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二三事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uo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每年都要等到在部队服现役的女儿女婿(腊月二十九)放假才能回爱人的老家镇江和我的老家金坛过年,与两边望眼欲穿的老人团圆。今年也不例外,为安全起见,妻子和女儿及小外孙早早地买了车票,坐动车回镇江。我和女婿加满油装满年货,轮流自驾直奔目的地。
  人算不如天算,天地间突然冒出个冠状病毒新型肺炎,把我们一家的心都悬了起来。形势日渐趋紧,疫情呈蔓延态势,每天都有三位数的确诊病例。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中国告急!
  怀着一份侥幸,腊月廿八那天,我们依然决定回家过年。到了晚上,我看到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关于疫情公告,果断取消了回老家过大年计划。妻子嗔怪:你这人怎么这么没主意,三心二意的。我说:你莫怪我,你没看到现在形势紧张得一触即发,武汉“鄂A”牌的汽车牌照到哪里都像过街老鼠,回去了只怕也是被监控的对象,说不定还要隔离。
  妻子无言,只好把车票退了。第二天我给远在金坛的年届九十的母亲打电话,告诉她我们不能回家过年。母亲大惑不解,问:为什么?说了好好的,怎么又突然变卦了呢?一连问了多少个为什么。
  母亲耳背,每次打电话都像吵架。我在电话里说不清楚,只能安慰他,等过了年我们会回来看您的。母亲悻悻然挂了。
  果不其然,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武汉宣布封城。从网上看到不少武汉人在外不被待见的新闻。女儿庆幸地说:老爸的决策真英明,要不然我们可能像鸟一样被关在笼子里了。
  二
  疫情就是命令,守岗就是尽责。那天女婿在家庭群里说,他在部队值班,过年回不来了,时间可能要一个月之久。部队领导考虑到军属们过年不宜出门守家的艰难,给每家每户筹备了防疫用的口罩、消毒液,还有一大包副食品,有当地的白萝卜大白菜、随州泡泡青、恩施的洋芋、胡萝卜,够家里吃一阵子了。
  女婿按了门铃,把一大包東西放在门口,隔空跟女儿说了几句话。小外孙俏皮地说:爸爸你不要进门,离我远一点,现在有传染病。女婿苦笑了一声,留下了一个橄榄绿的背影。
  三
  听琴是我十年前在搜狐”人生百味”聊天室里认识的在新疆工作的一个媒体达人。她是室友们公认的美女加才女。她多才多艺,能写会拍。她的文章憎爱分明,针砭时弊,文风清新,语言泼辣,读后总让人回味;她拍摄的图片也很唯美,框中的风景和人物自然流畅,角度独特,蕴含丰富,具有新疆浓郁的地域风情,是聊天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是网友,也是文友,只是从未谋面,偶尔聊聊天,点个赞。
  那天她在微信里问我:江南大哥,你在武汉还好吗?我说目前一切还好,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不添乱,不跟风,不信谣,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她给我来了一个大大的点赞。
  “大哥,听说武汉的口罩和防疫物品很紧张,您把地址发给我,我给你寄点口罩和新疆的干果。”我内心倏地涌起一阵莫名的激动。作为一个天南海北的网友,关山遥隔,也许此生不会见面,却在危难的时刻惦记着、牵挂着,并且用行动表达一份真爱。真乃:人间多少为难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其他文献
拆  先拆开自己吧  从喉咙深处拆出一个你  喊山喊水,喊自己  从锁骨里拆出一个你  无缝天衣裹住了哭泣  引爆梅花开放  从幽居在血管里的十万匹豹子中   拆出一个你  看痉挛的血液发绿色的芽  从离经叛道的左心房拆出一个你  看侠义的前世被任意白描  把每一个日子拆开  拆的时候忘记该忘记的  拆一碰就疼的月光  让她长成故乡的模样  蘸着生活苦涩的盐  拆开肋骨上寄生的方言  把饮至辽阔的
期刊
一  所有关于行走的想象  都被拘囿在一方静止的空间里  窗外  与己无关的日与夜  交替得无声无息  谁能看见  一夕之间  心头丛生的根根白发  无数次抵达  江南的水墨烟雨  塞北的漫天黄沙  梦里是我的猎猎年华  梦外  是一张中年的缠绵病榻  二  静谧的午后  喧哗的回忆大肆入侵  那一年赤城山皓月当空  婺源的油菜花黄得耀眼  那一年西塘的红灯笼  轻易穿透时光的尘霾  三清山顶滞留
期刊
桃 花  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桃花的,我也说不上来了。  在我的心里,桃花总是那么优美,那么圣洁,那么清丽,像下凡的仙女一样迷人。最是那粉色的花瓣,淡淡的,幽香的,薄如纸,无论远望还是近看,那鲜艳透明的模样都是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心动。  我一直想自己亲手种植一株桃树,梦想着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细细地观赏桃花的美丽清姿。可是去花卉市场转了几个来回,却没有看到一家在卖桃树的,这令我很不愉快,失望而归。  不甘
期刊
师爷不只绍兴有,清代后期常州士人游幕之风也很盛,而且有些幕僚有着较强的经世意识,赵凤昌就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代表人物。他早年以佐幕两广总督张之洞而闻名,后虽隐居幕后,却参与国事,影响政局,在东南互保、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中,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人称“山中宰相”“民国产婆”“民国诸葛”“幕后推盘手”等。正如黄炎培所言,“四十年间,东南之局,有大事,必与老人有关。”清末还有一调侃之言传遍朝野:“两湖总
期刊
第一日: 死讯  那几天我们正在筹钱买新房子,公公的死讯就在新年的前一天到来,似乎存心和谁过不去。买房的事只好先停下来,活人的事可以等等再说,新年的头等大事变成了买墓地和棺材、筹办丧事。  丈夫在电话里向居住在南方的亲戚们传播父亲的死讯,像是在传死者的坏话那么不自然,似乎心怀歉意又不得不传,措辞中盛满不知所措的恐慌。听不到电话那头的对答,只看到他说话的样子十分古怪,全然不像是在说一件令他哀恸的事,
期刊
《赵凤昌评传》一书近日已由常州市辛亥革命研究课题组策划出版,该书作者为对赵凤昌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李志茗研究员。该书虽依时间行文,但却并未被时间所束缚。全书至少从新史料的挖掘、传主完整历程之呈现、生活与时事之平衡乃至传主诸多细节的选取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既完整又与过去陈见中颇有不同的赵凤昌。同时,全书逻辑性很强,相关论述的概括性和思辨性让人耳目一新。以笔者浅见,此书之妙处,还
期刊
1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湖南,为建“飞虎军”,40岁的辛弃疾抗旨孤行,来自主和派的暗箭,一如雪花般地射向了锋芒毕露的他。不到一年,辛弃疾就在谏官的弹劾下,从江西安抚使的位置上被迫提前退休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辛弃疾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也知道自己的脾气,“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大不了不干了,多大点事啊。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今有辛弃疾,一心北伐敢抗旨。宁可不要
期刊
母親的头痛已持续数月,久久不得缓解,医院诊断说,劳累郁结,连带影响到整条右臂。大夫语气很重:“几十年了,神经已经萎缩,还怎么治?!”我看着母亲瘦脱相的肩胛骨、再也伸不直的手指,只能拼命仰头,将眼泪逼退。  母亲一生操劳,茹苦含辛,她的心里独独没有自己。三十余年前那个吉日良辰,秀外慧中的母亲下嫁给父亲,从此死生契合,无怨无悔。1988年初,母亲在镇上率先开了小饭馆,主营面食、卤菜。经过母亲之手的佳肴
期刊
那条遥远的机耕路在庄稼地的深处,拖拉机的轰鸣声赶走飞扬的尘土,母亲从河口镇赶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她给我们带回糖果、练习本、铅笔和纸张。昏黄的电灯下,樟树饭桌上黑漆斑驳的台面上浸满了污垢,书本堆在上面。冬天我们把皴裂的手蜷缩进棉袄的袖子里,此刻我在大声朗读语文课文:上、中、下,人、口、手……卷边的书页上,手纹不断蚕食着书里空白的地方。那时候父亲去了矿上,翻过村庄那个小山丘下去,在河口煤矿,旧
期刊
出生在农村,我的童年,有老树婆娑、蝉鸣蛙声、虾跳鱼跃……还有数不清的泥巴糊糊、叫不上名的各类昆虫。  那时,农村里家家有井。夏夜纳凉之前,父亲或母亲早早地把西瓜放在吊篮里,用一根绳子放到井内,恰到好处地悬在水面之上。几小时后,原本田间摘回时还带着热度的西瓜,已经变成了冰凉的西瓜。这口井,就等同于现如今的冰箱。夜晚纳凉之际,全家围坐,切开“冰镇”后的西瓜,瓤红籽黑,甘甜凉爽,那完美的味蕾体验至今不忘
期刊