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与习俗 相爱相杀许多年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ai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每年的这天大概也是理发业生意最红火的一日,在民俗传说中“二月二”是理发的吉祥日期,无论南北皆有此说,民间也把这一天称为“剃龙头”,预示未来一年都有好兆头。而在此之前,“正月不理发”的老例儿也影响颇深。理发,作为我们生活中最为日常的活动,发源于人对美好的追求,古今中外,也经历了漫长的变化,留下了许多传奇,这头发的“剪”或“留”也顺应时代民俗,“斗法”多年。
  为什么正月不理发
  传统中医或许给正月里不理发提供了一些依据。《黄帝内经·素问》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長者少。”也就是说,春天是万物萌发、推陈出新的时节,不应该阻止新生事物的生长。对应到头发上,就是要让头发披散开来,任其自由生长,而不应该剪断,违逆春生之气。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馆副馆长、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说,这是一个由行业习俗演变为全民习俗的典型例子。古人除夕辞旧迎新自然会想到从“头”做起,这就使得剃头师傅在腊月格外忙。为了能在正月里得到休息并走亲访友,理发行业慢慢形成“正月不理发”的规矩,并最终形成全民习俗。
  其实,不少看似“神奇”的年俗背后形成都有客观成因,常嗣新以古时除夕到破五的诸多禁忌为例,“比如不动针线,不倒垃圾,初五不走亲戚等。这些民俗长久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时妇女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需要在过年期间得到休息。”常嗣新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禁忌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古人对短发有“偏见”
  古人对头发十分重视。《孝经》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认为“头发”是父母给的,因此自己无权“处置”自己的头发,而头发也被认为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除非一个人看破红尘,要出家为僧为尼,才剃度,以表明自己不恋尘世。而古代人不理发,也有缅怀祖宗的意味。古代人认为头发的重要性几乎是和头颅相等的,因此“剃发”就是“剃头”,而今人管“剃头”“剃发”叫成“理发”,仅是整理头发而已。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理发”这件事的观念上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除了用头发表达孝道以外,古人还对剪短发有偏见。传说伏羲时就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甚至认为蓄短发是一种“蛮夷风俗”。《左传》中记载“吴人短发纹身”,也记载“越人纹身断发”,吴越地区在当时被视为蛮地,短发也就成为不文明的代表。所谓“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也就是无论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正体现了古人对头发的重视。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剃去头发被当作“耻辱”的象征,用于罪犯或者道德败坏者。被称为“髡刑”的刑罚就是剃去头发,相类似的是剃去胡须的“耐刑”,相比而言,剔去头发比剔去胡须从过错性质上要严重许多。秦汉时,这两种刑法非常普遍。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行军的时候,严令士兵不许损坏田间的麦苗,不料他自己的战马闯入麦田,于是他“援剑割发以置地”,以此表示对自己的惩罚。
  理发匠汉代就有
  不理发不代表当时的人不重视自己的发型,用梳篦加之青铜镜,为较为复杂发型的梳理创造了条件。男女梳栉,都得用梳子和篦子。《诗经·小雅·采绿》写女子采绿,想到丈夫要回来了,“予发曲局,薄言归沫”。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卷曲蓬松,快回家沫栉洗梳。
  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最早出现于汉代。南北朝时期,理发业已经比较发达了,并且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对罪犯施髡刑,还有仅去须鬓的刑罚,这都需要专门的“栉工”。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说南朝梁的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加上平民百姓也要理发,除朝廷有栉工外,为平民的私家“栉工”也产生了。
  到了宋代,出现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私家理发业已形成了规模,宋张端义的《贵耳集》中,记载秦桧曾唤一镊工为他栉发,以五千当二钱赏给镊工。
  宋元的理发匠被称为待诏,取其随时待命被召唤而已。当时的理发匠不但有店铺,而且也有了行会,宋周密的《武林旧事·社会》就记载当时的临安(杭州)有“净发(梳剃)社”,元代据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长兴州修建东岳行宫碑,碑阴刻辞中有“净发行”的记载。理发行会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元朝和明朝,人们理发较为普遍。
  清代,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目的,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处理方法不同,所以对理发行业的称呼也不同,比如,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清顺治年间,我国第一家理发店在奉天府正式建立。当时,理发店的设备比较简陋,技术也很低,来理发的都是男客人。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客居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自己开办理发店。随着“五四”运动进步风潮的影响,理发业空前繁盛了起来,许多思想进步的女子也加入了剪发的风潮中。
  理发店外为何有旋转灯
  现代理发店门口都有三色的旋转灯,而且这个标志遍及全球,这种风俗的形成目前还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对二战时期法国一位理发师的纪念。当时,德国出兵攻打法国,一个名叫丹基伦的法国理发师,为了给撤退的法军打掩护,刻意误导德军将领让法军得以脱险,他还因此光荣牺牲。二战结束后,法国为他举行了国葬,为了纪念这位理发师的伟大事迹,法国的理发店在门口都会挂上以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所绘制的灯筒,后来在其他国家慢慢流传开来,三色灯也就这样成了全世界理发店的鲜明标志。
  相似的说法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说一家理发店是革命党人活动据点。一次,在理发师的掩护下,一个革命党主要领导人在追捕中得以脱险。革命胜利后,为了表彰其功绩,特许他们以红、白、蓝三色国旗作为标志,这种标志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转花筒灯,各国纷纷仿效,成为国际性的理发店标志。
  而较多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三色灯原来是欧洲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医疗讯号。
  在近代医学发展之前,欧洲中世纪没有专业的医生,一般疾病会用放血疗法治疗,而理发师在之前是兼职外科医生,给病人放血治疗。三种颜色都有所指代:红色代表的是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则指绷带。三色灯被挂在理发店门前当标志,被后世一直沿袭了下来。虽然没了医疗的寓意,但一看到三色灯,人们就知道那里会有理发店,这几乎成了一种定律。
其他文献
日前,央视原创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引起了广泛关注,好评如潮。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再度唤起了人们对经典的记忆。  事实上,近代以来,旧词新唱一直是经典传承的一条蹊径。只有把传统文化从“过去完成式”转化为“现在进行时”,经典才能真正地焕发出新的光彩。  诗歌一体  追溯艺术的起源,人们不难发现,诗、歌原本是一体的。  《尚书·尧典》谓:“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
期刊
“越是临近终点越是小心,思想更加集中,精神更加专注,脚步更加谨慎。”一名多年从事高空“走钢丝”表演的杂技演员,在被问及始终保持“零失误”纪录的秘诀时这样回答。  这个秘诀对为政者来说也同样适用。“为政者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也。”记者通过梳理涉贪腐的公职人员堕落轨迹发现,他们中有不少在为政之路的“最后一公里”出现了自满心理、麻痹心理、自负心理、无关心理、放松心理等。一位长期从事反腐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专
期刊
开城宣言发布两个多月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美团打车”终于登陆上海,但在政府与用户的态度层面,却遭遇“冰火两重天”。一边,因为“打车最低一分钱”等违规宣传被上海交委约谈;另一边,消费者却贡献首日15万订单,与滴滴官方数据2000万日均订单与400个城市的覆盖度相比,美团的这个数据已超过后者每个城市的平均水平。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乘客还是司机,都明显愿意为了“便宜”去试试美团打车,这一现
期刊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无论是在街心公园,还是在各风景区,都能看到许多老年朋友外出游玩的身影。然而与此同时,老年人群体在公园参观游览中发生人身损害事故的几率也在增加。  如果老年人在公园游玩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公园管理者应该承担何种责任,老人自身又应承担哪些责任?法律界人士提示老年朋友,到公园游览锻炼应量力而行,避免因自身过错发生事故,而公园管理者也应加强对老年游客的安全提示,在合理范围内尽到必要的
期刊
“全面二孩”新政后,二孩妈妈多了起来,助产士这一职业比以往更受关注。  在大多数人看来,助产士无非是给产科医生“打下手”的。实际上,助产士是育龄妇女围孕期和围产期的主要健康照顾者。其工作不仅局限在产房接生,还包括备孕、产后保健等。目前中国助产士与生育妇女比例为1:4000,与发达国家的1:1000差距悬殊。  这几年,男助产士逐渐多了起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大妇院)产科男助产士刘文明
期刊
本已渡过“一劫”的霸王集团再起波澜。  2017年12月27日,霸王集团创始人之一万玉华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因与丈夫兼合伙人陈启源,即霸王国际主席兼执行董事关系破裂,已于三个月前以分居满两年为由,向地区法院申请离婚,并要求法院将霸王国际的控股公司FortuneStation Limited清盘,把控股公司的资产变卖,分发给股东。  面对记者,万玉华声泪俱下地控诉丈夫陈启源,称其打人、经济封锁
期刊
1月18日,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小山村一一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沸腾了。村民们敲锣打鼓,扭起了陕北大秧歌。当日,赵家峁村全村所有股民凭股权证领到了“红包”,这是赵家峁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次分红。  这一切变化源于一场大胆的改革一一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嫁接”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采用公司治理的方式来治理赵家峁村。如今,这个在多年前还欠有外债两万多元
期刊
“请问能帮我订做一套盔甲吗?”这不是电影场景,也不是游戏情节,南京“85后”制甲师常诚总会收到这样的留言,在全国的盔甲爱好者眼中,他复原的盔甲专业性和造型都是首屈一指的。虽然冷兵器已经远离我们数百年,但他和他的工作室致力于将中国古代的各种甲胄复原,从陶俑、石刻、古画、古籍和各类考古资料里,寻找这些甲胄的一切信息。  不甘朝九晚五,投身甲胄复原  在常诚位于玄武湖的工作室,推开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期刊
中国的城镇化,被称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无数中国人在乡村、城镇、城市之间流动,有的进入,有的退出。  最近,记者走访了三类迁徙路线的代表家庭,即从农村到乡镇、县城的就近城镇化,从农村到大中城市的城市化,从城市返乡的“逆城市化”,截取他们过去一年乃至几十年的个人、家族变迁故事,展现每个人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如何寻求安身之所、向往美好生活。  走得出大山,抹不去乡愁  走出大山,是龙祥斌一家的家族迁徙
期刊
“为什么快手产品的主界面上没有设置频道分类,这样带来的用户体验真的好吗?”在快手一个月之前的员工大会上,新员工赵波问。  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之前官方的解答是,没有给用户设置标签是为了保持界面简洁,不对内容做过多的评判,但这个答复,没有让他满意。  快手CEO宿华直接做出了回答:“1.2亿的DAU(日活用户)可以证明这种产品逻辑没错。现在有哪一个进行了频道分类的内容平台达到了这样的日活?”  反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