45.8dB;休息日昼间Leq为53.2dB,夜间Leq为46.6dB。(6)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54.6dB,下课时间Leq为66.8dB,夜间Leq为50.7dB;休息日昼间Leq为55.0dB,夜间Leq为50.0dB。(7)博文楼,位于校园中心: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47.9dB,下课时间Leq为68.8dB,夜间Leq为49.0dB;休息日昼间Leq为48.6dB,夜间Leq为48.2dB。(8)文体馆,位于校园西侧,门前为教工班车发车点,西边临近道义南大街: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60.2dB,下课时间Leq为63.5dB,夜間Leq为46.9dB;休息日昼间Leq为59.1dB,夜间Leq为46.0dB。
2.2监测结果达标情况分析
监测结果表明:在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选取的8个监测点中,处于校园中心的教学区应参照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中的1类区域标准(昼间55 dBA,夜间45 dBA);其他各点因其所处位置应参照2类区域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
3 结论
(1)处于校园中心的教学区上课时间的Leq值基本符合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中的规定,但下课时间的Leq值偏大。其主要原因为学生下课时间的说笑声较大,但随着学生的离开,上课时间的到来,Leq值又会降低。这与学生在校活动相一致。另外,教学区内有几条主干道,来往人员较多,会导致其Leq值较高。(2)南生活区宿舍楼8号楼西侧临近黄河北大街,因受交通噪声影响大,所以其Leq值偏大,略高于国家标准值。(3)南生活区餐饮中心2部的Leq值全天较高,其原因为:餐饮中心2部三楼的超市全天有高音喇叭的鸣叫声,在傍晚时分,路旁还有摆摊卖货的叫喊声。(4)北生活区宿舍楼F座西侧有施工,因此,此处的Leq值偏高。(5)北生活区操场外噪声源主要为学生活动产生的噪声,故下课时间其Leq值偏高。(6)文体馆前夜间的Leq值较低,而昼间的Leq值偏高,其原因主要是:文体馆西侧临近道义南大街,受交通噪声影响,且门前为教工班车发车点,上下班时间,此处噪声源主要是汽车产生的噪声。(7)由于东生活区宿舍楼B座的东侧和西侧均有较大范围绿色植物的种植,因此,东生活区宿舍楼B座旁的Leq值较其他监测点低。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对环境噪声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4 校园环境噪声的控制措施 影响校内环境噪声的主要因素:
(1)环保意识不强
高等院校目前的声学环境普遍不理想,关键问题是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很多学生在下课时间大声喧哗,高声谈论,而忽视了这也是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之一。
(2)制度不健全及管理不严
机动工车辆、闲杂人员随便出入教学区以及在校园内任意摆摊设点等,破坏了安静的校内声学环境。
(3)整体规划不合理
校园内的强噪声源较为分散,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与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交错布置。这是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4)校内道路规划不合理
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部的道路四通八达,贯穿整个校园的每个角落,特别是建在教学中心的主干道,对教学干扰尤为严重。
(5)城市交通噪声影响校内的声学环境
由于高等院校在大城市中所处的位置,城市交通噪声也干扰着校内的声学环境。 鉴于以上因素,为了保证能有一个理想的校园声学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噪声源进行控制:
(1)增强环保意识
加大对噪声污染的宣传力度,可以在校内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等,使学生们正确认识噪声污染,并共同努力减少校园环境噪声污染。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对教学区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例如:上课期间,严禁在教学区大声喧哗及闲杂人员进出,教学中心区严禁有机动车辆通行,严禁在校园内路边摆摊叫卖等。
(3)调整平面布置
对原平面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进行调整。将要求安静和较安静的建筑物远离交通干线,将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建在靠近交通干线一侧。安静区和较安静区应置于主导风向的上方。
(4)合理规划校内道路
校内的交通噪声是干扰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规划校园内部的道路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① 校园内的道路不应贯穿安静与较安静区。有機动车辆通行的道路,应远离教学中心及宿舍,并加强管理,定时开放。道路与建筑物之间应种植花草树木,进行绿化。② 在安静区中设置以行人和自行车为主的便道时,距离不应小于15m;在有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距离不应小于60m。
(5)对现有噪声源进行治理
对高等校园内部的主要强噪声源:超市、锅炉房、水泵房及实验室内的部分设备等,应分别进行治理,使噪声降到最低限度,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绿化环境 美化校园
由于树木可使声能在低频范围内变为树叶的固有振动频率,并使其能量转变为热能或被吸收。所以应充分利用建筑物四周,道路两旁及空闲地带种植各种花草树木,既美化了校园,又能吸声降噪。同时在邻街建筑物的外墙,种植攀绿植物和萝藤植物,也可提高墙体的吸声能力。
参考文献[1]元培珍,王忠,潘宁.常用噪声评价量的比较[J].环境保护,2000,3:26-27.[2]国家标准局.环境保护国家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2.[3]方保明.学校噪声污染的危害[J].职业与健康,2002(8):72-74.[4]玉苏普江.塔来题.城市噪声对校园的干扰[J].干旱环境监测,2006(12):234-236.[5]施锦华.临街住宅噪声控制[J].环境工程,1990,8(5):34-40.
关键词:校园噪声;污染
随着城市的发展,噪声污染也日益严重。校园环境噪声成为了一项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因素。有资料表明,校园环境噪声主要声源为包括交通噪声和人为制造的噪声。人为原因主要包括校园内外的交通噪声,高音喇叭的鸣叫声,学生的说笑声等。如何加强噪声污染控制是改善校园环境质量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学习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应当采取什么控制途径和对策来避免和减少噪声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为考察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状况,选择8个地点对其进行噪声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综合分析,从而了解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环境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校园环境噪声污染控制与防治措施。
1 噪声监测 1.1 监测情况介绍
(1)监测仪器:TES噪音计。(2)监测方法:采集时间间隔5s,仪器自动记录瞬时声级,连续记录200个数据。(3)监测条件:测量应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为5.5m/s以上时停止测量。(4)监测时间:昼间(上课时间、下课时间)和夜间(20:00-21:00)三个时段。
1.2 监测指标说明
Leq——等效连续声级。表示在测量时段内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体现的噪声大小[1]。L10、L50、L90——统计声级。L10: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L50:测量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L90:测量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
1.3 监测点的选取
监测时间段选在休息日2009年9月12日的昼间和夜间及工作日2009年9月15日的上课时间,下课时间和夜间20:00-21:00三个时段。针对沈阳师范大学实际情况,在校内分别选取南生活区宿舍楼8号楼旁、南生活区餐饮中心2部外、东生活区宿舍楼B座旁、北生活区宿舍楼F座旁、北生活区操场外、图书馆旁、博文楼旁、文体馆前这8处具有代表性地点进行监测。
2 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2.1监测结果统计
沈阳师范大学环境噪声数据情况:
(1)南生活区宿舍楼8号楼,位于校园南侧,西边临近黄河北大街: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60.3dB,下课时间Leq为62.8dB,夜间Leq为45.6dB;休息日昼间Leq为57.9dB,夜间Leq为45.2dB。(2)南生活区餐饮中心2部,位于校园南侧,靠近宿舍楼,有高音喇叭: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68.6dB,下课时间Leq为69.8dB,夜间Leq为65.5dB;休息日昼间Leq为67.5dB,夜间Leq为66.1dB。(3)东生活区宿舍楼B座,位于校园东侧,东、西侧有大片树林: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49.8dB,下课时间Leq为61.2dB,夜间Leq为46.0dB;休息日昼间Leq为49.3dB,夜间Leq为44.9dB。(4)北生活区宿舍楼F座,位于校园北侧,西侧有施工: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64.8dB,下课时间Leq为65.8dB,夜间Leq为49.8dB;休息日昼间Leq为64.3dB,夜间Leq为48.8dB。(5)北生活区操场,位于校园北侧: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51.8dB,下课时间Leq为65.0dB,夜间Leq为45.8dB;休息日昼间Leq为53.2dB,夜间Leq为46.6dB。(6)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54.6dB,下课时间Leq为66.8dB,夜间Leq为50.7dB;休息日昼间Leq为55.0dB,夜间Leq为50.0dB。(7)博文楼,位于校园中心: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47.9dB,下课时间Leq为68.8dB,夜间Leq为49.0dB;休息日昼间Leq为48.6dB,夜间Leq为48.2dB。(8)文体馆,位于校园西侧,门前为教工班车发车点,西边临近道义南大街:工作日上课时间Leq为60.2dB,下课时间Leq为63.5dB,夜間Leq为46.9dB;休息日昼间Leq为59.1dB,夜间Leq为46.0dB。
2.2监测结果达标情况分析
监测结果表明:在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选取的8个监测点中,处于校园中心的教学区应参照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中的1类区域标准(昼间55 dBA,夜间45 dBA);其他各点因其所处位置应参照2类区域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
3 结论
(1)处于校园中心的教学区上课时间的Leq值基本符合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中的规定,但下课时间的Leq值偏大。其主要原因为学生下课时间的说笑声较大,但随着学生的离开,上课时间的到来,Leq值又会降低。这与学生在校活动相一致。另外,教学区内有几条主干道,来往人员较多,会导致其Leq值较高。(2)南生活区宿舍楼8号楼西侧临近黄河北大街,因受交通噪声影响大,所以其Leq值偏大,略高于国家标准值。(3)南生活区餐饮中心2部的Leq值全天较高,其原因为:餐饮中心2部三楼的超市全天有高音喇叭的鸣叫声,在傍晚时分,路旁还有摆摊卖货的叫喊声。(4)北生活区宿舍楼F座西侧有施工,因此,此处的Leq值偏高。(5)北生活区操场外噪声源主要为学生活动产生的噪声,故下课时间其Leq值偏高。(6)文体馆前夜间的Leq值较低,而昼间的Leq值偏高,其原因主要是:文体馆西侧临近道义南大街,受交通噪声影响,且门前为教工班车发车点,上下班时间,此处噪声源主要是汽车产生的噪声。(7)由于东生活区宿舍楼B座的东侧和西侧均有较大范围绿色植物的种植,因此,东生活区宿舍楼B座旁的Leq值较其他监测点低。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对环境噪声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4 校园环境噪声的控制措施 影响校内环境噪声的主要因素:
(1)环保意识不强
高等院校目前的声学环境普遍不理想,关键问题是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很多学生在下课时间大声喧哗,高声谈论,而忽视了这也是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之一。
(2)制度不健全及管理不严
机动工车辆、闲杂人员随便出入教学区以及在校园内任意摆摊设点等,破坏了安静的校内声学环境。
(3)整体规划不合理
校园内的强噪声源较为分散,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与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交错布置。这是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4)校内道路规划不合理
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部的道路四通八达,贯穿整个校园的每个角落,特别是建在教学中心的主干道,对教学干扰尤为严重。
(5)城市交通噪声影响校内的声学环境
由于高等院校在大城市中所处的位置,城市交通噪声也干扰着校内的声学环境。 鉴于以上因素,为了保证能有一个理想的校园声学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噪声源进行控制:
(1)增强环保意识
加大对噪声污染的宣传力度,可以在校内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等,使学生们正确认识噪声污染,并共同努力减少校园环境噪声污染。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对教学区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例如:上课期间,严禁在教学区大声喧哗及闲杂人员进出,教学中心区严禁有机动车辆通行,严禁在校园内路边摆摊叫卖等。
(3)调整平面布置
对原平面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进行调整。将要求安静和较安静的建筑物远离交通干线,将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建在靠近交通干线一侧。安静区和较安静区应置于主导风向的上方。
(4)合理规划校内道路
校内的交通噪声是干扰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规划校园内部的道路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① 校园内的道路不应贯穿安静与较安静区。有機动车辆通行的道路,应远离教学中心及宿舍,并加强管理,定时开放。道路与建筑物之间应种植花草树木,进行绿化。② 在安静区中设置以行人和自行车为主的便道时,距离不应小于15m;在有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距离不应小于60m。
(5)对现有噪声源进行治理
对高等校园内部的主要强噪声源:超市、锅炉房、水泵房及实验室内的部分设备等,应分别进行治理,使噪声降到最低限度,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绿化环境 美化校园
由于树木可使声能在低频范围内变为树叶的固有振动频率,并使其能量转变为热能或被吸收。所以应充分利用建筑物四周,道路两旁及空闲地带种植各种花草树木,既美化了校园,又能吸声降噪。同时在邻街建筑物的外墙,种植攀绿植物和萝藤植物,也可提高墙体的吸声能力。
参考文献[1]元培珍,王忠,潘宁.常用噪声评价量的比较[J].环境保护,2000,3:26-27.[2]国家标准局.环境保护国家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2.[3]方保明.学校噪声污染的危害[J].职业与健康,2002(8):72-74.[4]玉苏普江.塔来题.城市噪声对校园的干扰[J].干旱环境监测,2006(12):234-236.[5]施锦华.临街住宅噪声控制[J].环境工程,1990,8(5):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