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两个目标指出了注重利用历史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素养是当今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一、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
语文特级教师黄玉锋曾说过:语言不只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这个对话交流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因此语文不能只讲语言文字,必须包容文史哲乃至科学艺术等,离开这些内容,语文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他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是文化的载体,离开了文化,语文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其实,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递着浪漫。所以有人说:语文是文化的厚重积淀,是生活的美丽呈现,是民族智慧的凝结。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曾对语文课作过这样的描述:这门课程打破时空的界限,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学生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今中外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他的描述也可以看出文化性是语文的根本特征。通过新课改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
二、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文化含量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多地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只是一味地强调语言技术训练,忽视语文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体验的特性,把语文作为一种文字技巧之学,语言技术之学来对待,摒弃了语文学习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多的语文教师还是沿袭“简介作者——教学字词——划分层次——明确中心——练习巩固”四步进行曲教学法,或者是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还会对语文感兴趣吗?我想这样连我们语文教师也早已失去了教学的乐趣了。
俗话说:“语文易教,也最难教”,如果沿袭上述传统的语文教法,谁都会教语文,这样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就难以表现出来,语文教师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展现。语文课要想上出大气来,要想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来,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厚的学识文化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从较高的文化制高点来分析文本,走进文本,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学生如坐春风,兴趣盎然,才能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与文化对话交流,领悟与体验,从而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张扬学生的人格与灵魂。
三、丰富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
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喜爱语文的热情,我认为提倡教师读历史,丰富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这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我们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吸收历史文化知识,熏陶自己的品性,拥有了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思想,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实现对教材的超越,才能合格地完成对学生的人生指引。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文章合为时而作。新课改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古诗文阅读,文选中的著名诗人,词作家,了解他们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对理解这些诗词古文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我的语文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中,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足够的背景资料、人物相关故事、历史知识,让学生脱离老师就文章的枯燥的提问,拥有一段自由空间的听讲时间,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状况,知道一些精彩的史学知识、人物典故、史记传奇,学生会眼睛一亮,沉迷于经典的故事之中,在不自觉中完成了文学与史学的完美结合,汲取了丰富的道德伦理、文化滋养,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我讲《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我就用15分钟讲鲁迅家世情况,讲他家由盛转衰的缘由,讲他成长的历程,讲他“弃医从文”的原因,讲他迷惘痛苦的内心思想,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本文,而且对理解教材中所有鲁迅的作品都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效果。
四、讲究历史文化传授的方法
如何让历史文化滋润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讲究方法。语文教师首先要积累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通过阅读与教材文章有关的人物传记,人物故事来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重要途径。笔者酷爱看中央十台《百家讲坛》的节目,连续五年,我看了许多名家大师讲读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的故事。比如易中天的《品三国》,王立群的《讲史记》,于丹的《〈庄子〉心得》《〈论语〉心得》,康震的《苏轼生平》《李白生平》《杜甫生平》与《李清照生平》等一系列的与教材相关人物的讲座,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文化底蕴。在讲授与之相关的课文时,我就讲一些与作者和作品有关的史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比如我讲《隆中对》时,我会把易中天的《品三国》中“诸葛亮为何选刘备做老板”的历史事实分析给学生听,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诸葛亮当时的内心世界,也丰富了学生自己的文化思想。讲《春望》时,我会讲“安史之乱”时杜甫的悲惨迁居经历,引导学生想像国破家亡的凄惨,进一步领悟一代诗圣忧国忧民的思想。讲《陈涉世家》时我会讲司马迁的悲惨遭遇和他坚强不屈的精神,让学生了解《史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贡献。这样通过讲史来讲文,就有一种大气磅礴,游刃有余的气势,形成一种浓厚的课堂文化氛围,从而迷倒学生,让学生欲罢不能,拥有强烈的求知热情。
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历史课,所讲的不是很深的历史著作,更不是传授记忆性的历史知识,而是指讲能够帮助学生阅读的历史背景,作者思想等内容。所以必须精选历史史料来滋润我们的语文课堂,来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
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相信,语文永远也离不开史学的滋养,只有历史文化,才可以让你和你的语文课堂更加深厚、博大,隽永,悠长。
高伟俊,教师,现居浙江浦江。
一、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
语文特级教师黄玉锋曾说过:语言不只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这个对话交流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因此语文不能只讲语言文字,必须包容文史哲乃至科学艺术等,离开这些内容,语文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他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是文化的载体,离开了文化,语文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其实,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递着浪漫。所以有人说:语文是文化的厚重积淀,是生活的美丽呈现,是民族智慧的凝结。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曾对语文课作过这样的描述:这门课程打破时空的界限,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学生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今中外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他的描述也可以看出文化性是语文的根本特征。通过新课改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
二、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文化含量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多地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只是一味地强调语言技术训练,忽视语文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体验的特性,把语文作为一种文字技巧之学,语言技术之学来对待,摒弃了语文学习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多的语文教师还是沿袭“简介作者——教学字词——划分层次——明确中心——练习巩固”四步进行曲教学法,或者是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还会对语文感兴趣吗?我想这样连我们语文教师也早已失去了教学的乐趣了。
俗话说:“语文易教,也最难教”,如果沿袭上述传统的语文教法,谁都会教语文,这样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就难以表现出来,语文教师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展现。语文课要想上出大气来,要想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来,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厚的学识文化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从较高的文化制高点来分析文本,走进文本,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学生如坐春风,兴趣盎然,才能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与文化对话交流,领悟与体验,从而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张扬学生的人格与灵魂。
三、丰富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
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喜爱语文的热情,我认为提倡教师读历史,丰富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这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我们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吸收历史文化知识,熏陶自己的品性,拥有了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思想,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实现对教材的超越,才能合格地完成对学生的人生指引。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文章合为时而作。新课改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古诗文阅读,文选中的著名诗人,词作家,了解他们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对理解这些诗词古文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我的语文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中,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足够的背景资料、人物相关故事、历史知识,让学生脱离老师就文章的枯燥的提问,拥有一段自由空间的听讲时间,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状况,知道一些精彩的史学知识、人物典故、史记传奇,学生会眼睛一亮,沉迷于经典的故事之中,在不自觉中完成了文学与史学的完美结合,汲取了丰富的道德伦理、文化滋养,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我讲《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我就用15分钟讲鲁迅家世情况,讲他家由盛转衰的缘由,讲他成长的历程,讲他“弃医从文”的原因,讲他迷惘痛苦的内心思想,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本文,而且对理解教材中所有鲁迅的作品都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效果。
四、讲究历史文化传授的方法
如何让历史文化滋润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讲究方法。语文教师首先要积累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通过阅读与教材文章有关的人物传记,人物故事来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重要途径。笔者酷爱看中央十台《百家讲坛》的节目,连续五年,我看了许多名家大师讲读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的故事。比如易中天的《品三国》,王立群的《讲史记》,于丹的《〈庄子〉心得》《〈论语〉心得》,康震的《苏轼生平》《李白生平》《杜甫生平》与《李清照生平》等一系列的与教材相关人物的讲座,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文化底蕴。在讲授与之相关的课文时,我就讲一些与作者和作品有关的史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比如我讲《隆中对》时,我会把易中天的《品三国》中“诸葛亮为何选刘备做老板”的历史事实分析给学生听,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诸葛亮当时的内心世界,也丰富了学生自己的文化思想。讲《春望》时,我会讲“安史之乱”时杜甫的悲惨迁居经历,引导学生想像国破家亡的凄惨,进一步领悟一代诗圣忧国忧民的思想。讲《陈涉世家》时我会讲司马迁的悲惨遭遇和他坚强不屈的精神,让学生了解《史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贡献。这样通过讲史来讲文,就有一种大气磅礴,游刃有余的气势,形成一种浓厚的课堂文化氛围,从而迷倒学生,让学生欲罢不能,拥有强烈的求知热情。
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历史课,所讲的不是很深的历史著作,更不是传授记忆性的历史知识,而是指讲能够帮助学生阅读的历史背景,作者思想等内容。所以必须精选历史史料来滋润我们的语文课堂,来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
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相信,语文永远也离不开史学的滋养,只有历史文化,才可以让你和你的语文课堂更加深厚、博大,隽永,悠长。
高伟俊,教师,现居浙江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