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的两地生活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广东珠海到河南扶沟
  
  这是一家四口,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背景下,在同样遭受危机影响的中国的生存故事。他们是——父亲柴卫春、母亲梅雪、女儿柴娟以及儿子柴亚勇。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工家庭。一家人全都在外打工,先是父母,再是孩子。日复一日地从事简单而枯燥的劳动,生产的产品则销往世界各地。住在城市边缘的城中村狭小的接吻楼里,在南方度过一个又一个春节。这里从来不是他们的家,但他们已很满足了——工作稳定,只要多加班,就能多挣钱。
  但是,去年9、10月份起,不可知的命运开始改变他们的生活。起初是厂里不再要求加班,降低工资,后来干脆说放假了。他们只有唯一的退路——回到分隔许久、已有些陌生的农村。
  于是,梅雪和儿子柴亚勇返回了老家河南,柴卫春和女儿柴娟则继续在珠海三灶镇,等待不知何时到来的经济复苏。
  这是结婚20年以来,柴卫春和梅雪第一次分开。妻子刚离开那阵,柴卫春感觉眼前一片黑,大病一场,高烧42度,“那几天一个人躺在床上,真是凄凉。”
  腊月二十四,农历小年。梅雪在河南老家门口点燃了一挂鞭炮,拿起电话拨给远在珠海的丈夫:“听,你听到爆竹声吗?”
  丈夫柴卫春此时正在珠海三灶镇狭小的出租屋里操持碗筷,将中午剩下的红薯粥热一热,算是晚饭,而农历小年的日子,要不是妻子的电话,他已经忘记。他快速吞下了一碗红薯粥,就赶去上夜班了。
  半个月里,本刊记者由南而北,分别在广东珠海和河南扶沟,记录和观察这一家四口分居两地的日子。也试图同时描述,这一南一北、一个民工输出大县和一个民工主要流入地,在经济危机影响下的生存状况。
  据统计,因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返乡。柴卫春一家,只是其中的缩影。
  本刊记者谭翊飞发自珠海、扶沟
  
  父女在珠海
  
  保安员柴卫春的工作来之不易。
  年前,因为思泰电子厂招工,却不要大龄男工,他失去了和妻子同在一个厂里工作的机会,只得去了一家化肥厂作搬运工。4年后,金融风暴来袭,厂里活不多,他被裁员了。
  被裁员时是他家最困难的日子。工作没了,妻子、儿子、女儿也都处于半歇业状态。留下还是返乡?这是个问题。他跟妻子商量过 :回老家吧。梅雪阻止了他 :“回去干什么?田地又没有农活。”
  柴卫春听了妻子的话,坚守一段时间后,果真找到了这份保安的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拿固定工资,上班若被发现打瞌睡每次扣50块。
  柴卫春很满足,他认为这份工作再不会丢了,“厂子垮了,总还要人看财产”。但他的开支也在增加,上夜班每晚得一包烟,“没办法,否则会打瞌睡。”
  为了增加收入,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12个小时做保安,值班,另外六七个小时开摩托载客,碰上上夜班,他清早下班就开始拉客,下午才睡觉,“那样睡得香,倒下就睡着了”。
  38岁的柴卫春留着平头,上身穿一件4年前刚来时买的黑色皮衣,下身一条暗色条纹裤。本刊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马路对面的摩托车上高喊:过来这边!
  三灶镇的马路比扶沟宽得多,工人提前返乡,镇上已显冷清,挂着江西牌照的河南人开的摩托车,在马路上胡乱飞窜。
  
  儿子和他的表弟一同回家,他们都没活可干了。去年11月份已经是农民工返乡高峰期,他们先给长途车司机打电话订了位置,然后带了几件洗换衣服、手机充电器等必需品就去车站了。车费已上涨了40块,从珠海到扶沟县要240元,后来梅雪回家时又涨了20块,要260块,元旦时已经涨到500块。一路26小时,他和表弟什么也没吃,“就睡觉,保持体力。”
  这趟长途汽车开通于2000年。以前,扶沟人返乡只能从广州坐火车,到许昌再转客车。那一年,中国经济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新一轮增长,国家的出口导向政策开始见效,劳动密集型产业迅猛发展。农民工开始更加迅猛地涌向沿海地区。
  儿子回家后,妻子和女儿也相继被裁员之后,他们都做了同一件事——退社保。退回个人缴纳的部分,企业缴纳的不退,也不能转到农民工的户籍所在地,对广东省来说,这等于充实了他们的社保资金。
  排队领社保,像是每个离开外来工的告别仪式。对他们夫妇来说,则是他们4年中唯一一次与三灶镇劳动部门打交道。
  三灶镇位于珠海市西南,以年工业产值200亿元雄居珠海各镇之首。虽然财力充足,但三灶镇公共服务却严重不足。外来农民工有一二十万,而镇劳动所公务员编制只有5人。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工作量,他们以外聘方式招聘了7名“准公务员”,即便如此,这12名人员管理十几万外来人口也相当不易。
  这也是珠三角地区的普遍情况,一个小镇的财力充裕程度,让内地许多县市难以望其项背。比如,以工业产值比,三灶镇是扶沟县的3倍还有余。以公务员年薪比,同等级别,三灶镇是扶沟的10倍左右。
  然而,富足的财政收入并没有改变公共服务的紧缺。户籍人口数仍然是劳动、公安等部门人员编制的基础,而三灶镇的外来人口已是户籍人口的4倍不止。
  思泰电子厂大规模裁员后,镇上的人少了许多。但当地官员对此并不忧心。珠海市相对于整个珠江三角洲而言,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三灶镇却异军突起。一位当地媒体人士介绍:“(三灶)采取了非常规手段,政府办事效率比较高,将招商视为生命线,一切以项目为主。”
  三灶镇政府大楼上镶嵌着金晃晃的大字:“居安思危,慢进即退。追商抢资,科学发展……”他们派出的招商队伍,除了去东莞、深圳的几乎每一家企业,还去了香港、日本。在二楼一间办公室里,三灶镇委副书记杨全对本刊记者说,“农民工撤离影响微乎其微,只是镇上的人气冷淡了些,外来工的消费能力也很有限。”
  他最担心的,不是工人离开,而是已经走了上万人的思泰电子厂的老板会不会转移资产。如果企业转移了资产,老板拍屁股走,那么为了避免群体性事件爆发,政府要贴本先垫付工资。前些日子,已经发生了一起这样的事件。
  金融危机发生后,广州番禺打工族服务部对广州、东莞、中山、佛山4市工人进行的调研显示,有超过25%的企业不再给工人买社保,超过21%的企业裁掉老员工,超过13%的工人所在工厂增加了伙食、水电扣款或更严厉的罚款制度。还有一些企业为转移资产、更改劳动合同,让工人变成另外一家企业的员工。
  服务部主任曾飞洋对本刊记者说,“许多企业主转嫁危机,降低工人待遇,工人则是危机的最后承受者。生活水平在一步步倒退。他们没有当地户口,帮扶政策几乎没有,最后的退路就是回老家去。”
  
  河南的冬天
  
  儿子柴亚勇回扶沟县柴岗镇的老家后,第一件事是把柜子里的被子翻出来,铺好床铺,他已有4年没在老家过冬了。
  村里出外打工的年轻人许多都回来了,喝酒、打扑克、上网、骑摩托车闲逛是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20岁的柴亚勇显得格格不入,他不喜欢热闹场面,整个冬天几乎都在被窝里度过,他自嘲为“冬眠”,还不花钱,不闹事。
  柴亚勇出生于1989年。每次起床,洗漱完毕后的第一件事是洗头、吹干、对镜梳妆,长发遮住半个前额。他上身穿一件米白色的夹克,下穿一条黑色休闲裤。一切妥当后,他来到屋外感叹:好几天没有见到阳光了。
  柴亚勇说自己“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从不参与上访、打架等。过去每个月的上千元工资,他差不多都要用光,现在却无钱可花。往年过年回家,总要带些东西回来,今年他和他妈连一分钱东西也没买。
  柴亚勇一家人的微薄积蓄,大多作为活期存款放在银行,以备未来建房、看病、养老和教育投入。生活开支只能维持在温饱水平,这也是大多数外出务工者的选择。
  他家最值钱的,是一台14英寸的hisense牌黑白电视机,杂乱的衣服和被褥堆放在正房。这间平房建于10年前。那时,柴岗镇的乡镇企业还很红火,柴卫春家靠卖馒头盖起了这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房。后来,镇上人少了,卖馒头的却多了。
  那时,县域经济还没有完全垮掉。80年代,扶沟还有国家部委直属的缸盖厂,曾占全国缸盖市场的60%以上。扶沟县味精厂也曾名扬一时,“莲花牌”味精刚起家时都曾来此学习。可这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逐渐落伍,被淘汰,破产倒闭。
  当地干部将这些本地企业衰败的原因,归结为“领导不重视”。放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这一变化其实正是全国乡镇企业走向衰败的缩影。
  柴亚勇所在的村子,位于柴岗镇与镇中心相连地带之间,一条小河将村子一分为二,柴亚勇家在河南,属第二组,全组共1000余人。因为与镇中心连成一片,且离县城不远,村民们平常搞蔬菜种植、搬运等,总能挣上些零花钱,因此便成了全镇的富裕村。外出打工的一般是年轻人,中年人大多留在家乡发展。
  相对来说,2公里外的塔湾村则穷多了,那里的普通家庭一般只有12-14英寸的山寨黑白电视机。布帘代替墙将卧室和客厅隔开,寒风吹入帘影动。塔湾村人出外打工早,第一批出去打工的现在都有三四十岁了,年轻时像机器人一样在流水线上工作,年老了,却被工厂淘汰,只有去劳动条件更艰苦、工作不稳定的工地、矿井,从事季节性打工。
  扶沟县地处豫西南,属当地人所称的“黄淮塌陷四市”之一的周口市管辖,是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去年12月底,扶沟县劳动局按照周口市的统一布置,由村支书上报统计提前返乡人数,扶沟的数字是3.8万人,而全县外出人员总数约十一、二万,提前返乡人数比例已达1/3。
  扶沟县最大的企业“中方棉业”,已经积压了两个月的产品,工人也已提前放假。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金重则在筹划一场招聘会,“帮助企业低价吸纳沿海企业熟练技术工人”。一些企业的招聘已经开始,这些数据已被扶沟县劳动局编入“今年新增就业岗位”上报,但实质上并未创造任何新的就业岗位。
  扶沟县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当地总结的经验是“一手抓工业园区的构筑,一手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扶沟向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派出由官员带队的多个招商小分队,工资仍由县政府发放,常年驻在外地,专责招商引资,吸引发达地区需要转移出去的企业。这些政策让扶沟尝到了甜头,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去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已达1.66亿,县城的房地产市场也正启动,最高房价达一千三四百元每平米。
  
  金融危机初来之时,扶沟县的官员还以为只是“沿海刮了场风暴”,后来发现“风暴很快就到了眼前”,纺织厂、缸盖厂销售不畅,货物积压。紧接着,刚刚升温的楼市开始走冷,房价下跌。
  对扶沟县来说,他们最担忧的事情逐渐变为现实——原有企业效益下降,甚至亏损破产,而新建项目则被搁置。这对扶沟县的财政来说,影响是致命的。
  
  为什么路越走越窄?
  
  珠海市三灶镇和河南省扶沟县是中国经济的两面镜子,而柴卫春一家人则是穿在其中的一条线。
  38岁的柴卫春和20岁的柴亚勇都在寻找未来的路,他们试图从农民工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而命运却让他们无法触摸成功。
  柴卫春认为自己很失败,在外闯荡四五年,“越混越差”。刚来广东时,他不是一般盲目求职的农民工,他带了卖馒头挣来的上万元资金,开了一个铁皮屋搭起的杂货店,卖日用品和食品。后来这个店没法开下去。一方面,他一直没办营业执照,需要打点的关系不少;另一方面,老乡熟人太多,许多人赊账不还,换了工作,换了手机,人都找不到。
  如果国家对自雇经营者的税费减免早日来临,有更多的帮扶措施,也许柴卫春现在已经是农民工中的一个“小资本家”。可惜,这不能假设。于是,他只有跟儿子一样,进了工厂。
  柴亚勇则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一天,他突然对本刊记者说:“老哥,帮我宣传一下我爷爷的醋怎么样?”2005年初中毕业后,他不愿念书,觉得打工潇洒,现在后悔了。这些“冬眠”的日子,他时而想到养猪致富,时而想学开车跑运输,有时却突然想继承爷爷酿醋的祖业。
  创业似乎不现实。当地农产品价格下跌已让农民叫苦连天。跌得最惨的要数棉花,许多去新疆包地种棉花的人,前几年有发了财的,可今年据说“几乎都亏本了”。
  就说养猪吧,猪肉每市斤单价已比去年跌了3元。除小麦以外的其他农产品价格几乎全线下跌:玉米去年8角/市斤,今年6角;大豆去年1元8角,今年1元6角没人要;红辣椒去年五六元,现在2元5角还没人要。而且,会不会继续下跌,谁也说不清楚。
  大棚蔬菜种植是柴岗镇的特色产业,在柴岗镇委书记穆成安的眼中,农民工返乡后,“群众安居乐业”,“他们回来,就让他们种蔬菜”。可柴亚勇从未想过种蔬菜,一来大棚种植投入甚高,全家也拿不出这笔钱;二来技术门槛不低,一旦蔬菜发病,可能血本无归。
  种田?人均1.2亩耕地,容纳不了那么多人。柴岗村的一位村民说,过去一亩地4个人干,现在一两个人就足够了。过去打麦子农忙要持续一二十天,现在机械化了,只需要3天。
  在柴亚勇可想到的农业创业门路中,几乎无一可行。
  柴亚勇并非没有技术,出校门后他学过两门技术,一是电焊,二是家电维修,可无一见效益。村头巷尾,职业学校的广告很多,“你来学习,政府买单”、“政府补助,学费减免”,他觉得这些很假。
  拿电焊来说,减免后的学费还要近千元。而他在广东学习时,师傅不仅没收学费,还每月发给他100元钱。学了电焊,没找到合适工作。又学家电维修,学完后发现搞维修的太多了,没市场,又白学了。最后只好进入他妈所在的思泰厂,做一名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的生产线上的工人。
  本刊记者随他和同学一起去探访县城的几家职业学校,他一个同学想报名学习电焊,他立马反对:“那个东西根本不用(进学校)学,几天就会了,给钱学校还不如给我,浪费钱。”
  扶沟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劳动局的一名副局长介绍说,用于农民工培训的资金很难一次完整下拨。而且培训资金本来就僧多粥少,还被部门条块分割,农业部门搞“阳光工程”,劳动部门搞再就业资金,扶贫部门也搞农民工培训。
  在珠海三灶镇寻找未来,这是柴亚勇梦想中的事。但仅仅是梦想。三灶镇的房子平均也要二三千元一平米,最贵的要4000元一平米,他几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平米房子。况且,社保几乎等于无,工作也无着落,好比赤身裸体在城市。
  在珠海三灶镇列圣村的一间出租屋内,柴卫春喝着稀饭,惦记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儿,迎接着农历小年的到来。要不是记者到访,他那天要和老乡们一起去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那里,他的一个老乡将要被判刑,但老乡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始终不愿说。
其他文献
亲爱的木木:  最近才发现你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的情感问答,很喜欢。在人与人的关系这个最复杂的问题上,似乎你总能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  在看你那么英明睿智、机灵幽默地解答诸多情感困惑之余,我很好奇,你有没有情感困惑?如果也有,你怎么解决自己的困惑呢?在如此多“真理”的武装下,生活中的木木,是否比大多数人幸福?  在你回答之前,我的感觉是拥有“真理”犹如买了国库券——损失不大收益不高。顺便再问一下
“不同人群住不同的胶囊。豪华的给白领,普通的给流动人口,我还要造上下铺胶囊,情侣胶囊……”    “小孟——小孟——小孟——小孟!”78岁的黄日新搭着白扶手,爬上通往胶囊公寓的白楼梯。  卡塔尔记者喊停:“你别一直叫小孟。要先叫一声,上4格楼梯,再叫一次。记住,别看我,别看这边摄像机,看你自己!”  老头点头退回去,第三次爬上楼梯。  一米多宽的楼道里挤着十多个记者,穿梭在晾晒的胸罩、袜子、衬衣中
今天是到台湾后的第一天,早上在研究所的餐厅见到一群学者,他们大都是泛蓝支持者,好像事先就知道我要来。对于最近国民党选战的失败,他们仍然有不平之气。或许因为我是来自大陆的学者,他们对我很热情、亲切,刚一开始就像是遇到老熟人一样。相互认识之后,就在餐桌上闲聊起来,一谈就进入话题。我说,两岸关系正处于关键时刻,旧思路如果不碰到现实的钉子,一般而言不太会改变,现在两岸双方的原有思路已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开拓
当导演不一样,不用等,因为基本上每一分钟都有要想的事情,所有烦乱也就不太注意了。所以我经常说当导演没有当演员累    Q:我看过你最早的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一集不落。我以为那是海岩最好的本子,也是你扮演的最佳角色。每个人初出道的作品此后不可超越,我至今画不过我的初作。你以为如何?  A:通常我是不承认这种说法的,会觉得后面有的作品比前面的好一点。不过我也没有再看过《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惟一
22岁的广东小伙子阿峰头发染成了金黄色,脖子上挂着条银链子,黝黑的皮肤一看就是长期在烈日下暴晒的产物。身份证上写着出生于1990年的他,在法律意义上还不能结婚。但和女友甫一认识,女友就闪电怀孕,6个月后,他就回家乡摆了酒,成了事实上的已婚男人。  现在,阿峰说,自己有两个重要身份。一个是“孩子的爸爸”,已经半岁的儿子是他的宝贝;另一个,则是一支特殊的街舞团体——全部由民工组成的“民工街舞团”团长。
在死刑反对者中,最特别的是多娜努,她是受害者的未婚妻    在被关押25年后,罗尼加德纳于2010年6月18日0点在美国犹他州被执行枪决,15分钟后确认死亡,犹他州的司法部长在推特上宣布了这一消息。此为14年来美国执行的首例枪决。    畸形人生    “我叫罗尼加德纳,从死牢中问候大家。我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情节。我想把它写成一本书,但是我没那个能力,想找个人帮我写。如果你有兴趣、又
学术争议并不鲜见,可一位学术泰斗站出来揭发他的学生却极为罕见    在血液学界看来,北大人民医院出了一件复杂的“家务事”。    78岁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前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为这事从去年年底忙到现在,春节也没有休息。他戴着老花眼镜,一页一页地审核学生的申奖材料,得出了上百页的揭露学生剽窃他的学术成果的报告,并将该报告公之于众。  5月7日,陆道培和8名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
現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在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这个高速运转了30年的国家已经极大地刷新了自己的面貌——经济,文化,城市,乡村,饮食,男女,建筑,风俗——尽管醒目地存在着幸运者坐上时代的高铁向着财富冲刺,不那么幸运的人仍在铁轨旁被时代遗弃的广阔地带缓缓前行的两极景观。媒体关注经济增长、医疗改革、弱势群体、官员腐败、环境污染、时尚变迁,惟独声音的变迁无人关心。  消失的声音
年少时施永青和父亲走在香港的路上,不只一次看到放在街头的弃婴。“听到他们的哭声我就想过去看看。”但被父亲一把拉开:看什么?我们家的生活都成问题。“当时我的想法是,一个幼小的生命,可能就这样死去,社会不该是这样的。”  长大后,这个充满浪漫气质的左派青年,却在最后远离了革命之路,转而投身商业世界,成为香港最知名的地产经纪公司老板。在他的晚年,他捐出了数十亿港币的股份成立基金会,全力资助中国大陆的农村
新疆,新疆!    纪录片《新疆,新疆!》作者    2007年初,和鲁涛老师聊起毕业创作,我说我想拍一个农民工的片子。我从小在山区长大,考上大学在城里读书,常常看到周围遍地奔波的农民工。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一次次地刺激我的神经。接下来两个多月我到处找资料、打电话,但所得甚微。筹划一番之后,2007年7月,我和搭档武权前往甘肃、宁夏一带的农村采风。这些地方,是每年去新疆“拾花”的农民工最多最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